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通州市通海中学江苏 通州 226311)
  
  在课堂教学中,若以满堂灌为特征,学生将对学习毫无热情;若以谈话为特征,学生学习也不活跃;而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对课堂教学参与性显著提高。可见,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放飞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具有多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对此,我们做到:
  
  一、营造民主氛围,活跃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思考问题,有机会创造。
  激发学生质疑的关键是创设良好 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质疑的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质疑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显露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质疑意识就可以获得成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妙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通过多种形式的创造性实验等方法,使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们感到新奇,充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外部知识直接输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以原有知识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将新知识进行主观改造后,纳入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认知结构改造的起点是认知的冲突,教师可以呈现几个相互“矛盾”的事实或实验现象的任务,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当学生的认知产生不平衡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自觉解决冲突的任务,从而达到认知的平衡。如“全反射”探究任务的构建:课堂演示,在透明的玻璃缸中倒入清水,将一支透明的空试管插入水中:
  师:请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试管浸在水中的部呈银白色,试管的外壁像镀了一层银(现象1),(学生带着好奇的眼光)。
  师:请四位同学上台,从大试管口向下看试管内壁,有没有看到银白色现象?
  生:试管内壁没有看到银白色(现象二)。
  师:(缓缓向试管中倒入清水)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试管内有水的部分银白色消失了(现象三)。
  师:请你们根据老师演示的三个实验现象,提出你的猜想没,并设计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
  当教师将貌似“矛盾”的任务抛给学生时,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平衡被打破了,思维积极性被激发,很快被吸引到学习情境中来,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营造探究情境,发展学生思维
  
  探究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本质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因此,主体参与是有效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基础。但主体的参与应当是在周密的教学设计下实现的,决不是学生的“信马由缰”的自由活动,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是有效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学生科学地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的和条件,指导学生设计方案;科学组织、细化分工,便于学生进行试验收集证据;提出科学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评估;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有利于与学生合作交流。
  启发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好奇好问是好表现是青少年的天性。两岁的孩童总喜欢问这问那,且喜欢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然而这种天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压抑了,而今就是要把这种“天性”释放出来。学生在课堂中善于观察思考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他们出于好奇提出的一些问题,如果直接回答,虽然能让学生释然,但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果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和老师的适当点拨,学生们自己得出了结论。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四、营造联想情境,拓展学生思维
  
  物理教学的艺术就是通过物理教师的真情实感将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装饰成美的形象,产生感染学生心灵的魅力,点燃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火焰,激发学生追求真知的本能。以《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联系已经学习过的阿基米德定律时的思维方法:观察实验 分析推理 归纳结论。首先做一些生动的“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获得鲜明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对各种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1、闭合回路中部分导线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2、磁铁与闭合线圈作相对运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3、通电螺线管(原)与闭合线圈(副)作相对运动时,闭合线圈(副)中产生感应电流;4、线圈(原)中的电流突然接通或断开时,闭合线圈(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5、通电线圈(原)中的电流强度大小发生变化时,闭合线圈(副)中也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些结论,都是从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只分别反映了“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个侧面,而没有反映其本质。把这些结论归纳起来,得出“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结论。“磁通量的变化”并不是直观感知的对象,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思维的产物。我们借助磁通量变化,便能够形成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相对完整的认识。
其他文献
无线数据广播是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的富余部分,增设数据信道进行点对点、点对面的数据信息传输系统。作为数据广播方式,具有有线通信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数据广播的覆
(海门市四甲中学 江苏海门226141)    摘要: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教学之法,把数学教学在寓教于乐之中。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主体活动 渗透 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中学浙江兰溪321100)     摘要:数学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把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明确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和缺陷,处理好辩证统一关系;以有效性为目的实现动态调控,处理好速度与效度关系;立足三维目标的整合,处理好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件 关系处理    多媒体辅助课件,它以灵活可控的交互性,跨越时空的再
(四川资阳市乐至县蟠龙镇初级中学四川乐至 641513 )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兴趣。  关键词:数学 创新兴趣 培养策略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
(江苏如皋市九华镇龙舌初中江苏 如皋 226500)    摘要:数学新课程改革已深入开展,“课题学习”作为数学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它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题学习 意义 问题 建议    数学课题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
( 浙江省东阳市画溪初级中学浙江东阳322100)    摘要:操作活动,能够启发学生更快地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在操作中观察,促进自我发现;在操作中猜想,引导自主探索;在操作中互动,促进合作交流。  关键词:数学教学 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被数学教师广泛认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可以促使他们的眼、手、脑
(双流中和中学四川 双流 6102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的思想方法对各学科的渗透越来越高,利用数学的有利因素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用好教材,发掘教材,加强联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思想方法对各学科的渗透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用好教材,发掘教材中的综合素材    例如几何课本中一处“想一想”说了这样一个问题
(江苏靖江外国语学校江苏 靖江214500)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引入;陈述故事引入新课;学生游戏引入新课;物理实验引入新课;借助生活常见现象或熟悉事例引入新课。  关键词:兴趣 求知欲    课堂教学的引入,虽然在一节课中只是短暂的几分钟,但却是一节好课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挖掘。课堂教学的引入,往往会使
本文对二次方程根分布的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最近,我们就“少儿与电视”的某些话题,对福州市部分小学的学生与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少儿中,经常阅读课外书报的占21%,经常听广播故事的占32%,经常收看电视的则高达95%。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