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耕云 文华种月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wor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云种月》是李潺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荧屏解说》、《翰墨耕云》和《文华种月》三大部分。作者平生在书画、文学领域勤恳耕耘,书名“耕云种月”,即由此得名。该书既有编拍电视节目时所用的荧屏解说词,也有进行书画诗词等艺术创作时所写的评论、札记,还有缅怀人物的随笔和游览各地美景及出国访问的游记。共计86篇,内容涉及到艺术创作、乡土人情、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一、荧屏艺海——电视散文
  李潺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率先在湖南电视台设立了文化艺术专题节目,首次将书画赏析与电视节目结合,相继开拍了《齐白石》、《墨海游龙》等文艺专题片50余部,被誉为将书画艺术与电视节目结缘的开创者。本书《荧屏解说》部分收录作者在湖南电视台工作时所撰写的电视文艺专题片解说词,共计26篇。此类解说词可视为一种新兴的散文文体,即“电视散文”。“电视散文”作为书画赏析类电视节目中所使用的表述语言,最明显的特点是结构的简洁化和语言的口语化。《陈白一画笑佛》、《钟增亚画〈贵妃醉酒图〉》和《邬邦生画鹿》等文章,通篇不过百余字,寥寥数笔就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画家的创作状态和作品情趣,使人如身临直播现场。例如《陈白一画笑佛》,“快看,画和尚的大肚子了。活泼的小童悄悄爬到了笑和尚的肩上”,“通过袈裟的翻卷飞动,与笑和尚打坐的安详,一动一静,使画面充满了灵气”,口语与恰当的修饰词,将画家现场的动态与画作中“笑和尚”的神韵,一并呈现在观众眼前。
  除了百余字的小品,《荧屏解说》部分也有千字以上的长文。《齐白石》一文,为了更好更详尽将一代大师齐白石介绍给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作者从白石老人的童年经历开始写起,详细的介绍了他从小乡村一步步成长,不断感悟自然提高自己的技艺,走出家乡走向外面的大千世界,在动荡的时代变化中仍不放弃学艺,终成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的人生历程。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特意提到了白石老人逝世后其门下弟子传承其衣钵,发扬齐派艺术的事情,向白石老人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和传承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致敬。除了内容上的丰富,《齐白石》一文在结构上也很值得考究。它既可以说是一篇人物传记,也可以说是一篇报告文学或特写。李潺先生通过融合不同手法,创造出一种给人以全新阅读感受的电视散文,可以说开创了电视湘军的文学创作先河,这种在艺术上、工作上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今天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人员学习。
  二、湘味浓郁——乡土散文
  李潺先生出生于湖南武冈,当你阅读他描写家乡的散文时候,不难发现他对家乡充满了热爱和怀念。在他的笔下,武冈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仿佛都具有了灵气,它们浸润了武冈人淳朴善良的民风,在天地间潇洒自在的生长。
  作者热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更热爱家乡的人民。《情谊》一文,以秀丽的湘江风光开篇,用小说的写作手法带入人物宏卿和雷厂长,通过乡亲们对雷厂长的回报和雷厂长带头辛苦卸瓜菜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普通劳动群众的淳朴品质。又如《吵房》一文,标题取自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意为闹新房。背景设在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描述了一对工厂新人在新婚当晚,不满于传统吵房习俗,以展示革新压花机提高压花速度的方法,转移了前来吵房的车间工友的注意力,使一场本来热闹庸俗的吵房活动变成了认真严肃的技术革新讨论会的故事。文中鲜活有趣的人物和事件,让我们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工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活动。
  《山乡婚夜》一文,以清丽委婉的文笔赞美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纯净的爱情。作者在开篇的手记中写道“湘西南山乡的婚夜别具它饶有风趣的情调:这天晚上,小伙子,姑娘们庆贺新郎、新娘,陪伴在新房里,纵情对歌,半夜不散”。散文中引用了大量青年男女的对歌,这些对歌不仅继承了民间对歌生动风趣的特色,而且还具有时代特色。“梁山伯”与“祝英台”,现在变成了“公社村”、“革命乡”里的热爱劳动的好社员。同样是新婚夜,这里没有庸俗的吵房,而是优美动人的对歌,歌声不仅深深的留在了作者的脑海里,也打动了读者,仿佛回到了那个单纯美好的山村之夜。
  这种感受让我不禁想到出生于湘潭的齐白石先生和生于农家的中国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在他们身上,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家乡仿佛都给予了他们的艺术创作足够的灵感和营养。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故乡的那些事物和记忆守护了他们对艺术创作最初的热情和美好感受。
  三、金针度人——书画散文
  李潺先生诗、书、画、印四绝皆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斐然成就。他将几十年艺术创作的感悟,写进了散文,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广大书画爱好者。他认为书法艺术的时代风骨,是以雄迈豪强、奔逸灵空为主调,率意、朴拙、恬淡、疏古等等是围绕主调的谐音与合唱。因此个人在书法上沉醉于奔宕雄肆的草书的追求与研究。通过加大笔画粗细的比例及大量运用枯笔,用墨夸张、突破行距,从而达到随情而生、随感而发、无拘无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
  李潺先生不仅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所感悟,他对艺术家朋友们也不吝于赞扬。他为多位友人撰写序言、评论、传记。在作者的笔下,艺术家们各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或内蕴精深、或凝重厚健、或秀逸清明、或沉静厚拙、或刚正遒健、或质朴古拙、或直率憨厚、或雄浑酣畅。其中有部分艺术家正是由于李潺先生逢人说项广为宣传,才打开了知名度,开辟了艺术创作的新天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艺术蒸蒸日上,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名家及书坛新秀。有感于国内及海外书法的蓬勃发展,作者在二十世纪末大胆预言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之后,经过几代书人的反思与奋斗,成熟了的书法新格局会推出一个高峰;一代巨匠将随之诞生,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一群。此时,书法的国际化将成为现实,书法作品市场将是一片繁荣。李潺先生的预言,不仅是当今书法人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当代书法发展的趋势。
  李潺先生不仅撰写了大量书画散文,还积极参与到传播和推广艺术作品、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活动中。除了编拍《齐白石》、《墨海游龙》等50余部电视文艺专题片,他还组织开展了1988年龙年国际书法篆刻电视大赛、1992年中日百人书法展等一系列大型书画活动。此外, 李潺先生还先后应邀访问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作品在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比利时、菲律宾等国家的国际书画展中展出,为推动我国当代书画作品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产品,受到不少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艺术家及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就专门列出“每个人都应知道的100本图画书”清单,并经常更新;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绘本的创作、出版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相当发达。虽然绘本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南北朝时期佛教壁画的“经变画”,但当代中国的绘本创作和出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质上,却均远远落后于境外,有国际影响的绘
期刊
在高腔和弹腔交织的优美旋律中,享受的是湘剧艺术的迷人魅力;从起伏跌宕的故事里,重点讲述了一个革命者、一个旧知识分子和一个旧军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在恰到好处的舞美架构中,展现的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湘东风情;在演员的精彩表演和纯正唱腔中,传递的是长沙湘剧人继承与创新并重的艺术创造力。获得第四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和多个单项奖的现代湘剧《苏秀才》,不愧是创、导、表、灯、服等诸多方面值得称道的一出戏剧佳作。 
期刊
2013年4月12日,湖南卫视“领SHOW2013”的开篇之作《我是歌手》第一季随着“歌王”的选出落下帷幕。作为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电视节目,《我是歌手》是对韩国MBC电视台同名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的引进,从2013年1月18日开播以来就汇聚无数观众的目光,短短13期节目,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多次居于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节目收视接连破十,而且参赛歌手的不少竞演歌曲也在各类音乐榜上居高不下,大众对
期刊
何纪光先生以其近半个世纪的精力心智坚持继承、改造、弘扬湖南本土高腔山歌的传统唱法,学习、吸纳、活化西洋科学发声功法,使其创立的“新型高腔唱法”行腔于三个八度(a-f3)之间,起伏跌宕,“换嗓”自然,声音“下得去”、“上得来”、“唱得响”,达到了出神入化之艺术境界。  一、高亢激越  生长在“歌舞之乡”湘西古丈,自小受民族音乐文化熏陶影响深远的何纪光,其音乐(声乐)艺术滋养首先来自于原始和传统的湖南
期刊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本土剧种中最为重要且流传最广的一个。作为湖湘戏曲文化中典型的俗文化形态,它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种独特的湖南本土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遗”现状和花鼓戏的境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它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它与其他文化遗产有区别也有联系,是一种动态的活的遗产。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
期刊
身在特别行政区,对于紧邻的特区自然了解颇多。但如何理解特区文学,自己还缺少心得。倒是从张奥列、郭海军的特区文学研究中得到不少启发,尤其是郭海军的《边缘的前卫》一书,令人感悟到特区文学生存的价值:虽然处身于边缘,却又体现出前卫的素质并施放出相当的影响。边缘与前卫,乍一看似乎是相互龃龉的两个中心词,但它们也的确可以在文学的价值形态上整合在一起,而且只有这样,才显示出特区的文学风致,特区的文学价值。  
期刊
《感悟》是作曲家尹晓星十二年前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于2001年2月在《歌曲》杂志上发表。  据作曲家尹晓星自己感言:“《感悟》这首词,极富哲思美,字里行间灿射着一种高尚人格魅力的生命之光!像‘名利终是一幅镣铐’,‘走出困境,是非恩怨一了百了’,‘人生路程千里迢迢’,‘心中自有云淡天高’,‘付出的何需回报’等诗句,其内涵有着深邃的艺术境界和超越时空的审美精神。”  “在酝酿为其作曲时,觉得这首作品应
期刊
似乎是一种共识,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圈子正面临着某种困境。争议作家安妮宝贝说:“中国当代小说的主题,大多是集体覆盖个体的方式,很少呈现出个体内在的生命探索,一些貌似主题宏大的小说,创作者野心勃勃试图当时代的总结者和发言者,但很可惜他们似乎并未得出什么有力的明晰的结论。”①无独有偶,文学评论家郜元宝也说:“中国作家太喜欢离开他们熟悉的某个角落而企图把握宏大的历史问题,结果大都以失败告终。”②在一种巨大
期刊
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可谓是闻名于世的先锋建筑师。他前卫大胆的建筑作品被业界看做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识过程,他钟情于行动派的创作方式,他所设计的建筑充分表现了他动感、随意、自由的创作过程。行动画派代表了先锋的图式思维创作方式。它是在探寻人的大脑中潜意识的形态。弗兰克·盖里曾这样介绍自己:“我就是那样思考的,我不过是移动笔。我考虑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太顾及我的手。”  一、雕塑般的建筑  由于童年时代一
期刊
如今的文坛习惯于以代际划分阵营,代际划分中“80后”写作是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存在。比起“70后”和“90后”来,居中的“80后”得到文学时尚的眷顾最多,或者说卷入文学时尚的程度最深,“80后”由此成为当下中国文坛的宠儿。然而,“80后”又是一个被遮蔽得最深的存在,当“70后”很快摆脱卫慧、棉棉的阴影而开始自主求索,当“90后”还处在“80后”的阴影下彷徨无主,唯有“80后”还在韩寒、郭敬明的时尚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