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玩偶之家》中的隐性艺术家形象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影响力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戏剧史上的经典剧作。林丹太太是作者置入剧中的“隐性艺术家”,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通过分析林丹太太作为“隐性艺术家”的形象,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探寻戏剧性的来源,体会人物艺术家般的灵魂,领悟文本内在的诗性智慧和感通人心的力量。
  【关键词】《玩偶之家》;林丹太太;隐性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I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7-0004-02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自1879年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戏剧史上的经典剧作。剧中设置了五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娜拉、海尔茂、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和阮克医生。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心灵世界,不同角色有两重甚至多重关系,由此构成了错综复杂且相互影响的人物关系。娜拉是当之无愧的主要角色,历来都是学者讨论和分析的对象,但另一位女性作为本剧中的“隐性艺术家”形象,突出了整部作品的戏剧性、深化了作品主旨,这个人就是林丹太太。
  “隐性艺术家”作为戏剧的创作技巧之一,“是指作家派入作品人物世界的‘隐秘使者’”,他们看上去跟作品中其他人物一样是现实人物,但他们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且或显或隐地按艺术思维行事,暗暗引导着作品实现艺术的本质或作家的创作意图[1]。林丹太太在剧中身兼三职——娜拉大学时代的老同学、柯洛克斯泰的旧情人、即将成为海尔茂的新职员。这使得她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全剧的发展。而林丹太太的人生经历也表现出强大的自我反省意识,在婚姻关系、朋友关系、事业与家庭关系的调整中重铸灵魂。通过分析林丹太太的“自由艺术家”身份,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在旨趣,更好地体会作家的艺术思维和诗性智慧。
  一、强化戏剧性
  林丹太太具有强大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一步步揭开人物之间隐藏的矛盾,不断引导全剧的情势走向。林丹太太仿佛作家安插在剧中的导演,通过她与林丹太太的交谈,揭开隐藏的人物内心情感。海尔茂为了显示自己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而柯洛克斯泰则用娜拉假冒签名作为砝码予以反击。阮克医生是海尔茂的挚友,却一直爱慕着善良美丽的娜拉,他同时也是柯洛克斯泰人品的披露者。这种看似和谐但却脆弱的人际关系为矛盾的显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人物之间相互制衡,只要爆发一个偶然事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假冒签名的事情就会真相大白。一方丧失利益,就会使全局崩塌[2]。易卜生准确把握这一点,让多年未走动的林丹太太寻访娜拉,无形之中就打破了原有的制衡关系,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线,让两两相对的明暗关系跃然纸上。
  林丹太太的出现首先牵出了海尔茂与柯洛克斯泰的矛盾。他俩本是大学同学,但海尔茂成为经理后,不但没有照顾老同学,反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和形象试图开除柯洛克斯泰。这条矛盾线索本来是隐性的,因为林丹太太委托海尔茂给自己安排工作,加速了海尔茂辞退柯洛克斯泰,使两人之间的矛盾被公开挑明。
  林丹太太牵出的第二条矛盾线索则是柯洛克斯泰与娜拉之间的矛盾。虽然柯洛克斯泰过去“做的事不怎么太体面”[5],但现在为了儿子的前途和自己的名誉,从银行的小职员开始重新做人,如果被辞退,他就得“再跌到泥坑里”[5]。心思缜密的林丹太太在与娜拉的闲谈中引导娜拉说出了自己瞒着丈夫借钱的秘密,而柯洛克斯泰也因濒临失业而向海尔茂进行报复,娜拉冒名伪造的借据成为他要挟海尔茂的把柄。由于林丹太太的出现,娜拉彻底陷入被柯洛克斯泰的威胁中变得极度不安,进而陷入恐惧绝望。
  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是全剧的中心矛盾,同样在林丹太太的参与中得以展现。林丹太太看到娜拉心烦意乱,于是决定找到柯洛克斯泰劝他拿回信件。在与林丹太太推心置腹的谈话中,柯洛克斯泰与林丹太太重归于好,并同意退回借据不再追究此事,但林丹太太却突然改变想法,故意让柯洛克斯泰不要拿回信件。海尔茂得知真相后彻底展现了真实面目,而娜拉也认识到自己这么多年在家的“玩偶地位”,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可见,林丹太太才是引爆娜拉与海尔茂家庭矛盾、使得玩偶觉醒的艺术家角色。
  二、苦痛中绽放的灵魂
  相较于娜拉的天真、热烈,林丹太太的身上有着经历人生坎坷后的忧郁、睿智与成熟,这是一种“注目于灵魂的纯洁与高贵,在这尘世重铸灵魂、重整乾坤,是一类自由艺术家的天性与使命”[1]。从林丹太太的身世中发现,年轻时的克里斯蒂娜与娜拉一样,曾经向往美好的爱情,也遭遇过现实的创伤。但苦难并没有压垮林丹太太,反而使她更加自立强大。通过分析林丹太太对于亲人、工作、爱情和朋友的态度中,能深刻感受到她艺术家般的灵魂。
  在对待亲人的态度上,林丹太太以孝为先,她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母亲的重要助手,也是弟弟们心中的好姐姐。她在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面临爱情和家庭的选择时,她毅然选择了后者,身为长女做出了最大的牺牲,让家人都有好的结果和归宿。可当她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又是孑然一身,“活在世上谁也不用为我操心”[5]。林丹太太用牺牲爱情为代价,背上负心人的名声,只为努力维护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工作对于林丹太太而言,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她轻描淡写地对娜拉讲述丧夫后的日子,“对付着开了个小铺子,办了个学校,反正有什么做什么,想尽办法过日子”[5]。这句话看似轻松平常,但饱含了林丹太太三年的辛酸历程。林丹太太是极其渴望工作的,“我一定得工作,不然活着没意思,工作是我一生唯一最大的快樂”,而当她说服柯洛克斯泰后,她兴奋地感慨:“现在我的工作有了目标,我的生活有了意义!”[5]这种溢于言表的喜悦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独立自强、真正拥有自由的新女性形象。
  在对待伴侣方面,不论是故去的林丹先生还是柯洛克斯泰,林丹太太都是充满感激和愧疚的。完成对家人的照顾后,林丹太太再次寻找自己的目标—— 工作以及曾经抛弃的爱情。对于曾经的背叛,林丹太太对柯洛克斯泰心怀愧疚,她亲昵地唤他尼尔,并发誓“一个女人为了别人把自己出卖过一次,不会出卖第二次”[5]。在无情的命运面前,林丹太太是不屈顽强的女战士;而在爱人面前,她既是坦诚平等的伴侣,也是娇柔感性的小女人。   经过生活的洗礼,林丹太太能够反思自己面对亲情和爱情的选择,在苦痛后活出自己崭新的人生,成为剧作中真正的自由艺术家。回看剧本中娜拉与林丹太太重逢时所说的话:“刚才我简直不认识你了。你很改了些样子,这八九年功夫。”[5]诚然,八九年过去了,娜拉如同玩偶般在原地踏步,而林丹太太早已蜕变后重铸灵魂。此话像是作者埋下的伏笔,仔细分析后读来更有深意。
  三、重建新世界的救赎者
  《玩偶之家》自问世起,一般被解读成一部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社会问题剧,但实际上林丹太太对娜拉的启迪意义是超越性别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林丹太太的形象已经超越了“知情者”的功能,用睿智和包容来帮助每个人找到人生方向,并不断努力实现自我,以及真正意义上的人格自由。
  剧中林丹太太帮助柯洛克斯泰宽恕与放下,教会娜拉在情感、法律和伦理道德多个层面上找寻自我,最终实现了艺术的本质,“表层在于以感性形象传达某种情思、情趣并引人共鸣,而深层则与批判、分化与重整密切相关——通过分化,批判自我与现实中的一切丑恶,重建一个世界”[1] 。
  对于海尔茂而言,林丹太太帮助他放下仇恨与嫉妒,在现实中重新找到人生的出发点,开始既有价值又能互相慰藉的生活。当柯洛克斯泰问她,是不是为了救朋友才利用自己时,林丹太太坚定地表示:“一个女人为了别人把自己出卖过一次,不会出卖第二次。”[5]因为这份敞开心扉的真诚,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重归于好,彼此救赎。柯洛克斯泰也最终选择原谅,既是原谅他人,也是宽恕自己。
  对于“自由”的理解,娜拉和林丹太太有明显分歧。初期的娜拉满足于自己虚幻的“财务自由”,而林丹太太对于“自由”的理解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要有稳定的工作,才能自力更生,不依附于其他人;其次是内心有一个美好的向往和精神归宿。真正的自由不是彻底的释放,而是实现个人价值为前提,从而达到自我期许,这样方可实现真正的自由[3]。
  在林丹太太的价值观中,自由的前提是独立与宽恕,之后才能寻找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由于林丹太太的存在,剧本的主题超越了性别与时代,“让人不仅关注当代社会中的婚姻问题,也不能不思考如何对待、帮助失足者的问题,以及人类的本性与命运问题”[4]。
  综观全剧,林丹太太作为易卜生置入在剧中的隐性艺术家,不仅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引领者,更是具有艺术家情怀的救赎者。通过分析林丹太太这一“隐性艺术家”形象,能够让读者与作者重新相遇,体会隐藏在人物背后的创作意图和动机,领悟文本内在的诗性智慧。
  参考文献:
  [1]汪余礼.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隐性艺术家形象——兼论“隐性艺术家”与“隐含作者”的差异[J].戏剧艺术,2018,(02):28-34.
  [2]邹佩耘.浅析戏剧《玩偶之家》人物关系设计[J].电影评介,2012,(04):108+110.
  [3]吴晛.林丹夫人与娜拉:未来与当下的碰撞—— 《玩偶之家》中林丹太太形象浅析[J].戏剧之家,2020,(02):24-25.
  [4]汪余礼,王阅.试论易卜生现代剧创作的“秘密”——从《易卜生的工作坊》说起[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05):40-52.
  [5](挪)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5卷)[M].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郭歆彧,武漢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 电影学。
其他文献
【摘要】屈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也是世界确定纪念的文化名人。他的宗国情怀历来深受人民的普遍称颂,也引发人们旷日持久地探究。通过了解其家世,考证其生活的环境,琢磨其工作的经历,阅读其文章,观察其外在表现,体悟其内在心理,汇集诸家对其的评述,依据个人现有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积累,屈原的宗国情怀可以归纳为绝对的忠诚、崇高的理想、执着的追求、资世的明鉴四个方面。  【关键词】浅论;屈原;宗国情怀  
期刊
【摘要】“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体现了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的重视与决心。而传承人作为非遗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寄托尤为重要。本文立足社会现实,力图探寻嫩江流域满族非遗传承人保护发展策略。  【关键词】满族非遗;非遗传承人;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期刊
【摘要】 隐喻是一种教学语言运用修辞手段,是在两类事物进行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研究事物时的心理问题行为、语言环境行为和文化教育行为。动物隐喻是将动物概念映射到其他目标领域以获得新的意义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俄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进行比较,可以進一步深化人们对俄汉隐喻的认知和研究,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民族的审美评价和思维方式,更深入地理解俄罗斯文化。  【
期刊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几千年来,茶文化绵延不绝,其背后是数代人文化精神的传承。而茶文化又“兴于唐”。本文通过对唐代茶叶历史文化发展分析试图运用美学思想去解读作为性本苦寒的茶叶,是如何在集奢华富丽于一身的唐朝时期兴起,形成独具精神品格的茶文化。  【关键詞】唐代;茶;茶文化;茶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 伴随文化多元化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及中华民族语言之一的革家语也随之快速发展,基于现有文献,商讨革家语参考语法编写的总体框架以及编写革家语语言参考语法的人员条件与要求,有利于深入推进革家语的全面性挖掘、科学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 革家语;参考语法;总体框架;人员条件  【中图分类号】H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金瓶梅》涉商类学术研究,首先是《金瓶梅》中商人的研究,包括商人形象、商人的经营活动、商人价值观三方面的研究;其次涉及各类商品的研究,主要涵盖了服饰的生产和消费的研究,饮食消费和房屋价格的分析;最后探讨了《金瓶梅》货币的问题。目前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是对西门庆人物形象探析发生了两次转折改变,从商人到新兴商人再到多种身份综合的形象。商品研究揭示了《金瓶梅》商品消费具有享受性、炫耀性的消费
期刊
【摘要】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地处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对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封作为黄河沿岸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拥有突出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封要找准在黄河流域中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定位,从而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本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黄河文化;城市精神;文化产业  【中圖分类号】G124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播音主持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探究了当前播音主持人员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实践表现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1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
期刊
【摘要】 本文以陕西体育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陕西体育博物馆现有文化创新力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挖掘与探索。研究认为:新时代,体育文化的创新力不仅有利于体育精神的发扬,还应结合体育+的方式,利用体育文化创意产品传播陕西体育文化的创新力。研究目的旨在推动陕西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创新力可持续发展,从多角度分析陕西体育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发展路径,为我国体育+,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自身影响潜能,为增强陕西体育文化软
期刊
【摘要】 从19世纪起,人们对乡村游览的兴趣随着工业城市的扩张而增长。基布兹的乡村旅游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成为以色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尚无针对以色列基布兹乡村旅游的专门研究,但基布兹的乡村旅游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效的组织保障以及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可为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