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任意球的力学原理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运动是我们国家的国球,其中包含有许多力学知识,用力学知识来指导乒乓球运动,同学们对物理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对乒乓球运动会更加热爱。在乒乓球运动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与力学知识有关。
  
  一、力矩与球的旋转
  
  在乒乓球运动中,旋转球是克敌致胜的法宝,那末如何使球能在前进中旋转呢?
  


  如图l所示:给物体施加一个过质心“O”点的推力,该物体就只能沿力的方向平动。
  如图2所示:给物体施加一个偏离质心“O”点的作用力,物体就可在F的作用下既平动又产生旋转。其转动效果由F对O点产生的力矩的大小决定。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使乒乓球旋转起来,则要求给球施加一个不通过其球心的力的作用。
  
  二、摩擦力与球的转动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使球转动的关键在于作用在球上的力不通过球心,而这个力从何而来呢?这个力来源于球拍对球的摩擦力。如图3一5所示,在拍击球的同时,使拍对球有相对运动就能产生摩擦力。
  如图3,拍击球的瞬间向上拉动球拍,则球受F弹和摩擦力f。两个力的作用,F通过球心不产生力矩,球在F弹力作用下向前飞行的同时,f’与球相切,产生使球逆时针旋转的效果,这即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上旋球。
  同理,只要在拍击球瞬间向不同方向拉动球拍,就会使球产生不同方向且与球相切的摩擦力(如图4、5)。
  


  实际上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切、削、搓、拉、带、提等技术动作都是指拍与球接触瞬间使拍与球产生侧向相对运动,从而使球受侧向摩擦力作用,而产生旋转。
  
  三、伯努利原理与弧线球
  
  在乒乓球飞行轨迹中,会出现许多轨迹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弧线球,类似足球中的香蕉球。这些球为何会出现不同的各种弧线,主要原因是空气在作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伯努利原理。请看图6。在两条自由下垂的白纸条之间吹气,发现两纸条会相互吸引,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流体流速大处压强小,而流速小处压强大,这样两纸片就受到侧向压力F1和F2的作用而吸引。
  


  在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球的旋转也会产生类似情况,如图7所示,对下旋球来研究,球上方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小,而下方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大,这样就产生对球向下的侧向压力。
  使球的飞行轨迹变低,而上旋球则刚好相反。对侧旋球会出现侧向压力,这种侧向压力的作用使球的飞行方向侧转,类似于足球的香蕉球。(如图8)轨迹①是不转球的抛物线型轨迹,而轨迹②是强侧旋球的S型轨迹线。
  


  四、动量定理与接发球
  
  乒乓球运动中,对付高速、强旋转球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对动量定理有较深刻的理解,加上平时的刻苦训练,对付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动量定理告诉我们,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可用以下公式说明:F·t=△(mv)当接高速强旋转球时,要对球进行减力,必须延长球与拍间的作用时间,而延长作用时间的方法,可以从选择球拍上着手,球拍选择软质的球拍,可延长作用时间t,从而减小作用力F。
  而在球拍选好的情况下要减力,则要求运动员握拍要松持,这样也能对来球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球与拍间的作用,而不致使回球出界。
  
  五、速度、加速度与攻防
  
  乒乓球运动中,运动员在进攻时,要收到较好的进攻效果就必须使球有高速的运动和较强的旋转。
  如何使球产生更大的速度呢?主要是增大拍对球的打击力。从而使球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在瞬间使球产生一个较大的速度。
  例如,设乒乓球质量为m,拍对球的打击力为F,则在这种打击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a(即a=F/m),如果作用时间为t,则有球速,v=at=F/m·t ,可见球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拍对球的作用力。
  而在防守时,则必须首先判断来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等,作好应对准备以争取反应时间,提高防守能力。
  
  六、物理知识与球拍的选择
  
  选择一适合自己的球拍能更快的提高运动水平。在运动中不同的人对球有不同的打法和不同的理解,技术动作也各不相同。对快攻型选手,要求争取时间使打出的球速度快,具有较大的威胁,这样就要求选择能产生强弹力的较硬的球拍。对削球型选手和以弧线球取胜的选手,主要是使球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高速自转来增强攻击能力,这时选择的球拍要有较大的动摩擦因数,且拍质较软的球拍,让球可在拍面上产生较长时间接触,使摩擦力对球的作用时间能更长,从而产生更强的旋转。
  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的球拍要求质地松软,且拍面较光滑,这时就不会因为技术动作的不熟练和经验不足导致接球失误。当然要选择好球拍还要对不同球拍的性能以及能发挥的作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一个对化学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能把学习搞好。所以只有真正激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投入积极、紧张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巧设悬念、诱发兴趣    初中学生初次学习认识化学这门学科,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初中
期刊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思维意识的思维才能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课
期刊
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随着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学的方法。 初中历史按时序性原则编排教材,古今中外跨度大立体网交织,试想如果按教材顺序,机械重复训练又如何能提高复习效果,又如何能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呢?为此,在今年的初三复习备考中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
期刊
图示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简明的直观性、较强的思维开放性和可行的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和历史总复习要求相一致,因此近几年来,我在高三历史总复习中大量采用了图示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图示教学法在总复习中的应用    1.高度的浓缩性,使知识由繁杂变简明。这种浓缩,是在教材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对教材做的高度综合,能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整体框架,掌握历史过程的总趋势和运
期刊
写作的过程,一般可概括为三个基本阶段,即:素材的积累、文章构思和情感表达。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也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而且我认为语文教师特别应在素材的积累方面多下功夫,要让学生写作时有东西可写。现以习作《我的老师》为例,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尝试。  首先,要让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源泉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多练笔。为此,我开展了每周读书活动和每周随笔活动:让学生读优秀作文、精典散文、世
期刊
一、理论基础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奈瑟强调学生学习应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而不应该在抽象的、虚构的环境中展开;应该将概念性知识看作一整套工具,他们只有在真实环境中被运用才能被完全理解,而且通过活动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知识的广泛迁移。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利振奋状态,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采用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来完成化学概念
期刊
【摘要】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开展一种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群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产生良好效果:(1)信息来源丰富,有多层性;(2)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3)调节课堂气氛,增进情感交流;(4)活动形式灵活多变;(5)便于“因材施教”;(6)需要注意“群言不起”、“群言不休”。通过学生的发言,调动他们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唤起课堂上的激情,扫除认知障碍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素质是当今时代需要的人的重要素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拟就哲学常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引而不发—
期刊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正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课堂气氛日趋活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常常会提出一些“怪问”等意外情况。对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技巧,在此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应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