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

来源 :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一年级口语交际有六个方面要求:一是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三是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四是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五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六是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认真倾听”、“简要表述”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培养的难点,也是基础。目前,大多数小学及教师均把识字教学作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忽略了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也具有可行性。
  1 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现状分析
  1.1 学校及教师对语言交流重视不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学习汉语拼音,然后要逐步认识100多个常用汉字,所以,多数学校及教师都把识字教学作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检查学生识字情况,课外练习也只重视字的读写,从而忽视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1.2 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语言交流的机会。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的学生往往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做不到单兵训练,逐个检查。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就会变成老师和个别学生交流的平台,大部分学生懒于交流,变成只动手不动口的哑巴学生。
  1.3 家长对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缺乏指导。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多数由爷爷、奶奶隔代照顾,加之农活干扰,家长疏于照顾孩子。学生没有向家长汇报在学校学习情况的习惯,家长也不会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说在学校发生的感兴趣的事情。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忽视了学生语言交流兴趣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1.4 教师、学生、家长对语言交流理解错误。现阶段农村小学还没有把语言交流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即使到高年级,仍然把作文教学和语文教学割裂开来,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作文),而片面认为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是语文学习水平高层次的体现。教师为指导学生写作文而上作文课,家长为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而购买作文辅导资料。熟不知,真正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兴趣和交流能力,让学生愿意说话、乐意说话,从而有条理地说清楚、说完整一句话、一件事。
  2 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培养策略
  2.1 把语言交流能力培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中要边学边反馈,不仅要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教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说出来、写出来。要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交流兴趣和能力。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让学生集体回答代替单个交流,提早消除滥竽充数现象。除了上好口语交际课,还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主阵地。
  (1)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实物、图片、音像、表演、语言描绘等,创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如我在上《请到我家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个具有浓厚农村气息的家园,并配以儿童歌曲《我的家》:“看那边绿水青山风景美如画,弯弯流水,几枝野花,围着竹篱笆……”稚气的童声感动了孩子们的心灵,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在轻快悠扬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和自己的好友,兴致勃勃地交谈起来。
  (2)合理安排时间,鼓励学生有话敢说。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合理安排。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如在课前5分钟,我让值日生做报告,人人值日,人人都有口语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还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语言氛围。此外还可以多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中鼓励人人发言。
  (3)设计交流话题,鼓励每个学生都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课后练习内容设计成交流话题,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说话练习,既可以巩固学习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交流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如教学《菜园里》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参观了蔬菜店,让学生从色、香、味等方面仔细观察各种蔬菜,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说说蔬菜的特征,然后师生共同编写儿歌、童话、散文。
  2.2 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语言交流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小学一年级学生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好奇心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很多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不强,不是他不愿意交流,而是没有交流的机会或不知道怎样交流。教师一方面要把语言交流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一部分有机的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加强多种形式训练,让学生有话会说。可以说清楚交流话题的要求,也可以用学生中好的例子做榜样,让学生明白要告诉别人什么意思,怎样说才具体、清楚。同时,语言交流能力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决不能敷衍了事,半途而废。
  (1)猜一猜。教师课前让学生每一个人准备一个谜语,说给全班同学猜。说出谜语后,如果全班同学答不上来,让出谜语的同学给予提示,如:“他是天上/地上/海里/的……”“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摸起来/闻起来/听起来是……”要求必须描述简练准确。
  (2)赛一赛。小学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但讲故事的能力却不高。可组织讲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可以复述故事,要求必须讲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可以续编故事、创编故事,要求完整、连贯、清楚的讲出故事的来龙去脉。
  (3)展一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活泼好动。开展“小小展台”活动,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活动可以多种多样,按不同的主题重复进行,可以展示特长,展示自己最满意的手工作品,并向别人介绍制作方法,展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短文,大声读出来,让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4)传一传。小学一年级学生表达不完整,用词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组织“传话”练习,看看哪一组传的既完整又准确。具体做法: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准备几张纸条,把纸条交给第一个人,由第一个人依次向后传话,最后一个人把话告诉老师,然后检查传的话是否正确,每个人汇报他听到的是什么。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如果表述不完整,用词不准确,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使学生逐渐养成表述完整用词准确的习惯。   2.3 布置“日记体”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新课标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布置口头家庭作业,让学生把当天学到的知识或者看到、听到、想到的有兴趣的事情用一句或几句话说给家长听,可以让家长帮助记日记,把学生说的话记下来。
  (1)对家长进行指导培训。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的首所学校是家庭,首任教师是父母。家庭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要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讲清楚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任务,讲清楚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讲清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双方的任务和职责。同时要对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一是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孩子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不要唯“分数”看孩子是否进步。二是要求家庭营造语言交流的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口语表达,家庭成员问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如父母可在孩子睡前讲故事;带孩子去动物园时让孩子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原因、感受等;在孩子看完动画片后了解动画片的故事情节等。三是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督促学生完成语言交流任务,积极督促、帮助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日记体”家庭作业,把孩子说的清楚、完整甚至于生动的句子记下来。
  (2)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倾听学生说的每一句话,要及时发现学生语言交流过程中的“闪光点”。要保护和激发学生语言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对学生的“日记”家庭作业中完整、清楚的语句要在全班同学中进行展示、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说“日记”的兴趣。当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和拼音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说出的话写下来,即写“日记”。对表述不清楚的“日记”要进行个别帮助,指导学生说清楚。
  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其受限性。既要遵循课程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拔高,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敢于、乐于与人交流的表现欲。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多表扬,少批评,保护好学生交流的自信心。要多以奖励的形式,巩固和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兴趣盎然地参与交流。
  (——课题《小学低年级“日记体”家庭作业尝试试验》相关论文)
其他文献
【摘要】要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高职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与环境,并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不断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赋予高职教育
期刊
为了全面且有针对性地研究家校合作模式,我校“德育生活化及家校合作模式研究”课题组设计了“农村中学家校合作问卷调查(学生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调查问卷”。“基本情况”部分意在调查农村中学生家庭的基本特点。“问卷调查”部分意在从学生的视角考察家校合作中已然比较有效的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家校合作的对策。  从问卷结果来看农村中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及其启示
期刊
【摘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国家新课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小学教师提高整体素质和促进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提高教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我们说“要给孩子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后来变成了“要给孩
期刊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解决问题,促进他们乐学、善思、求索、生成,创建灵动课堂,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设疑激疑;乐学善思;灵动课堂;共同成长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巧妙的设问置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是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更是新课程理念下
期刊
【摘要】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不断更新。一次旁听“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并与学生课后对话发现有些课堂只是表面的成功。这里我将从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问题、一线教师对新课程存在的错误解读以及此类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三个层面对着节课进行反思及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学生主体性  1 教学案例  在一次镇级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关于
期刊
【摘要】在笔者所任教的普通中学里,近几年来学生看书的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越来越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笔者觉得已经是很有必要了。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笔者试就这几年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学生阅读;现状;方法  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期刊
【摘要】语文知识观即指人们对语文知识的看法、观点。新课程背景下的知识教学应该避免陷入“知识中心观”和“知识无用观”的泥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语文知识的范畴,语文知识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语文知识对语文教育的作用。从而,构建合宜的语文知识观。  【关键词】构建;语文知识;语文知识观  所谓“语文知识观”,即对语文知识的看法、观点。传统的语文知识观又称为“知识中心观”,它认为,知识是客观的、稳定、绝对正
期刊
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所“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高效课堂背景下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2】GSG589)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方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迪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在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被教育界和社会所重视,作为素质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被放在了教学实践研究领域的重要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要明确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要明确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基础教育;初中教学;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一年一度的中考已经结束,社会在关心考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