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声是一颗糖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b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滇东乌蒙山深处的小山村,父老乡亲有这样的顺口溜:“要过年,大花钱;过了年,就下田……”
  一进腊月,家乡便忙开了,热闹起来了。上街卖年货的,肩背车拉,来回穿梭在山路上。村里杀年猪、刷墙壁、焐白酒、舂粑粑,一串串年事,也在父亲母亲们的吆喝与操劳中,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假若哪家做的有一点瑕疵,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大家也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一把,笑眯眯地说:“你家没的,我家有,拿了去吃就行了。”抑或说:“你家年猪先宰,随后来宰我家的……”这些温暖的话语,宛若打开久封的那坛米酒,甜蜜醉人极了。
  犹如繁星般的年声中,最抢眼的要数磨刀霍霍杀年猪了。因为家乡人把杀年猪的事看得非常重要,离过年还有一二十天,家家就互通信息,好找帮忙宰猪的人。宰猪必须看好日子,宰猪那天家里人要没得属猪的,不然得另选日子。在村里能宰一头猪,是一家人的脸面,有的家没有年猪,不是厚着脸皮从别家赊,就是宁可出高价钱也要买一头宰宰,都想着不要被别人看不起。年猪拉了被宰,声音比什么时候都叫得高。只要哪家拉猪宰,大人小娃都会跑了去看热闹。只见父辈们三五成群,将肥胖的年猪抓的抓脚,抱的抱头,扯的扯尾巴,把几百斤的年猪抱上桌板。年猪在桌板上奋力挣扎,发出“哼,哼”猛烈的嚎叫。具有“杀猪匠”头衔的父亲,左手用绳索扎住猪嘴的同时,又把猪头提了仰过去,右手快速抓过杀猪刀,用刀背在猪的前蹄连敲打两下,“刺”一刀直刺向猪的咽喉,再用力将刀直插入猪的心脏。看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股若喷泉的猪血喷涌出来。猪,死得很惨烈,开始时,四蹄只是轻轻地、试探性地“划拳”,渐渐地,“划拳”的频率加快,有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绝望。从早到晚,被杀的年猪“哼,哼”叫个不停,回荡在小村上空。
  请客吃宰猪饭,家乡是最盛行的。家家杀了年猪,都会相互宴请,轮到哪家,早上才把年猪“扳倒”,主人家就忙着上门留客去了,生怕去迟了请不到吃宰猪饭的人。晚上主人家摆八桌十桌,请来一大堆亲戚朋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家举起酒杯给主人家一番祝福道喜后,无拘无束敞开心扉,大碗大碗喝酒,一首歌接一首歌演唱。他们唱的仍然是古老的歌谣:“吃年猪,有口福;有年过,有衣禄……”男的觉得还不够尽兴,酒还没喝够,又找来对手划拳喝酒。他们拉着对方的手互击一巴掌,欢喜地高喊:“哥俩好啊,四季发财……”划拳谁划输了谁喝酒。每每两人划拳,众人围观,那起哄声﹑鼓掌声,像炸开的爆竹响亮得很。
  隆冬时节,寒冷的村庄也会被年声焐暖。腊月二十至二十五那几天,父辈们就会叫上男孩,笑逐颜开地说:“娃,走,跟我刷新墙去。”或是父子们在院子里劈柴火,除灰尘,忙着年活,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而母亲们则叫上姑娘,笑眯眯地说:“闺女,走,焐酒去。”姑娘就会跟在母亲们身后,欢唱着:“焐白酒,年年有,吃了醉了仍想喝一口……”伴随着歌声,精选糯米,浸泡蒸煮,几天后焐一缸香甜的米酒,是村上家家要做的过年酒。
  待到除夕这天,手中的活都放下了,全家人忙着准备年夜饭。男的忙着杀鸡宰鱼,女的忙着剥葱洗菜,准备足够的年夜饭菜。到傍晚时,女的忙着下厨备年夜饭,男的忙着剪贴门神对子。贴的门神对子要贴《三国演义》中赵云之类的武将,对联得讲究字笔好,有幸福之家财源茂进、吉祥如意的意思。村里人认为一年有武将门神保护,才会家和万事兴。父辈们在贴门神时,也会叨念着:“门神门神来守好,年年有你来除妖,家里平安人欢笑……”一家人忙碌一天,到吃年夜饭的时候,放鞭炮,发红包,浓浓的年味又在家人的祈福中荡漾。
  年声像一颗糖,融化嘴里,甜蜜心里。
  “老倌,今天做饭算是你的了,你婆娘我今天好好生生歇一天。”这是一年到头围着“锅边转”的母亲们,按照风俗大年初一这天她们歇下来,让父辈们下厨。听到母亲们笑眯眯的话语,父辈们的心像被蜂蜜给浸透了,欢喜地忙着下厨做饭去了。勤劳善良的母亲们到这时仍然没有闲着,她们仍然操心着大年初一早上保证全家人老老小小穿上一套新衣服。小孩们穿着新衣服,提着一串红红的大炮竹,写满蜜意的脸绽放得像一朵花似的,蹦蹦跳跳,穿梭于村上,炫耀着,狂欢着。
  大年初一午饭过后,全村人扶老携幼,走近河边爬上山梁,听本村或外村人对唱山歌。这山歌擂台有的搭在河边,有的搭在山寨旁,有的搭在高山上。青年男女们随意相约,随意搭台,有的这年唱输了,盼下年来赢。村上唱山歌大年初一至初二,这两天热闹非凡,四面八方来的上万人相聚山里,那一对对一伙伙激情演唱的山歌,宛若浪潮般涌起,此起彼伏。他们即兴现编现唱的山歌有初次相会的,叙述爱情的,牵手成功的,譬如:“麻布洗脸初相会”“皂角树上敢翻身”“郎想妹来手拍胸”,这些土得掉渣的歌词,像从地里冒出来,水里淌出来,山里跑出来一样。大年初一、初二两天唱完山歌,村上的花灯队初三就出灯了。年前“灯头”就把贴送出去了,到这天愿意请灯队的村子就会派人来请,云南的花灯品种繁多,有崴花灯、小唱灯,而家乡的花灯叫落地灯。他们表演的花灯有古老的男扮女装唱红灯中的许愿灯,也有把身边好人好事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编进去加以表演的。他们把传统的花灯歌舞表演得生動活泼,活灵活现,深受大家喜爱。他们“出灯”表演到正月十六这晚就歇灯了,也是通常叫的“灯花落地”。
  这晚,他们在村上热热闹闹地唱一场,方才把绚丽多彩的花灯笼架在一起,燃放一把火,意在唱灯结束,等待下一年……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绘画:马相魁
其他文献
院子的花坛里长满马兰,密密匝匝,似坪如茵。溻湿的马兰叶,墨绿墨绿,春光中泛着釉光。手执剪刀,“咔嚓,咔嚓”,将马兰根部剪断,塞进篓中。  无意间发现,一只小蜗牛牢牢吸附马兰叶,静静趴着,纹丝不动。蜗牛呈褐色,螺旋形,状如小螺。欣喜之余,轻轻掰下蜗牛,安放在水泥地。  蜗牛开始蠕动,驮着厚重的甲壳,步履艰难。缓缓过处,留下垂涎缕痕,乳黄色,黏糊糊,凝视着。十多分钟,仅移步几寸,仿佛时光打着瞌睡,变得
期刊
从上高中开始,我就和书结下了一种不解之缘,喜欢买书、读书、藏书。参加工作后,我发现出差是一个买书的好机会。《道德经》这本小书,就是当年在大连的一个小书摊上买到的,了却了我多年欲买未能买到的愿望。  有一次去南方考察,臨走时,妻子让我给她买一条裙子。可是一到福州,看完几家企业后,我就一头扎进书店里,目不转睛地在书架上搜索,把妻子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就这样,从福州到厦门,从厦门到广州,所到之处,工作之
期刊
我是在草的陪伴下长大的,一年四季,从少到长,都是看着草儿度过的,春天看草萌发,夏天看草蓬勃,秋天看草橙黄,冬天看草老去!  在乡下,草是最常见的。那些高大的,低矮的;深綠的,淡黄的;直立的,匍匐的;独立的,寄生的;针叶的,阔叶的……真是数不胜数。在很多的描写野草的诗文里,我最推崇的就是白乐天的《赋得古原上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难道,你还能再找到比这更完美关于
期刊
过年时,我和妈妈回到外婆家度假。  闲得无聊,第二天,我拿妈妈的手机去拍这附近的动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本想拍一只正在臭美的鸭子呢,就悄悄地走了过去,不料,还是被它发现了,它扑扇着翅膀,嘴巴尖叫着狂奔和乱跑,还溅得泥土飞扬,劈头盖脸地洒了我一身。等我回过神来,它这个“女汉子”早就没影了!我领教了鸭子的厉害,再也不敢离得太近,而是拿稳手机,站在远处,对准一群鸭子放大拍。这次呀,它们跑是没跑
期刊
一进腊月,乡亲们就开始准备杀年猪了。人口多的人家,一家单独杀一头年猪,猪肉分别用来蒸、炖、腌渍等,来年可吃上大半年。人口少的就约好几家,一般是三五家合杀一头。  年猪一般都是自己养的,从年初开始买一头小猪,精心喂养一年,过年宰了吃。乡村杀年猪,讲究的是一个氛围。村里不少青壮年,甚至身体硬朗一点的老年人都是杀猪的好手。定好杀年猪的时间,吆喝一声,邻居亲朋,都会来帮忙,干活的、观看的,围成两圈,家里就
期刊
又是樱花烂漫时,而这,也是我来到日本东京的第七个年头。  我觉得樱花有一种矛盾的美。单赏每一朵樱花,樱花的花瓣小巧淡雅,白中透出淡粉色,似人间白雪。你会忍不住想轻轻地触碰它,柔软如江南的丝绸一般。花茎细长而柔曲,细得如一根碧绿的银丝,柔曲得似少女姣好的身姿,静静的美好。可当它们齐齐绽放时,又美得热烈却不落俗套。樱花浪漫,远远地看,开得那么的盎然,让人陶醉。樱花本无香,却让看的人总会从心底雀跃,于是
期刊
一  先说两个小片段。  2009年4月,还没毕业的我刚到长沙开始实习。那时候刚刚认识如意先生,两个人都羞答答的挺不好意思。有个周末,他来到我当时住的望月湖小区,给我一个铁盒子,说这是他家里寄过来的,送给我。  ——是一盒茶叶。  他说,自己家里是种茶叶的,这是自家刚刚采下的新茶。我很欢喜地收下茶叶,然后问他,你看《红楼梦》吗?  他面露羞惭,嘟囔着说自己是纯正的理工科。  我说,《红楼梦》里有个
期刊
母亲去世几年了,每次夜里梦见母亲,伏案提笔,想写点什么,但却搁笔放下,对母亲的那种思念和想要说的千言万语,历历在目浮现的往事,不知从何下笔,又怕写不好,用什么样的语言词汇都不足以表达思念之情。  偶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使我潸然泪下,现场每个人都跟着斯琴高娃的情感进入了那个场景,主持人董卿失控到背对观众掩面哭泣,斯琴高娃朗读完,也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一篇我没有读
期刊
1987年,我4岁。  村里的“破五”戏是在村头桃树坡坡底的老戏台演的,晌午登台,初七晚上收箱。当晚,全庄出动了,包括拄拐子一摇一摆的和热怀里吃奶的。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通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突然,蹦出来一
期刊
江竹筠是众多中国革命烈士之一,然而她作为一名女英雄却又是被记忆最深的,人们亲切地称她江姐。  1939年,還不满20岁的江姐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推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姐接任牺牲的丈夫,担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的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江姐受尽了国民党特务的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