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能力并重,另一方面,从人的发展来看,口语交际能力伴随人的一生,可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这些都提示我们,应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一、重新认识课前准备的时间
一般来说,课前预备铃过后很多同学还是对课间游戏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在其中,无心学习。这时就需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需要有一些话题、活动来转移学生对课间游戏的注意力,并把注意力转回到即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来。如果以任务化的方式创设一种融口语交际与阅读体验相结合的语文学科活动不但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通过这些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课内外阅读所习得的语言、所积累的资讯进行交流,并着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说,充分利用好课前准备的时间,是小学生口语交际与课内外阅读体验融会贯通的阵地,可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二、活动任务设计初探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课文,也有一两个阅读训练点需要落实,在此基础上每课的阅读目标更是有所侧重,一个单元知识学完之后,学生需要学会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就很多,对于每个重难点在课堂中的突破效果如何,不需要等到单元学习完之后进行的综合练习,充分用活每节课前的准备时间,教师精心地设定好第二天甚或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课前活动任务的切入点及形式,就能对学生各个阅读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落实课外阅读的情况等了然于胸。具体来说根据不同单元主题、不同文本题材、不同阅读训练任务等可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围绕单元教材的阅读训练点进行设计。
学生文本的内容应是从读通文章读懂句子开始的,在此基础上去体会人物情感、品格等进而有所领悟并习得一些方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同学往往是在更好地理解体会了文中的表达方法才能尝试自己去运用,因此可以在这方面多加用心,给同学们一些自己进一步拓展迁移运用的空间。
以五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为例,这组说明性文章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课上会拿来组织同学分析议论她的方法和作用等。這时就可考虑课后的练习请同学们进行拓展阅读并找出一两个运用了相同手法的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并制作成小卡片在第二天的课前进行投影演评,在这个三分钟的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在听完后进行交流,这样的过程同学们不但在课前查找资料等准备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学会倾听的能力、自然流畅的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也能跟更的掌握文中的重难点。
第二,围绕文本的空白处和单元口语交流训练内容进行设计。
文本的内容往往有很多留白处,联系上下文进一步去拓展想象进行补充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文本所潜藏的情感,深化认识、评价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是很不错的一种课前演练的资源,老师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以便在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去进一步学习。
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的任务,也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进行拆分,穿插在课与课之间的这“三分钟”中去落实、去铺垫。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其实在教《詹天佑》一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祖国在詹天佑的心中》这样的演说要求,并在课前三分钟里展示交流,后来在拓展阅读的时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读到的文章练说《祖国在他心中》,这样一来到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时,学生就能沿用之前的内容进行整合,降低了难度,学生的参与度就自然提高了。
当然,以上只是初步探索出一些粗浅的经验,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认为还可以把这个阵地进一步深入做好,如:还可以探索如何横向结合多学科的学习整合活动,使得学生有更多调动多学科知识参与活动的体验等。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小学(510280)
一、重新认识课前准备的时间
一般来说,课前预备铃过后很多同学还是对课间游戏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在其中,无心学习。这时就需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需要有一些话题、活动来转移学生对课间游戏的注意力,并把注意力转回到即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来。如果以任务化的方式创设一种融口语交际与阅读体验相结合的语文学科活动不但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通过这些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课内外阅读所习得的语言、所积累的资讯进行交流,并着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说,充分利用好课前准备的时间,是小学生口语交际与课内外阅读体验融会贯通的阵地,可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二、活动任务设计初探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课文,也有一两个阅读训练点需要落实,在此基础上每课的阅读目标更是有所侧重,一个单元知识学完之后,学生需要学会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就很多,对于每个重难点在课堂中的突破效果如何,不需要等到单元学习完之后进行的综合练习,充分用活每节课前的准备时间,教师精心地设定好第二天甚或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课前活动任务的切入点及形式,就能对学生各个阅读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落实课外阅读的情况等了然于胸。具体来说根据不同单元主题、不同文本题材、不同阅读训练任务等可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围绕单元教材的阅读训练点进行设计。
学生文本的内容应是从读通文章读懂句子开始的,在此基础上去体会人物情感、品格等进而有所领悟并习得一些方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同学往往是在更好地理解体会了文中的表达方法才能尝试自己去运用,因此可以在这方面多加用心,给同学们一些自己进一步拓展迁移运用的空间。
以五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为例,这组说明性文章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课上会拿来组织同学分析议论她的方法和作用等。這时就可考虑课后的练习请同学们进行拓展阅读并找出一两个运用了相同手法的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并制作成小卡片在第二天的课前进行投影演评,在这个三分钟的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在听完后进行交流,这样的过程同学们不但在课前查找资料等准备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学会倾听的能力、自然流畅的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也能跟更的掌握文中的重难点。
第二,围绕文本的空白处和单元口语交流训练内容进行设计。
文本的内容往往有很多留白处,联系上下文进一步去拓展想象进行补充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文本所潜藏的情感,深化认识、评价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是很不错的一种课前演练的资源,老师运用得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以便在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去进一步学习。
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的任务,也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进行拆分,穿插在课与课之间的这“三分钟”中去落实、去铺垫。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其实在教《詹天佑》一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祖国在詹天佑的心中》这样的演说要求,并在课前三分钟里展示交流,后来在拓展阅读的时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读到的文章练说《祖国在他心中》,这样一来到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时,学生就能沿用之前的内容进行整合,降低了难度,学生的参与度就自然提高了。
当然,以上只是初步探索出一些粗浅的经验,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认为还可以把这个阵地进一步深入做好,如:还可以探索如何横向结合多学科的学习整合活动,使得学生有更多调动多学科知识参与活动的体验等。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小学(51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