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实际情况,探索教学模式。从精选教学内容,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几方面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2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质量的关键离不开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中职教师,我们就得不断地在自己专业课程方面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学生厌学,自暴自弃情况
中职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差,年龄小,对专业知识生疏,面对那么多课程存在很大难度,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进度也难以适应,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层出不穷;课后,打架、喝酒等,自暴自弃。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就业能力情况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学生之本[2]。一些学生就业后,在工作中技术是没问题的,但无法融入企业中,无法适应新环境;还有些学生毕业后胜任不了自己专业技术的工作,遗憾上中职学技能成了空话。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如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构建合适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选择优秀教材
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与学的良好桥梁。因此,精选合适专业的教材是必要的,教材必须满足“全、新、实”,即内容要全,理论要新,能够反映学科前沿和新成果,系统性强,实用性强[3]。
(二)编写校本教材
现在我们中职教材有些内容太深太难,有些内容更是不适合当地企业的需求,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处理教材,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充分满足学生“学得了、喜欢学、适合学”的要求。我们教师就得团结协作开发课程,与当地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课本。只有这样,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质量,更好的适应以后的企业工作。
三、改革课堂,创建高效课堂
(一)导学一体化
我们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来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教师只是课程的设计者、导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制好导学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总结、评比等活动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实现了导学案的核心“学”。教师精讲也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实现课堂教学的“导”。通过我校实施导学案后的情况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没有睡觉等现象了,他们没有时间来“享受这些待遇了”。
(二)老师和“小老师”一体化
从古至今,很多技艺的传承都靠“师徒制”来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的就是技术性人才,我们用“师徒制”的培养模式来继承和创新职业教育。“小老师”就是“师徒制”的体现,从班级中选取四至六名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端正的学生,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学生来担当老师的一些职责,故名“小老师”,他们既是学徒又是师傅。在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实习基地上,一个班级好几十人,一个任课教师和一个实训指导教师根本就不可能应付那么多学生,无法处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所以教师一般都不愿意上实验和实训课。“小老师”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课前对“小老师”进行实训课程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又懂理论,又会操作。在上课过程中就把这些“小老师”分配到各个小组去管理指导三至五名学生的实验和实训,如此以来教师就可以集中力量去讲解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分析来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率,既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能确保学生的安全。“小老师”既懂理论又会实践,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理论课和实训课一体化
专业理论课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学习困难,老师如果一如既往只在课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往往会是一脸茫然,沉默不语,如果把理论结合实训课讲效果就大不同了。比如,《化工原理》其中一节是关于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就在实训车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卸离心泵,同时我们也结合仿真软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设第二课堂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校先后开设了技能、心理、球类、化妆等课程和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他们就没有时间消磨在那些无聊的事情上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他们创新能力。
四、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中职学生的考核评价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手段。我校实施“双证”毕业,即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两证:一个是毕业证,另一个是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这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实现考核评价内容向综合职业能力转变。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杨进.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综述[J].教育研究,1998.
[3]傅小芳.职业院校教材选用制度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作者简介:
王芳,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2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质量的关键离不开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中职教师,我们就得不断地在自己专业课程方面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学生厌学,自暴自弃情况
中职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差,年龄小,对专业知识生疏,面对那么多课程存在很大难度,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进度也难以适应,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层出不穷;课后,打架、喝酒等,自暴自弃。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就业能力情况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学生之本[2]。一些学生就业后,在工作中技术是没问题的,但无法融入企业中,无法适应新环境;还有些学生毕业后胜任不了自己专业技术的工作,遗憾上中职学技能成了空话。这就需要我们深思,如何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构建合适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选择优秀教材
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与学的良好桥梁。因此,精选合适专业的教材是必要的,教材必须满足“全、新、实”,即内容要全,理论要新,能够反映学科前沿和新成果,系统性强,实用性强[3]。
(二)编写校本教材
现在我们中职教材有些内容太深太难,有些内容更是不适合当地企业的需求,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处理教材,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充分满足学生“学得了、喜欢学、适合学”的要求。我们教师就得团结协作开发课程,与当地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课本。只有这样,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鲜活起来,才能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质量,更好的适应以后的企业工作。
三、改革课堂,创建高效课堂
(一)导学一体化
我们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来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教师只是课程的设计者、导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制好导学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总结、评比等活动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实现了导学案的核心“学”。教师精讲也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实现课堂教学的“导”。通过我校实施导学案后的情况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没有睡觉等现象了,他们没有时间来“享受这些待遇了”。
(二)老师和“小老师”一体化
从古至今,很多技艺的传承都靠“师徒制”来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的就是技术性人才,我们用“师徒制”的培养模式来继承和创新职业教育。“小老师”就是“师徒制”的体现,从班级中选取四至六名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端正的学生,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学生来担当老师的一些职责,故名“小老师”,他们既是学徒又是师傅。在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实习基地上,一个班级好几十人,一个任课教师和一个实训指导教师根本就不可能应付那么多学生,无法处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所以教师一般都不愿意上实验和实训课。“小老师”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课前对“小老师”进行实训课程的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又懂理论,又会操作。在上课过程中就把这些“小老师”分配到各个小组去管理指导三至五名学生的实验和实训,如此以来教师就可以集中力量去讲解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分析来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率,既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能确保学生的安全。“小老师”既懂理论又会实践,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老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理论课和实训课一体化
专业理论课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学习困难,老师如果一如既往只在课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往往会是一脸茫然,沉默不语,如果把理论结合实训课讲效果就大不同了。比如,《化工原理》其中一节是关于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就在实训车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卸离心泵,同时我们也结合仿真软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设第二课堂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校先后开设了技能、心理、球类、化妆等课程和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他们就没有时间消磨在那些无聊的事情上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他们创新能力。
四、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对于中职学生的考核评价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手段。我校实施“双证”毕业,即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两证:一个是毕业证,另一个是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这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实现考核评价内容向综合职业能力转变。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杨进.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综述[J].教育研究,1998.
[3]傅小芳.职业院校教材选用制度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作者简介:
王芳,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