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2年12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远赴瑞典,参加诺奖颁奖典礼及“诺贝尔周”活动。本刊特约这一系列活动的亲历者陈文芬(马悦然夫人)撰文,记录莫言的诺奖之旅。
In Decemb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远赴瑞典,参加诺奖颁奖典礼及“诺贝尔周”活动。本刊特约这一系列活动的亲历者陈文芬(马悦然夫人)撰文,记录莫言的诺奖之旅。
In December 2012, Mo Yan,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went to Sweden to attend the Nobel Prize Presentation Ceremony and the Nobel Week. Articles dedicated to this series of activities witnesses Chen Wenfen (Madame Ma Yueran) author, record Mo Yan Nobel prize trip.
其他文献
《学徒的神仙》是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的代表作,作品中所表现的对弱者的同情被认为是其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但是细细读来,却发现其中的人道主义是苍白的。一、“人道主义”的
隐喻传统上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的地位得到提升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方式,其中的Lakoff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的整合理论是隐喻理论基础与
本文以文体学的前景化理论为基础,解析雪莱诗歌《致英国人的歌》的前景化特征,探讨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实现前景化的过分规则化和变异对揭示诗歌主题意义的贡献。研究发现,通
摘 要:作为雄踞美国《纽约时报》长达十九周之久的畅销书《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小说作者谭恩美(Amy Tan),通过对四对母女在教育方式和婚姻观念上种种矛盾冲突的故事入手,表现了在美国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身上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的冲突。本文通过选取“麻将”这一独特角度,分别从“结构”与“内容”两个角度来重新解读。 关键词:麻将 解读 喜福会 一、麻将在《喜福会》
摘要:在《上海女孩》中,华裔作家邝丽莎讲述了两姐妹在故乡中国的悲惨遭遇和她们旅居美国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姐妹间的手足情深以及移民的心路历程。邝丽莎虽然有着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但她成长于美国,受到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她描绘甚至夸大了中国文化中的特定部分,展现了神秘和异域色彩浓厚的中国。本文主要分析了东方主义在《上海女孩》中的体现。 关键词:《上海女孩》;东方主义;中国 中图分类号:I1
充满世俗气息的《雅歌》无疑是整个《圣经》文本当中的特殊存在。这部情歌集所歌唱的牧羊女炽热的爱情昭示世人,《圣经》中包融的神性与人性并非如此简单,以此起点,我们可以
摘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作品描述了黑人小女孩佩克拉在白人文化霸权影响下,梦想着有双蓝色的眼睛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最终却陷入了疯狂。而文中的另一个黑人小女孩克劳蒂亚维护自己的权利,质疑白人霸权文化,在黑人社区里顽强地生活下来。本文通过对佩克拉和克劳蒂亚命运的对比,得出结论:那些迷失自我、摒弃传统文化的黑人女性无法抵御种族主义观念的侵蚀,最终陷入自我的痛苦之中;而那
美国当代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戏剧《推销员之死》讲述了现代社会中的普通人为追寻人生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被毁灭的悲剧性故事。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个人生存的意义是现代悲
摘 要: 探讨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跨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研究课题,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更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深层的文化内涵。本文运用比较文化、比较文学的方法,大致整理一下中俄文化、文学交流的历史脉络,为大家展现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关键词: 俄罗斯作家 中国文化 文化交流 一、俄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 由于受
本文从生态和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主要从女主人公苔丝的形象角度入手,探讨哈代是如何塑造他自认为最完美的女性的,深入分析苔丝与自然以及影响她一生的两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