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会随着年龄的成长,逐步凸显自身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就要充分应用这一优势,丰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良性竞争中拓宽音乐视野。本文基于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音律感和节奏感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学生音律感和节奏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01
引言
小学音乐课程是学生基础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探究音乐知识既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故而,小学音乐教师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灵活的课堂环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不同,带领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均衡地提升核心素养的各项内容。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寓教于乐
低年级的学生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方法安排上,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多样化。比如说,在《我是一个粉刷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歌词内容的角度出发,再过度到学生实际的动作上。如在歌曲中会多次提到“粉刷”的动作。那么教师一方面可以从实际动作角度出发,在演唱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结合其中的旋律来共同演绎粉刷的动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粉刷的情境。比如说联合几名学生搭建一个小房子的造型,其他学生作出刷房子的动作。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有的材料,如较大的白纸或是为学生特意空出一面墙壁,通过美术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们共同来粉刷房子。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其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他们演绎动作或是进行绘画中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将音乐与美术活动结合,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想要粉刷的欲望,他们内心情感得到满足,自然就会获得成长。
二、借助肢体语言,结合声势和律动
小学这个年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征,通过身体器官动作这种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就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比如在音乐声中开展各种游戏,这样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并且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和表现节奏,实现节奏感的培养。(1)声势。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声势就是一种简单的节奏组合活动,主要包括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儿童借助这样的身体动作,可以对不同音色进行更深入的感受。比如《拍手拍手》就是一首典型的声势歌曲,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动起来,在唱歌的同时也配合做拍手动作,这样的口和手的搭配,对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富于动感的音乐风格,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新时期的好少年。(2)律动。律动也是一种借助简单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方式,在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时候,要引导他们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强弱快慢设计动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头、肩、手、腰、脚等都活动起来,当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地参与状态中,他们的学习情感得到极大了满足,对音乐的表现力逐渐增强,有助于节奏感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嘀哩嘀哩》这首歌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自由飞翔的动作,感受春天来到了时候的那种生机勃勃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肢体动作,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学生在这样的节奏训练中,音乐素养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模拟性的节奏训练
节奏作为音乐的核心构成部分,对学生来讲是掌握课程基础构成部分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节奏训练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要认识节奏感的重要性,节奏感合理引导学生的乐感才能逐渐培养起来。结合现阶段对学生音乐学习综合能力引导的目标要求,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使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起来。教师在确立课堂教学曲目之后,从音乐节奏鲜明、韵律感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音乐曲目起伏、张弛的节奏引导,能够让学生跟着节奏律动,将自己的音乐学习热情逐步建立起来。音乐节奏用拍手形式展现,本身就是对音乐节奏的模拟,教师利用模拟性的节奏引导,可以从高年级学生指导训练开始。这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通过对不同的乐器演奏学习,学生还能将生活中的节奏感知识代入到课堂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模拟,比方说自行车铃声、水滴声进行模拟,节奏的快慢强弱都能够在节奏模拟期间展现出来,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应用期间,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韵律,在实践中还能将相应的节奏知识全面掌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击打木鱼,这种乐器的发声相对较短,在课堂教学引导期间,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在不同的节奏感联系之中,强化节奏伴奏、歌曲伴奏的效果,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中,学生在不同声音以及节奏类型中,音乐学习效果也能逐步加强。
四、充分利用击打乐器,加强音乐节奏感教学
在音乐演奏中,是离不开乐器的,因而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乐器,为课堂增添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在众多的乐器中,打击乐器是节奏感非常强的,在学习新的音乐内容时,学生会有意识地使用打击乐器,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在很多音乐教学中,需要演奏多种乐器,而每个学生的演奏水平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由此可见,为了打破以往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掌控能力,在注重学生音乐知识培养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在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指引。
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现代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和大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挖掘音乐知识,让音乐课堂丰富、生动、形象且质量高,从而提高学生情商,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使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春侠.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J].黄河之声,2019(06):109.
[2]杨梦瑶.视听联觉:突破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樊篱[J].艺术评鉴,2017(23):121-122+130.
[3]郭军.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路径探究[J].成才之路,2016(02):88.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学生音律感和节奏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01
引言
小学音乐课程是学生基础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探究音乐知识既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故而,小学音乐教师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灵活的课堂环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不同,带领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均衡地提升核心素养的各项内容。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寓教于乐
低年级的学生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倾注更多的精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方法安排上,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多样化。比如说,在《我是一个粉刷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歌词内容的角度出发,再过度到学生实际的动作上。如在歌曲中会多次提到“粉刷”的动作。那么教师一方面可以从实际动作角度出发,在演唱的过程中带领学生结合其中的旋律来共同演绎粉刷的动作。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粉刷的情境。比如说联合几名学生搭建一个小房子的造型,其他学生作出刷房子的动作。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有的材料,如较大的白纸或是为学生特意空出一面墙壁,通过美术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们共同来粉刷房子。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其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他们演绎动作或是进行绘画中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将音乐与美术活动结合,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想要粉刷的欲望,他们内心情感得到满足,自然就会获得成长。
二、借助肢体语言,结合声势和律动
小学这个年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征,通过身体器官动作这种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就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比如在音乐声中开展各种游戏,这样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并且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和表现节奏,实现节奏感的培养。(1)声势。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声势就是一种简单的节奏组合活动,主要包括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儿童借助这样的身体动作,可以对不同音色进行更深入的感受。比如《拍手拍手》就是一首典型的声势歌曲,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动起来,在唱歌的同时也配合做拍手动作,这样的口和手的搭配,对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富于动感的音乐风格,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新时期的好少年。(2)律动。律动也是一种借助简单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方式,在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时候,要引导他们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强弱快慢设计动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头、肩、手、腰、脚等都活动起来,当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地参与状态中,他们的学习情感得到极大了满足,对音乐的表现力逐渐增强,有助于节奏感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嘀哩嘀哩》这首歌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自由飞翔的动作,感受春天来到了时候的那种生机勃勃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肢体动作,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学生在这样的节奏训练中,音乐素养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模拟性的节奏训练
节奏作为音乐的核心构成部分,对学生来讲是掌握课程基础构成部分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节奏训练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要认识节奏感的重要性,节奏感合理引导学生的乐感才能逐渐培养起来。结合现阶段对学生音乐学习综合能力引导的目标要求,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使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起来。教师在确立课堂教学曲目之后,从音乐节奏鲜明、韵律感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音乐曲目起伏、张弛的节奏引导,能够让学生跟着节奏律动,将自己的音乐学习热情逐步建立起来。音乐节奏用拍手形式展现,本身就是对音乐节奏的模拟,教师利用模拟性的节奏引导,可以从高年级学生指导训练开始。这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通过对不同的乐器演奏学习,学生还能将生活中的节奏感知识代入到课堂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模拟,比方说自行车铃声、水滴声进行模拟,节奏的快慢强弱都能够在节奏模拟期间展现出来,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应用期间,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韵律,在实践中还能将相应的节奏知识全面掌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击打木鱼,这种乐器的发声相对较短,在课堂教学引导期间,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在不同的节奏感联系之中,强化节奏伴奏、歌曲伴奏的效果,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中,学生在不同声音以及节奏类型中,音乐学习效果也能逐步加强。
四、充分利用击打乐器,加强音乐节奏感教学
在音乐演奏中,是离不开乐器的,因而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乐器,为课堂增添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在众多的乐器中,打击乐器是节奏感非常强的,在学习新的音乐内容时,学生会有意识地使用打击乐器,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在很多音乐教学中,需要演奏多种乐器,而每个学生的演奏水平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由此可见,为了打破以往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掌控能力,在注重学生音乐知识培养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在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指引。
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现代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和大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挖掘音乐知识,让音乐课堂丰富、生动、形象且质量高,从而提高学生情商,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使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春侠.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J].黄河之声,2019(06):109.
[2]杨梦瑶.视听联觉:突破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樊篱[J].艺术评鉴,2017(23):121-122+130.
[3]郭军.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路径探究[J].成才之路,2016(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