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历史贴上书签:穿越人类一万年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万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古人也如今人,历尽悲欢离合,但若要探究其间发生了什么,以求对史前的漫长岁月有一概念的话。却找不到什么痕迹,唯有支离破碎的史料。诉说战争的始末,王朝的兴亡。
  公元前8000年,是公认的中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起点,也是目前学界对于人类成就起源所认定的年份。
  把公元前8000年作为一个大致起点的话,距今有10000年的历史。把每400年隔成一段,称之为一个单位。而一个单位之所以有意义,在于中间填充的历史事件。
  正如地球表层有大洋和大陆一样,若要了解某一历史事件距今有多久远,也需要给时间填入历史事件。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这不是什么难事。我们也许会感叹,光阴似箭,20年好似白驹过隙。但记得某一事件发生了多久却不难,想想前后的事件就行了。正是由于有一连串的往事,人的一生才不致变得一团模糊。
  我们对近代史的概念也是一样。老一辈人对20世纪发生的事情距今有多远有一种直觉。谈起20世纪,我们脑海里浮现出一连串的事件。朝鲜战争距今有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然而了解它距今有多久并不只是用现在的年月减去1950年。上了岁数的美国人可能还记得艾森豪威尔当选为总统,苏联人造的地球卫星上天。再往后是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人类首次登月飞行,水门事件,伊朗扣押美国人的“人质危机”,海湾战争,“9·11恐怖袭击事件”。以上一连串事件充填了自1950年至今天的这段时间,使我们对朝鲜战争发生了多久有了一个概念。

一万年,25个时间单位


  1个单位。从20世纪退回到19世纪,不过百年而已,而认识上的偏差已经出现。对许多不喜欢历史的美国人来说,从1812年到美国内战这段时期一团模糊。不过200年还是好对付的,因为大多数人可以凭着自己对本国历史的了解,感受时代的久远。如果有人不了解1812年一1861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人通常还可以模糊地告诉他,这段时期美国不断向西扩展,奴隶制在美国国内成为矛盾与辩论的焦点。
  再退回200年,从1800年退到1600年。1600年时,美国历史可以说还没有开始。墨西哥以北地区的唯一欧洲居民是佛罗里达州的少数西班牙人,还有圣劳伦斯河一带的少数法国毛皮商人。在罗马,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到了尾声。英国王位上坐的是伊丽莎白一世。新建成的环球剧场正在热演的剧目是《恺撒大帝》和《皆大欢喜》。
  记住以上几百年的事已经很难了。1600年-1800年这200年似乎比1800年-2000年的200年更加模糊不清。对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说出1600年-1800年期间哪怕是十几件大事也要想一会儿。不过,我们还没有完全丧失历史坐标。路易十四、查理二世、克伦威尔、王政复辟时期、腓特烈大帝、美洲大陆的定居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以上的人事代谢,不同人会记得不同的细节。但透过历史薄雾中显现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可感受到1600年-1800年相隔的时间跨度。大多数人的记忆可能已达到了极限,1600年-2000年间一共400年的历史仍然是一段为人所知的历史。今天的世界的基本样貌是在这400年间形成的。以上400年构成了第一个单位。从这里开始,我们将一步步退回到公元前8000年,看看是否有可能理清10000年的历史。
  2个单位。从公元2000年退回两个单位,也就是说从莎士比亚时代退回一个单位。我们现在回到了公元1200年。欧洲正在从中世纪的思想桎梏中挣脱出来。威尼斯是欧洲的商业首都。“零”的数学概念刚刚从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又是从印度人那里学的)传入欧洲。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建立于12世纪末。比萨城新建不久的一座钟楼日益倾斜,令人心悬。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国经过1000年的发展,已近鼎盛。同中国文化相比,欧洲文化显得极其落后。在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的时代已经过去,民间开始流传一个叫罗宾汉的人的传说。
  想想看,我们的时间概念是如何崩溃的。除非你熟谙历史,否则你脑海里的罗宾汉时期的英国很可能不过是一些由城堡和国王组成的画面,交织成一幅把莎士比亚也包罗在内的古代英国图景。殊不知狮心王理查一世距莎士比亚年代之久,恰如莎士比亚距今天之久。
  3个单位。再退回一个单位是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在圣诞节这一天加冕为西罗马帝国的皇帝。日本迁都京都,此后在这里呆了将近1100年。最后10年,挪威人开始骚扰英伦三岛。此后的100年里,英伦各岛乃至北欧和东欧部分地区笼罩在恐怖之中。然而,北欧海盗之患初起距罗宾汉时代之久,犹如莎士比亚距今天之久。
  4个单位。再退回一个单位是公元400年。罗马帝国奄奄一息。罗马帝国陷落后,罗马军队准备撤离不列颠。如果中世纪时期的英国显得模糊一团的话,罗马帝国时代的英国就更令人茫然了。一般人还记得,罗马人把英国看作是边陲之地。孰知公元407年罗马军团撤离英国时,罗马统治英国的时间比今天美国建国时间还长将近150年。公元407年,罗马统治下的英国有一些名门望族,其先人可追溯到前十几代,代代都说拉丁语。一些大户人家住在富丽堂皇的别墅里。当时这些房子年代之久,超过今日英国的很多陈年豪宅。
  5个单位。再退回一个单位是公元1世纪。住在拿撒勒城(今以色列的北部城市,位于历史上的加利利地区)的耶稣7岁左右,也许刚开始学木匠活。当时距恺撒遇刺不足50年。几年前,维吉尔刚刚过世。奥维德尚在世,写了《爱的艺术》一书,罗马社会为之哗然。中国开始实行察举制度选拔官吏。
  6个单位。从基督降生再退回一个单位是公元前400年。对西方人来说,这一年有特殊意义,因为从公元前400年起一直到今天,历史的延续始终没有中断。公元前400年,苏格拉底仍游走于雅典的广场,与学生谈经说道。公元前400年前后的几百年里,主要是前后的几十年里,雅典城邦为西方艺术、文学、音乐、哲学、數学、医学和科学奠定了基础。   7个单位。如果说公元前400年是西方世界与它的过去直接相交的前沿阵地的话,公元前800年就是其最远的边陲。当年尚存世的物件中,只有三件仍然是当今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且光芒不减。它们分别是:已经被人吟诵却还未形成文字的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以及部分内容也已写成的《旧约》。除此之外,公元前800年显得极其陌生,为人所知的事件越来越少。退到公元前800年时,哪怕是一位专家也很难罗列出这些年里发生的大事,或有把握地讲述公元前700年和公元前600年分别发生的大事。
  8个单位。再退回一个单位是公元前1200年。只有少数地标依稀可见。这毫不奇怪。公元前1200年距罗马帝国之遥远,恰如我们距查理大帝时代之遥远。特洛伊战争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交战各方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封建小诸侯。戈尔迪伊利乌姆并没有什么无顶的塔楼。安纳托利亚平原上,唯有一座城墙环绕的小城。公元前1200年的灿烂文明在埃及。当时的埃及处于拉美西斯王朝时期。古以色列人出走埃及时,埃及的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
  我们刚刚退回了8个单位,记忆中的事件已经完全消失。埃及学家从一个法老的墓碑上得到了具体的日期,也能根据考古记载、碑文及偶尔发现的古代文献部分地重新构建社会、政府和经济生活。然而需要描述知识、艺术或技术成就时,学者只能参照零星的证据,推论出一个大概轮廓。我们现在用大约一词表达一段时间,长则几百年,短则几十年。
  12个单位。鉴于有记载的史实少得可怜,我们不再逐个单位往后退,而是一下后退4个单位,一共1600年,相当于罗马陷落与今天间隔的时间。我们回到了公元前2800年。当时的埃及和公元前1200年的埃及一样,居世界文明之首。而且公元前2800年的埃及文明正处于鼎盛期,而不是日薄西山。其技术水平之高,1600年后的埃及甚至都不能及。
  毋庸赘言,1600年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已无从得知。当今图书馆收藏的最早的一份文献即来自这一时期,一位法老的诫子书。这一古代文献能流传至今实属侥幸。它提醒我们,在这1600年期间,父教母育,婚嫁丧礼,千古不变。一些家族走向显赫,世代袭爵,然终为历史所湮没。1600年间,人世间的沉浮荣辱周而复始。各地的英雄人物迭起,其丰功伟绩代代流传,数百年而不衰。到了公元前1200年时,他们的壮举早已失传了数百年。在这1600年里,古人恰如今人,历尽悲欢离合。但若要探究其间发生了什么,以求对这段漫长岁月有一概念的话,却找不到什么痕迹,唯有支离破碎的史料,诉说战争的始末,王朝的兴亡。
  25个单位。通向公元前8000年的路途上只剩下几个小站。苏美尔文明比埃及文明更悠久,但具体说出它何时不再是一些散落的村庄,而形成一种文明很难。有人认为是公元前6000年,有人认为是公元前2000年以后。两种观点差别之大足以显示,茫茫历史原野上,已无迹可循。我们不再继续回推下去。最后一站是公元前2800年。请读者想一想,从公元2000年到公元前2800年,人类走过的道路是何等的漫长!总共12个单位,相当于今天与莎士比亚时代间隔时间的12倍。请牢牢记住上面的4800年,再加上200年,乘以2。再用2乘以这段漫长岁月,我们于是回到了公元前8000年。
  长久记住10000年间的事是不可能的。不过若能记上几分钟的话,有两个好处:
  一万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认识到这一点,可以避免把人类文明看作人类进化史、地球史或宇宙史上的一瞬间。后者固有其道理,但就人类而言,今日之世界乃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虽然就宇宙而言,这一段历史不过是一瞬间。
  能够认识到一万年有多漫长还有助于防止产生所有时代都一样的思维模式。从25个单位中去掉一个单位,区区400年而已,而光阴已倒转到莎士比亚时代。21世纪的人是近几百年的受益者,而这几百年同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有着天壤之别。
  摘编自《文明的解析》,中信出版社,有刪节
其他文献
如今国人戴眼镜者比比皆是。在清代,戴眼镜还是一件稀罕事儿。  眼镜究竟是从欧洲传入中国,还是由中国传入欧洲的,一直都有争议。明代文学家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叆叇》中记载:“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是何宝贝能使学官大人看书不吃力?答案是:“此叆叇也”,“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使两块镜片都
期刊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槐雾郁不开,城鸦鸣稍去。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这首《早朝》诗,在王维诗作年谱中,被专家编入“未编年”,也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年写的。它和另一首五言律诗《早朝》被编为《早朝二首》。如果将它们和王维在天宝初年所作的《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合并来看,唐朝的早朝制度便非常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据《唐六典》卷四《礼部》所记,唐前期实行常参制,即每日朝参,简而
期刊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这个高冷神秘的所在,让人得以在一个观感特殊的空间内,站在当下打量历史。而那些没有博物馆的城市,就仿佛没有历史,没有自己的故事,这就很尴尬了。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那是当时集博物馆、学院和图书馆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搜集一切知识”是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口号,这让亚历山大城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中心。  世界上现在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
期刊
默片时代,电影里就有了歌声  興起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歌舞片,几乎与有声电影同时诞生。那是1927年在纽约百老汇剧院上映的《爵士歌王》。电影录制时,男主角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台词。后期制作时,这两句台词被无意中保留下来,就让《爵士歌王》成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其实是有台词的电影。所以默片只是演员没发声,现场有配乐。1895年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在巴黎的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举行首次
期刊
自1903年德皇威廉二世{72这家公司以来。德律风根一边行进在科技的路上。一边也一次次被卷入国家机器的战略中。亲身历经了科学技术的革新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成为穿越时光的“德国之声”。  在音响界有一款德国品牌如雷贯耳,其名为“德律风根”,它的话筒也相当不错。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名字听上去优雅而轻盈的品牌,其诞生动机,却是与欧洲列强的争霸战息息相关,后来又一度落入纳粹的魔掌,在它百余年的历史中,
期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很多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执着。春节这个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依旧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那么,春节是如何“诞生”的呢?废不掉的春节  七十七年前的大年初一,公历1941年1月27日,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依旧到校上班。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为阴历元旦,故昨晚爆竹声通宵不绝,今日则市上各店均关门……今日到校办公者极少,受大环境影响也。”竺校长显然是
期刊
喜仁龙,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任职于瑞典斯德歌尔摩国家博物馆,后为斯德歌尔摩大学美术史教授。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他多次到访中国。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  1924年,他所著的《北京城门与城墙》一书在英国伦敦出版,印量只有800册。北平解放前夕,
期刊
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人们每天洗脸刷牙,只能用一小杯水。炎热的夏季要洗澡,一盆水一家人轮着用……各种海水淡化、挖掘深井等对策都鲜有效果。直到东江水调水工程的完工,这一缺水的局面才得到彻底的改变。  自1965年以来,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彻底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艰难局面,为香港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至2017年12月,工程累计对港供水240亿立
期刊
人类历史上,希腊是一段飘动的神话,神话里的希腊曾是整个世界思考的中心:西方哲学、民主政治、奥林匹克、荷马史诗……游走在雅典这座千年古城,处处都能抚摸到文明的面颊。  在希腊,如果说去圣托里尼是为了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去雅典就是为了回望历史。它是如此古老,游走在雅典这座千年古城,处处都能抚摸到文明的面颊一一那种带着沧桑感的文明物证,让你寝食难安,欲罢不能。石头博物馆  雅典就是一
期刊
当工业革命在19世纪传到美国的时候,美国除了经济发展迅速之外,还在西部获得了大片的土地,接连成立新的州。由于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南北双方除了争夺新成立的州加入自由州或蓄奴州,还在参议院争夺议席,在政府中争夺部长席位,甚至连美国的天主教会也南北分裂。  此时,横空出世了一本文学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的出版让北方的民众了解到奴隶们的辛酸血泪,国会中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