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释家文化中的伦理善恶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伦理观念中,善恶作为道德伦理判断的基础标准,在伦理思想中占重要地位。围绕佛教的教义,佛教善恶观念中最基础或初级的层次是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别人带来损益;另一方面“以生善法,心意清净”即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获得解脱。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其宗教伦理的善恶观与世俗伦理善恶观念相结合又相区分,体现出了中国佛教极具特色的伦理精神。
  【关键词】:佛教;善恶;伦理观
  一、佛教对善恶的定义
  佛教对于善恶的定义是与其教义紧密结合的。《菩萨璎珞本业经》说:“顺第一义谛起名善。”佛教认为善为“顺义”,所谓“顺义”就是符合佛教的教义,对自身或他人带来益处。相对“顺义”的善来说,反之就是恶,即违背佛教的教义,损害自身修行,给他人带来害处。《成实论》中说:“善、不善相,谓损、益他。”
  关于善恶佛教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基础的即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损益,注重个人修为如佛教中的“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 、不邪见。这些都是不给别人带来危害的善。《占察善恶业报经》上卷说:“言十善者,则为一切众善之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可以看出“十善”的重要性与基础性。第二个层次就是顺第一义谛,人的观念思维与行为要与佛教认识事物的本质相符合。体悟佛教义理,摆脱无明,这种善恶则是以事物的性质,追求真理为判断标准的,是比较高一层次的善恶观。第三个层次则站在更高的层次作判断标准,即不执着于镜相的善恶观,追求真如,清净心的善恶观。与第二个层次相通,但高于第二层次。
  《佛学大辞典》中说:“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若依此义,则上通佛菩萨,下极人天,其所修之,名为善。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者无相空性也。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法界之真性,为已自体,体性缘起而成行德,所行自体无如心不缘理,所谓随心之欲而不超轨之境界也,是名为善。”善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价值之一,善在佛教的理念中已经不仅是简单从道德性层面的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佛教的善恶观独特之处在于既包含了世俗又包含了宗教的超越,最终目的是寻求人的解脱。
  二、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观
  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以儒家为典型,与宗法等级制度密切相关。传统儒家道德伦理观是以血缘宗亲为基础,重视世俗伦理。并且立足于个人在现丗的道德精神,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的独立的个体性。儒家强调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就包含了孝悌、忠恕、信义等道德规范。儒家认为道德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意义非凡。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人们懂得羞耻,自覺地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孟、荀尽管方法不同,但都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由此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把道德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关注人现实的问题。
  三、中国佛教善恶观与传统善恶观的异同
  从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出发,分有人性善,人性恶,善恶混杂即性三品。孟子用了大量的论证来支持他的性善论,《孟子·公孙丑上》提出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善的四端。荀子的论点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欲求的,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具有实际的恶。告子又提出人心本身无善无恶,道德是外在人为加上的。
  佛教本身兼具世俗伦理和宗教伦理的特征,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自然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伦理思想就有了理论的依据。从整体上说,佛教认为“心性本净”“人性本善”。佛教在融合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善恶观,达到“善”可以通过修习。孟子及其荀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儒家的“善”是一种“世俗的善”,佛教通过熏习以追求超越世俗的善即追求解脱。《易传》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早期道教亦有“承负说”,其观念在于人的善恶行为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影响。佛教所提倡因果报应,与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念存在差异。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念的承载主体是与具有善恶行为的人有血缘关系的,并且对于“自作自受”这一概念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念仅仅限于现丗。而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的行为承受主体为自己,业即身、口、意三类。身、口、意的善恶引起相应业报。业报轮回贯穿于整个行为过程,流转与“六道轮回”之中,且善恶报应不能够相互的消减。
  与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念相比较,佛教的善恶观独树一帜,以天台宗为例,具有“性具善恶”一说。这里所说的善恶既包括人性的净染,也包括超越善恶的内涵,追求证悟解脱的至善。天台宗的“一念无明法性心”也就说善恶是一念心所本来就具有的,善恶不过为虚名。“虚名无性,虽强分别,如指虚空”。所谓的真如,善恶相互包含,达到真如之境,也就无所谓善恶。这也是佛教善恶观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是一种心性对世俗间善恶观的超越。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指出通过修行断恶修善,摄取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内涵,但不局限于世俗伦理道德的意义。
  四、佛教善恶观的价值
  善对佛教来说不仅仅作为一种道德判断的标准,也是其追求价值观的最高目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充分体现善在佛教伦理观中的地位。
  善作为一种价值观,佛教倡导弃恶、扬善、慈悲等等在修身养性和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给了我们不同维度的思考。
  佛教通过因果轮回与善恶报应与行为主体联系起来,人何以为恶,无外乎贪、嗔、痴。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自受”对信徒的行为作了道德约束,引导信徒修习善因,思量善事,明确善恶之事,修于善行,以立弃恶扬善的价值观,已达到克己,内敛自己的思想行为。五戒十善、慈悲、利他,不僅完善自身,也能为他人和社会营造和平的环境,构建起和谐与发展的基础,在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精神与儒家立己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相得益彰,其也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有深远的影响。
  佛教善恶伦理观,一方面具有世俗伦理的意味,劝人为善,为人以慈悲、利他。“毒害化为畜生,慈悲化为菩萨,智惠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心性对道德行为有主导作用,《大乘起信论》中说:“所谓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以来,虚受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固以思善法,修以善行。另一方面又具有超越世俗伦理的宗教色彩。佛教看来善与恶,心性净染所致,修习净染不同,得以所凡或不凡,善恶犹如空虚,不可执着于善恶,保以清净之心。佛教修习善法的最终目的是为求得心灵的解脱,对世间善恶有所超越。佛教善恶伦理观从世俗善恶到宗教善恶,从修善以避恶端到思善恶以养心性,是以寻求从人自身道德行为规范养成到心性得以豁达解脱,如儒家所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参考文献:
  [1]洪修平,陈红兵著.中国佛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2]王月清.论中国佛教的人性善恶观——以天台宗为重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02:75-82.
  [3]王月清. 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初探[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01:60-67.
  [4]傅映兰. 佛教善恶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5]姚卫群. 佛教与婆罗门教善恶观念比较[J]. 宗教学研究,2006,04:90-95.
  [6]袁震. 佛教善恶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
  [7]郭小飞. 佛教生命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箴,是以規誡为主题的一种文体。官箴是对官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所作的规诫。直隶总督署蕴含着丰富的衙门文化,官箴警语便是衙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详细介绍了“公生明”牌坊与戒石铭,《御制总督箴》与《御制巡抚箴》,曾国藩的劝诫联语和唐执玉、曾国藩、孙嘉淦的自箴联。  【关键词】:文物;直隶总督署;官箴  一 、“公生明”牌坊与戒石铭  “公生明”牌坊又称戒石坊,矗立在总督署大堂前的甬道上,
期刊
【摘要】:我国历史久远,具有诸多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村落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实施村落保护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人们价值观改变对我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价值观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方法也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历史文化村落整体状况和村落保护方法论分析价值观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保护;价值观;方法论;历史文化村落  引言:历
期刊
【摘要】:丑是艺术美的形态之一,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中历经曲折和磨难,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历史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丑改变了一直以来在美学中的地位,从被忽视到渐渐被接受,到现在慢慢变成一种主流的艺术美形式。人们对它的审美心理发生了改变,因此它的审美功能也随之改变。  【关键词】:丑;现代性;审美特征;审丑心理;审美价值  一、丑的现代性  在现代艺术美学中对丑的定
期刊
【摘要】:味摩诘之诗,诗显画境;品摩诘之画,画添诗意。王维诗画创作的艺术特色恰好可以以此概括之。其诗多为深居自然深山的性灵之作,乐而不荡,丽而不浮,既没有辞藻旖旎的精雕细琢也无过多比喻用典的堆砌修饰,风格空灵玄妙且雅致淡然,蕴藏着不语而语的深刻禅意。其画亦同其诗,透过世间万物把握住事物之间最为本真的一致性与相通性,寓予有灵万物之深刻禅意,并与自身的精神与思想融为一体,可谓泯灭主客之别且物我相忘,进
期刊
【摘要】:新形式下,博物馆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博物馆如何求发展与创新,是每个文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对于更好地运用和发挥博物馆保存、研究、教育等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關键词】公共文化空间;景观;营造  公共文化空间是具有文化特征的公共空间,是将公众聚集在特定地域,并提供其开展社会的、精神的活动平台,通常以各种场馆、场所等文化设施的形式存在。例如
期刊
【摘要】:全球化脚步加快,国家交流频繁,节日作为承载着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清明节与万圣节作为中美各自的“鬼节”,既具有差异,也具有相似性。差异使其具有多样性,而相似性使文化间的交流成为可能。  【关键词】:清明节;万圣节;起源;差异;共同点  1.引言  当今时代,全球化的脚步正逐步加快,国家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而节日作为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在很大程
期刊
【摘要】:二十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其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实力与逐渐显露。 “软实力”一词最早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先生在九十年代初创造的一个术语,被创造之后,接下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外交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学术和政治领域。 中国政治家意识到处理国际事务的批判力量,开始探索巩固中国软实力的文化作用。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很大进步且颇有成效,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实的进行普查工作,认定和保护代表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
期刊
【摘要】:一个人歧义容忍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对异民族文化的适应程度。高歧义容忍度的人往往能够容忍与自己民族不同的文化;低歧义容忍度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容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文化冲突,所以提高歧义容忍度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歧义容忍度;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歧义容忍度  歧义容忍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也叫模糊容忍度,最早对歧义和容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面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的重要意义,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创新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创新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探索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探索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文化、经济、政治出现了大融合的现象,这为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