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学校教育的侧重点偏颇、家庭教育的缺失、外来文化渗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红色文化自信的现象。为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信,本文基于态度改变理论与红色文化自信之间的联系,从态度改变模型出发,提出了从“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情境”和“说服对象”四个基本要素层面来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策略,基于该策略下的实践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心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
【关键词】 红色文化自信;态度改变理论;自信心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22-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般课题“态度理论视阈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探究”(编号302000522120)。
关于红色文化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红色文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另一种是广义上的红色文化,指的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总结起来,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中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伟大创造。红色文化包括: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铁军和南昌起义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全民族伟大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是红色文化的弘扬与延伸。
红色文化自信属于文化自信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来讲,每个人都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这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而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和优秀的革命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自信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讲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了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学方式,互联网中各种社交媒体使得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各种形式的文化蜂拥而至,出现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这使得网络成为影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主要方式,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有限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因此产生了较多的因素阻碍大学生建立和培养红色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许多学校只重视院校的毕业率、就业率以及证书的合格率等,严重忽视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与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忽略了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培养[3]。
除此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缺失以及责任感的缺失也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4]。大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父母为其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条件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充足的物质生活使得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较为匮乏。还有文献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西方文化和日韩文化等外来文化入侵,对价值观尚未成熟、判断力不够健全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5]。这导致大学生不仅仅对于红色文化甚至对于中华传统文化都产生了迷茫心理,从而无法形成优秀的红色文化自信。
(二)红色文化普及程度有待提升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某大学的381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研。调研对象的男女分布比例为6:3,其中本科生295名,硕士研究生81名,博士研究生5名。正式党员31名,占总人数的8.14% ;预备党员39名,占总人数的10.24% ;积极分子 106名,占总人数的27.82%;共青团员185名,占总人数的48.56%;群众18名,占总人数的4.72%。
对于是否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分别有70.34%和7.09%的同学选择的是一般了解和不了解,而仅仅只有22.57%的同学选择的是非常了解,这充分说明仅有少数同学十分了解中国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普及程度对于大学生来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当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您是否愿意主动向他介绍中国的红色文化这一问题,有7.35%的同学选择了不愿意。剩余部分同学选择了很愿意,但这一部分同学当中有50.13%的同学选择了愿意,但了解不多。这一问题表明绝大部分的同学对于向外国友人宣传红色文化还是持积极的态度,但部分同学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仍然不足,这也是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之一。当被问及红色文化是否对同学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时,有38%的同学选择了有很大帮助,有49.34%的同学选择了有一点帮助。这表明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且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有许多的帮助,甚至对于38%的同学来讲有很大的帮助。这同时也说明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想通过哪种形式来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选择红色故事会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30.71%,选择人物传记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34.12%,红色歌曲的人数占了总人数6.82%,选择红色影视剧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28.35%。这说明针对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人物传记”目前是同学最热衷的途径之一。当被问及红色文化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2%,说明同学对于紅色文化的未来前景十分看好。 二、探究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策略
(一)态度改变理论概述及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态度的内涵
为了解决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了态度改变理论这一概念。针对态度理论,心理学认为,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也可预知态度[6]。态度对于个体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
红色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然而,红色文化作为本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当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7],对同学的影响也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弘扬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自信,不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价值,同时更有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但是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敏感度较低,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提升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态度改变理论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态度提升的研究策略
为了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本文引入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Hovland)的态度改变模型[8],从“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情境”和“说服对象”四个基本要素层面,对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培养实践进行探究。模型中,外部刺激中的“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情景”和“说服对象”共同构成态度改变四要素。说服对象在接收外部刺激后,进行新信息学习,在此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即把对所学习新信息的情感转移到与之有关的原信息上,此时,一致性理论开始起作用,该理论认为,个体对周围事物保持一定的态度倾向,在接收到与此有关的新信息后会影响原有态度,说服对象出于自我防御心理,产生紧张感,而缓解紧张得本能反应就是反驳。
本文以经典榜样传承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者,以榜样的力量和朋辈的引领等事迹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以辉煌成就缔造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信息,进而营造氛围以烘托出的红色文化自信環境作为说服情境。以此利用态度改变理论模型达到提升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目标。
三、国庆七十周年庆典中的红色文化自信提升策略实践
(一)经典榜样传承红色文化自信
榜样在态度改变模型中的“说服者”这一要素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筹备国庆70周年庆典为例,在这期间,涌现出的一大批乐于奉献的集体与个人,这些榜样作为“说服者”,在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北京工业大学自3月份受领游行任务以来,为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第一时间成立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及国庆游行指挥部,组织师生进行训练。在训练期间,参与活动的教师全程陪伴同学参与训练,尽职恪守,为训练工作出谋划策,起到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北京工业大学还成立了临时党委,下设18个临时党支部,党员570人,共收到入党申请书112份,10名师生火线入党。这些积极申请入党的师生都希望在学校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为国庆工作默默付出和火线入党的师生作为大学生的榜样,是优秀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极大提升了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自信。为了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我和我的祖国”研究生宣讲团,并且邀请宣讲团到训练场中进行爱国教育。在本次国庆训练中,大部分同学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时在身边榜样的带动下,红色文化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充分证明榜样作为“说服者”对大学生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态度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二)辉煌成就缔造红色文化自信
以辉煌成就作为“说服信息”以缔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态度改变理论实践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能让广大学生充分感受的红色文化自信的力量,在国庆期间,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祖国70华诞。在阅兵过程中,各式先进的战斗机以及高科技武器相继亮相,充分展现了国家蓬勃的发展以及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国防科技力量。这些强有力的红色文化“说服信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复兴的希望,让同学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礼,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红色文化的提升。北京工业大学的师生除了参与群众游行,还在国庆彩车中贡献出力量。北工大的师生勇担国家重大活动任务,践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检验了各自的学业,而且进行了跨学科的挑战和互动交流,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说服信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此外,在砥砺奋进70载展览学习过程中,宣讲团从若干方面展开爱国主题教育,呼吁大家立足当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这些“说服信息”让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自信的力量和文化自豪感。
(三)营造氛围烘托红色文化自信
以红色文化氛围作为“说服场景”对学生红色文化态度的改善有良好的实践效果。为营造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氛围,在国庆70周年庆典期间,北京工业大学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本活动中,北京工业大学各学部组织了同学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不忘入党初心,青春告白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仪式教育等多个活动,这些活动很好地营造出了红色文化氛围。此外,在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同学了解了自己出生以前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充分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同时也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科研突破,这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很多同学亲身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红色文化这一“说服场景”下,提升了红色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以国庆70周年一系列活动作为“说服情景”,在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态度的改变,对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持久激励根植红色文化自信 在态度改变理论中,针对“说服者”这一要素有多种类型实践策略,对于红色文化自信态度的转变,本文针对“持久激励”的策略,探究该策略对于“说服者”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为了提升和激励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在国庆70周年庆典结束后,该校为本校参与了本次庆典的师生每人定制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点位牌。点位牌共3457个工号,记录着“建国伟业”方阵的诞生,点位牌是每位师生走过天安门的见证,是辛苦付出的珍贵回忆,是红色文化彰显,私人点位排在“说服者”层面十分有针对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北京工业大学还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工业大学成就展,从“建校初期”“改革开放”“新时代”三个方面着重展现了北工大建校59年来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历史和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此外,为充分传承红色文化,开展好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北工大还举行了“我在国庆现场那一刻”主题宣讲会。宣讲团生动地讲述了什么是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什么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宣讲团成员所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担当精神和不畏艰难精神,也将激励广大师生铸牢爱国之情,立好強国之志,践履报国之行,将红色文化中的精神深深植入同学们的内心中,更好的激励同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四、对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课题基于态度改变理论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态度提升研究策略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和结论如下所示。
(一)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广度得到显著拓展
针对是否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70%和74%的同学选择一般了解,第二次问卷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比例增加了4%。
当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您是否愿意主动向他介绍中国的红色文化。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50%和53%的同学选择愿意但了解不多。第二次问卷选择愿意但了解不多的人数比例增加了3%。
针对在校参加过哪些红色文化活动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报告会、讲座、实践活动。
总体上,通过对本课题的态度改变理论模型的应用,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的人数明显增多,广大同学对于红色文化宣传的意愿越来越强。
(二)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深度得到进一步深化
针对红色文化对你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38%和45%的同学选择有很大帮助。第二次问卷选择有很大帮助的人数比例增加了7%。表明同学们对红色文化了解的增多,红色文化对大家的影和帮助增强。
针对想通过哪种形式来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28%和38%的同学选择红色影视剧。第二次问卷选择红色影视剧的人数比例增加了10%。表明了红色戏剧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变强,这种形式也成了大家想了解红色文化最热衷的途径之一。
针对红色文化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选择最多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分别占到92%,94%。第二次问卷选择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人数比例增加了2%。表明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未来有了更好的期待,越来越多的同学更加看好红色文化的未来前景。
五、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红色文化自信的内涵和研究意义。其次对于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变化进行了着重分析,找出当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的根本原因;然后从微观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问题用真实丰富的数据给予支撑。随后,本文介绍了态度改变理论,应用态度改变理论模型,以经典榜样传承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者,以榜样的力量和朋辈的引领等事迹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以辉煌成就缔造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信息,进而将营造氛围从而烘托出的红色文化自信环境作为说服情境。利用态度改变理论模型达到提升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目标。
最后通过第二次问卷调查检验本课题的实践效果,得出研究结论,总体上本课题的态度改变理论模型使得对红色文化了解的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广大同学对于红色文化宣传的意愿增强;红色文化对大家的影响和帮助增大;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未来有了更好的期待,越来越多的同学更加看好红色文化的未来前景;同学们红色文化自信有了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裴赞芬.论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J].党史博采(下),2020,(08):18-20.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
[3]袁博.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探究[J].现代企业,2019,(11):118-119.
[4]陈筱莉.红色基因传承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传媒论坛,2020,3(18):7-9.
[5]王梦,刘应杰,谌茜.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J].教育现代化,2020,7(17):189-191.
[6]刀萍.态度理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方法探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1(02):144-150.
[7]包斯琪.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8]Kelman H.C,Hovland C. I. “Reinstatement” of the Communicator in Delayed Measurement of Opinion Change[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3.
作者简介:
赵正艳,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德育、党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秦素琦,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党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红色文化自信;态度改变理论;自信心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22-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般课题“态度理论视阈下基层党组织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探究”(编号302000522120)。
关于红色文化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红色文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另一种是广义上的红色文化,指的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总结起来,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中构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伟大创造。红色文化包括: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铁军和南昌起义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全民族伟大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是红色文化的弘扬与延伸。
红色文化自信属于文化自信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来讲,每个人都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这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而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和优秀的革命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自信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讲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了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学方式,互联网中各种社交媒体使得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获取信息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各种形式的文化蜂拥而至,出现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这使得网络成为影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主要方式,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有限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因此产生了较多的因素阻碍大学生建立和培养红色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许多学校只重视院校的毕业率、就业率以及证书的合格率等,严重忽视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与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忽略了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培养[3]。
除此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缺失以及责任感的缺失也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关[4]。大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父母为其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条件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充足的物质生活使得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较为匮乏。还有文献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西方文化和日韩文化等外来文化入侵,对价值观尚未成熟、判断力不够健全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5]。这导致大学生不仅仅对于红色文化甚至对于中华传统文化都产生了迷茫心理,从而无法形成优秀的红色文化自信。
(二)红色文化普及程度有待提升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某大学的381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研。调研对象的男女分布比例为6:3,其中本科生295名,硕士研究生81名,博士研究生5名。正式党员31名,占总人数的8.14% ;预备党员39名,占总人数的10.24% ;积极分子 106名,占总人数的27.82%;共青团员185名,占总人数的48.56%;群众18名,占总人数的4.72%。
对于是否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分别有70.34%和7.09%的同学选择的是一般了解和不了解,而仅仅只有22.57%的同学选择的是非常了解,这充分说明仅有少数同学十分了解中国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普及程度对于大学生来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当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您是否愿意主动向他介绍中国的红色文化这一问题,有7.35%的同学选择了不愿意。剩余部分同学选择了很愿意,但这一部分同学当中有50.13%的同学选择了愿意,但了解不多。这一问题表明绝大部分的同学对于向外国友人宣传红色文化还是持积极的态度,但部分同学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仍然不足,这也是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之一。当被问及红色文化是否对同学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时,有38%的同学选择了有很大帮助,有49.34%的同学选择了有一点帮助。这表明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且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有许多的帮助,甚至对于38%的同学来讲有很大的帮助。这同时也说明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想通过哪种形式来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选择红色故事会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30.71%,选择人物传记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34.12%,红色歌曲的人数占了总人数6.82%,选择红色影视剧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28.35%。这说明针对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人物传记”目前是同学最热衷的途径之一。当被问及红色文化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2%,说明同学对于紅色文化的未来前景十分看好。 二、探究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策略
(一)态度改变理论概述及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态度的内涵
为了解决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了态度改变理论这一概念。针对态度理论,心理学认为,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也可预知态度[6]。态度对于个体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稳定性。
红色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然而,红色文化作为本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当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7],对同学的影响也十分有限,特别是在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弘扬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自信,不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价值,同时更有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但是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敏感度较低,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提升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态度改变理论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态度提升的研究策略
为了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本文引入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Hovland)的态度改变模型[8],从“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情境”和“说服对象”四个基本要素层面,对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培养实践进行探究。模型中,外部刺激中的“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情景”和“说服对象”共同构成态度改变四要素。说服对象在接收外部刺激后,进行新信息学习,在此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即把对所学习新信息的情感转移到与之有关的原信息上,此时,一致性理论开始起作用,该理论认为,个体对周围事物保持一定的态度倾向,在接收到与此有关的新信息后会影响原有态度,说服对象出于自我防御心理,产生紧张感,而缓解紧张得本能反应就是反驳。
本文以经典榜样传承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者,以榜样的力量和朋辈的引领等事迹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以辉煌成就缔造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信息,进而营造氛围以烘托出的红色文化自信環境作为说服情境。以此利用态度改变理论模型达到提升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目标。
三、国庆七十周年庆典中的红色文化自信提升策略实践
(一)经典榜样传承红色文化自信
榜样在态度改变模型中的“说服者”这一要素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筹备国庆70周年庆典为例,在这期间,涌现出的一大批乐于奉献的集体与个人,这些榜样作为“说服者”,在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北京工业大学自3月份受领游行任务以来,为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第一时间成立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及国庆游行指挥部,组织师生进行训练。在训练期间,参与活动的教师全程陪伴同学参与训练,尽职恪守,为训练工作出谋划策,起到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北京工业大学还成立了临时党委,下设18个临时党支部,党员570人,共收到入党申请书112份,10名师生火线入党。这些积极申请入党的师生都希望在学校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为国庆工作默默付出和火线入党的师生作为大学生的榜样,是优秀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极大提升了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自信。为了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我和我的祖国”研究生宣讲团,并且邀请宣讲团到训练场中进行爱国教育。在本次国庆训练中,大部分同学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时在身边榜样的带动下,红色文化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充分证明榜样作为“说服者”对大学生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态度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二)辉煌成就缔造红色文化自信
以辉煌成就作为“说服信息”以缔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态度改变理论实践中的重要一环。为了能让广大学生充分感受的红色文化自信的力量,在国庆期间,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祖国70华诞。在阅兵过程中,各式先进的战斗机以及高科技武器相继亮相,充分展现了国家蓬勃的发展以及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国防科技力量。这些强有力的红色文化“说服信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复兴的希望,让同学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礼,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红色文化的提升。北京工业大学的师生除了参与群众游行,还在国庆彩车中贡献出力量。北工大的师生勇担国家重大活动任务,践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检验了各自的学业,而且进行了跨学科的挑战和互动交流,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说服信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此外,在砥砺奋进70载展览学习过程中,宣讲团从若干方面展开爱国主题教育,呼吁大家立足当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这些“说服信息”让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自信的力量和文化自豪感。
(三)营造氛围烘托红色文化自信
以红色文化氛围作为“说服场景”对学生红色文化态度的改善有良好的实践效果。为营造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氛围,在国庆70周年庆典期间,北京工业大学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本活动中,北京工业大学各学部组织了同学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不忘入党初心,青春告白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仪式教育等多个活动,这些活动很好地营造出了红色文化氛围。此外,在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同学了解了自己出生以前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充分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同时也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科研突破,这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很多同学亲身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红色文化这一“说服场景”下,提升了红色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以国庆70周年一系列活动作为“说服情景”,在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态度的改变,对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持久激励根植红色文化自信 在态度改变理论中,针对“说服者”这一要素有多种类型实践策略,对于红色文化自信态度的转变,本文针对“持久激励”的策略,探究该策略对于“说服者”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为了提升和激励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在国庆70周年庆典结束后,该校为本校参与了本次庆典的师生每人定制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点位牌。点位牌共3457个工号,记录着“建国伟业”方阵的诞生,点位牌是每位师生走过天安门的见证,是辛苦付出的珍贵回忆,是红色文化彰显,私人点位排在“说服者”层面十分有针对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北京工业大学还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工业大学成就展,从“建校初期”“改革开放”“新时代”三个方面着重展现了北工大建校59年来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历史和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此外,为充分传承红色文化,开展好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北工大还举行了“我在国庆现场那一刻”主题宣讲会。宣讲团生动地讲述了什么是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什么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宣讲团成员所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担当精神和不畏艰难精神,也将激励广大师生铸牢爱国之情,立好強国之志,践履报国之行,将红色文化中的精神深深植入同学们的内心中,更好的激励同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四、对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提升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课题基于态度改变理论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态度提升研究策略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和结论如下所示。
(一)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广度得到显著拓展
针对是否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70%和74%的同学选择一般了解,第二次问卷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比例增加了4%。
当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您是否愿意主动向他介绍中国的红色文化。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50%和53%的同学选择愿意但了解不多。第二次问卷选择愿意但了解不多的人数比例增加了3%。
针对在校参加过哪些红色文化活动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报告会、讲座、实践活动。
总体上,通过对本课题的态度改变理论模型的应用,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的人数明显增多,广大同学对于红色文化宣传的意愿越来越强。
(二)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深度得到进一步深化
针对红色文化对你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38%和45%的同学选择有很大帮助。第二次问卷选择有很大帮助的人数比例增加了7%。表明同学们对红色文化了解的增多,红色文化对大家的影和帮助增强。
针对想通过哪种形式来了解红色文化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分别有28%和38%的同学选择红色影视剧。第二次问卷选择红色影视剧的人数比例增加了10%。表明了红色戏剧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变强,这种形式也成了大家想了解红色文化最热衷的途径之一。
针对红色文化能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问题。两次问卷显示选择最多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分别占到92%,94%。第二次问卷选择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人数比例增加了2%。表明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未来有了更好的期待,越来越多的同学更加看好红色文化的未来前景。
五、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红色文化自信的内涵和研究意义。其次对于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变化进行了着重分析,找出当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的根本原因;然后从微观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缺失问题用真实丰富的数据给予支撑。随后,本文介绍了态度改变理论,应用态度改变理论模型,以经典榜样传承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者,以榜样的力量和朋辈的引领等事迹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以辉煌成就缔造红色文化自信作为说服信息,进而将营造氛围从而烘托出的红色文化自信环境作为说服情境。利用态度改变理论模型达到提升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自信的目标。
最后通过第二次问卷调查检验本课题的实践效果,得出研究结论,总体上本课题的态度改变理论模型使得对红色文化了解的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广大同学对于红色文化宣传的意愿增强;红色文化对大家的影响和帮助增大;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未来有了更好的期待,越来越多的同学更加看好红色文化的未来前景;同学们红色文化自信有了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裴赞芬.论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J].党史博采(下),2020,(08):18-20.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
[3]袁博.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探究[J].现代企业,2019,(11):118-119.
[4]陈筱莉.红色基因传承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传媒论坛,2020,3(18):7-9.
[5]王梦,刘应杰,谌茜.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J].教育现代化,2020,7(17):189-191.
[6]刀萍.态度理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方法探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1(02):144-150.
[7]包斯琪.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8]Kelman H.C,Hovland C. I. “Reinstatement” of the Communicator in Delayed Measurement of Opinion Change[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3.
作者简介:
赵正艳,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德育、党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秦素琦,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党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