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乐学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乐学呢?这就首先需要教师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观念,教为学服务,主导为主体服务,实现双向互动的探究性教学,为主体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点燃起他们强烈求知的欲望之火,才能真正实现课堂上“我要学”、“乐于学”的学习氛围。
  
  1.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营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这个学习环境主要指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阅读中也才会激情迸发,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教师如果在教学时板着面孔,不拘言笑,或摆出盛气凌人之势,教学氛围必然趋于紧张,学生易于产生压抑感,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师道尊贵”的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员”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可推心置腹交谈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受、看法、疑问“放肆”地畅谈。不管谈得多么幼稚可笑,多么风马牛不相及,所提问题多么简单,多么离题万里,教师都应予以尊重和鼓励,肯定他们至少是勇敢的。对每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每一个谈感受、见解颇为独特新颖、准确贴切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于表扬或奖励,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的是心情的愉悦,心灵的激情震撼,从而让学生以能谈善问为荣,对语文乐之爱之,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2.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和学应该相辅相成,然而在目前“应试教育”观念还没彻底转变的教育现状面前,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总是被教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杨振宁教授给中国科技大学班指出的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好奇心,也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渴求,“要我学”也才能转变成为“我要学”、“我乐学”。因此,学生愿不愿学关键还看教师如何引导了。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读书融心于文,达到人文合一的读书境界,然后提出阅读中的疑难困惑,教师在精心钻研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前提下进行调控引导,学生进入“研讨者”的角色,探讨自己的问题,情绪一定高涨,其乐无穷。
  
  3.重视学法的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是能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挖掘学生内在潜能,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能开拓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充分开掘语文学习资源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还是知识转化能力的中介。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教学的这一最高境界,唯一办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的“授之以渔”,有意识的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必须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正确阅读课本,科学听课,指导他们学会做笔记,学会整理学过的知识,学会复习巩固。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时特别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M•劳埃有句名言:“所谓教育,就是所有学会的东西都忘却以后,仍然留存下来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学生学会思想方法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因为思想方法是一辈子有用的东西。那么,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适当渗透高效的学习方法呢?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过程。
  
  3.1 遵循学生记忆规律,经常朗读、背诵,加以巩固。对要求背诵的文章,可每天在上课前背诵一次,直到所有学生都记住为止。间隔时日,再复习背诵,巩固成果。
  
  3.2 角色读书法。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文字优美,情感性强,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时进入角色,感觉跟着阅读走。
  
  3.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解决问题,乐于在交流中共进。
  
  3.4 教学生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如在教学《荷叶圆圆》、《再见了,亲人》时,因为后几部分跟前一部分结构、写法类似,教师在对第一部分学法指导后,后面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刚学的方法得以巩固,而且学生灵活运用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培养,事半功倍,和愁无效?
  
  3.5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收效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只要唤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的意识,我们的课堂一定充满了灵气与活力,一定会成为学生个个爱之的课堂。
  
  收稿日期:2009-1-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学生矛盾冲突的办法多种多样,根据矛盾冲突的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科学地进行处理,才能缓和矛盾,平息冲突,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取的办法有:①“直接了当法”;②“迂回法”;③“调节缓和法”;④“限制约束法”。  [关键词]学生;矛盾冲突;处理办法    一个班级,一个学校,都是集体,在每一个集体里生活的是一个个充满鲜明个性的个体,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课堂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观”无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丰富性、复杂性,意识不到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生命力,更是忽视教学对人的生命发展所富有的重要使命。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凸显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中
期刊
温家宝总理曾在接见教师的会上说过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爱心,二是要有知识。我们说知识是无边无际的,但爱心也是无边无际的,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就懂得不停地学习,增长知识。看来爱心是首要的,是推动教师进取的动力。宏大的爱心,体现在方方面面。    1.教师要钻研教材    备好课,抓住课堂40分钟,是钻研教材的前提。目前,一些教师在网上下载教案,这样就出现,教师不写教案,不看教参,甚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成长离不开三种食品,即营养、知识和爱。而爱是造就儿童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去感染学生,用发自心底的爱去滋润学生,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充满师爱的激励中经常保持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如果说学生是一株松苗,没有老师爱的阳光照耀,就不会搏风击雨,茁壮成长,慠立参天,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老师必须以爱为起点,把师爱的阳光无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学做了一个全新的注解。那么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应该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极重要条件。而这恰恰又是我们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簿弱环节和追求目标。我觉得课堂氛围的问题,它涉及
期刊
前苏联教育学家斯维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激励、唤醒、鼓励”学生,使他们感到“读书乐”而“乐于学”。没有幽默的教师是一尊雕像,恰如其分的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融洽,会使教学锦上添花。因此,教学中应当重视语言的幽默。  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教学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在教学中
期刊
1.抓准题眼,牢记题意    在此,我先知道学生仔细地读一读写作题,思考揣摩,让学生从心里明白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写作题用“第一次××”做题目。“第一次”做什么,可以是洗衣服,值日,提水,看家,大扫除等活动。为学生选材提供广阔的天地。“第一次”是《第一次××》的题眼,指明了作文提的要求。再指导学生抓住“第一次”,准确地审题,把握“第一次”做过的事情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和心理状态。    2.自由联想
期刊
语文教师大概都深有同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其实仔细想想,作文的教和学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至少有一些做法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并不是离自己很远或高不可攀,下面的一些做法也许对大家都有点帮助。    1.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现行的考试制度分数是升学的唯一标准。这样使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期刊
[教材说明]  《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课文选的是前四句。低年级儿童对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采取“以读带译”的教法,即初读感知、细读理解、诵读悟情。在讲解古诗时,化诗为画,使诗句内容形象化。最后配以诵读、吟唱。这样学生就能领悟内容,体会诗情。  [导练要求]  ①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②
期刊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良好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具有强壮的体魄,匀称的体型,潇洒的姿势,优美的动作,充沛的精力,着装整洁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质,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很强的吸引力,产生一个很强的“心理定势”。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影响学生对他的印象,会有形无形地左右着师生情感的建立和交流。    1.体育教师的外貌形象    人的外貌是长相、衣着和姿势三个方面组成的。因此,尽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