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pre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是一种融学生自学、自主思考探索、教师启发诱导、恰当点拨为一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 校对答案,组内讨论→组间交流,解答疑难;“自学反馈”,检测知识→展示交流,点评补充→巩固提升。这些过程环环相扣,自然地实现了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此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实践探究,质疑交流,创造提升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先学后教反馈矫正自主学习课堂效率
  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教学模式是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融合学生自学、自主思考探究、教师启发诱导、恰当点拨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实践探究,质疑交流,创造提升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这一方法浅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一、“先学后教 ”中学生怎样学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的最深刻,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相信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一) 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是否把握其重点、关键点,是否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和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我校学生大都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具备预习的方法。
  (二) 掌握预习的方法非常重要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老师编写的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除了回忆和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外,还应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点在哪里等等。预习时,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和疑问,最后确定上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上课的效率。
  二、教师怎样引导和督促学生先学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并用“自学反馈”进行督促
  由于我校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立“自学反馈”,上课时展示交流,点评补充。同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的,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解答疑难,最后巩固提升。
  (二)研究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生物学科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首先,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素质化。其次,学习生物一定要讲究“活”,学习时要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中,就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走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路标”,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自学辅导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深入思考,然后积极主动探索的。有些学生就会利用教师给的自主探究的时间“休息”,因此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所思所想,用语言、眼神、动作对整个课堂进行严密的调控,要让学生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提高实效。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师对学困生的练习、作业、试卷优先批阅,多采取鼓励、表扬、引导的方法,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
  三、教师应以学定教,因势利导,进行反馈教学
  我们的教学流程是: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校对答案,组内讨论→组间交流,解答疑难;“自学反馈”,检测知识点→展示交流,点评补充→巩固提升。
  每个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动态后,在解答疑难、点评补充、巩固提升等几个环节中,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
  热爱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不会停留于教材的叙述和教师的讲解上,他们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比如,在学习“胚胎工程”这一专题时,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怎样才能产生更为健康强壮的精子” ?“结婚后想要生孩子了,什么时候开始戒烟戒酒” ?“要戒多长时间” ?他们讨论相当剧烈。有个女生说“她要做一个伟大的母亲,要生十二个孩子,怎样才能做到?”大家一起探讨、帮她出谋划策。“怎样知道对方是否有生育能力”?“怎样才能生双胞胎”?等等,原本敏感、羞涩的话题,这时大家都大方提出来,并热烈讨论。学生对生殖和发育的诸多疑问在这一专题中得到解决,同时也为他们的缺失的性教育补上了生动活泼的一课。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讨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潜能,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是终生受用的。
  当然,要想让学生能敢于发问、善于提问、提出具有独创的见解,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其次,教师需付出极大的耐心,教师的耐心强度,就是其所造就的学生信心的强度。再次,对一些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要勇于承认,不要诡辩,不要批评指责,更不要强词夺理,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只有尊重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帮助和扶植学生的异想天开,才能使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著名教育学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的职责不是把知识塞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热爱学习;通过精心点拨,让学生亲历思维过程后,体会到豁然开朗的成功感。
  四、体会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体会
  在先学后教,反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它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风向标,所以学案设计以学情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的学生,提供具体的思路引导,帮助他们全面系统地把握知识内容,提升学习能力。二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在运用学案的课堂上,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把自己生活中的点滴体验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创新,真正变“苦学”为“乐学”。三是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减轻了师生的过重负担。通过“自主学习”→ 校对答案,组内讨论→组间交流,解答疑难;“自学反馈”,检测知识点→展示交流,点评补充→巩固提升。这些过程环环相扣,自然地实现了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导学案中练习的分层次要求,能做到当堂教学当堂过关,作业量也不大,有效地减轻了师生的过重负担。四是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导学案的编写与落实,既是集体的智慧,又给每位教师留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既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转化成了显性思维,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为转化成了动态的合作研讨,又为个人提供了个性化探究的可能。
  (二)存在问题
  教师依然有放不下的感觉。如何放手让学生锻炼点评的能力?如何控制学生讨论过程中无为的行为?如何处理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小组互助的关系?如何更好的体现小组讨论的实效性?等问题我们都在想办法改进。如何在课堂上更好的让好生、差生都有事情做?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探讨、真正的思考,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都是我们正在思考、急需解决、不断改进的问题。
  (三)改进措施
  观点先行,狠抓落实。布鲁姆说“95%以上的学生是可能学好的,只是时间问题;95%以上的学生是可能学会的,只是方法问题”。叶圣陶先生强调“教是为了不教”,“懒教师才能教出勤奋的学生来”。这些新观念我们天天牢记,并逐步落实。利用导学案进行分层教学,上课的起点和重点都是学困生;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个人责任;进行责任下移——学生学习目标感的培养; 落实小组管理机制,提升课堂效率。真正做到当堂教学当堂过关,当周教学当周过关,单元教学单元过关。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学生会学的更轻松,学的更快乐,学的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秀峰.推行导学案,打造高效生物课堂.生命世界,2009年第8期.
  [2]徐 丽.创建高效课堂的好方法——利用导学案.网络财富,2009年第6期.
  [3]井婕妤.生物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探索.生命世界,2009年第11期.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月2月.
  [5]蒋宗尧.导学与反馈.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6]教育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7]教育部.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年4月.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而我国目前的教育却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和现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不能满足的矛盾。因此,素质教育被提上了日程。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
期刊
【摘要】“生成”这一理论最早是叶澜教授提出来的,目的是突破传统教学“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但是,当我们走进新课标理念下的品德课堂,却发现有些教师面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关信息及教学资源未能很好地利用,有时候甚至被忽视、被压制,造成学生们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锻炼、提高的机会。  本文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滴经验从教学预设、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把握课堂的“生成”细节,旨在让教师更多地关注
【摘要】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它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分析薄弱学校的成因,扶持薄弱学校,势在必行。  【关键词】薄弱学校成因对策  薄弱学校建设问题一直是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所谓"薄弱学校",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某一特定的时期、区域内,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常规管理较弱,教
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靠说教,更多的是靠熏陶.因此,在整个幼儿期,幼儿文学对于幼儿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智能的开发与启迪,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常常是代代
初中学生正是可塑性较强的成长时期,利用现有的教材上的丰富资料,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让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本人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努力挖掘有力度的观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力去追求思想政治课的立体效益。  一、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  在初一年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这一单元学习中,组织学生认真分析祖国的悠久历史,辉煌的四大发明、丰富的物产、勤劳勇敢的人
期刊
【摘要】以情景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实际,巧妙导入新课,解决教材要点,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在课堂上,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学习、探索、活动、实践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从而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情景开展思品课教学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和
素质教育以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为龙头逐步向农村、边远地区铺开。它犹如长江水后浪推着前浪,势不可挡,取得了辉煌业绩。其教学理念是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尊重个性、尝试创新。当前,尽管城乡差距在缩小,还是尚未清除,我做为教师,亲身经历着诸多问题对农村教育的羁绊。  一、教学方式依然默守陈规  素质教育的“教学”指两代人交往的特殊的变体,即有知识经验人与获得知识经验人之间的交往。教学方法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
期刊
一直以来,人们心目中的美术课就是一门不被学生、家长、老师重视的学科。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掌握一节课的内容呢 ? 通过这些年的美术教学笔者总结出了一些启示,希望能和广大教师共勉。  一开始我老觉得,家长、学生都不重视美术课,即使作为老师的我精心设计每堂课学生也不是对每次课都很感兴趣。偶然一次, 我该上手工课了,通知学生带了材料,可是由于带的班级多,进度不一样,我竟然忘
期刊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骨髓样本中Ikaros的不同表现亚型,初步探讨Ikaros缺失性突变(功能缺失)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引起多药耐药的可能分子机制,为
一、什么是学风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具体来说,学风即为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