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甲骨,大音希声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刚先生是我的老朋友,1984年我们相识在我的家乡黑龙江鹤岗。他那时刚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被分配到重点中学鹤岗市三中任美术教师。现任鹤岗市文联主席、市书画院院长的他,不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始终都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执著探究,孜孜以求,成绩斐然,成为活跃在中国当代书坛擅长甲骨文的书法家。
  温刚生于鹤岗市的矿工家庭,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先后临习过柳公权、周慧珺的字帖。1974年,他拜刘先英为师学习美术,并参加了矿美术学习班。1976年,他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当了采煤工人。由于能写会画,半年后就被借调到矿工会当了美工。此后他一边学习美术,一边学习书法,白天画电影广告和宣传画,晚间画素描、学书法,美术书法水平不断提高。198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师大美术系,入学后加入学校大学生书法协会,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书法活动,与同学王立民、栾继生等受教于游寿先生。后来相继得到张天民、熊伯齐、潘主兰等先生的指教,获益良多。
  温刚的书法功力深厚,诸体皆涉,楷书先后学习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勤礼碑》,禇遂良的《倪宽赞》等;行书学米南宫的《蜀素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等;隶书研习《乙瑛碑》《张迁碑》等;篆书学习《石鼓文》《甲骨文》等;草书学史游、皇象、王蘧常、十七帖等。
  他既勤于用功,又善于理性思考,兼容并蓄,合理定位。将甲骨文作为主攻方向,是他的明智选择,既符合他的学识修养,又与他的性情和审美追求暗合,充分发挥了他的艺术潜能。他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得到了书法界评委专家们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同道们的认可,其平和简静、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在当代书坛别树一帜。
  多年来,他不懈晨夕,笔耕不辍,不停地在向书法艺术的高峰攀登,创作成果颇丰。甲骨文书法作品自1992年入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展之后,便一发不可收,先后入选全国第五、第六、第七、第九届书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二十余次;还入选西泠印社首届全国书法大展,获金奖、一等奖三十余项,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书法家,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会员称号。在《中国书法》等十余家专业报刊发表作品三十余件,《书法报》等专业报刊专题介绍。作品及传记被收入多部专业辞书和作品集。出版《温刚书法集》,举办个人书法网络展。作品还被中南海、孔府博物院及韩国、日本等收藏。


  温刚的书法当首推甲骨文。他从1989年开始研习《甲骨文编》,边识字、边临摹、边集字、边创作。同时搜集购置了大量相关资料及工具书。他重点研习甲骨书法大家法书,受潘主兰的影响尤深。潘主兰善于以笔代刀表现甲骨文的疏朗与秀润,更善于以自作诗词楹联作为甲骨文书法创作的主要内容,这无疑对温刚书法创作风格取向起到重要的影响。
  温刚所书甲骨文内容,大多为自撰诗联。他坚持古为今用,以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为主,从文雅的言辞中可见他书外功的造诣。虽然甲骨文单字四千五百多个,可识之字才一千一百多个,常用字仅七百多个,加上一些名家集字诗联在前,要想创作出富有新意的诗联难上加难。可是他知难而进,求师问道,刻苦钻研诗联知识,十多年来自集甲骨文楹联三百余副,诗二十余首。例如,他入展九届国展的自集甲骨文诗:“书林沐好雨,艺圃集众宾。化古为今用,承前启后人。涵德宜养艺,弃旧贵图新。”入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的楹联:“好风入室良朋益友同燕乐,初月在林古树幽花共鹿游。”入展纪念建党85周年展的楹联:“百姓小康逢时雨,九州安定沐好风。”
  常人的甲骨文书法内容大多直接选用罗振玉、丁仁、潘主兰、徐无闻等名家诗联,或直接参考当代书家甲骨文作品。而温刚则主张甲骨文书法创作,要尽量少写司空见惯的名家集字楹联或诗词,因为写的人太多了,很容易出现雷同现象,还有临摹抄袭之嫌。
  温刚很讲究书法的形式,每一件作品都是经过苦心经营而成的,努力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他用纸以安徽加工类仿古等色宣为主,呈现古香古色之韵味;用墨经常朱墨并用,朱色正文与墨色款识相映成辉;用印以高古典雅一路的风格为主,大小得体,位置得当,印泥以仿古、紫砂和深红色为主,色彩与纸墨和谐统一、浑然一体,有时还辅以或朱或墨的界格。从楹联、条幅、中堂到斗方、横幅和扇面等各种形式,从大到八尺巨制,小到尺方之内的作品,他均能恰当把握并且得心应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这些形式有机构成了既古朴和谐又色彩丰富的视觉美感。他认为书法形式是外表,点画结字是核心,文字内容是灵魂。主张创作书法精品一定要选用精良的材料,选择精美的艺术形式,选取精深的书写内容,表达精诚的创作思想精神。
  甲骨文书法古奥高深,没有一定的古文字基础和学养很难驾驭。温刚以笔法结字为切入点,二十年如一日,终于修成正果。他注重甲骨文的书写性,其作品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既不失甲骨文的基本笔法,又能流露出生动的笔情墨韵,或藏或露、或方或圆、或中或侧、或润或枯,露而不失线质的劲挺,活泼而不失笔法的沉稳。
  温刚更讲究甲骨文的字法。他治学严谨,用字准确,严格遵循“六书”,每字必以甲骨文权威工具书为准,从不随意搬用二手或三手的字法,反对凑合偏旁部首杜撰古字。他既注重单字美,更注重通篇美,做到字与字上下左右呼应默契,变化统一,形神兼备,自然和谐。他的甲骨文大字遒劲挺拔,小字平和质朴,各具风采。其笔法之精到、结体之静穆、章法之和谐、神气之清雅,令人折服,博得专家们的好评。书法家于明泉评价说:“温刚作品用笔爽利洗练,得甲骨文峻健超拔之趣。”江苏省甲骨学会会长徐自学评论:“温刚的甲骨文书法,书写有甲骨契刻遗韵,章法讲究美学,内容富有新意,不俗!”
  温刚还擅行草书。其行书深得米芾之遗韵,大字朴茂顺畅,小字文雅和美。1995年他始学章草,他的行草书是以章草为本,糅进今草和行书的成分,既克服了章草古板单调的不足,又不失高古之神韵。特别是他在甲骨文作品款识中的行草书,与正文相得益彰,渗透出高古雅致之意韵。温刚也偶为隶书,结体端庄,用笔方圆相济,用墨枯润相生,章法和谐统一,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自家风貌。
  温刚为人忠厚,谦和平易,具有温文尔雅的儒者之风。他崇尚儒家文化,注重品德修炼,主张习书先做人,立德为先,德艺双修。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为书法界熟知,如今成就更高,名气更大,但始终不自满、不张扬,深得书道同仁敬佩。他是鹤岗书坛的带头人,不保守,乐助人,凡有问道者,他均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指点迷津。他多年来团结带领书友们研讨书艺、交流信息、传授经验、创作精品、开展活动,使鹤岗书法团队走向全省和全国。
  年逾知天命之年的温刚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不为功名利禄所诱,不为浮躁风气所动,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已任,继续在书法艺术的精神家园中辛勤耕耘,可谓书如其人。他把书法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是想通过朴实无华、安详静穆的书法风格,涵养高古之气韵,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书法艺术除了技法层面外,要靠修炼、眼界、积累、阅历和时间的磨砺,缺一不可。我相信随着他的创作思想不断提升,功力修养不断加强,其视野会更加开阔,书艺会愈臻成熟。
其他文献
一  走得很快的那个人  忽然和一片落叶一起蹲下来  狠狠地系了一下鞋带  二  那些奔跑的马儿走远了  草原上孤烟如云  一壶酒还在喉咙里咕咚咕咚  三  雪忍耐着  不堪与大地相见  是谁横下心弄脏了秋天  四  还是那碗酒  在沙漠的尽头  喂养着沙哑的歌喉  五  原谅那张嘴唇  在饥饿的时候  顺便吻了一下秋天  六  捎带上爱去敬畏秋天吧  当金黄的灿烂的归于灰烬  谁还去冒犯你的安息
期刊
种 子  觉悟于埋没,重生于黑暗  自身即是光明  站起来  拎住根就能拎起整个大地  只等雁鸣阵阵  只等春雨声声  每朵花的前生  都是一粒种子的心跳  把花朵送到高高的茎上  是一粒种子一生的梦  所有的种子都想站起来  即使发芽之后跪着走  心也向上  心中的太阳就是天空  根  倒叙  探微至深  开辟一万条路领悟黑暗  盘曲  饮尽孤独  在大地的胸脯上耸成乳  为了走出一条油绿的生命
期刊
女儿给自己找了个好工作  很多人就不解地问  你爸干什么的?  这家伙眼睛都不眨一下  干脆的回答:挖矿的!  这真是一个形神兼备的答案  深得我的真传  没错,我就是一个挖矿的人  数十年来  每一天都肩扛十字镐  手拿放大镜  奔波在这荒山野岭上  寻根究底,挖山不止  恨不得一锄就刨出一座金山银山  然而,不知是运气太差  还是愚钝至极  至今还没有遇到一座富矿  还是一个穷光蛋  每天还奔
期刊
4月26日上午,“冀中能源杯·第三届感动中国的矿工”发布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理事长李世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李万疆,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主席王俊治,原煤炭部老领导,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彭建勋主持。煤炭行业干部
期刊
我每次去大坳,都要去看看幺叔的小石屋。  小石屋在一棵大樟树脚下,旁有一条苍黑色的石板路,石板路很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石板之间,生出些青苔和小草。小石屋全用石头砌成,顶上盖着薄薄的石板。石屋紧挨着一座合葬墓,坟墓挺大,用石头做成,以水泥勾了缝。坟上插满花圈,还有纸旗、纸伞。坟前有未燃尽的香烛,地上落满纸灰、爆竹碎屑。  说实在的,在我的心中,这间小石屋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实相了,还是一种精神文化
期刊
一  从井下上来,牛山儿失魂落魄的犹似掉了魂。他觉得窑衣湿透了,贴在身上冰凉冰凉的,好似冰冻的铁板,彻骨的寒。出这样的大汗是累的吗?不是,是吓的。今儿在井下他“见着鬼了”,把他吓得魂不附体。俗话说,人不能干亏心事,若干了亏心事,心就飞了,魂就散了,再也捡不回来。今儿他干了亏心事,心魂已在万里长空遨游,再也寻不到归处。  今儿班上,派了两茬活儿,一茬在南八槽刨毛洞,一茬在南七槽刨毛洞。南八槽别名叫“
期刊
当年小哥哥比她还小了一岁,可是他非要她喊他小哥哥不可,他呢喊她小姐姐。小哥哥九岁时,小姐姐十岁。  就是十岁那年吧,他从学堂放学回家,跑到她家里去,给她看他在课余时间做好的一把小手枪。  当时,她刚割了一筐猪草回来,栏圈里的猪咴咴直叫,她踩着栏门前的一块石头,前倾着身子向圈里扔草,草里有拉拉秧,把她的裸露在外的胳膊拉的一道一道的血痕,嗤拉拉地疼。她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小姐姐,快,快来。他躲在大门
期刊
水润乾坤书雅韵,墨染大千绘华章。陶亚力——一位步入不惑之年的北方汉子,以赤子之心体悟自然之道,以仁智情怀观照生命之美,一点一画坚守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一管一毫构筑着东方美学的人文怀抱。  陶亚力是位山西煤矿画家,自幼秉承家学,在书香墨韵中启蒙开智。幼年习书,稍长师从其父及众位名家师长,习练中国水墨画,勤学善思,艺业渐进。后入中专学习美术,广泛涉猎中西画科,打下扎实的艺学基础和造型能力。中专毕业后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史修永副教授的《多维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煤矿小说》于近期出版了。史修永在读博期间侧重研究文艺理论与文化理论,到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工作之后,开始探索新的研究领域。经过慎重考虑,他最终选择了煤矿文学。他的选择,一方面是适应中国矿业大学的发展定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名青年学者的现实观照和人文情怀。新著的出版,得到了著名作家刘庆邦的肯定,盛赞他“勾画确定了煤矿文学的版图”。这
期刊
在甘肃省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百里矿区,一提起索小平,很多人都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他是窑煤集团三矿的一名宣传工作者,因为他在绘画、摄影领域自学成才、自成一家,成为甘肃省煤炭系统小有名气的职工艺术家,人们习惯敬称他为“索大师”。  自1974年参加工作以来,索小平一直在窑煤三矿宣传部门工作。多年的宣传工作经历使他对绘画和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干出点儿名堂,他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几乎把精力都投入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