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培优补差”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2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优补差”,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这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事情,也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体验,拟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精讲巧练三个方面提出对策思路,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是“培优补差”的前提条件。可以说大凡有经验有成就的教师往往都在激发学习兴趣上大下功夫。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目标激励,化苦为乐
  现在的中学生处在一个跨世纪的时期,历史和人民对他们寄予了厚望,这就要求他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为四化大业奉献才智。对中学生来说,学问也是立身之本。教师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自觉性,可经常讲些古今中外学有所成者“苦读”的典故,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其勤奋学习的内动力。
  2、讲求实效,学有所乐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就可能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对此应十分珍惜,及时巩固强化,并设法努力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乐。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必须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教学目标的提出要实事求是,难易适中,份量合理,同时要善于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课课有得。还要注意层次要求,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基础较差、求知欲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应当及时地加以肯定,并予以表扬。只有这样,久而久之,无论是语文学习的“尖子”,还是“后进生”,才会喜欢上语文课。
  3、身体力行,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教师来说,有广阔的施展空间。这里仅介绍教师“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要求学生背诵的名篇佳作,自己先“亮相”示范,以激发兴趣,沟通心灵,引起师生的感情共鸣。还要经常“下水”作文,与学生“同甘共苦”。只有这样,才能体谅学生的苦衷,不搞“无米之炊”。久而久之,语文老师的形象不仅是可敬的教师,而且还是可亲的学友,学生就可以从教师身上吸取巨大的精神动力,于教学相长中,共同提高,培养起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是“培优补差”的奠基工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习惯是人在长期的反复实践中形成的近乎本能的反应。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意识的高度自觉。良好的学习习惯跟自觉的学习态度是一致的,语文要“培优补差”,就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规规矩矩的写字习惯
  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的毛病,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首先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新生一入学便要从头抓起,严格要求,决不懈怠。平时,也可以通过书法比赛,来活跃气氛,促使“尖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后进生愧而努力,发奋追赶。经过一学期左右的严格要求,学生便会习惯成自然。这样不仅会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2、专心致志的上课习惯
  高效率的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方位接收,多感官协作。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上也应尽可能注意“听、说、读、写”组合,强化授课的整体功能,尽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积极兴奋状态,聚精会神地上好每一堂课,使优生、后进生都能在课堂内打好基础。
  3、博览广摘的阅读习惯
  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喜欢理科的,一天到晚,都在数理化的题海中遨游,从而忽视了语文的课外阅读,造成了知识面狭窄的弊端。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开展“课堂三分钟小练习”,内容可以是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或文学(文化)常识,课外先做好读书卡片,优生、后进生个个参加,课代表督促。另外,教师可以选好的课外书籍,在班上定期展阅,让学生阅后交流心得,老师再作讲评。这样,经过长期的努力,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4、取长补短的互助习惯
  古人云:“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优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而且优生并非什么都优,后进生也不是样样都后进。同学们朝夕相处在一起的机会多,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因此,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以生教生,以好带差,以差促好不失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良策。
  
  三、精讲巧练
  
  精讲巧练是“培优补差”的最佳途径。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从心理上分析,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因而只有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获得。作为教育者,对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属性始终不容忽视。“主导”的核心在“导”,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作“导演”,不做“主角”,这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熟悉大纲,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其次,要钻研教材,对知识点成竹在胸;再次,就是切磋教艺,导而有方,达到科学性、序列性、艺术性、愉乐性的完美结合。惟有如此,方可居高临下,左右逢源、事半功倍。倘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能以精胜繁,以巧胜拙,培优补差,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才不至于流为空谈。
  (作者单位:274100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二中)
其他文献
新学期伊始,我刚接了一个新班,马上要与学生见面了,心里颇有些激动。我向教室走去,却一眼发现教学门外蹲着一位女同学,低着头,手指在地上胡乱地划着。我很诧异,其他同学都已经在教室埋了,为什么她却蹲在外面?于是吃惊地看着我。那一瞬,我不由一怔,马上明白了她为什么不进教室的原因。原来,她的右边额头靠近眼框处长了一个拇指大小的肉瘤!这使她的五官显得不和谐,大概是怕同学取笑而不进教室。  象这样因为自己的容貌
期刊
基础不同,目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我们缘何千人一面,以同一个模本打造?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回炉,重新打磨,对人,我们还能重新“回炉”打磨吗?  构建人文校园,营造良好班风学风,寻找校园文化新的生长点,加速学校人文精神的养成,以民主合作而不是严格管理或彻底分权的方式,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学习、研究、创新与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氛围,让教师自然成长,自觉优化教育行为,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互动,体现因材
期刊
一、备学生——构建可以机动的分层教学对象    义务大纲指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等各不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如何实行”因材施教“呢?这要视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我对一个教学班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由弱到强将他们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各方面情况都会发生变化,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对各层次学生作出必要的调整,以保护学生的
期刊
课余时间,我们常听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更难管。”对学生的管理,其实就是班级的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层集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这个场所中充满生机和活气,学生“活”起来了,学习有兴趣,成绩提高快,学生就好管。如何让学生“活”起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班主任要做学生“活”起来的表率    班主任是学生的偶像,是班级的领导核心。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
期刊
生态环保问题是21世纪的核心问题,焦点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濒危物种灭绝,酸雨与沙漠化,这一切都直接关系着人类当今与未来的生存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必须形成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共识,人类才能最终拯救自身。然而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精神抑郁,两性对抗,人伦的沦丧,爱的缺乏形成了对人类的又一致命杀手。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何去何从?我有幸一直在中学任教,常常为当前的教育现状感到忧心,虽然力量微
期刊
【摘要】对教师的评价,关系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内部的管理,关系到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是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长期以来,各个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各持已见,各行其事,结果是既有取得成功而促进学校内部管理上台阶的。又有做法不当而适得其反,打击或挫伤教师积极性乃至影响到学校内部管理的,因此,如何搞好教师评价制度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需要认真加以研究探索
期刊
从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品尝了酸甜苦辣的滋味,然而体会却是美好而深刻的。  记得刚踏上讲台的那年,碰上了让我好不难堪的事情,我阴差阳错地担任了我侄儿的班主任。侄子生性顽劣,加之我两个哥哥的孩子中只有他是个男孩子,家里娇生惯养,事事宠着他,使他变得霸道刁蛮。一次,他把一个学生打得头破血流。我一气之下,当众给了他一巴掌,恶狠狠地训斥了他几句。谁知他竟和我顶撞起来。我带着受伤的学生看完医生时,他却逃
期刊
一、农村初中女学生的现状    由于近年来,农村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尤其是初中学生家长外出的比例最大,这样,就导致了孩子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无人关心,无人管理的现状。  初中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发育日趋完善。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有的女生因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加,肌肉力量相对减弱而对完成体育课的相关动作缺乏信心;二、有的因腼腆害羞或个人趣味爱好不合而不愿意参加活动;三、由于部分农村小学不注重体育课,有的错
期刊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活泼健康成长的气息。但当我听了一些公开课或观摩课后,我有一种较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一种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呢?下面就此谈我的困惑和思考。    思考之一:自主不
期刊
和谐的社会少不了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班级,和谐的班级体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