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眼里的西海固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一个叫王怀凌的汉人陪着一个叫李敬泽的汉人,漫游在胡风浩荡的西海固。后来李敬泽是如此叙述固原的,“如果我是几百年前的将军,我会久久地凝视固原,血与剑与风的固原,马群汹涌的固原,烽燧相望,坚城高垒的固原。在广大的帝国版图上,固原是一个微小的点,但两千年间,任何一个目光锐利的战略家都会一眼盯住这个点。这是帝国的要穴,是我们文明的一处要穴,他无比柔软因而必须坚硬。你的面前是地图,地图上的北方是无边的大漠和草原,骑马的民族正用鹰一样远的眼睛望着南方。南方有繁华的城市、富庶的农村,有无穷无尽的珍宝、丝绸,还有令人热血沸腾的美丽女人。他们耐心的等待着,但是他们终有一天会失去信心,猛扑过来 ,那么,他们的剑将首先指向哪里?你看看地图,一目了然。固原。如果突破固原,整个甘肃就成了被切断的臂膀,而通向关中的门就轰然洞开,固原曾如同帝国的咽喉”。
  那一年,我浪迹甘南玛曲草原,倾听败北者的消息,缺失了一次伟大的相遇。
  是的,我终于明白,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太阳照耀着世界,也照耀着西海固。照耀着你,也照耀着我。
  一切都那么亘古。
  但要说它年轻,的确年轻。公元1958年,西海固作为一个完整的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因为行政区划,便有了西海固。
  说它古老,老得快要脱毛了。你听,《诗经》的谣曲向我们吹拂。三千多年前,一支周朝军队从长安出发,一路向北,与一个叫猃狁的部落厮杀,猃狁且战且退,双方在一个叫大原的地方進行了一场大战。有人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留下了“薄伐猃狁,至于大原”的句子。
  后来,孔子在编撰《诗经》时,所幸没有删掉它,并把它归类到小雅当中,起了个名字,《六月》。大原来了,就是现在的固原。在中华文明的源头,西海固就如此高光地开场亮相,先民的吟唱中,总有那么一丝难以言说的苦涩和悲壮成为基调,贯穿着后来的日子。不止是《六月》,《采薇》《出车》的背后,依然是刀光剑影的固原江湖。从中学开始,我读着这样的句子,在十万群山包围的西海固,慢慢打量四周。不能不说固原的重要性,它像一根楔子,钉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上,死死地守卫着广大的中原。不管是西周的西安,还是东周的洛阳,固原作为帝国的北大门,开阖之间,关系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和走向。
  战争的伤痕,总会被时间的风掩盖,但当固原和一首诗相遇时,它独立的美,摇曳在广阔的人间,被一代一代传颂并且歌唱。
  这是一枚潜藏在中国文学史中的美学因子,它顽固而倔强,深深扎根于民族的血脉,使固原时而光鲜,时而寂灭。
  战争与诗歌,牵着固原,从三千多年前的商周,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今天。
  萨特说:“一切都没有改变,可是一切又不像原来那样存在着。”似乎固原印证着这句话。
  中国文学史上,只存留了两首少数民族的诗歌。一首是匈奴的《匈奴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繁息。”那一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带领年轻的卫青、霍去病,用一腔青春的血,经过固原而去征服。那一年,我和黑脸的诗人梁积林在匈奴的大本营焉支山上,语言激烈地讨论着这首诗。一首是鲜卑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朝时期,固原的大地上,到处生活的是鲜卑人。
  汉唐以降,西海固就在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繁衍,生息。我的朋友,诗人叶舟在《追梦的征程》中这样写道:
  “丝绸是柔软的。它的幽雅与奇幻、色泽与纹理,代表了精致、富庶、高贵、江南、水以及摇曳斑斓的理想生活。它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世俗符号,让先人渴望,渴望衣锦而行,吐气如兰。丝绸也是坚硬的,当它从中国南方的蚕桑之地一跃而起,掉头北向时,一种神秘的意志与情怀便贯注其中,于是它就成了拓荒、西进、光荣、牺牲、开放和胸襟的代名词。它腋下生翼,高挂于北斗之上,由此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一根生动的血管,一条脊椎般的天路,纵横西东。
  谁也未曾料想,一只卑微的蚕所吐露的内心,却在此后风沙漫天的西域、在苍茫无尽的岁月深处,结成了一条天网般的大道。在这条路上,走来了乳香、琥珀、玳瑁、玉石、天马、植物和菜蔬,也走去了丝绸、铜镜、凤凰、纸张、印刷、儒典和灿烂诗篇。这条路不仅输送了贸易、技术,同时也交流了思想、伦理、道德和人生观。无疑,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想象力和变革精神的一条通道,它用一匹浪漫的丝绸将东方和西方紧密地簇拥在了一起。它犹如一道灵光,让古代中国获得神示,找见了一块“上马石”,也找见了一片能够凭倚的广袤后方、一个新的方向。”
  那一年,我和叶舟行进在石门关的丝路古道上,说着一些与张骞、苏武有关的历史。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来就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来来往往,于是就有了人烟、绿洲、村庄、城市。有了语言、习俗、信仰、文化。
  那时,在西海固的客栈里,住着阿拉伯人、波斯人,粟特人、突厥人、吐蕃人、蒙古人、党项人……他们穿着不一样的服饰,说着不一样的语言,用不标准的中国古代汉语,和周边的人做着交易。因为信仰的不同,那些商人们固守着自己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儒教的中国,包容了来客的诡异。
  于是,传教士来了。
  于是,战争的征服,手艺人融入了。
  于是,一群又一群人定居了。
  在古老的华夏文明浸染的土地上,佛教文明像滔滔江河向东而来,一路留下清晰的印迹并广泛被接受,成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深入人们的大脑,以须弥山石窟为例。儒道释三位一体成为中国哲学的血液。
  伊斯兰文明也来了,它像涓涓细流从突厥的草原流入中原的城乡,也作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隐约地出现在史册里,以安西王府和二十里铺拱北为例。伊斯兰哲学与道家哲学、儒家哲学互为表里,成为伊斯兰文明中国化的具象象征,也是世界伊斯兰文化独特的风景。
  这是一个民族的成年礼,伴随着青春的喧哗与骚动。那些僧侣,诗人的抒情给固原增添了文明的自证。
  法显、玄奘从这里经过,西去求经,参悟苍生。
  岑参、王维从这里经过,马革裹尸,吟唱不已。
  那一年,我和一支来自四川的诗歌军团相遇在萧关遗址,美丽的萧融大姐轻轻地吟哦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成吨成吨的苍茫袭击着我。
  经卷与诗歌,潜藏在固原的历史里,在中国的文明史中,时不时地照耀一下。
  宋代,西夏的李元昊在隆德的好水乡,用他的铁鹞子、步拔子等强悍的混成旅,把范仲淹的大军打得落花流水,著名的好水川之战就在眼前。
  蒙元时期,固原更是帝国的中心,成吉思汗在泾河源头避暑,打算着亚洲。
  有清一代,林则徐、谭嗣同穿越固原,感叹于这里的贫穷与落后,《六盘山转饷谣》便是佐证。民国时期,土堡林立、盗贼四起、响马横行,土匪啸聚。有一个叫斯文赫定的瑞典人,写下《亚洲腹地旅行记》,他鬼鬼祟祟把固原瞪了几眼。
  1935年,红军长征过六盘山,伟人毛泽东在此写下了气吞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因为这首词,固原人的腰杆慢慢硬了起来。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我们幸福地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唱着一首首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歌,快乐成长。
  单永珍,回族,著有诗集《咩咩哞哞》等六部。作品被译为英文,阿拉伯文,韩文等。曾获宁夏文艺奖,《朔方》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黄河》年度文学奖。中国作协会员,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慢  我热爱世界所有的慢:水杉和松柏  看不见野草生长。庭院里的石头  怎样生出了茂密青苔?垂下绿荫  的叶子,你描述不出它分秒的变化  从树下走过的人:年幼的,衰老的  被爱击中和放弃的,他们不同的面孔  都刻入了年轮的密纹。也不曾有人  在一棵古松下重逢,它的枝柯入云  根须在石头深处饮水。在云泥之间  虬曲的树干作为见证者,也是化石和信使  更高处的白鹭,一动不动如云的虚拟  菩提树下修行的
期刊
黄昌成,广东阳江人,70后诗人,评论家。已出版诗评集、诗集和散文诗集各一本。评论散见于《诗刊》《北京文学》《星星》《山花》等报刊。诗、评论各被选入或转载于多种书籍。  评论家陈仲义先生新近发表了一篇谈人工智能(机器人)写诗的文章《诗歌文本,面临“革命的前夜”》,其在文中列举了一节诗,当中提了一个疑问:“第一次领教诗句中的‘豆雨’,是机器‘发明’还是作者修订,不得而知,但觉得新奇,可以成立,说明机器
期刊
某日,在深圳的红树湾散步。成片的红树林中,飞出一只只的白鹭,他们飞过港珠澳大桥的巨型钢筋,最后停留在桥墩下的栏杆上。它们以修长的体态倔强地站立,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个命题:我们的诗歌是不是也需要一点这样的姿态呢?站在红树林夕阳的阴翳之中,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组:诗歌温柔的暴力美学。  最近,我在《诗建设》上看到一篇王家新的文章《只有真实的手写真实的诗——与青年诗人谈诗》。在该文中,他如是写道:“你
期刊
在当下,对乡村的书写越来越被指认为“落伍”和“土气”,其罪状之一就是其书写者大多已脱离了乡村和土地,成为都市的漂泊者或定居者,写出的作品当然也是臆想的被净化的“蓝天、白云、田园牧歌”,而缺少真正的现场感和必要的思想深度、批判精神。作为当下诗歌的在场者,我不想指责这种批评的偏颇和先入为主,但在认同其可商榷的同时,更想以自己为例证,从源头进行一些冷静的探讨。  在我看来,社会学范畴的乡村和诗学意义的乡
期刊
纵览诗人谷禾的诗歌近作《卑微的爱,也是时间铭记的伟大的慢》(这组诗具体由《慢》《午后记》《鼓掌的时刻到了》《画:寂静》四首短诗构成),可以看到诗人寄寓其中的深沉情思,无论是由具体的生活情境及现实处境触发的感想,还是通往更高层次的“生之哲思”,都折射着诗人直面生活、直抒本心的真诚态度。谷禾本人说过,乡村是他意识的“元世界”,他的诗歌写作是为了“确立自己作为一个乡村赤子的身份”。其诗歌中的真诚姿态也与
期刊
雨  [阿根廷]博尔赫斯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期刊
张德明,文学博士,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现代性及其不满》《网络诗歌研究》《新世纪诗歌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广东省青年文学奖理论类一等奖、2013年度“诗探索奖”理论奖、《星星》诗刊2014年度批评家奖、首届“名作欣赏杯”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朋友传来了游子雪松的诗集,告诉我这是诗人生前的遗作。我对游子雪松的诗以往关注
期刊
理论性地全面评介一个诗人,那是学术研究。我自知缺少逻辑思维的能力,因而,不如就以一个诗人读者的身份谈谈对另一个诗人作品的印象吧。  “雄鸡吹响小号”——我愿意从何苾的这句诗开始《沉默的脚印》这本诗集的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雄鸡可谓是时间的代名词。雄鸡作为黎明这一特殊时间概念的指代,自古以来亦被文人赋予了一种使命或者责任感。唐代诗人李贺有诗句,“雄鸡一声天下白”;明代画家唐寅有诗句,“平生不敢轻
期刊
孤 独  杨 牧  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  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  背上有一种善变的花纹  那是,我知道,他族类的保护色  他的眼神萧索,经常凝视  遥远的行云,向往  天上的舒卷和飘流  低头沉思,让风雨随意鞭打  他委弃的暴猛  他风化的爱  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  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  雷鸣刹那,他缓缓挪动  费力地走进我斟酌的酒杯  且用他恋慕的眸子  忧戚地瞪着一黄昏的饮者  这时,我
期刊
有时候,认识一种事物  是从它的死亡开始  贫穷,并没有让所有的倒叙诞生悬念  芦苇是以芦管的形式肃立在我的童年里  它被浸泡被晒干被碾压  被锼被穿,被豁成苇片  然后在煤油灯下,被一双皲裂的手编织  被铺到土炕  每个冰凉的苇席上都爬着一个哭泣的孩子  最后,它因破败被焚烧,以火的形式完成了自己  当有一天,第一次  我在水塘边看到年轻的芦苇  她头戴芦花,站在诗经里  与春水一起,领回古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