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作品之《悲剧的诞生》述评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尼采的第一部作品是《悲剧的诞生》,在《悲剧的诞生》中所体现的悲剧思想,极大受到古希腊思想、叔本华之意志哲学、瓦格纳的音乐影响。《悲剧的诞生》,尼采一方面将关注集中在“生命的意义”的解释,另一方面,表达了尼采在现代文学面前表达的批判态度。作品中紧紧围绕“日神”、“酒神”而展开,尼采将酒神精神,形容为希腊艺术,又从酒神精神之希腊艺术理解,延伸到对生命意义的解释。对于现代文学的批判,则是经由苏格拉底理性主义予以表达。尼采以“悲剧哲学家”而自称,《悲剧的诞生》是其人生首部作品的同时也是他哲学思想的发端。
  关键词: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2
  一、从《悲剧的诞生》中看尼采的悲剧观
  《悲劇的诞生》是尼采悲剧观的传递、表达,并且表达得淋漓尽致。分析尼采的悲剧观,在他看来,人们对于个体生命的毁灭、人们对于整体生命顽强性的认识,只有在酒神状态时候才会足够认识。然后迸发快感、积累形而上之慰藉。在悲剧中,人生的态度是非科学的,人生的态度也是非功利的。从《悲剧的诞生》中,表达尼采对于生命意志的肯定、对于艺术人生的肯定,以及对奴隶道德的否定。
  (一)肯定生命意志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从三个层面,传递了对于生命肯定的态度:一是生活因为艺术(即悲剧)而获得了刺激,这个时候也就出现了生命力,因为在悲剧之中,人们已经对现实的恐怖抛之脑后,由此使得人们对于生命的怀疑,或者否定予以消除;二是狄奥尼索斯毁灭会后的欢乐及其肯定,狄奥尼索斯所被毁灭的知识表象,其深层意志依旧得到了肯定;三是希腊人在清除器时候,有着强健体魄以至于渴望毁灭,用毁灭表达对于生命的肯定。这三种肯定中,除了第三种是强力意志表现之外,前两者均为二元对立的肯定。尼采借由上述三种艺术手法,经由不同角度的肯定了人生,实际上也就是对于生命之肯定。
  (二)审美人生态度
  在解读《悲剧的诞生》这一主旨的时候,可以发现尼采不仅一次的强调,其在对人生创造予以一种纯粹审美评价,只有审美价值,是他所承认的价值。虽然尼采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叔本华的影响,但是和否定人生的叔本华所不同的是,尼采从未对人生表达否定,甚至可以说穷其一生的辩护人生,在不断地对人生思考、追问之下,探究人生以及人生的意义。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在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之中找到的答案是:它并非人的本身,是借以艺术达到人生美化、神圣化的境界,在这个境界得以达到的时候,人生才有价值而言,价值才得以实现。
  遵循《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的思路,可以这样分析尼采悲剧观中对于审美人生态度。尼采认为,审美的人生,首先需要有着遗忘的能力,一个人不能始终跟着历史感觉走,而是要在“无历史”中,将艺术能力予以延续下去。同时,尼采认为,审美的人生无需要更多的知识,也无需要客观真理强加于艺术,相比之下尼采更希望用“谎言”来对待审美的人生。尼采将“谎言”视为了真理冲动的先决条件,人们只有借用“幻想”的力量,才能对自身行动、对生活起到刺激作用,而不是需要过度的、无益的知识。此外,尼采认为,审美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无科学、无功利的。
  (三)批判奴隶道德
  于《悲剧的诞生中》,展示狄奥尼索斯处在一个艺术形而上学之世界,这个希腊世界之中,表现的是一种非道德的审美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火和酒。尼采认为,希腊悲剧时代后,欧洲道德史是走向于一个反动努力道德的道路。尼采对于道德的反对非常强烈,除了在《悲剧的诞生》之中有所表现之外,在他的其它作品之中也同样体现。在尼采看来,希腊罗马时期,是以主人道德、贵族道德作为主导性的道德,在希腊罗马以后,变为了奴隶道德。在尼采看来,主人道德将生命给激发起来、将人的强力意志也激发起来,可是奴隶道德的存在,却否定了生命、否定了强力意志,尼采肯定的是前者,对后者表示着否定的态度。
  二、《悲剧的诞生》中悲剧的化解及其现实意义
  悲剧既然诞生,要如何化解?在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以悲剧的毁灭和再生进行悲剧的化解,这一化解实际上也是尼采《悲剧的诞生》之中对于人生意义的反思。
  (一)通过毁灭化解悲剧
  一个事物在发展至一定程度之后,必将要走向另一条衰落之路。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悲剧的诞生视为“二元性本性”,是日神、酒神融合之后的表达形式。在悲剧发展到某一程度之后,使得它毁灭的强敌为古希腊启蒙哲学之批判精神。苏格拉底,这个被德尔菲神庙(日神精神弘扬者)称之世上最聪明的人,其站出来同酒神精神对立,使得悲剧最终“毁于苏格拉底精神”。苏格拉底保持着理性的、怀疑的哲学,对于悲剧情感不善于发挥,他“把那原始的全能的酒神因素从悲剧中出去,把悲剧完全和重新建立在非酒神的艺术、风俗和世界观基础之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尼采将古希腊悲剧的毁灭,归咎于“自杀式”,即“遗弃了酒神,日神也将会遗弃你”。(悲剧的诞生第十节)。在尼采的观点中,悲剧诗人的“死”是源于悲剧的毁灭。而本文认为,不管是哪一种的文化,或者是文明,它的弘扬和历史背景、时代背景是有着不可切断的关联,它的衰落也是,和时代文化背景之间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在分析古希腊悲剧的发展的时候,不可忽略兴盛的希腊民族运动这一大历史背景。而希腊悲剧的落寞,与当时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制度的衰落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不仅仅是对于苏格拉底一人的攻击,其攻击的对象,是处在不断发展的整个科学思潮。
  (二)通过再生化解悲剧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狄俄尼索斯的合唱视为希腊人的悲剧,音乐也就是异常兴奋的合唱还有歌舞,是悲剧传奇的起始。为何会有悲剧的开始?是剧场的表演中,出现了传奇。悲剧传奇,已经将狄俄尼索斯的原始经历带入其中,而悲剧的发展过程中,又展现了阿波罗的形式。音乐,也就是瓦格纳之音乐,赋予悲剧传奇一个新的生命,克服基督教的迷信,其方法等同于克服庸俗科学、克服自负。尼采觉得,科学未能把悲剧埋葬,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中提到,苏格拉底于晚年期间动摇了他之前非常坚定的信念,他竟然在监狱里进行音乐的谱写,音乐却又是苏格拉底曾经最为轻蔑的。
  尼采认为,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酒神,才是德国精神得到复兴的希望,酒神能够让德国的精神气死复生,这是酒神的能力。同時,要将酒神精神予以复生,则要将其希望寄托于古希腊悲剧的复兴,尼采将悲剧的复生希望,定位于音乐也就是瓦格纳的音乐上。
  (三)悲剧的现实意义
  “艺术为生命的最高使命,也是生命本身形而上活动”,这句话是《悲剧的诞生》序言中的一句。在尼采看来,可以用“如此悲惨”去对人生进行形容,艺术本身,是一种自然世界之模仿,除此之外,艺术还是一种对自然现实进行的形而上补充。《悲剧的诞生》中的日神、酒神,就是艺术的源动力,两者的撕扯带来了希腊悲剧衰亡。希腊民族性格蜕变、希腊民族的变质与希腊悲剧的衰亡之间高度契合。将这一内容引入到现实社会中,即认为艺术和民族、悲剧同国家、风俗同神话之间密切关联。
  在《悲剧的诞生》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尼采认为悲剧艺术作品中,是戏剧、现实本身两者共同起作用。现实的“可怕”、现实的“恐惧”对人类形成了折磨,正如英雄普罗米修斯被猛兽所折磨一样。尼采在儿时的时候,也经历过现实的噩梦。他在1870年到1871年,感受到了来自于战争的恐惧,同时也由于瓦格纳音乐使得自己陷入没有保障的生活状。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借以幻想之笔,表达自己对于死亡体验,只有用审美现象去理解的时候,世界上的存在才有合理性、正确性而言。即人生的意义并非人这一本身,是人于艺术之中。倘若人的痛苦,使得艺术“令人陶醉的幻想”,也就表明人实现了形而上学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夏丽,杨昌霞. 五四时期尼采作品翻译热潮及其影响探析[J]. 兰台世界,2015,(01):118-119.
  [2]周颖.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尼采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周国平. 翻译尼采作品有感——写在《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出版之际[J]. 出版工作,1987,(03):50-53.
  [4]梁维科. 尼采艺术观对当代艺术家的启示[J]. 大众文艺,2011,(21):138-139.
  [5]王永崇. 尼采的悲剧与悲剧的尼采[D].西南师范大学,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天边外》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讲述了主人公一生悲剧的命运,而梦想则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剧中情节,探究暗藏的“梦想”主体,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天边外》主题的了解。  关键词:悲剧;梦想;主题  作者简介:张竞丹(1993-),女,汉族,吉林通化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哈贝马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哈贝马斯用交往行为这一理论对社会交往进行理解,提出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进行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无数私人领域的集合,是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非两种对立领域的中间地带,而是两种范畴的交集。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交往行为  作者简
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豆外源DNA导入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于1993年9月6日通过省级鉴定。鉴定会由我国著名大豆遗传育
摘 要:作为整个西方后现代思想历程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鲍德里亚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其消费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层次解读。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早期消费思想的梳理和研究,探讨整个消费社会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思想转变的轨迹。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思想转折  作者简介:孙忠良(1990.10-),男,汉,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西方思想
《1Q84》是村上春树致敬奥威尔《1984》所写的作品。由“老大哥”推衍至“小小人”隐喻着社会权力的极端持有者,人的自然发展欲望总是受到各种“体制性”的规训,人的主体性逐
研究背景:涡流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是流体运动所特有的存在形式。近几十年来流体力学中关于涡流的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模拟显示和测量涡流运动。心腔内的血流运动,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一直是产科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翻译日益成为中国与世界各领域交往之间的桥梁。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走入翻译的大门,从事翻译工作。这为我国的翻译事业提供了源源动力,不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翻译市场上鱼龙混杂的现状。所以,研究探讨译者的主体性以及合格译者的素养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围绕译者主体性探讨译者如何正确有效发挥译者主体地位,其次提出了作为一名合格译者应具备的
《都是“弱势群体”?》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颇出乎我的意料。作为一家地市报从业者,发表在《衢州日报》的一篇近1400字的杂文,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确非我写
摘 要:自从李健在2017年4月20日发表了新歌《春风十里不如你》之后,该句迅速在各大媒体,网络上走红,并且当中的“春风十里”也被用在各大行业中。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该结构形成的原因、语义的发展以及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学;春风十里;产生原因;语义发展  作者简介:齐菲(1996-),女,土家族,湖南省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