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观在词作中的体现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苏轼作为独具魅力的作家,尽管一生屡遭贬谪,坎坷艰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以一种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又不以任何一家为宗,只遵循自我本性,表现出一种独到的人生态度。这些观念在他的词作中展现的尤为突出,也正是这种观念才使他笑对人生风雨,不断走向辉煌。苏轼特殊的人生观,铸就了他光彩的文化人格和令人称道的艺术人生,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苏轼 词 儒 道 佛
  在苏词中,人生历程中的生死离合、荣辱誉毁、通达穷困、种种意蕴,无所不包。如何面对如梦如幻的人生、面对世事的不可预料…构成了其词作主体情性。他的思想既不是陶渊明式的退避田园,归隐自得;也不是王维式的以寂为乐,遁入空门;更不是白居易式的不恋此身也不厌此身,而是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他在儒家伦理社会结构中寻求社会人生价值的同时,遨游山水、沉醉诗酒,从而在行为、态度等精神与实践层面上整合人格,把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质变点,以其丰富的文化人格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因此,分析苏轼词作中的人生观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价值的事。
  一、尘世磨砺,成就东坡词风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他诗、文、词、赋俱佳,同时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的作家之一,终生从政,但仕途坎坷。由于注重政策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变法革新时持反对态度,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其中:元丰二年,由于“乌台诗案”被判为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行同流放;元佑八年,先被贬定州,次年又被贬惠州,三年后再贬至儋州;晚年更被一贬在贬,直到海南,食芋饮水,过着艰苦的生活。直至建中靖国元年,他才得以内迁,但不久便死于常州。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就其仕途而言,这句话当然是自嘲,但作为一代词人,他的辉煌成就确实是在屡遭贬谪的逆境中建立起来的。
  苏轼一生,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这使得他精神追求有复杂性的一面,但却能把三者融会贯通。在政治上怀着“经世济民”的理想,不惧权贵,而他“崇尚自然,放情山水”的主张又与道家“无为无不为”思想相一致。他还参禅论理,对生活表现出“超越尘世琐碎,求得心境空明”的态度,如此融合交织,造就了苏轼多姿多彩的人生。
  二、苏轼词的经世济民,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
  苏轼深受儒家影响,表现为浓厚的忠君观念和德治仁政思想。如颇能表现他报国热情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作被视为苏轼豪放词代表作,抒发了作者愿赴边疆打击侵扰之敌的情怀,“聊发少年狂的”的“老夫”正是词人的自我写照,通过“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和自我形象刻画“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体现出作者满腔报国之志。作者将儒家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进取之心在词中表露无疑,而对于魏尚典故的运用,更是表达出渴望朝廷重用的心情。所以,苏轼豪放词绝不是一味的表现豪语,而是浸透出作者强烈、真实的情感。
  三、苏轼词的万物皆空,超越尘俗的佛家思想
  在种种不幸中,苏轼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矛盾,面对如此境遇,他既表现出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愤慨,又以佛家的虚幻来面对现实。多次被贬后,他出没于寺院,与高僧交往,词作中多次出现精神境界上的自我超脱,并不只一次感叹“人生如梦”。但他并没有遁入空门或隐居逃世而不问政事。如被贬黄州前的《西江月·平山堂》这样写道: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半生已过,仙公辞世,人生在永恒时间面前显得如此短促,休言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着一切也是梦幻。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人生的空幻、悔悟,这种携带禅意玄思的人生感喟,深深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四、苏轼词的崇尚自然,放情山水的道家境界
  苏轼对山水的描绘或以奔走流动的气势取胜,或以清新秀美的画面著称,当然也有把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相结合的感慨。
  《临江仙·夜归临皋》就是表现了他摆脱世俗、归隐江湖的愿望:“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夜色中的思考,流露了词人摆脱尘俗,放情山水的欲望。足见词人对争夺名利,处处心机的官宦生活的厌倦,体现出苏轼执着,旷达,乐观的心态。
  苏轼仕途坎坷却始终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和乐观态度。在如何直面人生方面也给后人以启迪和榜样。袁宏道在《与丘长孺书》中曾说:“大体物真则贵, 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 而况古人之面貌乎?”苏轼就是以真心真情从事创作,独抒性灵的。他的词风完全是创作主体全人格酝酿而成的艺术境界,有着极丰富的审美内涵,是卓异天资,高旷襟怀,深厚学养,饱经忧患的人生经历形成的文化人格的艺术裸露。可见作家性情必然决定其作品的风格, 苏轼旷远豪放的词风是和其独特的性情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龙榆生笺.东坡乐府笺[M].商务印书馆
  [2]王兆鹏.论“东坡范式”[J].文学遗产
  [3]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4]王水照,崔铭.苏轼传[M].天津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紫金山天文台坐落于南京城东郊钟山风景区的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此山因太平天国时期在此修筑天堡城而得名。这里山势巍峨,密林葱茏,众多的名胜古迹掩映于翠柏花丛之中,而位于山峰之巅的天文台以其独特半圆顶建筑,好似绿洲明珠,银光闪烁,分外夺目。  紫金山天文台前身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1927年国民政府按照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成立了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该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正式成立,高鲁任代
期刊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未用过“空城计”,只是作者罗贯中为了烘托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以艺术的手法,添加了“空城计”这个情节。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中,却导演了真正的“空城计”。  在孝义以西的大麦郊,阎锡山部对毛泽东抗日先锋军总指挥部偷偷摸过来,毛泽东身边除了几个贴身警卫人
期刊
十七在西安事变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举世震惊的爱国行动。这一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在“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孔祥熙扮演多变的角色。    (一)事变前    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日本占领东北后,又把魔爪伸向华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而蒋介石却发表文章《敌乎?反乎?——中日关系的检讨》,以反共求得日本的谅解,以妥协退让制止日本侵略。1935
期刊
有时,分不清是晚秋的莫旗,还是莫旗的晚秋。总有一丝眷恋,爱着,恋着,被埋在夕阳宁静的余晖里,被飘洒在肆意的枯叶里。  田,收获最美的弧线  秋天,满眼的金黄,没有一分的凄苍,田野里劳作的人们,弯成最美的弧线。  在莫旗,农田也是山地,就是在山坡、山腰或山脚垦出的一片田地,虽是山地,但是这里却继承了黑土地的基因—肥沃。这里地形千差万别,起伏不定,有时在地的这头望向那头,可能你望见的只是田地的中央,因
期刊
救世情殷甘舍生,以身献祭作牺牲,  天心普爱无私覆,大道为公本至诚。  麦烂须知非败种,血流方可计前程。  问谁代佛传心印,更造乾坤誓愿宏。  这首诗是山西老同盟会员、辛亥首义元老力宏法师于太原解放前夕写的,题为《救世舍身有感》,诗句妙托禅理,热情讴歌了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志士,对他们救世济民再创乾坤的奋斗精神,备极赞颂,体现了一位年逾古稀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力宏法师,俗姓王,名建屏,
期刊
摘 要 近代中国,教士藉以政治特权,凌驾于地方之上,教民仗势行凶,而当地民众则通过加入地方会党的方式,来寻求保护,并籍此与教会抗衡。民教龃龉,积怨颇深。晚清时期,浙江地区会党遍布,成为影响地方统治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会党的号召下,民众纷纷加入会党,与教会势力进行抗衡。1902年在浙江西北部发生了桐庐教案,柯文认为作为历史事件,有经历者、神话者和重塑者的不同记述,本文拟通过以此次事件的经历者、神话者和
期刊
摘 要 历史是消失殆尽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演绎着的历史,热点新闻犹如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热点新闻之于历史教学,犹如仙丹。撷取热点新闻,巧妙运用热点新闻,可以轻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历史使命感。历史教学将由于热点新闻的运用,异彩纷呈,引人入胜,多姿多彩,鲜活靓丽。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热点新闻  历史教学处境尴尬。学科地位低下,无力PK音
期刊
第二十章 走访联合国    它的路程并不遥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却花费了22余年的时间,才跨入其守卫并不太严的大门。  它的大厦并不很高,而世界的目光却往往透过纽约摩天大厦的丛林,被它紧紧吸引。  占地仅有109亩,楼高仅有39层的联合国总部哟,我来了,就不能不把你看个认真......    在纽约逗留的最后一天,即7月24日(北京为25日),我们终于来到了引人注目的联合国总部大厦。  这天,因考察项
期刊
十年斗争期    "文革"风暴    1964年,农场宣布:结束右派在农场的劳动,有单位的返回原单位,没有公职的自谋生活。  我像普罗米修斯挣脱了高加索悬岩的铁索,回到西安。这时,我的妻子已经在一个建筑工地,当了一名"等外级"的小工,和泥、拌灰、搬砖、撑板,上下于高高的脚手架。我必须回去分担她的苦役,共撑破败之家。  但是,一个被开除公职的"右派",是没有出路的。我又和妻子相约,宁可苦死,也决不涉
期刊
摘 要 本文将以尼日利亚约鲁巴族为例,对殖民前约鲁巴族酋长制下的政治结构进行论述,分析各部落之间政治结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理解传统酋长制下的政治结构,辨清当前社会问题与地方民族主义的本质。  关键词 约鲁巴族 酋长制度 政治结构  从宏观上说,殖民前非洲传统政治结构大体上分为两类:即集权式和非集权式。集权式政府拥有框架式的行政体系,统治者通过控制各级政权力量来维护他的权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