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考总复习的基本原则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毕业会考这一水平性考试结束后,马上要转入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总复习,怎样在短暂的半年时间内搞好总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师生负担,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是每个师生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众多中学教师及有关人员多年探讨的问题。
  每到高考前的总复习都是“一本资料治天下”,教师讲是“满堂灌”,学生练是“题海战”,师生共处于“题海中”,每天是盲目的讲题、做题,搞得疲倦不堪,高考成绩很不理想。
  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改革、尝试,我摸索出了一套高考复习方法。可概括为:学习考纲看要求;钻研课本找标准;研究专题看形式,推敲评价找方向。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学习考纲看要求
  
  《考试说明》是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高考法定性文件,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特别是明确指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也就是说要考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要考到什么程度均有明确现定。如对于递推数列规定: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顶。另如在不等式部分、几何部分均有明确规定,而许多老师还要求学生掌握超纲内容,这们做既加重学生负担,也加重老师负担,偏离了正确的复习方向,当然考不出什么好成绩了,可谓“出力不讨好”。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去复习。
  
  二、钻研课本找标准
  
  大多数师生在高考总复习时把课本扔到了一边,每天抱着本资料“埋头”做题,这是十分错误的。
  其一,课本是全国统一的,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且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符号上的使用也是统一的。无论资料上、参考书中怎样叙述,如何使用符号,但课本是标准。如93年高考题理科(24)使用了连加号“Σ”,许多考生不懂,但课本代数(下)P260出现过,由于长期不用课本,他们也忘了。
  其二,许多高考题课本中有原型,即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伸、变化而来。
  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课本为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引伸、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打好基础。
  
  三、研究考题看形式
  
  高考命题坚持以“两个有利”为指导思想,即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因此,高考题必将对中学数学教学发挥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无论复习哪部分内容,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分析、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效率。如细心研究近十年的高考题对参数方程的考查,可发现仅仅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对参数方程的概念和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作了一点简单的考查;对二项式定理的考查主要考了通项公式的应用及求系数和的方法,且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的等等。即便是来年要考其它方面的,也必将遵循“整体保持稳定,不造成大起大落现象”的原则。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必要、有什么理由在这些内容上过多补充和发挥呢?
  
  四、推敲评价找方向
  
  每年高考评卷结束后,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要集中各省、市、自治区的大、中学教师、教研员、评卷负责人及考试研究人员代表,召开高考评卷总结暨全国高考试题评价会,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根据各地定性分析材料和全国抽样统计数据,最后形成当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对试题的难度、各章节知识的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总体上的得与失等情况均有详细的阐述,甚至明确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建议。通过认真学习、研究、推敲评价报告,我们可以知道许多信息和高考题的改进方向。如从2003年高考试卷评价报告中知:理科难度系数为0.59,文科为0.48,预计高考理科将适当增大难度,文科将适当降低难度,我们在复习时遵循了这一原则。结果2004年高考题果然如此,理科难度系数为0.55,文科难度系数为0.50。由此可见,确实可从评价报告中找到复习的方向。“优点将继续保持,缺点将进一步弥补”必将是高考命题的根本原则。
  我们研究复习原则并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为了让高考的正确导向发挥其应有作用,使高考命题专家绞尽脑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出的高考题以及所隐含的种种意图得以实现,使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联通:541900广西阳朔县白沙中学)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中学语文刻不容缓的历史重任。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学生所进行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活动等,都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情感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因素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地理课教学中注重以情动人,以趣激情,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激活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可以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那么,我在课堂上要怎样激起
期刊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能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一、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明确
期刊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经典之作。关于《出师表》,历史上的很多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陆游多次在诗中盛赞《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宋代文天祥也有“或为《出师表》,鬼神泣
期刊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山区的农村小学生同样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同样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但是山区——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贫困山区,农村的小学生长期处在一个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经济贫困的环境里,认识一些字,学习到一些知识就算不容易了,创新又从何处谈起呢?但是,老师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是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目,其中有不少还是古今名家之作。通过讲解、朗读和背诵等形式,深入指导,强化训练,可以使学生不断吸收消化。怎样加强朗读教学的有效训练呢?具体做法是:激发兴趣——教师指导——正确评价。    一、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要想达到学习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就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朗读兴趣上下功夫。  1、展
期刊
太阳还没有睡醒  我沐浴着微凉的晨风  头脑中还在回放昨晚的梦境  重重叠叠都是你迷人的倩影  我禁不住问一声远方的你  是否与我志趣相同    月光如水  倾洒着柔情  我张开双臂  去拥抱你的那片天空  料想你头上的那朵白云  一定印着你的心声    七月流火  挥洒着热情  我潜心匍匐在句逗之间  耕耘着沉甸甸的憧憬  愿这份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能将你的芳心打动
期刊
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    一、营造民主平等氛围,让学生自由表露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平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我们老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
期刊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是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并没有完全在课堂上落实这句话。有的老师怕失去课堂霸主地位仍然搞一言堂,不给学生留下一点儿读课文的时间,有的也只是让学生默读一遍后,就开始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即使低年级的重点篇章也是这样,使学生一下子感到语文课的难度增加了许多,甚至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也是学习的三种境界。好学,乐学也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但我们说学习,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习,是不能完全依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的,倡导自主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对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有兴趣。有兴趣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前提。基于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尽管方法很多,但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