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课程与phyphox软件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VB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中等职业学校程序设计语言类首选课程,如何解决语言类课程枯燥、课堂气氛不佳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需攻克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阐述了提升中职校VB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VB;有效性;案例教学法;做中学;做中教  VB是Visual Basic的简称,VB程序设计语言是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一门面向对象的
摘 要: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的本质是物理学习的中心任务,又是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粗暴地给出结论,而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本质,就要引导学生从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排除各种非本质的联系,把规律的本质暴露出来,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  关键词:物理规律;教学;建议
摘 要:本文尝试以大葱(长葱白品种)为实验材料,探讨其作为观察叶绿体、线粒体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大葱的葱叶可用于观察叶绿体,鳞茎的鳞片叶可用于线粒体观察,且具有实验材料供应充足、撕取表皮操作难度低、观察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大葱也是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大葱;叶绿体;线粒体;健那绿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中设置的
摘 要:以“学习进阶”为理论依据,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路径,制定“学习进阶”的起点、终点和节点,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建构物理概念。以“超重与失重”为例展示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加速度”概念的深化学习,进一步掌握学科核心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以此出发探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关键词:学习进阶;概念教学;超重与失重  引言  教育部在2018年1月份公布了高中课程标准(2
摘 要:以《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为例,对物理这门学科在考试中如何审题,如何建立物理模型,使得物理微模型再现进行分析与例举,有助于通过审题分析,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生动而清晰的物理模型,构建出相应的物理模型,提取解决问题的物理微模型模板,找到相对所适用的物理规律和解题方法,顺利地、准确地利用物理微模型的规律进行迁移应用,从而完成解题过程。  关键词:福建省理综质检;审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改变以描述性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融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效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是教育人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基于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这一背景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科教学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
上期回顾:上一期介绍了褐壳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壳中色素主要成分是原卟啉Ⅸ,但也存在微量的胆绿素及其锌螯合物,并介绍了计算蛋壳颜色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8-0048-04  2 褐色蛋壳和壳腺中的原卟啉Ⅸ  蛋壳横截面的显微镜检查表明,原卟啉沉积在蛋壳内晶体之间不同深度的层中(Tamura和Fujii,1967a)。Samiullah
摘 要:对福建省物理教师的反思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教师的反思能力现状。搭建以课例为载体的沉浸式培训结构框架,阐述培训要素及实施保障建议。在福建省高中物理教师培训中进行实例研究,得出此培训方式能提高参训老师的积极性,培养反思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例载体;沉浸式培训;专业成长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后很快影响了国内教育。学者们意识到反思对教
摘 要:本文对“做中学”理念进行了简单概述,以公开课“开花与结果”为例,阐述将“做中学”理念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旨在寻求更为切合初中生物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关键词:做中学;生物教学;教学方法  “做中学”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过程,它的目的是主张儿童主动的创造性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师正确的引领下,学生能够积极自主
一、问题的由来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的显著特征。传统的旧课程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课程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人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