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态生成”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生成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追求“动态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课前的充分预设与课堂的精彩生成都是评判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教师,其教学能与文本融为一体,又能带领学生超越文本,与文本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弹性预设,又要巧妙引导课堂的动态生成,让“预设”和“生成”相互促进,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他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一旦遭遇“节外生枝”,便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既定的教学思路上。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一般人习惯于顺向思维,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角度看问题,又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这就强调了从小打开学生思路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很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课堂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驰骋,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许多课堂因出现没有预设的生成而精彩,教师也因此体验到了无法预设的快乐。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非预设性生成”。“非预设性生成”是在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它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而产生,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课堂教学,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受到教益,能收获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
  那么,如何更好地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呢?
  1. 把握师生、生生、生本对话中的“生成”
  一篇篇文章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只有如此,才能把文本读“活”、读“透”、读“新”。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时,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去体验,去感受。可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它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教师要学会真诚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瞬间。
  2. 把握延伸拓展中的“生成”
  课堂拓展是立足于文本,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增强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语文“新课标”提倡课堂开放并充满生命的活力。许多教师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而是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闪耀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3. 把握想象创造中的“生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课堂教学如果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成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学生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比如学了《孔乙己》之后,我根据文章末尾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孔乙己最终命运如何?请你发挥想象为文章续写一段情节,看谁写得最有创意又切合文章的中心。又如在教学《明天不封阳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假如你就是这只受伤的鸽子,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怎么想呢?请你写一段话,描写鸽子的心理活动。新课程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后练习中也有许多富有想象与创造的问题,如想象作文、仿写句子、续写故事情节等。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给学生留足想象与创造的时间与空间,才能有效地促成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生成点,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言以蔽之,“预设”与“生成”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有让二者更和谐,才能迸发出语文课堂智慧的火花。
其他文献
期刊
词汇指的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衡量一个学生语言水平的尺度主要是看学生词汇量的大小及能否正确地运用词汇。因此,词汇教学既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在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觉得英语词汇学习是件非常头痛的事。常见的不良现象有:1.在学新单词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有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的习惯;2.拼写单词时,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四种 基本能力,而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上述能力的有效载体。文本解读、课堂讨论交流、朗读复述等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仿写、改写、续写等活动,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朗读、复述,融合阅读与口语训练  关于教学中“说”的重要性,教育家张志公说:“过去,教语言往往忽视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听懂英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够根据图片、文字、实物等提示,运用所学英语语言加以简单描述,或者写出有关短文。而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也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述的重要途径。如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笔头或者口头形式来叙述所学课文或短文,即复述课文,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
一、问题的提出  经历了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我们惊讶地发现,还有不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是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其具体表现是:管理控制太多,兴趣激发太少;规定学习太多,自主学习太少;死记硬背太多,灵活运用太少;书本知识太多,实践体验太少。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国际语言,开展对外交流是对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如何做好英语教学工作,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已成为我们英语教师面临的迫切问题。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英语成为国际上用途最为广泛的语言,因此,学好英语对每位初中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英语语言是由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内容组合而成的,对于英语语音来说,它是英语这一语言知识的最基本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学好英语的出发点。而且,新课标对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准确的英语语音语调,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学的英语语言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但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知识广泛,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状况。同时,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他们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都得不到有效提高。而新课程标准为低效的初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它倡导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启发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经验、
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在现在的各类各级考试中,阅读在考试中占很大比重。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师当下应研究的课题。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许多学生不明确学英语的宗旨和目的,好像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把课外阅读看成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有的学生阅读时喜欢用手和笔指着读,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对一词一句进行分析
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已实施了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确大有提高。那么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就我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尊重、热爱、理解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人语文知识水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