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新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收支结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以某公立医院的财务数据为例,对该院2012年与2011年的收支结余进行了调整对比分析,以利于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其真实的经营成果。
关键词:医院 会计制度 收支结余 调整
医院的收支结余是指医院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作为医院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收支结余无疑是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新医院财务制度与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于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公立医院全面执行。新制度顺应新医改的要求,根据公立医院所处的行业特点以及结合医院自身特征,对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报表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完善,对收支结余的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公立医院在分析2012年经营成果时,尤其是与以前年度收支结余比较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将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旧制度”)核算的收支结余调整到统一口径,以便于反映、对比不同会计年度收支结余的真实差异,从而利于决策层分析判断真实的财务运营情况。
一、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旧制度下医院收入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规定: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可见,与旧财务制度相比,新制度对收入进行了重新分类,去除了药品收入,将药品收入并入医疗收入核算,并在医疗收入中新增药事服务费收入。将科教项目收入单列,旧医院财务制度和旧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中则将科教资金在医院的专用基金中核算。此外,新制度对其他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对其核算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如,救护车收入不再在其他收入中核算,而是反映在在医疗收入中。
(二)新旧制度下医院支出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对支出进行了重分类,明确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旧制度中的管理费用不是报表项目,在期末处理时,管理费用根据一定比例(一般根据医务人员和药剂人员比例)计入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将管理费用单独列示,有效保证了医院的医疗收入与支出配比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新制度将财政项目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单列,一方面体现了预算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与收入中的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相配比。新制度对其他支出的核算内容不再包括医疗赔偿支出,这是由于新制度新增了医疗风险基金,医疗赔偿支出从该基金中列支。
(三)新旧制度下影响支出的具体项目
除了收入、支出的核算范围发生变化之外,新制度较旧制度在支出相关的会计科目上也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待冲基金的新增等。
首先是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体现为计提基数和计提方法的变化。旧制度则规定坏账准备计提的计提基数为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计提方法为余额百分比法。新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为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由此可见,新制度不再对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提坏账准备,而是将其他应收款列入计提范围。对于大部分医院而言,年末应收医疗款大于其他应收款,在计提方法不变的前提下,这一变化会使管理费用少确认,从而增加收支结余。
其次是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医疗风险基金是新制度新增的内容,是指按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门用于支付医院购买医疗风险保险支出或实际发生的医疗事故的赔偿的资金。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会增加医疗业务成本,从而减少收支结余。但另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保险支出及医疗赔偿均从医疗风险基金中列支,而旧制度下,这两部分支出均直接增加支出。因此,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对收支结余的影响取决于医院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实际发生的医疗保险及医疗赔偿支出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会减少结余,反之则会增加。
再者是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新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新增“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了原先的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固定资产单价提高500元,其中专用设备单价提高700元。这使一些原先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的物品在新制度下直接列支,从而引起结余减少。此外,新制度规定,为维护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记入当期支出。旧制度下,医院对部分维修费往往从修购基金中列支。因此这一改变,也会引起收支结余的变化。
最后是待冲基金的新增。待冲基金是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资本性支出净值。这一科目的设立,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其他物资的支出,计入待冲基金,而不是在旧制度下计入医院支出,会引起医院结余的变化。
二、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对比的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对收支结余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某三乙医院的2012年与2011年财务数据,进行收支结余的比较分析。
新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财政项目补助收支结转(余)、科教项目收支结转(余)构成。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及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构成,其中,财政补助在业务收支结余中反映。
在本例分析中,考虑到财政补助、科教补助主要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不属于医院经营可控范围,且在不同年度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在将2012年与2011年收支结余比较时,我们根据新制度下业务收支结余的口径,对比业务收支结余中扣除财政基本支出补助部分。根据该院的实际账务情况以及剔除补助因素,分析差异,发现需要调整2012年与2011年差异有三项,即固定资产折旧、医疗风险基金、坏账准备。
(一)固定资产折旧
调整方法:根据2012年年初各类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及2012年各月固定资产增减金额,按照2011年修购基金的计提比率,计算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得到数值A,进而与2012年实际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B与发生的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比较,得到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综合差异D。 计算结果: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A ,如表1所示。
表1 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 单位:万元
2012年计提的累计折旧B为3341.42万元,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为440.9万元。因此,综合差异为:A-B-C=749.58万元,即以旧制度的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万元。
(二)医疗风险基金
调整方法:旧制度不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疗风险保险及医疗纠纷赔款直接列支。将新制度下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2012年医疗风险保险支出与医疗纠纷赔款作差,得到该部分引起的差异E。
计算结果:2012年医疗风险基金计提数230万元,医疗风险保险支出122万元,医疗纠纷赔款净支出43.06万元。差异E为:230-122-43.06=64.94万元,可见在旧制度下,2012年结余增加64.94万元。
(三)坏账准备
调整方法:2011年末,该院以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2年,以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的4%计提坏账准备。
计算结果:12年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662.55万元,按5%计提坏账准备为33.13万元。2012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12.78万元。差异F为:112.78-33.13=79.65万元,旧制度下,12年结余增加79.65万元。
综合三方面的差异,以旧制度为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64.94-79.65=604.99万元。计算分析结果有利于管理层更加清晰的认识到2012年结余中有近605万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引起,避免了盲目乐观。
三、执行新制度下的收支结余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新旧制度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实际工作中,对收支结余进行调整分析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提升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单位财务人员应当加强新制度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系统学习新旧制度的差异点,正确理解新制度下会计核算的内容,尤其是对新增的会计科目,更应正确理解其含义,确保调整分析时,对各个差异点核算准确。
(二)注重分析资料的完整与真实
在进行新旧制度下的收支结余对比时,应该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差异的各个因素,进而查询并计算与之相关的财务数据,必要时应当追溯至以前年度,做到分析资料的完整、真实。
(三)利用收支结余分析,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通过寻找差异,计算收支结余在新旧制度下的差异后,应当同时结合医院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其他社会效益指标等,客观分析医院收支结余的变化,不断医院的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充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四、结论
本文对新旧会计制度下影响收支结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某医院的财务数据对该院2012年与2011年的收支结余进行调整比较。我们发现,就本文分析的单位而言,由于新制度的实施,业务收支结余较2011年有所增加,通过调整后的结余对比有利于医院管理层为主的会计信息决策使用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医院真实的收支情况。
建议进一步分析可以更加将比较项目更加细化,如将收入根据收入项目分类别分别列示,并与相应的支出或者成本进行对比,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辨别收支结余各个部分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狄海涛.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结余影响分析[]].当代经济, 2012;8:134-135
[2]莫次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撰写财务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6:91-93
[3]苏琦,颜维华等.对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建议[J].中国医院,2011;6:34-35
医院的收支结余是指医院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作为医院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收支结余无疑是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新医院财务制度与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于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公立医院全面执行。新制度顺应新医改的要求,根据公立医院所处的行业特点以及结合医院自身特征,对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报表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完善,对收支结余的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公立医院在分析2012年经营成果时,尤其是与以前年度收支结余比较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将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旧制度”)核算的收支结余调整到统一口径,以便于反映、对比不同会计年度收支结余的真实差异,从而利于决策层分析判断真实的财务运营情况。
一、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旧制度下医院收入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规定: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可见,与旧财务制度相比,新制度对收入进行了重新分类,去除了药品收入,将药品收入并入医疗收入核算,并在医疗收入中新增药事服务费收入。将科教项目收入单列,旧医院财务制度和旧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中则将科教资金在医院的专用基金中核算。此外,新制度对其他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对其核算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如,救护车收入不再在其他收入中核算,而是反映在在医疗收入中。
(二)新旧制度下医院支出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对支出进行了重分类,明确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旧制度中的管理费用不是报表项目,在期末处理时,管理费用根据一定比例(一般根据医务人员和药剂人员比例)计入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将管理费用单独列示,有效保证了医院的医疗收入与支出配比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新制度将财政项目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单列,一方面体现了预算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与收入中的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相配比。新制度对其他支出的核算内容不再包括医疗赔偿支出,这是由于新制度新增了医疗风险基金,医疗赔偿支出从该基金中列支。 (三)新旧制度下影响支出的具体项目
除了收入、支出的核算范围发生变化之外,新制度较旧制度在支出相关的会计科目上也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待冲基金的新增等。
首先是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体现为计提基数和计提方法的变化。旧制度则规定坏账准备计提的计提基数为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计提方法为余额百分比法。新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为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由此可见,新制度不再对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提坏账准备,而是将其他应收款列入计提范围。对于大部分医院而言,年末应收医疗款大于其他应收款,在计提方法不变的前提下,这一变化会使管理费用少确认,从而增加收支结余。
其次是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医疗风险基金是新制度新增的内容,是指按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门用于支付医院购买医疗风险保险支出或实际发生的医疗事故的赔偿的资金。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会增加医疗业务成本,从而减少收支结余。但另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保险支出及医疗赔偿均从医疗风险基金中列支,而旧制度下,这两部分支出均直接增加支出。因此,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对收支结余的影响取决于医院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实际发生的医疗保险及医疗赔偿支出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会减少结余,反之则会增加。
再者是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新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新增“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了原先的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固定资产单价提高500元,其中专用设备单价提高700元。这使一些原先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的物品在新制度下直接列支,从而引起结余减少。此外,新制度规定,为维护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记入当期支出。旧制度下,医院对部分维修费往往从修购基金中列支。因此这一改变,也会引起收支结余的变化。
最后是待冲基金的新增。待冲基金是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资本性支出净值。这一科目的设立,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其他物资的支出,计入待冲基金,而不是在旧制度下计入医院支出,会引起医院结余的变化。
二、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对比的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对收支结余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某三乙医院的2012年与2011年财务数据,进行收支结余的比较分析。
新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财政项目补助收支结转(余)、科教项目收支结转(余)构成。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及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构成,其中,财政补助在业务收支结余中反映。
在本例分析中,考虑到财政补助、科教补助主要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不属于医院经营可控范围,且在不同年度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在将2012年与2011年收支结余比较时,我们根据新制度下业务收支结余的口径,对比业务收支结余中扣除财政基本支出补助部分。根据该院的实际账务情况以及剔除补助因素,分析差异,发现需要调整2012年与2011年差异有三项,即固定资产折旧、医疗风险基金、坏账准备。
(一)固定资产折旧
调整方法:根据2012年年初各类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及2012年各月固定资产增减金额,按照2011年修购基金的计提比率,计算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得到数值A,进而与2012年实际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B与发生的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比较,得到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综合差异D。
2012年计提的累计折旧B为3341.42万元,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为440.9万元。因此,综合差异为:A-B-C=749.58万元,即以旧制度的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万元。
(二)医疗风险基金
调整方法:旧制度不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疗风险保险及医疗纠纷赔款直接列支。将新制度下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2012年医疗风险保险支出与医疗纠纷赔款作差,得到该部分引起的差异E。
计算结果:2012年医疗风险基金计提数230万元,医疗风险保险支出122万元,医疗纠纷赔款净支出43.06万元。差异E为:230-122-43.06=64.94万元,可见在旧制度下,2012年结余增加64.94万元。
(三)坏账准备
调整方法:2011年末,该院以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2年,以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的4%计提坏账准备。
计算结果:12年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662.55万元,按5%计提坏账准备为33.13万元。2012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12.78万元。差异F为:112.78-33.13=79.65万元,旧制度下,12年结余增加79.65万元。
综合三方面的差异,以旧制度为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64.94-79.65=604.99万元。计算分析结果有利于管理层更加清晰的认识到2012年结余中有近605万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引起,避免了盲目乐观。
三、执行新制度下的收支结余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新旧制度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实际工作中,对收支结余进行调整分析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提升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单位财务人员应当加强新制度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系统学习新旧制度的差异点,正确理解新制度下会计核算的内容,尤其是对新增的会计科目,更应正确理解其含义,确保调整分析时,对各个差异点核算准确。
(二)注重分析资料的完整与真实
在进行新旧制度下的收支结余对比时,应该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差异的各个因素,进而查询并计算与之相关的财务数据,必要时应当追溯至以前年度,做到分析资料的完整、真实。
(三)利用收支结余分析,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通过寻找差异,计算收支结余在新旧制度下的差异后,应当同时结合医院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其他社会效益指标等,客观分析医院收支结余的变化,不断医院的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充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四、结论
本文对新旧会计制度下影响收支结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某医院的财务数据对该院2012年与2011年的收支结余进行调整比较。我们发现,就本文分析的单位而言,由于新制度的实施,业务收支结余较2011年有所增加,通过调整后的结余对比有利于医院管理层为主的会计信息决策使用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医院真实的收支情况。
建议进一步分析可以更加将比较项目更加细化,如将收入根据收入项目分类别分别列示,并与相应的支出或者成本进行对比,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辨别收支结余各个部分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狄海涛.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结余影响分析[]].当代经济, 2012;8:134-135
[2]莫次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撰写财务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6:91-93
[3]苏琦,颜维华等.对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建议[J].中国医院,2011;6:34-35
关键词:医院 会计制度 收支结余 调整
医院的收支结余是指医院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作为医院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收支结余无疑是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新医院财务制度与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于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公立医院全面执行。新制度顺应新医改的要求,根据公立医院所处的行业特点以及结合医院自身特征,对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报表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完善,对收支结余的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公立医院在分析2012年经营成果时,尤其是与以前年度收支结余比较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将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旧制度”)核算的收支结余调整到统一口径,以便于反映、对比不同会计年度收支结余的真实差异,从而利于决策层分析判断真实的财务运营情况。
一、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旧制度下医院收入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规定: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可见,与旧财务制度相比,新制度对收入进行了重新分类,去除了药品收入,将药品收入并入医疗收入核算,并在医疗收入中新增药事服务费收入。将科教项目收入单列,旧医院财务制度和旧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中则将科教资金在医院的专用基金中核算。此外,新制度对其他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对其核算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如,救护车收入不再在其他收入中核算,而是反映在在医疗收入中。
(二)新旧制度下医院支出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对支出进行了重分类,明确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旧制度中的管理费用不是报表项目,在期末处理时,管理费用根据一定比例(一般根据医务人员和药剂人员比例)计入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将管理费用单独列示,有效保证了医院的医疗收入与支出配比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新制度将财政项目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单列,一方面体现了预算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与收入中的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相配比。新制度对其他支出的核算内容不再包括医疗赔偿支出,这是由于新制度新增了医疗风险基金,医疗赔偿支出从该基金中列支。
(三)新旧制度下影响支出的具体项目
除了收入、支出的核算范围发生变化之外,新制度较旧制度在支出相关的会计科目上也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待冲基金的新增等。
首先是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体现为计提基数和计提方法的变化。旧制度则规定坏账准备计提的计提基数为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计提方法为余额百分比法。新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为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由此可见,新制度不再对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提坏账准备,而是将其他应收款列入计提范围。对于大部分医院而言,年末应收医疗款大于其他应收款,在计提方法不变的前提下,这一变化会使管理费用少确认,从而增加收支结余。
其次是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医疗风险基金是新制度新增的内容,是指按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门用于支付医院购买医疗风险保险支出或实际发生的医疗事故的赔偿的资金。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会增加医疗业务成本,从而减少收支结余。但另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保险支出及医疗赔偿均从医疗风险基金中列支,而旧制度下,这两部分支出均直接增加支出。因此,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对收支结余的影响取决于医院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实际发生的医疗保险及医疗赔偿支出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会减少结余,反之则会增加。
再者是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新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新增“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了原先的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固定资产单价提高500元,其中专用设备单价提高700元。这使一些原先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的物品在新制度下直接列支,从而引起结余减少。此外,新制度规定,为维护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记入当期支出。旧制度下,医院对部分维修费往往从修购基金中列支。因此这一改变,也会引起收支结余的变化。
最后是待冲基金的新增。待冲基金是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资本性支出净值。这一科目的设立,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其他物资的支出,计入待冲基金,而不是在旧制度下计入医院支出,会引起医院结余的变化。
二、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对比的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对收支结余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某三乙医院的2012年与2011年财务数据,进行收支结余的比较分析。
新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财政项目补助收支结转(余)、科教项目收支结转(余)构成。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及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构成,其中,财政补助在业务收支结余中反映。
在本例分析中,考虑到财政补助、科教补助主要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不属于医院经营可控范围,且在不同年度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在将2012年与2011年收支结余比较时,我们根据新制度下业务收支结余的口径,对比业务收支结余中扣除财政基本支出补助部分。根据该院的实际账务情况以及剔除补助因素,分析差异,发现需要调整2012年与2011年差异有三项,即固定资产折旧、医疗风险基金、坏账准备。
(一)固定资产折旧
调整方法:根据2012年年初各类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及2012年各月固定资产增减金额,按照2011年修购基金的计提比率,计算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得到数值A,进而与2012年实际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B与发生的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比较,得到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综合差异D。 计算结果: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A ,如表1所示。
表1 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 单位:万元
2012年计提的累计折旧B为3341.42万元,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为440.9万元。因此,综合差异为:A-B-C=749.58万元,即以旧制度的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万元。
(二)医疗风险基金
调整方法:旧制度不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疗风险保险及医疗纠纷赔款直接列支。将新制度下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2012年医疗风险保险支出与医疗纠纷赔款作差,得到该部分引起的差异E。
计算结果:2012年医疗风险基金计提数230万元,医疗风险保险支出122万元,医疗纠纷赔款净支出43.06万元。差异E为:230-122-43.06=64.94万元,可见在旧制度下,2012年结余增加64.94万元。
(三)坏账准备
调整方法:2011年末,该院以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2年,以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的4%计提坏账准备。
计算结果:12年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662.55万元,按5%计提坏账准备为33.13万元。2012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12.78万元。差异F为:112.78-33.13=79.65万元,旧制度下,12年结余增加79.65万元。
综合三方面的差异,以旧制度为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64.94-79.65=604.99万元。计算分析结果有利于管理层更加清晰的认识到2012年结余中有近605万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引起,避免了盲目乐观。
三、执行新制度下的收支结余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新旧制度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实际工作中,对收支结余进行调整分析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提升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单位财务人员应当加强新制度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系统学习新旧制度的差异点,正确理解新制度下会计核算的内容,尤其是对新增的会计科目,更应正确理解其含义,确保调整分析时,对各个差异点核算准确。
(二)注重分析资料的完整与真实
在进行新旧制度下的收支结余对比时,应该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差异的各个因素,进而查询并计算与之相关的财务数据,必要时应当追溯至以前年度,做到分析资料的完整、真实。
(三)利用收支结余分析,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通过寻找差异,计算收支结余在新旧制度下的差异后,应当同时结合医院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其他社会效益指标等,客观分析医院收支结余的变化,不断医院的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充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四、结论
本文对新旧会计制度下影响收支结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某医院的财务数据对该院2012年与2011年的收支结余进行调整比较。我们发现,就本文分析的单位而言,由于新制度的实施,业务收支结余较2011年有所增加,通过调整后的结余对比有利于医院管理层为主的会计信息决策使用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医院真实的收支情况。
建议进一步分析可以更加将比较项目更加细化,如将收入根据收入项目分类别分别列示,并与相应的支出或者成本进行对比,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辨别收支结余各个部分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狄海涛.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结余影响分析[]].当代经济, 2012;8:134-135
[2]莫次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撰写财务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6:91-93
[3]苏琦,颜维华等.对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建议[J].中国医院,2011;6:34-35
医院的收支结余是指医院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作为医院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收支结余无疑是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新医院财务制度与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于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公立医院全面执行。新制度顺应新医改的要求,根据公立医院所处的行业特点以及结合医院自身特征,对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报表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完善,对收支结余的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公立医院在分析2012年经营成果时,尤其是与以前年度收支结余比较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将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旧制度”)核算的收支结余调整到统一口径,以便于反映、对比不同会计年度收支结余的真实差异,从而利于决策层分析判断真实的财务运营情况。
一、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旧制度下医院收入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规定: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可见,与旧财务制度相比,新制度对收入进行了重新分类,去除了药品收入,将药品收入并入医疗收入核算,并在医疗收入中新增药事服务费收入。将科教项目收入单列,旧医院财务制度和旧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中则将科教资金在医院的专用基金中核算。此外,新制度对其他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科教项目之外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对其核算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如,救护车收入不再在其他收入中核算,而是反映在在医疗收入中。
(二)新旧制度下医院支出核算范围的差异
新制度对支出进行了重分类,明确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旧制度中的管理费用不是报表项目,在期末处理时,管理费用根据一定比例(一般根据医务人员和药剂人员比例)计入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将管理费用单独列示,有效保证了医院的医疗收入与支出配比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新制度将财政项目支出、科教项目支出单列,一方面体现了预算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与收入中的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相配比。新制度对其他支出的核算内容不再包括医疗赔偿支出,这是由于新制度新增了医疗风险基金,医疗赔偿支出从该基金中列支。 (三)新旧制度下影响支出的具体项目
除了收入、支出的核算范围发生变化之外,新制度较旧制度在支出相关的会计科目上也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待冲基金的新增等。
首先是坏账准备计提的变化。体现为计提基数和计提方法的变化。旧制度则规定坏账准备计提的计提基数为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计提方法为余额百分比法。新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为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由此可见,新制度不再对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提坏账准备,而是将其他应收款列入计提范围。对于大部分医院而言,年末应收医疗款大于其他应收款,在计提方法不变的前提下,这一变化会使管理费用少确认,从而增加收支结余。
其次是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医疗风险基金是新制度新增的内容,是指按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门用于支付医院购买医疗风险保险支出或实际发生的医疗事故的赔偿的资金。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会增加医疗业务成本,从而减少收支结余。但另一方面,新制度下医疗保险支出及医疗赔偿均从医疗风险基金中列支,而旧制度下,这两部分支出均直接增加支出。因此,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对收支结余的影响取决于医院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实际发生的医疗保险及医疗赔偿支出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会减少结余,反之则会增加。
再者是固定资产折旧的新增。新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新增“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了原先的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固定资产单价提高500元,其中专用设备单价提高700元。这使一些原先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的物品在新制度下直接列支,从而引起结余减少。此外,新制度规定,为维护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而发生的修理费记入当期支出。旧制度下,医院对部分维修费往往从修购基金中列支。因此这一改变,也会引起收支结余的变化。
最后是待冲基金的新增。待冲基金是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资本性支出净值。这一科目的设立,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其他物资的支出,计入待冲基金,而不是在旧制度下计入医院支出,会引起医院结余的变化。
二、新旧制度下收支结余对比的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对收支结余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某三乙医院的2012年与2011年财务数据,进行收支结余的比较分析。
新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财政项目补助收支结转(余)、科教项目收支结转(余)构成。旧制度下,收支结余由业务收支结余及财政专项补助结余构成,其中,财政补助在业务收支结余中反映。
在本例分析中,考虑到财政补助、科教补助主要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不属于医院经营可控范围,且在不同年度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在将2012年与2011年收支结余比较时,我们根据新制度下业务收支结余的口径,对比业务收支结余中扣除财政基本支出补助部分。根据该院的实际账务情况以及剔除补助因素,分析差异,发现需要调整2012年与2011年差异有三项,即固定资产折旧、医疗风险基金、坏账准备。
(一)固定资产折旧
调整方法:根据2012年年初各类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及2012年各月固定资产增减金额,按照2011年修购基金的计提比率,计算2012年应计提的修购基金,得到数值A,进而与2012年实际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B与发生的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比较,得到因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综合差异D。
2012年计提的累计折旧B为3341.42万元,按2011年旧制度标准从修购基金列支的维修费C为440.9万元。因此,综合差异为:A-B-C=749.58万元,即以旧制度的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万元。
(二)医疗风险基金
调整方法:旧制度不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疗风险保险及医疗纠纷赔款直接列支。将新制度下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与2012年医疗风险保险支出与医疗纠纷赔款作差,得到该部分引起的差异E。
计算结果:2012年医疗风险基金计提数230万元,医疗风险保险支出122万元,医疗纠纷赔款净支出43.06万元。差异E为:230-122-43.06=64.94万元,可见在旧制度下,2012年结余增加64.94万元。
(三)坏账准备
调整方法:2011年末,该院以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2年,以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的4%计提坏账准备。
计算结果:12年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余额662.55万元,按5%计提坏账准备为33.13万元。2012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12.78万元。差异F为:112.78-33.13=79.65万元,旧制度下,12年结余增加79.65万元。
综合三方面的差异,以旧制度为标准,2012年结余将减少:749.58-64.94-79.65=604.99万元。计算分析结果有利于管理层更加清晰的认识到2012年结余中有近605万是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引起,避免了盲目乐观。
三、执行新制度下的收支结余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新旧制度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实际工作中,对收支结余进行调整分析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提升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单位财务人员应当加强新制度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系统学习新旧制度的差异点,正确理解新制度下会计核算的内容,尤其是对新增的会计科目,更应正确理解其含义,确保调整分析时,对各个差异点核算准确。
(二)注重分析资料的完整与真实
在进行新旧制度下的收支结余对比时,应该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差异的各个因素,进而查询并计算与之相关的财务数据,必要时应当追溯至以前年度,做到分析资料的完整、真实。
(三)利用收支结余分析,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通过寻找差异,计算收支结余在新旧制度下的差异后,应当同时结合医院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以及其他社会效益指标等,客观分析医院收支结余的变化,不断医院的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充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四、结论
本文对新旧会计制度下影响收支结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某医院的财务数据对该院2012年与2011年的收支结余进行调整比较。我们发现,就本文分析的单位而言,由于新制度的实施,业务收支结余较2011年有所增加,通过调整后的结余对比有利于医院管理层为主的会计信息决策使用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医院真实的收支情况。
建议进一步分析可以更加将比较项目更加细化,如将收入根据收入项目分类别分别列示,并与相应的支出或者成本进行对比,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辨别收支结余各个部分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狄海涛.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结余影响分析[]].当代经济, 2012;8:134-135
[2]莫次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撰写财务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6:91-93
[3]苏琦,颜维华等.对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建议[J].中国医院,201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