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创新力的研发路径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陕西体育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陕西体育博物馆现有文化创新力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挖掘与探索。研究认为:新时代,体育文化的创新力不仅有利于体育精神的发扬,还应结合体育+的方式,利用体育文化创意产品传播陕西体育文化的创新力。研究目的旨在推动陕西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创新力可持续发展,从多角度分析陕西体育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的发展路径,为我国体育+,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自身影响潜能,为增强陕西体育文化软实力,坚守文化自信,推进中国文化“活”起来的提议体育博物馆的文创之路。
  【关键词】 体育+;文化传播;文创创意;文创产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16-02
  基金项目:2020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项目编号:2020248);2020年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XJ144)。
  陕西体育博物馆位于六朝古都的西安,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保存、传承与古城有关体育运动的历史文化记忆,见证西安从古至今在体育事业上做出的贡献。体育博物馆的建成与运营,拓展了陕西体育发展与成果展示渠道,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体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但是陕西体育博物馆在功能发挥与文化传播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体育博物馆运营方式使得资金来源还存在不足,致使展品的数量和质量受到影响;尚未建立有效的文创产品形象,更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有效的引导等。因此,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有必要对陕西体育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路径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一、陕体博体育文化传播力驱动体育文化创新力
  陕西体育博物馆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开放的体育类公益性体育博物馆,陕西体育博物馆隶属陕西省体育局的内部机构,总建筑面积达3067平方米,藏品1939件的通史性博物馆。以展示陕西古代、近代、当代体育的发展进程;展示陕西体育发展中运动员获得各种赛事的奖牌、奖杯、证书以及锦旗等;以及展示古代体育、近代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各种项目,并设有体育科普体验项目,设了26个体验项目。[1]陕西体育博物馆的开馆运营填补了陕西宣传体育与传播体育的空白,完善了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传播渠道。其不仅仅展示了陕西体育发展的各种文物和成果,也是弘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部门,见证各项体育的发展、变迁以及获得的各項成就,展示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服务于人类的历程。[2]
  (一)体育文化传播力的可实现路径
  传播体育文化的有效方法是通过陕西体育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服务功能进行传播,陕西体育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基地,体育科普知识宣传基地,也是弘扬体育文化,传承体育精神的基地。可以看到的是,现有陕西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推广路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公众号推广,通过体育故事,趣味性活动等,在线提升网友的参与度,增加用户黏度。《讲好体育故事》以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对体育文化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史为鉴,把就体育而体育升华成体育+文化,这就是对体育文化最好的传承。另一方面“体育文化进校园”活动进校园,通过深入中小学校园中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创新以文化引领的校园体育教育机制,通过体育文化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知晓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是陕西体育博物馆不断推进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乃至力量源泉,更是提升体育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体育文化创新力的必要性体现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体育文化是公益的文化亦是多元的文化、创新的文化。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个体和社会的创新思维之间的有机联系,其创新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近几年,国家在体育文化资源挖掘加大了扶持力度,对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是相关性和融合力最强的产业形态。在2018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当中,也将坚持融合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文件指出,“要坚持‘体育+’和‘+体育’做法,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与文化和旅游、娱乐、互联网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3]所以体育+文化核心重点依然落脚于体育文化的创新力和融合力。强化文化创意思维,汲取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体育精神,也将为陕西体育博物馆的文化力创新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二、体博文化创新力滋生体育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产物,与一般文化产业生产文化产品一样,博物馆研发生产文创产品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从一开始就对产品的设计有所限定。研发和服务主体是博物馆突出产品的文化文创意思维和创新技术的融入。
  (一)陕西体育博物馆馆藏产品的路径探析
  其一,陕西体育博物馆文创产品必须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开发,其研发设计原型是博物馆的展品或者藏品。但比起陕西地区的其他展览性博物馆,陕西体育博物馆馆藏在品质和数量上并不占优,多是与体育相关的传统器物。以馆藏+体育为切入点,必须是以“特色”优先。在陕西体育博物馆有系列性唐代的打马球陶俑,“秦仔击鞠”就是以陶俑打马球为原型。(图1)“秦仔”形象从唐人变化为秦岭金丝猴,即体现其地域文化特征,亦将之与《西游记》文化形象挂靠,且用卡通化的形象贴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心理。秦仔击鞠,金丝猴与马的形象憨态可掬,击球动作行云流水。马上“疯”猴谐音之意,即联系的传统文字的美好寓意,又以诙谐的语言体现时代文化特点。(图2)   (二)陕西体育博物馆创意产品的路径探析
  陕西体育博物馆文创产品突出了产品的文化和创意特质。陕西体育博物馆文创产品,在馆藏文物的基础上,发挥体育文化产品和创意产品的特点,其研发原型从“创意产品”的定义来看,不但包括侧重于文化艺术创意,二期具有较强的体育+文化性。正值今年十四运会即将在西安召开,陕西体育博物馆更应适时推出体育+文化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即可以助力十四运,也可以为博物馆带来知名度的扩展。“秦学”采用了陕西最具人文特征的兵马俑形象,作品一改秦兵马俑往日征战沙场的肃杀之气,虽仍旧一副秦人装扮,确苦练一身本领,将往日武人之资用于运动赛场。(图3)
  
  (三)陕西体育博物馆文创传播的路径探析
  陕西体育博物馆文创产品重在传播。[4]陕西体育博物馆文创产品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法将重点放在如何为博物馆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上。应该首先考量的是传播效应的获得,所以文创产品的前期落地不应该放在文创实体的印刷与制作,可以先以表情包的方式进行推广。表情包最大的优势在于与用户交流的过程中,避开文字的冗长与枯燥,通过萌趣的表情形象,及时地获得视觉上的情感反馈。“超能小秦”,秦俑扮相,收红包、说英语,语言和肢体姿态更贴近表情包受众者的市场需求。(图4)前期“超能小秦”表情包的市场投放,以及后期“秦仔”“秦学”的跟进投放,都是对陕西体育博物馆传播路径的探求。并且可以根据下载和使用频率对“秦仔”“秦学”“超能小秦”的喜好程度.调整后期文创产品的落地生产情况。
  三、结语
  现期的陕西体育博物馆规模和影响力在陕西地区博物馆不算特别突出,文创产品的起步也较晚。对陕西体育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路径规划,落脚点在于“创意”,一个好的创意的文创,是能够吸引人的,能够提高附加值的产品,理解上来说就是进行文化创新,虽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习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让中国文化“活”起来,那也包括让博物馆活起来,最终通过体育文化的创新性,让陕西体育博物馆也“活”起来。
  参考文献:
  [1]雷敏,刘洋,黄巨明.体育博物馆在体育文化与传承中的正能量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3,32(06).
  [2]湯凯,张强,华锋.试论陕西体育博物馆的功能完善与发展路径[J].新西部,2021,(01).
  [3]张鑫,基于价值链视角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大学,2017,(01).
  作者简介:
  彭静,陕西耀县人,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研究和视觉传达设计。
  白皓文,汉族,河北沧州人,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因此,在生活中,最基本的莫过于日常寒暄语。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哪个国家,在不同的场合,人与人之间都要进行寒暄。而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对象,寒暄用语的使用方法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中日日常交流时的寒暄用语为中心,探讨中日文化的差异性。  【关键词】 寒暄语;中日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作品的风格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刘德润、刘淙淙的日译本和加地伸行的日译本可知,不同国家的译者受到自身知识结构、母语、受众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论语》;日译本;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10-02  基金项目:青
期刊
【摘要】屈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也是世界确定纪念的文化名人。他的宗国情怀历来深受人民的普遍称颂,也引发人们旷日持久地探究。通过了解其家世,考证其生活的环境,琢磨其工作的经历,阅读其文章,观察其外在表现,体悟其内在心理,汇集诸家对其的评述,依据个人现有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积累,屈原的宗国情怀可以归纳为绝对的忠诚、崇高的理想、执着的追求、资世的明鉴四个方面。  【关键词】浅论;屈原;宗国情怀  
期刊
【摘要】“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体现了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的重视与决心。而传承人作为非遗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寄托尤为重要。本文立足社会现实,力图探寻嫩江流域满族非遗传承人保护发展策略。  【关键词】满族非遗;非遗传承人;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期刊
【摘要】 隐喻是一种教学语言运用修辞手段,是在两类事物进行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研究事物时的心理问题行为、语言环境行为和文化教育行为。动物隐喻是将动物概念映射到其他目标领域以获得新的意义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俄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进行比较,可以進一步深化人们对俄汉隐喻的认知和研究,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民族的审美评价和思维方式,更深入地理解俄罗斯文化。  【
期刊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几千年来,茶文化绵延不绝,其背后是数代人文化精神的传承。而茶文化又“兴于唐”。本文通过对唐代茶叶历史文化发展分析试图运用美学思想去解读作为性本苦寒的茶叶,是如何在集奢华富丽于一身的唐朝时期兴起,形成独具精神品格的茶文化。  【关键詞】唐代;茶;茶文化;茶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期刊
【摘要】 伴随文化多元化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及中华民族语言之一的革家语也随之快速发展,基于现有文献,商讨革家语参考语法编写的总体框架以及编写革家语语言参考语法的人员条件与要求,有利于深入推进革家语的全面性挖掘、科学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 革家语;参考语法;总体框架;人员条件  【中图分类号】H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金瓶梅》涉商类学术研究,首先是《金瓶梅》中商人的研究,包括商人形象、商人的经营活动、商人价值观三方面的研究;其次涉及各类商品的研究,主要涵盖了服饰的生产和消费的研究,饮食消费和房屋价格的分析;最后探讨了《金瓶梅》货币的问题。目前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是对西门庆人物形象探析发生了两次转折改变,从商人到新兴商人再到多种身份综合的形象。商品研究揭示了《金瓶梅》商品消费具有享受性、炫耀性的消费
期刊
【摘要】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地处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对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封作为黄河沿岸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拥有突出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封要找准在黄河流域中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定位,从而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本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黄河文化;城市精神;文化产业  【中圖分类号】G124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播音主持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探究了当前播音主持人员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实践表现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1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