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提升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策略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呈现出学生学习枯燥,教师教学吃力的沉闷局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首要的因素是由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所致。
  【关键词】:学习兴趣 现状成因 策略探析
  语文是一门与文字学、美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密切联系,融会贯通的基础学科。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应该是开放而美丽的,而不是一潭死水一门封闭的学科。语文作为学校通识课程学习兴趣的现状在许多一线教师看来不太乐观,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刘敏芳“语文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很有意思的学科,然而现实却相反,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很不感兴趣,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很没意思。”
  一、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性认识上存在误区
  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首先是他们作为受教育群体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中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上讲,语文的份量应高于其他学科,如果语文学不好,就可能导致其他学科解题困难。另外,由于学生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没有能意识到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过程,以及未能明确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语文学习欲见成效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因为觉得语文学了跟没学对语文分数影响不甚大,语文成绩提高慢,对提高语文分数没信心,而出于一种“边际分数最大化”的经济学道理,“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不愿在语文上有太大的投入,甚至在学校的整体安排中,语文都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事实上许多学生在高考结束之后都会后悔语文没能考好,考完了才发现,一直以来被认为不听课也能考好的语文,最终并没能给予自己满意的分值回馈。
  因此可以这么说,对语文学习重要性认识上所存在的误区成为了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认真听课的动机不足,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首要原因。
  (二)语文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的缺失
  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种心理倾向。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然而调查显示,学生不愿学习语文,不愿参与课堂发言,是由于部分学生虽然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但缺乏信心,畏惧语文学科,自认无天赋,无法学好语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这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的教师更应加强对其自信心的构建。可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教师对这部分学生总是缺乏正确的估计,时常作出不公正的思想评判,使得这些学生极少甚至未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使这部分学生逐渐远离语文学习活动,就连原有的学习兴趣也给丟失了。
  其次,由于高中生无法逃避语文考试本身,在应试教育程式中的语文考试影响之下,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语文学习的结果——成绩和排名。一次又一次不好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自信心的失衡,逐步引发了语文学习兴趣的流失。以此可见,高中生对语文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的缺失确实是造成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又一原因。
  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开展课外活动,学以致用激趣
  笔者认为,为了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就应当首先使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功用性,以引发语文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各类有益的语文课外学习活动,以学以致用为目的从而使学生走出语文学习重要性认识上的误区。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内容和生活周围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们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课外对教材内某一课题或课题中某一现象的研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亲身感受语文功用性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们可以在本课开始前或结束后,让学生自行通过选拔成立若干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秋之选文的比较”专题课外研究小组,并允许组员为自己所代表小组命名,比如:太阳小组、新势力小组、丰收小组等等。趣味横生的竞争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连串的故有知识信息重新得到温习的同时,千姿百态的秋景也得以呈现。此时再引入或小结《故都的秋》,这样就使得课文相关知识得以丰赡,课堂气氛得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顺势攀升。
  (二)建立新型教学课堂
  语文是一门有情有意,有知识,有理性,又有思想的学科。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学,好的语文课堂应该真情无限,情满课堂。然而正如关于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中所述,现在的语文课堂,重“理趣”,轻“情趣”,即重分析、说教,轻感情、趣味。事实上,学生早已厌倦了条分缕析、空洞说教的语文课堂,更渴望一种真实、和谐而又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堂。只有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和情绪投身其中,他们才会乐此不疲,乐而忘返,才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笔者以为,情意盎然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语文教师要认真设计导入语,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例如,在《边城》教学时,李云红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苗族男女恋爱时机多选择在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这是苗族青年男女恋爱寻偶的美好时机。苗族青年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小伙子和姑娘得以互相认识、了解,当男女双方相中了合意人,便向对方倾吐爱情,一旦相爱,男方以花裹脚和花腰带赠送女方,而女方也拿出自己千针万线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激情点燃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语文教学的趣味活动开展具有它实际存在的困难和局限性,针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笔者搜集材料对比分析,从实际出发对教学过程中的兴趣缺失问题进行了一些思索,并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并期望能对语文教学中转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敏芳.抓住中学生心理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J].现代语文,2007
  【2】张兴东.用数学的方法学语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多样性,通过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弥补学生情感缺失也日渐重要。但是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侧重点不同,造成教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语文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针对学生情感缺失现状分析,得出语文情感教育弥补学生情感缺失的实践策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 方法探讨  引言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初中语
期刊
【摘要】:英语这门语言的普及、推广与运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真正学会这门语言并能很好地、熟练地运用它,就应该从小学生开始着手培养。文章从几个方面入手,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点滴经验。  【关键词】:激发兴趣 网络资源 培养习惯 教学方法 课堂奖励  随着国际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语言需要不断的更新与丰富。尤其是英语这门语言的普及、推广与运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
期刊
【摘要】:在学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在这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索,设计与课文有关的一些片段进行表演,探索,采用分享式的设计说自己小组的思路,然后留十分钟写作练笔,将快乐练笔“乐”到底,尽量精选课文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唤醒学生喜爱阅读文段,在理解中展开想象,为表达积累以片段训练为突破口,进行写的训练,教学主要采用鼓励为主,因为鼓励是前进的加油站。  【关键词】:巧引导 活练
期刊
【摘要】:网络调查是传统调查借助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分析、得出客观结论的一种新兴的调查手段。相较于传统调查,网络调查具有即时、低费用、交互性、传播广泛、突破时空性、客观可控性的特点,因此,网络调查是目前社会调查主体广泛采取的形式。  但是,借助于网络的调查存在着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并且调查这个主客观相互联结的活动,基于网络收集信息也存在诸如无法真正体现受访者真实想法的缺陷,会
期刊
【摘要】:将心理学的强化理论运用于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上,有助于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随时掌握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动态。同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负强化的误读和错误使用,大大降低了强化理论在中小学课堂实际运用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的负强化和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探析,试图将强化理论更好地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关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对初中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硬性知识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渗透。在数学课堂中,班主任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自然而然的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性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数学课堂 德育教育 渗透  
期刊
【摘要】: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如何让他长大后仍然是艺术家。”儿童美术教育不等同于专业化的应试教育,我们不该用成年人的定式去干预孩子感性的表达与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愿意保持孩子的童真,尊重他们的经历,关心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并激发孩子的灵感和创作的热情。 让孩子用发现美的眼睛感受周围的事物,继而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美丽。  【关键词】:儿童 美术 教育 美育  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
期刊
【摘要】:莫言作为现代中国文坛上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后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创伤的主题随着20世纪的历史大事件开始兴起,创伤文学背后的是作家与作品对于整个时代的强烈责任感。  【关键词】:《透明的红萝卜》 创伤 叙述  《透明的红萝卜》出版于1985年,众所周知是寻根文学当中的一部作品。寻根文学是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后出现的作家们想要用中国式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和情绪。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入到更广范围的经济与生活中。从最初的简单机器,到现如今的无人驾驶汽车、医疗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凸显出来,进而产生了一定的侵权与损害纠纷,智能机器人相关的配套纠纷解决机制就显得尤其具有稀缺性与滞后性。于是就有了智能机器人是否具有法律地位的讨论的热潮。笔者认为,现阶段,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还未达到有必要赋予其以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代下对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标改革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又有了新要求,规定在教学中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本文旨在针对当前新课改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师生共同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