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规定,我们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知识维度,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认知过程,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兴趣、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方法和规律,从而实现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导学;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知识维度,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认知过程,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兴趣、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方法和规律,从而实现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一、 对目标导学下“‘三个有效’一致研究”的认识
目标导学下“三个有效”一致的研究就是要立足于小课堂,着眼于大目标。每一课都要做到把目标的制定,目标的达成和目标的检测高度统一起来。通俗的说就是每课要教什么,怎么教,是否教会了,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它从本质上优化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得高分已经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优化教学后水到渠成的一个自然的结果。这里面更有价值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得到的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挥,思维的训练,素养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是说,目标导学的研究真正地把学科教学和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 尝试用好四本书
目标导学研究,离不开四本书,那就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是对9年义务教育的一个整体的目标规划。其目标的制定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加强难度、深度和广度的;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螺旋上升的。
《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它细化并解读了国家课程标准,把国家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阶段化,但里面有个别地方与国家课程标准有出入,可以适当地取舍。
《教师教学参考书》是依赖于具体的教材而存在的,我们以前习惯只看这本书来教学,但《教师教学参考书》上有些目标不够具体,有些目标作为课时目标又太大,还有些目标不能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更不能进行有形的检测。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相当于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研究布鲁姆是为了能把国家课程标准更准确地落实细化到每一课的教学中。
下面我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为例谈一谈目标的三个有效一致。
三、 目标的制定
1. 目标制定的方法
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动词加上一个名词,动词属于认知维度,名词属于知识维度。在我们制定目标时最难的是动词的使用,布鲁姆布标分类学里给我们提供的19个目标动词,我们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或者去寻找更合适的近义词进行替换。
2. 目标的制定要有可操作性与可测性
在制定目标时可以把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具体化或隐性化。比如本课的目标在教参里有一条“感受荷花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的目标很大也很抽象,不好操作,也不可测,所以可以把它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以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就是把抽象的目标落实具体的朗读上了。
3. 目标的制定是有规律可循的
经过多次的实践,每一类课文目标的制定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写景文章而言,一般从识字写字、概括主要内容、词句的理解、景物特点的归纳、作者的情感体会、感情朗读、修辞写法、积累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定。
4. 具体目标的制定和依据
《荷花》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与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写景的文章。所以可以按照写景的文章的方法来制定目标。
四、 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的设计
准确的目标制定为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里提到了三种学习:分别是零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每个教师都期待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建构性的有意义学习。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没有教师正确地引领和组织,那这个主体也是徒有虚名的。
目标导学的研究就非常负责任地帮助学生实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会学、乐学、学好都离不开好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准确地把握知识维度,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认知过程,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兴趣、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方法和规律,从而实现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下面我就讲一讲目标“初步体会排比的写法,能运用这种写法练习说话”的达成的教學设计:
(1) 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
(2) 观察三个句子的共同点。(都有“有的”)
(3) 借助插图知道什么是“莲蓬”,理解“饱胀”的意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面对排比句的出现有回避,也没有提前生硬地把排比句的概念塞给孩子。而是通过圈画,观察句式、借助插图、感情朗读,单句仿写等多种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实现了对排比句的初步认识和感知。
五、 目标的测评
终结性评价一定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高度一致。对于那些事实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认知过程是记忆和回忆;对于那些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对应的认知过程多是理解、应用、分析和创造。
六、 结束语
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智慧和能力才会发展得越快,个人的价值也就越大。目标导学的研究,其价值不仅是提高学生成绩。最重要的是让教师拥有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种高效的行为模式,带着目标去工作,带着目标走进学科教学,必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导学;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知识维度,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认知过程,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兴趣、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方法和规律,从而实现学生的有效性学习。
一、 对目标导学下“‘三个有效’一致研究”的认识
目标导学下“三个有效”一致的研究就是要立足于小课堂,着眼于大目标。每一课都要做到把目标的制定,目标的达成和目标的检测高度统一起来。通俗的说就是每课要教什么,怎么教,是否教会了,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它从本质上优化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得高分已经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优化教学后水到渠成的一个自然的结果。这里面更有价值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得到的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挥,思维的训练,素养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是说,目标导学的研究真正地把学科教学和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 尝试用好四本书
目标导学研究,离不开四本书,那就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是对9年义务教育的一个整体的目标规划。其目标的制定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加强难度、深度和广度的;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螺旋上升的。
《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它细化并解读了国家课程标准,把国家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阶段化,但里面有个别地方与国家课程标准有出入,可以适当地取舍。
《教师教学参考书》是依赖于具体的教材而存在的,我们以前习惯只看这本书来教学,但《教师教学参考书》上有些目标不够具体,有些目标作为课时目标又太大,还有些目标不能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更不能进行有形的检测。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相当于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研究布鲁姆是为了能把国家课程标准更准确地落实细化到每一课的教学中。
下面我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为例谈一谈目标的三个有效一致。
三、 目标的制定
1. 目标制定的方法
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动词加上一个名词,动词属于认知维度,名词属于知识维度。在我们制定目标时最难的是动词的使用,布鲁姆布标分类学里给我们提供的19个目标动词,我们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或者去寻找更合适的近义词进行替换。
2. 目标的制定要有可操作性与可测性
在制定目标时可以把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具体化或隐性化。比如本课的目标在教参里有一条“感受荷花的美,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的目标很大也很抽象,不好操作,也不可测,所以可以把它改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以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就是把抽象的目标落实具体的朗读上了。
3. 目标的制定是有规律可循的
经过多次的实践,每一类课文目标的制定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写景文章而言,一般从识字写字、概括主要内容、词句的理解、景物特点的归纳、作者的情感体会、感情朗读、修辞写法、积累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定。
4. 具体目标的制定和依据
《荷花》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与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写景的文章。所以可以按照写景的文章的方法来制定目标。
四、 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的设计
准确的目标制定为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向,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里提到了三种学习:分别是零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每个教师都期待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建构性的有意义学习。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没有教师正确地引领和组织,那这个主体也是徒有虚名的。
目标导学的研究就非常负责任地帮助学生实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会学、乐学、学好都离不开好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准确地把握知识维度,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认知过程,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兴趣、情绪,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方法和规律,从而实现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下面我就讲一讲目标“初步体会排比的写法,能运用这种写法练习说话”的达成的教學设计:
(1) 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
(2) 观察三个句子的共同点。(都有“有的”)
(3) 借助插图知道什么是“莲蓬”,理解“饱胀”的意思。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面对排比句的出现有回避,也没有提前生硬地把排比句的概念塞给孩子。而是通过圈画,观察句式、借助插图、感情朗读,单句仿写等多种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实现了对排比句的初步认识和感知。
五、 目标的测评
终结性评价一定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高度一致。对于那些事实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认知过程是记忆和回忆;对于那些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对应的认知过程多是理解、应用、分析和创造。
六、 结束语
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智慧和能力才会发展得越快,个人的价值也就越大。目标导学的研究,其价值不仅是提高学生成绩。最重要的是让教师拥有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种高效的行为模式,带着目标去工作,带着目标走进学科教学,必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