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事实也是如此,作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朗读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课文读好了,许多问题就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但多数农村初中语文却少了琅琅的读书声,显得单调,枯燥。朗读教学对于培养和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
  中图分类号:H319
  【正文】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它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重要途径。
  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今天,反思朗读教学的现状,我们应探寻优化朗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下面结合自己的朗读教学实践,谈点做法和体会。
  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切不可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对于美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再有就是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已练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接下去就引导学生来赏析文章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
  二、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我教朱自清的《春》时,文章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自己示范读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反复朗读,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越强烈,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文章的主题就会越鲜明。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三、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就能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课堂是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但仅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还要多听新闻联播,并且经常举行一些演讲比赛、背古诗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多参加实践活动,从教师的范读中学、从电影电视广播中学、从同伴身上学,学生“读”的能力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简单的语言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朗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朗读习惯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只要习惯一经养成,语文课堂定会书声琅琅、生机盎然。
  最后,让我们回归文本,还学生琅琅书声,使朗读之花悄然绽放于语文课堂。让学生读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读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读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教书容易,但要教好书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教师必须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来组织教学,激励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中专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来说更为困难,大多中专学生认为“进了中专门、不学也能混、痛痛快快玩、到头领文凭。”针对这种思想,要搞好教学的确不容易,其个中心酸我们中专教师颇有一番感受,然而,这并不就说中专的课没法教下去,相反,它迫使我们教师去提高业务水平
摘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研究结论,本文着重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以及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前言  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课堂教学所体现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要从这两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物、化、生等自然学科中,化学课程的实验性最为突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并通过探究获得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摘要:在我国目前较为严峻的教育体制改革下,课堂主体已经在逐渐改变,教师以求“教是为了达不教”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发挥的地方,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数学课堂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的体现其含义,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做到真正的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成绩,这
摘要: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局面令人担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很必要。教学实践证明:用蚕食式阅读法进行课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蚕食式阅读法;课外阅读;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们赞叹春蚕的无私奉献,我却更欣赏春蚕的坚韧。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春蚕咀嚼桑叶,日夜不停,但却有条不紊,步步充实,吐丝结茧。受到启示:用蚕食的方式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导,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知识、能力发展为主线.在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今天,对数学教师的要求已不再是怎样教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朗读,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小视的话题,小学语文老师应学会享受朗读所绽放的独特魅力。因为朗读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试着将“朗读”二字深埋心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所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称《标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再次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体现出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难以适应这些的。因此,教师要从一个支配
《从海岛到内陆,精功眼镜的“登陆”之旅》从开设第一家店,到如今1100家加盟店遍布全国,精功眼镜成功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营体系和模式,无疑起到了关
中图分类号:H319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45万字,具体的量化到比如,我手中的这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简装本,总字数19.2万字,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学生至少要读8本这样的名著才能基本完成,课标是对学生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的最低要求。学生个人的语文实践也证明,凡是课外书读得多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强,学习效果就好。因此,只注意于课内,而忽略课外,功夫只是用了一半。  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