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当下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进行创新,能够打造开放课堂,给予学生自由呼吸的环境,学会使用正确的激励手段,并且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创新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13
传统教学一直秉承着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思考不如借鉴,借鉴不如复制。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多是来源于其他国家,在很多方面,都缺乏认真的思考。拿来主义观念限制了教师对教育的更新和思考,而新的时代已经不再满足于当下的现状,学生的需求不断呼唤教师改变当下的现状,加强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和反思,为教师创新思维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善于寻找教学问题,从问题出发进行创新
进行创新的原因是当下的教学存在问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解决这种问题,于是需要进行创新。教师缺乏创新思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之不及,用各种遮羞布来进行掩盖。于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像是癌细胞不断地扩散,最终伤及本体,当发现问题时,已经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了。所以,进行创新首先是教师应该学会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实事求是,勇于解开教学中不堪的一面。其次,教师应该主动出击,加强对问题现状的观察,对问题本质的思考,而不是浮于问题表面,学会将问题进行拆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比如,在教学时,学生上课总是闹哄哄的。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上课不守纪律是学生自身原因,还是教师威信不足,亦或者教学内容不够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最后,教师对发现的问题没有找到关键命门时,教师可以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列举,并且进行归类,将相同属性的问题归于一类,然后进行合适的筛选。值得注意的是,提出问题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立即解决,在面对这种情景时,教师可以尝试酝酿的训练,修整一段时间后再思考,因为创新灵感往往是一个闪念的瞬间。一个好问题的提出和发现,往往是一个创新的开始,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仔细观察,留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二、打造开放课堂,给予学生自由呼吸的环境
传统课堂是一个被条条框框所完全包围的环境,学生与教师中规中矩,问答如流,课堂气氛凝重严肃,学生的思维被强制性地绑架在课堂之上。在这种沉重的环境之下,难以创新出新的东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会碰撞出交锋的火花,有的只是一个输出和接受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进课堂中过于封闭的环境,还原一个开放的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合作共赢。
课堂的开放分为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教师不拘泥于课本,能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改编、删除、调整,以此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广泛性、融合性、丰富性,能将书本中的内容承上启下地结合起来,融合、拓展到其他学科以及实际生活。教学形式的开放是指教师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授课法,而应该搭配其他的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启发教学、互换角色等。在教学形式上,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为学生打造一个共同进步、相互促进的环境。教学手段的开放是指教师能够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引进多媒体等教学仪器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开放性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有许多教学理念相悖,它提倡师生之间互疑,教师教学手段灵活多变,能够以学生为主。这些理论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较为困难。但是,从小学开始提倡开放性教学,对中国式课堂将有一个极大的转变。
三、学会使用正确的激励手段
激励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使其获得成就感。在使用激励手段进行教学时,教师常常将激励作为一个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方式,当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时,教师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来引诱学生学习;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时常出现偏差,与教师所想要的结果相反,学生变得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学习,学习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教学中激励不起作用的原因,当我们的认知与行为相互矛盾,不协调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比如,一个学生本身不爱学习,但又必须坚持去学习,这就是认知失调。如果教师给予他高奖励,这种高奖励就维持了学生一边学习还一边讨厌学习的状态,不爱学习也就会越来越根深蒂固。所以,奖惩手段应该视情况而定,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品质以及性格特征而合理制定。当一个学生本身就对学习拥有极高的兴趣时,教师不要通过一些激励而破坏了学生的兴趣;当一个学生学习不上进时,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认知约束,自我反省意识,而不是强度的责备。激励手段是教学中一个有利的武器,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应用它。
四、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反思是促进教师创新教学的推动器,一个教师不会进行反思,很难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评价是促进教师反思的有利导向,而当下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导致评价机制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促进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上应该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家长。而评价内容上,不仅仅应该关注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结果,还应该关注教学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评价方法上,盡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一致。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运用得当,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帮助教师走出教学瓶颈和困境。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不同教学环境、教学情景、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而改变。教学创新的源泉是教师,教师的创新灵感来源于观念的更新。教学创新不反对借鉴,而是反对教师不加改变的复制,借鉴和学习是教师进行创新的材料和基础,空想和不切实际的操作只会让教学产生水土不服。所以,一个善于创新的教师定然是一个因时而变、善于学习、善于变通、具有超前教育观念的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创新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13
传统教学一直秉承着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思考不如借鉴,借鉴不如复制。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多是来源于其他国家,在很多方面,都缺乏认真的思考。拿来主义观念限制了教师对教育的更新和思考,而新的时代已经不再满足于当下的现状,学生的需求不断呼唤教师改变当下的现状,加强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和反思,为教师创新思维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善于寻找教学问题,从问题出发进行创新
进行创新的原因是当下的教学存在问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解决这种问题,于是需要进行创新。教师缺乏创新思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之不及,用各种遮羞布来进行掩盖。于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像是癌细胞不断地扩散,最终伤及本体,当发现问题时,已经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了。所以,进行创新首先是教师应该学会正视问题、发现问题,实事求是,勇于解开教学中不堪的一面。其次,教师应该主动出击,加强对问题现状的观察,对问题本质的思考,而不是浮于问题表面,学会将问题进行拆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比如,在教学时,学生上课总是闹哄哄的。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上课不守纪律是学生自身原因,还是教师威信不足,亦或者教学内容不够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最后,教师对发现的问题没有找到关键命门时,教师可以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列举,并且进行归类,将相同属性的问题归于一类,然后进行合适的筛选。值得注意的是,提出问题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立即解决,在面对这种情景时,教师可以尝试酝酿的训练,修整一段时间后再思考,因为创新灵感往往是一个闪念的瞬间。一个好问题的提出和发现,往往是一个创新的开始,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仔细观察,留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二、打造开放课堂,给予学生自由呼吸的环境
传统课堂是一个被条条框框所完全包围的环境,学生与教师中规中矩,问答如流,课堂气氛凝重严肃,学生的思维被强制性地绑架在课堂之上。在这种沉重的环境之下,难以创新出新的东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会碰撞出交锋的火花,有的只是一个输出和接受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进课堂中过于封闭的环境,还原一个开放的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合作共赢。
课堂的开放分为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教师不拘泥于课本,能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改编、删除、调整,以此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广泛性、融合性、丰富性,能将书本中的内容承上启下地结合起来,融合、拓展到其他学科以及实际生活。教学形式的开放是指教师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授课法,而应该搭配其他的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启发教学、互换角色等。在教学形式上,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为学生打造一个共同进步、相互促进的环境。教学手段的开放是指教师能够学习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引进多媒体等教学仪器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开放性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有许多教学理念相悖,它提倡师生之间互疑,教师教学手段灵活多变,能够以学生为主。这些理论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较为困难。但是,从小学开始提倡开放性教学,对中国式课堂将有一个极大的转变。
三、学会使用正确的激励手段
激励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使其获得成就感。在使用激励手段进行教学时,教师常常将激励作为一个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方式,当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时,教师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来引诱学生学习;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时常出现偏差,与教师所想要的结果相反,学生变得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学习,学习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教学中激励不起作用的原因,当我们的认知与行为相互矛盾,不协调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比如,一个学生本身不爱学习,但又必须坚持去学习,这就是认知失调。如果教师给予他高奖励,这种高奖励就维持了学生一边学习还一边讨厌学习的状态,不爱学习也就会越来越根深蒂固。所以,奖惩手段应该视情况而定,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品质以及性格特征而合理制定。当一个学生本身就对学习拥有极高的兴趣时,教师不要通过一些激励而破坏了学生的兴趣;当一个学生学习不上进时,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认知约束,自我反省意识,而不是强度的责备。激励手段是教学中一个有利的武器,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应用它。
四、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反思是促进教师创新教学的推动器,一个教师不会进行反思,很难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评价是促进教师反思的有利导向,而当下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导致评价机制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促进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上应该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家长。而评价内容上,不仅仅应该关注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结果,还应该关注教学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评价方法上,盡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一致。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运用得当,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帮助教师走出教学瓶颈和困境。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不同教学环境、教学情景、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而改变。教学创新的源泉是教师,教师的创新灵感来源于观念的更新。教学创新不反对借鉴,而是反对教师不加改变的复制,借鉴和学习是教师进行创新的材料和基础,空想和不切实际的操作只会让教学产生水土不服。所以,一个善于创新的教师定然是一个因时而变、善于学习、善于变通、具有超前教育观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