张充和:“无用之学”滋养出来的女性样本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一本传记,主人公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虽然她已经在2015年6月18日香消玉殒,但她那种独特的人生样本,她那种所谓“无用之学”,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张充和出生八个月后就离开苏州,被合肥叔祖母(李鸿章侄女)收养为孙女,在合肥那个老宅里,她3岁背唐诗,4岁临帖,10岁与朱谟钦先生学习古文和书法,她接受的是一种传统私塾式的教育。
  张充和的叔祖母,是位有眼光、有见识的女性,张充和每天都会见到叔祖母敬香念佛,那种静默的宗教气氛让她记忆犹新。祖孙俩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一起在园子里散步,讲故事,比如遇到一只死青蛙,祖孙二人立马要做的事,就是将青蛙“入土为安”。叔祖母还让张充和与一位收养回来的小盲女做朋友,一起玩耍,让她学会平等待人和尊重他人。正是这些耳濡目染,让张充和从小就明白什么叫慈悲和善良。张充和10岁那年,叔祖母教她学吹箫,虽然那时张充和的小手指吹箫还够不着,但是没关系,重在培养兴趣,正是这种兴趣的培养,为她以后学昆曲、吹昆笛埋下了伏笔。
  那些年,张充和在叔祖母的老宅中,沉浸于琴棋書画,沉思默想,虽然过得几乎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她有时坐在花园里,心已经飞向千里之外。
  2
  1927年,合肥上空出现飞机,张充和竟以为那是巨大的风筝。这个细节,如果用现在一些家长的口吻来评点就是:如此幼稚,将来到社会怎么混到饭吃啊?
  1930年,叔祖母去世,17岁的张充和回苏州与家人团聚,入父亲所办的乐益女中就读。相比之下,她的姐姐们经常与社会接触,有都市年轻人的优势:上戏院,摩登,说着流行的话,而张充和却显得“特立独行”,尤其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主见。她并没有循规蹈矩,追求门门功课都是优秀,而是投入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用于学习,余下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学习课外的“无用”东西。
  比如她师从昆曲名家沈传芷、张传芳等人,与“江南笛王”李荣忻学习吹昆笛,作为一个名门出身的淑女,在那个年代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写到这里,我们要特别点赞张充和的叔祖母,包括生母陆英和继母韦均一,她们都是真正懂教育的人。
  叔祖母的耳濡目染的慈悲教育,生母陆英的温暖疼爱,她们在教育上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给张充和请名师,眼光高,路子正——好的教育就是内心开花,什么人来教,开什么样的花,这点太重要了。张充和的生母陆英36岁就英年早逝,太惋惜。庆幸的是,后来的继母韦均一,也是懂教育的女性。张充和与继母的关系,更像是姐妹淘,她们在一起论书画、唱昆曲,一起拜访昆曲和书画名家,还一起演出田汉的剧作《咖啡馆之夜》,剧中充和演女友,继母韦均一演房东。张充和赴京城读书时,继母还为她画了两幅画,一幅是《仕女笛子》,一幅是山花小品,而《仕女笛子》的画中人就是张充和。
  考量古今中外真正有成就者,成才无非有三条规律:一是家庭熏陶,二是名师指导,三是自我悟性。庆幸的是,这三条,张充和完全对得上。
  也许有人会说,只有像张家那样的名门望族,才会有这样的学习条件,言下之意,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具备这样的机会。但我要提醒诸位一句:外部条件再好,最关键还是取决于是否有心。假如张充和没有在童年、少年打下古文和昆曲的底子,又如何对昆曲有如此痴迷的兴趣?就像现在只要有钱,各种“名师家教”都可以找来一对一教学,关键还是看学生能否学出来,对吧?
  这里还要补充一个细节:在苏州的三年,张充和除了在校读书,业余学昆曲,还兼任报社的副刊编辑,开始发表诗歌散文,经常会收到稿费。这个当年连风筝和飞机都搞不清的孩子,不但与同学合群,还可以在社会上混到饭吃。
  教育就是培养兴趣的,一旦兴趣培养好,无论身在何处,外部环境怎样,都会遵从内心的召唤,沿着光亮的方向奔跑。
  3
  1934年,20岁的张充和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24岁时,她为自己编了一本《曲人鸿爪》,收集各方昆曲名家、学士才人的即兴书画。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记录风雅轶事,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善美”人群的样本。
  张充和从小到大,哪怕1949年之后在大洋彼岸,都延续着少年时代读诗、习字、吹笛、唱曲的生活形态,世界上那些纷争纠结她是有意避开的,在她的心里,昆曲和书法,才是她一生的知己。她似乎一直活在忠孝节烈、才子佳人的故事里,活在自己的审美世界里。
  不要看轻昆曲和书法的滋养作用,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把人还原成人。在她看来,新世界对她来说是黯淡的、陌生的,唯有在旧世界的文化酒缸里浸泡,才会让她真正心安。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误以为张充和只是一位业余玩票,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张充和书法各体皆备,她写得一手娟秀端凝的小楷,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她昆曲也唱得好,当年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等大师连在一起的,被称为是台上演唱最不走样的人。她的书法老师沈尹默先生夸她在古典艺术的领域,达到“无所不能”的造境。
  这个“无所不能”,正是与她早年所接受的“无用之学”有关,事实也是,像慈悲和善良,像昆曲和书法,这些东西看似无用,却是支撑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力量。
  张充和在晚年,依旧以种瓜、收信、喂鸟、写诗、观松鼠、乘凉等事感到自足,感到喜悦。最为难得的是,她可以随时进入唱曲和挥墨的心境。
  一位活到102岁的老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属于她的审美人生,这种所谓“无用”的人生样本,值得我们好好玩味。
  老克:本名徐克明,资深媒体人,文化记者,散文作家。著有文化散文集《南京深处谁家院》《南唐的天空》《暮光寻旧梦》等。
  编辑    沈不言
其他文献
茶腊塆,一个被青松翠柏淹没的小山村。冬季不期而至,雪花很少光顾。青杠树的叶子落在地上,厚厚一层,光秃秃的枝丫格外精神。因为太冷,周围挤满了老绿老绿的柏树。树林和山坡呈三面合围之势,把三五户人家簇拥起来。林子下面,紧围着瓦房茅屋的一圈毛竹水竹,瘦弱玲珑地绿着。不大的池塘里,“嘎嘎”地游着几只不怕冷的老鸭。一冲水田,以这个小塆子为起点自上而下叠序着,静静的如一块块镜子,映照着冷冰冰灰蒙蒙的天空。  这
期刊
1  吴桂英,老泰州的城里人。其父行船起家,靠水上运输发了家、致了富。旧时,人们有了钱就要买土地或置房产。老吴成了船老大后,便在泰州城里的集贤馆旁边买了一处不大也不小的四合院,在城里有了一块住场墩儿。老吴夫妻只有桂英这么一个独女,理所当然视她为掌上明珠。  桂英长到15岁时,母亲病故。过了两年,经媒人介绍、老吴做主,这棵独苗被嫁到泰州东边的海安城里一个叫臧如祥的人家。臧如祥是个粗通文墨的匠人,做泥
期刊
闪电前的闷热时光  总觉得自己没有青春期。就算有,一个字即可以概括:闷。  可能跟离家比较早有关。那时候的小学是五年制、六年制并存,我读了五年,刚11岁,便离开家了。自此,我就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家里,然后是别人的城市、别人的家乡。好在我后来明白,其实在这个世上,我们都是寄居者。但当时,在11岁,在我还没学会跟他人沟通、跟世界交好的时候,我就开始面临着一个必须独立存在并与外部协调的问题,这加重了我的紧
期刊
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都守着土地过日子。小村过年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胡屠户的家门口。  胡屠户带着两个帮手,在开水锅里滚动着被吹得鼓胀的年猪,弓着腰用力地刮着年猪身上的黑毛。那个时候黑猪多,很少有白毛猪。  很快,猪毛被清理干净,脱了毛,白花花的年猪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年猪还在热木桶里时,胡屠户会把猪蹄壳用特制的铁钩钩掉,我们都痴痴地、直直地盯着胡屠户那只拿着猪蹄壳的手,看他抛向哪里,然后蜂拥着去
期刊
1  做一名教师,是我儿童时代的梦。  1981年,我读小学一年级。学校有一排瓦房,几间草房。教室里学知识,校园内玩游戏,对于一个原来只在庄稼地里玩的野丫头来说,一切是那么新鲜有趣。就连上下学的路上,都那么有意思,春天可以摘小花,追小鸟;夏天可以采荷叶,捉知了;秋天可以跳格子,拾弹子;冬天可以滑冰,吃冻铃铛。  我的班主任孙老师像妈妈一样,悄悄地送我一块花布,让我母亲做花裙子给我穿。母亲没有做花裙
期刊
窗外的雨飄飘洒洒,像一片幕布,无边无际,朦朦胧胧。比起前些日子的聒噪,今天的雨显得格外平静。村子里的犬吠此起彼伏,我意识到,又到藏人追山(当地藏人的一种狩猎活动)的日子了。  藏人世代过着游牧生活,每至夏末秋初,在长达三个月的追山中,狗是不可或缺的珍贵伙伴。  追山,起初是远离故土流落他乡的藏人的一种谋生手段,后来生活好了,追山成了他们缅怀故土的传统仪式。但人与狗的情感并没有因此疏淡,反而愈发深厚
期刊
【编者按】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  一  夏晓虹女士对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深有研究,也被媒体视为温和的“女性主义者”。她对女性之间友情的认识,自有宽、深的视野。在她云淡风轻的气质中,最突出的一点正是“友情的品格”。她的淡
期刊
在江苏仪征市刘集镇古井街道,看年近七十岁的满玉宝老先生制作大京果,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精神慰藉。  我们到满师傅作坊的时候,前期费事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包括挑选上等糯米,浸泡四十分钟,酥十来个小时,用粉碎机打成粉,再按九比一煮芡——十斤粉面拿出一斤煮成芡汁,这是和面的引子。繁复的准备是为了大京果的口感。  走进角角落落摆满花草的厢房,只见穿白围裙、戴白护袖的满师傅正在案板上与一堆粉面较量,揉、
期刊
春意盎然,江南天色饱满纯青,正是品尝香椿嫩芽的大好时光。偶遇菜市场里一簇簇新鲜的香椿芽,眼前就浮现出老家小院里那棵茂盛的香椿树,仿佛能依稀闻到浓郁的香椿味。  清人食香椿的嫩芽,谓之“吃春”。春雨淅沥,粗壮高大的香椿树紫色的枝干上,探出紫色的芽苞,羞羞答答像暗自怀春的少女,含蓄内敛。椿芽新鲜中透着丝丝娇嫩,轻轻一折便断,叶子芳香浓郁,泛着泥土的清新。香椿芽,有着春天清明的气韵,有着古老的田园气息。
期刊
新的一年开始了  燕子用嘴衔着泥飞走了  大地身上臭臭的泥消失了  土拨鼠挖地洞  挖到了大地的想法  土拨鼠又把大地的坏想法给扔了  突然开始下雨了  雨点落下来  给大地洗了個澡  我们用双手创新未来  减轻了大地的重量  严嘉乐: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四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严雅楠  编辑 沈不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