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译者:李雪顺
提名理由:
《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中国名何伟)在2001年夏天考取了中国驾照,并在此后的七年中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作为作者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彼得·海斯勒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他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而是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自己面前一点点展开。中国巨变的推动者是这些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10年中的决定因素。
熟悉而陌生的祖国与同胞
在豆瓣上,已经有不少的精彩书评。更多书评,则是摘录《寻路中国》的一些精彩描述。阅读这本书,是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受:如此熟悉而陌生的场景,经何伟的文字描述,变得如此有趣、新颖,这或是文化的比较、文化的差异,才可诞生的一种“观”。这个“观”,带有观点的意思,但也是一种视角、一种感受,一种文化差异。
“据我所见所闻,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化极度内在化的。……在把过去的经验应用到现在的挑战方面,他们遇到了麻烦。父母和孩子们分别处在不同的世界里,他们的婚姻更加复杂—我很少遇到在一起真正感到快乐的夫妻”。
“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在当时,那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社会,不过,至少已经具有了早期意义上的社区和法律。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
“新发现差不多每天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中国人普遍具有这种感觉: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人们随时都会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去琢磨透彻。”而一切都快速变化又形成了新的挑战,“总会有新的形势需要琢磨,人们来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长远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革的浪潮淹没掉。”人们活得很有激情也很辛苦:“你会有种感觉,一群人正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当电子阅读时代来临,这是我这10年来,第一次再读书而通宵未眠。何伟笔下的中国,是活生生的中国:在我的生活中,在我同学、朋友的生活中,这些场景都天天存在。何伟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来。专业系统的训练,没有被体制化、中国化的观察与思维,他笔下的中国如此丰富、可爱、感伤、活力十足、野蛮、混乱、迷惑、变迁……
他所记录的,是2000年至2006年中国这些地方的白描。其实,最近这三年,何尝不是更加多变?同学亲友移民国外,也有拿了国外身份重新回来做生意的。周边的同事、亲友,他们的信息和知识比之以前更加扩大,但更多视野与精神状态,或还是在那种焦虑、压抑、半封闭等等的状态中。成功学的时代,还依然占领着更多中国人的人生与价值观。
我曾去过非洲、拉美、南亚等十几个国家。感受到一种直接的心理冲击—这是出国尤其第一次出国、或到一个陌生文化的国度生活感受最强烈的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这没有对和错,但人类之间的交流与感知,很多内容并不会因为语言差异而差异。就是:我们所在的时代中国,是历史上变化最大的10年,信息化、拆迁、乡村的退缩、汽车时代、环境与污染、挣钱心切、乡村党政的选举、温州工厂的变迁……何伟笔下的寻路中国,那是四年之前甚至10年前的中国了,今天的中国,还在寻路,从各样的普通中国人到官员。
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中国于我们是什么概念?当我在巴基斯坦,在安哥拉,在摩洛哥,在墨西哥,每个地方有着相同而不同的天空,不同肤色与语言的人们。只有比较,才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一个高度、状态,在什么样的一个“观”场……
这是巨变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其实,一直想把故乡老家的变迁写出来,我觉得,在中国,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逝去、改变中,但有两种能力,是限制我们书写自己脚下土地、周围亲友进程的两大瓶颈。
一是我们的“观”,这个关乎自己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也就文化差异。因为我们整天都在这样的思想层面、文化社会中,跳出来非常难,我们已经熟视无睹—对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中国社会的大小巨细各样现状。
二是我们的专业技术,从小的表达、思想逻辑训练等,我们缺乏一种真实的阅读审美、缺乏冷静的观察和跳出,就是我们忘记了如何去描述真实,因为更多时候,我们自己都难以判断自己的内心是否真实。我们要度过这个充满谎言的社会,还需要很多年,这同时也是时代给予每个中国人的机会。
:是什么原因让你在中国旅行了近10年时间?
Peter Hessler: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会旅行这么久。老实说,1994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时,我对中国毫无兴趣。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小在美国中西部长大的人来说,中国显得很遥远,所以之前我从未考虑过要来中国。在英国毕业以后,我想着可以走东边的路线回家,一路经过东欧、俄罗斯还有东南亚。但是当坐火车从俄国到东南亚的时候,中国是必经之路。这就是我来中国的惟一原因。刚开始我只想用一点时间在中国。因为我遇到许多西方旅行者,都告诉我,中国对旅行者来说,不是一个好选择。
但当我到达北京时,我发现我真的很喜欢北京,喜欢她的活力。事实上,和俄罗斯比起来,在中国旅行也不是那么困难。1994年时,俄罗斯经济不振,很低迷,但我感觉到中国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我延长了我的旅行计划,多花了六个星期,去了安徽、广东和云南。然后我申请了和平队项目,这样我就可以在中国生活并学习中文。和平队是一个需要两年服务期的志愿者项目,但两年结束以后,我觉得我还想继续待下去。就这样,又生活了10年多才离开。
:在异国旅行,你怎样接近观察对象,融入当地生活?
Peter Hessler: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旅行者,你很难真正融入当地。这需要你停下脚步,并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生活。这就是我1994年时遇到的问题。我曾用了六个月在12个国家旅行,这六个月的旅行让我有点疲惫,我认为我需要定居,并且深入认识一个地方,于是我来到了中国,在这里生活并学习语言,对我帮助很大。
: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深入中国旅行,会碰到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Peter Hessler:中国可能是发展中国家里,对旅游者来说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了。在中国我从未遇到过扒手,但我在埃及的第一个月就被偷了。实际上,在中国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是被卷入一场车祸中。在外国人眼中在中国开车确实是有点恐怖的。除此之外,如果你不会中文,往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来适应旅途中低下和混乱的效率。有时候在消费时你会挨宰,但这不是一个大问题。我认为中国对老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
:在你的书中我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片段,这些片段在我们自己的眼中习以为常,可是经由你的笔触表达出来就变得生动有趣。美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现在的中国在美国普通人的眼中,和10年前有什么不同吗?
Peter Hessler:最大的区别是,10年前几乎没有美国人意识到中国正在发生的经济变化。人们没弄明白,中国将成为对世界如此重要的一个国家(大多数中国人实际上也没有意识到)。1999年,当我在美国将我的书稿送交出版商,大多数出版社会对我说:“你的书稿很好,可我认为没有人想阅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当然,现在那本书已经卖得很好,并且将继续畅销下去,这是因为现在,很多美国人想要了解中国。
现在,美国人清楚中国的经济实力,甚至,许多美国人有点害怕中国,他们担心中国巨大的经济体如此迅速地发展下去,将会取代美国的大国地位。美国政客经常发出这样耸人听闻的警告。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非凡的变革,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当今低靡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是一个亮点,没人想要一个贫穷的中国,让13亿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这对全世界都是有益的。
:在中国,做一名自由撰稿人意味着不稳定的收入以及没有着落的生计,看起来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职业。美国的自由撰稿人是什么生存状态?作为一个在中国写作的美国自由撰稿人,你在财务方面有保障吗?对中国同行,你有什么建议吗?
Peter Hessler:在美国,自由撰稿人也不是收入丰厚的职业。但有一点胜过中国,在美国不会有盗版的现象,美国有完善的司法体系保护作者的版权。因此,我能得到稳定的版税收入。
值得庆幸的是,我目前有三个收入来源:从2000年开始,我就给《纽约客》、国家地理杂志撰稿,还有我的书销路一直都不错。有了这些保障,从2001年开始,我的收入总的来说还算不错,而且我实际上开销也不大。我对奢侈品不感兴趣,我没有房产,因为我喜欢自由,不想有束缚。
在美国自由职业者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医疗保险。这就是人们更愿意在公司里谋求一个职位的原因——公司会为他们提供保险,但作为自由职业者,我和妻子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在美国看病是非常昂贵的。
我不确定我能给中国的自由职业者什么建议,因为两个国家国情完全不同,我觉得需要有一些固定的合作媒体能提供比较稳定的收入,然后再开辟另外的一些收入来源。这是我的经验,《纽约客》是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然后是我的书。
:经过这么久的中国生活与报道后,您现在的关注点转移到了中东?为什么?
Peter Hessler:我不想成为一个只能写中国的作家。一方面,这是编辑和读者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四年中我报道的故事来自于许多不同地方——美国、尼泊尔、日本和埃及。另一方面是我个人的感受,我不想我的写作题材受到限制,我在埃及也看到了许多故事,我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采访题材。
:关于中国的旅行和报道,您未来还有什么计划吗?
Peter Hessler:我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但我希望五六年后我能和我妻子再回到中国来。我有一对一岁半的双胞胎女儿,他们现在还太小,我希望未来她们能有机会学习汉语。至于未来的选题,我想回到涪陵,在那儿再待一段时间,写出这个城市的变化。那是我第一次了解中国,之后的几年我又重游了许多次,所以对于这个地方的变迁我是以一种当地人的视角来看待的。
中国的伟大之处是它幅员辽阔,它的多样性让作家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选题。我很幸运,我在1994年来到了中国,这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我的生活。
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译者:李雪顺
提名理由:
《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中国名何伟)在2001年夏天考取了中国驾照,并在此后的七年中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作为作者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作者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彼得·海斯勒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他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而是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自己面前一点点展开。中国巨变的推动者是这些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10年中的决定因素。
熟悉而陌生的祖国与同胞
在豆瓣上,已经有不少的精彩书评。更多书评,则是摘录《寻路中国》的一些精彩描述。阅读这本书,是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受:如此熟悉而陌生的场景,经何伟的文字描述,变得如此有趣、新颖,这或是文化的比较、文化的差异,才可诞生的一种“观”。这个“观”,带有观点的意思,但也是一种视角、一种感受,一种文化差异。
“据我所见所闻,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化极度内在化的。……在把过去的经验应用到现在的挑战方面,他们遇到了麻烦。父母和孩子们分别处在不同的世界里,他们的婚姻更加复杂—我很少遇到在一起真正感到快乐的夫妻”。
“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在当时,那的确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社会,不过,至少已经具有了早期意义上的社区和法律。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
“新发现差不多每天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中国人普遍具有这种感觉: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没有几个人敢自夸自己的知识够用,人们随时都会面临新的情况,需要去琢磨透彻。”而一切都快速变化又形成了新的挑战,“总会有新的形势需要琢磨,人们来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长远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革的浪潮淹没掉。”人们活得很有激情也很辛苦:“你会有种感觉,一群人正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当电子阅读时代来临,这是我这10年来,第一次再读书而通宵未眠。何伟笔下的中国,是活生生的中国:在我的生活中,在我同学、朋友的生活中,这些场景都天天存在。何伟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来。专业系统的训练,没有被体制化、中国化的观察与思维,他笔下的中国如此丰富、可爱、感伤、活力十足、野蛮、混乱、迷惑、变迁……
他所记录的,是2000年至2006年中国这些地方的白描。其实,最近这三年,何尝不是更加多变?同学亲友移民国外,也有拿了国外身份重新回来做生意的。周边的同事、亲友,他们的信息和知识比之以前更加扩大,但更多视野与精神状态,或还是在那种焦虑、压抑、半封闭等等的状态中。成功学的时代,还依然占领着更多中国人的人生与价值观。
我曾去过非洲、拉美、南亚等十几个国家。感受到一种直接的心理冲击—这是出国尤其第一次出国、或到一个陌生文化的国度生活感受最强烈的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这没有对和错,但人类之间的交流与感知,很多内容并不会因为语言差异而差异。就是:我们所在的时代中国,是历史上变化最大的10年,信息化、拆迁、乡村的退缩、汽车时代、环境与污染、挣钱心切、乡村党政的选举、温州工厂的变迁……何伟笔下的寻路中国,那是四年之前甚至10年前的中国了,今天的中国,还在寻路,从各样的普通中国人到官员。
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中国于我们是什么概念?当我在巴基斯坦,在安哥拉,在摩洛哥,在墨西哥,每个地方有着相同而不同的天空,不同肤色与语言的人们。只有比较,才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一个高度、状态,在什么样的一个“观”场……
这是巨变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其实,一直想把故乡老家的变迁写出来,我觉得,在中国,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逝去、改变中,但有两种能力,是限制我们书写自己脚下土地、周围亲友进程的两大瓶颈。
一是我们的“观”,这个关乎自己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也就文化差异。因为我们整天都在这样的思想层面、文化社会中,跳出来非常难,我们已经熟视无睹—对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中国社会的大小巨细各样现状。
二是我们的专业技术,从小的表达、思想逻辑训练等,我们缺乏一种真实的阅读审美、缺乏冷静的观察和跳出,就是我们忘记了如何去描述真实,因为更多时候,我们自己都难以判断自己的内心是否真实。我们要度过这个充满谎言的社会,还需要很多年,这同时也是时代给予每个中国人的机会。
:是什么原因让你在中国旅行了近10年时间?
Peter Hessler: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会旅行这么久。老实说,1994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时,我对中国毫无兴趣。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小在美国中西部长大的人来说,中国显得很遥远,所以之前我从未考虑过要来中国。在英国毕业以后,我想着可以走东边的路线回家,一路经过东欧、俄罗斯还有东南亚。但是当坐火车从俄国到东南亚的时候,中国是必经之路。这就是我来中国的惟一原因。刚开始我只想用一点时间在中国。因为我遇到许多西方旅行者,都告诉我,中国对旅行者来说,不是一个好选择。
但当我到达北京时,我发现我真的很喜欢北京,喜欢她的活力。事实上,和俄罗斯比起来,在中国旅行也不是那么困难。1994年时,俄罗斯经济不振,很低迷,但我感觉到中国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我延长了我的旅行计划,多花了六个星期,去了安徽、广东和云南。然后我申请了和平队项目,这样我就可以在中国生活并学习中文。和平队是一个需要两年服务期的志愿者项目,但两年结束以后,我觉得我还想继续待下去。就这样,又生活了10年多才离开。
:在异国旅行,你怎样接近观察对象,融入当地生活?
Peter Hessler: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旅行者,你很难真正融入当地。这需要你停下脚步,并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生活。这就是我1994年时遇到的问题。我曾用了六个月在12个国家旅行,这六个月的旅行让我有点疲惫,我认为我需要定居,并且深入认识一个地方,于是我来到了中国,在这里生活并学习语言,对我帮助很大。
: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深入中国旅行,会碰到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Peter Hessler:中国可能是发展中国家里,对旅游者来说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了。在中国我从未遇到过扒手,但我在埃及的第一个月就被偷了。实际上,在中国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是被卷入一场车祸中。在外国人眼中在中国开车确实是有点恐怖的。除此之外,如果你不会中文,往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来适应旅途中低下和混乱的效率。有时候在消费时你会挨宰,但这不是一个大问题。我认为中国对老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
:在你的书中我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片段,这些片段在我们自己的眼中习以为常,可是经由你的笔触表达出来就变得生动有趣。美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现在的中国在美国普通人的眼中,和10年前有什么不同吗?
Peter Hessler:最大的区别是,10年前几乎没有美国人意识到中国正在发生的经济变化。人们没弄明白,中国将成为对世界如此重要的一个国家(大多数中国人实际上也没有意识到)。1999年,当我在美国将我的书稿送交出版商,大多数出版社会对我说:“你的书稿很好,可我认为没有人想阅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当然,现在那本书已经卖得很好,并且将继续畅销下去,这是因为现在,很多美国人想要了解中国。
现在,美国人清楚中国的经济实力,甚至,许多美国人有点害怕中国,他们担心中国巨大的经济体如此迅速地发展下去,将会取代美国的大国地位。美国政客经常发出这样耸人听闻的警告。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非凡的变革,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当今低靡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是一个亮点,没人想要一个贫穷的中国,让13亿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这对全世界都是有益的。
:在中国,做一名自由撰稿人意味着不稳定的收入以及没有着落的生计,看起来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职业。美国的自由撰稿人是什么生存状态?作为一个在中国写作的美国自由撰稿人,你在财务方面有保障吗?对中国同行,你有什么建议吗?
Peter Hessler:在美国,自由撰稿人也不是收入丰厚的职业。但有一点胜过中国,在美国不会有盗版的现象,美国有完善的司法体系保护作者的版权。因此,我能得到稳定的版税收入。
值得庆幸的是,我目前有三个收入来源:从2000年开始,我就给《纽约客》、国家地理杂志撰稿,还有我的书销路一直都不错。有了这些保障,从2001年开始,我的收入总的来说还算不错,而且我实际上开销也不大。我对奢侈品不感兴趣,我没有房产,因为我喜欢自由,不想有束缚。
在美国自由职业者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医疗保险。这就是人们更愿意在公司里谋求一个职位的原因——公司会为他们提供保险,但作为自由职业者,我和妻子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在美国看病是非常昂贵的。
我不确定我能给中国的自由职业者什么建议,因为两个国家国情完全不同,我觉得需要有一些固定的合作媒体能提供比较稳定的收入,然后再开辟另外的一些收入来源。这是我的经验,《纽约客》是我最稳定的收入来源,然后是我的书。
:经过这么久的中国生活与报道后,您现在的关注点转移到了中东?为什么?
Peter Hessler:我不想成为一个只能写中国的作家。一方面,这是编辑和读者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四年中我报道的故事来自于许多不同地方——美国、尼泊尔、日本和埃及。另一方面是我个人的感受,我不想我的写作题材受到限制,我在埃及也看到了许多故事,我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采访题材。
:关于中国的旅行和报道,您未来还有什么计划吗?
Peter Hessler:我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但我希望五六年后我能和我妻子再回到中国来。我有一对一岁半的双胞胎女儿,他们现在还太小,我希望未来她们能有机会学习汉语。至于未来的选题,我想回到涪陵,在那儿再待一段时间,写出这个城市的变化。那是我第一次了解中国,之后的几年我又重游了许多次,所以对于这个地方的变迁我是以一种当地人的视角来看待的。
中国的伟大之处是它幅员辽阔,它的多样性让作家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选题。我很幸运,我在1994年来到了中国,这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