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诊
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河南省卢氏县瓦窑沟乡代柏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万尚义,正准备去接从城里赶回家过春节的女儿,传来了同村的孩子杨勇骑摩托车摔伤的消息。听到消息,万尚义立刻从摩托车上翻身下来,一头扎进药房,准备纱布、钳子、酒精、缝合工具,止血药。准备完毕,他背上药箱,赶往事故现场。
摔伤的是2个13岁的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在代柏村到瓦窑沟街的公路上摔伤。瓦窑沟街,距离代柏村十几里地,是代柏村人首选的年货购买地。购买完年货的杨勇,回家途中为了抓住系在摩托车把上要脱落的春联,松开了左手车把,导致事故。庆幸的是,2个孩子受的都是皮外伤,敷点药,休息几天就无大碍。
尽管这样,春节在即,2个孩子的状况,还是令两家大人忧心。尤其是杨勇脸部本有血管瘸,摔伤后,脸部迅速红肿,半个脸都肿成歪的。腿也摔得一瘸一拐的。家里人过春节的心情被带走了一大半。
给2个孩子包扎完伤口后,万尚义又准备了满满一药箱消炎药,来到2个孩子的家,给他们挂上吊瓶,输上消炎药,叮嘱孩子父母及时让孩子喝药。
回到卫生室,门口早已有一辆小面包车在等待着,车上一位父亲,抱着6个月大的女儿。
送走“小面包”,已是下午,按照万氏祖上习俗,腊月二十九要祭祀老人、祖先,贴春联。于是,万尚义准备了祭祀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回到2里地以外的老宅子贴春联,祭祀老人。薄暮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万尚义,回到了家。晚上8点钟,当卫生室门前挂的4盏大红灯笼影影绰绰地映入几百米外行人眼中的时候,万尚义终于可以安静地坐下来休息了。
大年三十的小病号
2009年1月25日即大年三十,万尚义早早地准备了药品,去给昨天受伤的2个孩子换药、输液。回家,同村的妇女杜随霞抱着孩子已等候多时:“孩子,晚上吵得厉害,从天黑哭到天亮,不睡觉。你看看她吧!”
“37℃,有点发烧。”这是一个8个月的婴儿,万尚义仔细地看了婴儿的手、舌苔后,给孩子测了体温。随后,他开始准备推拿用的葱汁、姜汁等。
“这一带,包括附近三四十里地的村庄,小孩有病,很多都是在这里看的。不能说全部都能好,至少95%会好转。最重要,打针,孩子受罪;喝药,小孩子喂不进去。这里给小孩子看病,主要是推拿,只配很少量的药,孩子、大人都不受罪。”万尚义给孩子推拿时,杜随霞说起了来这里给孩子看病的原因。
“有一年,我们邻居家4岁的小孩东旭,腊月二十九下午突然发烧,很严重,40℃高烧。万医生刚好回老宅子去了,不在家。孩子就摇着他爸爸手说:‘我难受成这样,你们也不管我。你们把万尚义叫来,让他给我看看。’……”听到孩子稚气的话,卫生室里另外一位病号笑了起来。
“新规矩”
在过去,代柏村的村民看病,讲究时间。大年初一,人们是不会来看病的,有病也熬着,熬到初二。据说,这样比较吉利。所以,往年大年初一,是万尚义一年中最清闲的日子。不过,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今年情况有了转变。
初一中午,村民胡世民捂着嘴进来:“今天,我还是第一个吧?”“不是,已经有一个了……”胡世民憨憨地笑了:“初一不能看病,那都是老规矩了……”原来,早上一辆“小面包”已经来过。
卫生室门前的灯笼依然高高地挂着,迎接着忙碌的又一天,忙碌的又一年。
200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河南省卢氏县瓦窑沟乡代柏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万尚义,正准备去接从城里赶回家过春节的女儿,传来了同村的孩子杨勇骑摩托车摔伤的消息。听到消息,万尚义立刻从摩托车上翻身下来,一头扎进药房,准备纱布、钳子、酒精、缝合工具,止血药。准备完毕,他背上药箱,赶往事故现场。
摔伤的是2个13岁的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在代柏村到瓦窑沟街的公路上摔伤。瓦窑沟街,距离代柏村十几里地,是代柏村人首选的年货购买地。购买完年货的杨勇,回家途中为了抓住系在摩托车把上要脱落的春联,松开了左手车把,导致事故。庆幸的是,2个孩子受的都是皮外伤,敷点药,休息几天就无大碍。
尽管这样,春节在即,2个孩子的状况,还是令两家大人忧心。尤其是杨勇脸部本有血管瘸,摔伤后,脸部迅速红肿,半个脸都肿成歪的。腿也摔得一瘸一拐的。家里人过春节的心情被带走了一大半。
给2个孩子包扎完伤口后,万尚义又准备了满满一药箱消炎药,来到2个孩子的家,给他们挂上吊瓶,输上消炎药,叮嘱孩子父母及时让孩子喝药。
回到卫生室,门口早已有一辆小面包车在等待着,车上一位父亲,抱着6个月大的女儿。
送走“小面包”,已是下午,按照万氏祖上习俗,腊月二十九要祭祀老人、祖先,贴春联。于是,万尚义准备了祭祀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回到2里地以外的老宅子贴春联,祭祀老人。薄暮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万尚义,回到了家。晚上8点钟,当卫生室门前挂的4盏大红灯笼影影绰绰地映入几百米外行人眼中的时候,万尚义终于可以安静地坐下来休息了。
大年三十的小病号
2009年1月25日即大年三十,万尚义早早地准备了药品,去给昨天受伤的2个孩子换药、输液。回家,同村的妇女杜随霞抱着孩子已等候多时:“孩子,晚上吵得厉害,从天黑哭到天亮,不睡觉。你看看她吧!”
“37℃,有点发烧。”这是一个8个月的婴儿,万尚义仔细地看了婴儿的手、舌苔后,给孩子测了体温。随后,他开始准备推拿用的葱汁、姜汁等。
“这一带,包括附近三四十里地的村庄,小孩有病,很多都是在这里看的。不能说全部都能好,至少95%会好转。最重要,打针,孩子受罪;喝药,小孩子喂不进去。这里给小孩子看病,主要是推拿,只配很少量的药,孩子、大人都不受罪。”万尚义给孩子推拿时,杜随霞说起了来这里给孩子看病的原因。
“有一年,我们邻居家4岁的小孩东旭,腊月二十九下午突然发烧,很严重,40℃高烧。万医生刚好回老宅子去了,不在家。孩子就摇着他爸爸手说:‘我难受成这样,你们也不管我。你们把万尚义叫来,让他给我看看。’……”听到孩子稚气的话,卫生室里另外一位病号笑了起来。
“新规矩”
在过去,代柏村的村民看病,讲究时间。大年初一,人们是不会来看病的,有病也熬着,熬到初二。据说,这样比较吉利。所以,往年大年初一,是万尚义一年中最清闲的日子。不过,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今年情况有了转变。
初一中午,村民胡世民捂着嘴进来:“今天,我还是第一个吧?”“不是,已经有一个了……”胡世民憨憨地笑了:“初一不能看病,那都是老规矩了……”原来,早上一辆“小面包”已经来过。
卫生室门前的灯笼依然高高地挂着,迎接着忙碌的又一天,忙碌的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