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陵园规划设计指南》编制解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和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解决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陵园;墓园;规划;设计;指南
  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也是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1]。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严肃对待陵园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基于如此现状,对当代的陵园建设进行基础性研究,整合出一套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陵园建设的规划设计体系势在必行。
  现代陵园是指以陵墓、公墓为核心,结合工程技术和园林造景手法,为现代城乡居民提供安置骨灰和遗体、凭吊纪念、瞻仰、休闲、教育功能,可为公众性的纪念活动和其他的公共活动场所。有别于名人纪念园和皇帝陵寝,也不包括寺庙里面的骨灰塔(楼、阁、堂)及个别少数民族墓葬形式的墓葬场地。
  编制陵园规划设计指南旨在推广和应用现代陵园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现代陵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方法,来进行陵园的长远规划,旨在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发展以纪念逝者为主题的陵园旅游,在增加城市绿色氛围的同时,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目前,本指南已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正式试行,并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江苏金坛茅山、安徽黄山市徽陵陵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大大推动了现代陵园的建设,也验证了本指南的可操作性。为使相关人员把握编制意图,笔者作为指南的主要起草者就编制背景、编制原则、过程以及内容概要作必要的解析与说明。
  1、“指南”编制背景
  近年来,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对陵园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许多城市进入城市陵园大规模开发建设,但是就陵园规划设计而言,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区域层次上,如何确定陵园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和布点?(2)在地块层面上,如何确定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明确用地规模?[2](3)在陵园层面上,如何根据确定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如何明确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及技术指标?
  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规范。由于过去对陵园规划设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涉及专业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目前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对策与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2、“指南”编制原则
  (1)园林生态化原则
  现代陵园应打破传统,营造一个绿树成林、绿草成荫的现代生态化园林。在景观营造、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材料的选择,确保生态、节能和环保,只有让陵园生态化、园林化,才能消除人们对陵园的恐惧感,营造一种全新的陵园形象。
  (2)人文艺术化原则
  陵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文化内涵,现代陵园是集建筑、园林、墓碑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观,未来的陵园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生态公园”或“人文纪念园”[3]。陵园档次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深浅和艺术水平的高低[4]。
  (3)功能复合化原则
  现代陵园不仅承担安葬骨灰、祭扫缅怀的功能,还兼有绿化生态、艺术欣赏、文化传承等功能。陵园成为集落葬、纪念、游憩、景观与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最具备发展潜力的一种空间模式[5]。
  (4)规划科学化原则
  陵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现代化,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规划之初就需要对陵园进行整体、合理、科学地规划,包括规划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公建设施等[6]。
  3、“指南”编制过程
  《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项目由2011年12月启动,经过多次专家组评议,并广泛征求设计和民政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于2015年7月完成终稿。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指南编制经历了方案论证阶段、调研阶段与成果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图1)。主要的编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献总结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陵园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影响陵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2)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陵园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3)通过陵园的现场调研和管理部门咨询,对陵园设计要素进行分类,提出不同类型陵园中不同设计要素的控制指标。
  (4)调查、整理陵园规划设计资料和图纸,总结设计模式,构建设计图库和模式库。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指南和规范,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根据陵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指南编制。
  4、“指南”内容概要
  “指南”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1)前言;(2)总则(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3)规划;(4)设计;(5)附录(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前言”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总则”部分给出了陵园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四大原则。“规划”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城市层面而言,需要做出城市陵园体系规划,包括区域层次的职能结构分析、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和布点建设,制定城市陵园体系规划时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用地条件和现状人口数的不同;从地块层面而言,通过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的设定,明确用地规模;从陵园层面而言,需要明确具体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等内容。“设计”主要从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建筑物、道路广场、水系、绿化植被、其他)及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附录”部分提供了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5 结语
  陵园作为向社会大众提供殡葬祭奠的场所,必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的特色,加以补充和延伸,为大众提供基本的满足殡葬基本功能的活动场所[7]。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还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设计人员往往套用其他规范进行操作,缺乏从不同层面系统性的考虑陵园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只是想做一个尝试,寻求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虽然,本指南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会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04-138.
  [2]王玉石.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30-40.
  [3]朱建宁.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园[J].中国园林,2009,(3):1-5.
  [4]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 2009,(3):12-18.
  [5]翟俊.美国墓园概述[J].中国园林,2009,(3):19-22.
  [6]田旭.墓园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2009.
  [7]邵峰,宁惠娟,包志毅等.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6): 186-189.
  作者简介:左俊杰,男,(1981-),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也是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1]。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严肃对待陵园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基于如此现状,对当代的陵园建设进行基础性研究,整合出一套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陵园建设的规划设计体系势在必行。
  现代陵园是指以陵墓、公墓为核心,结合工程技术和园林造景手法,为现代城乡居民提供安置骨灰和遗体、凭吊纪念、瞻仰、休闲、教育功能,可为公众性的纪念活动和其他的公共活动场所。有别于名人纪念园和皇帝陵寝,也不包括寺庙里面的骨灰塔(楼、阁、堂)及个别少数民族墓葬形式的墓葬场地。
  编制陵园规划设计指南旨在推广和应用现代陵园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现代陵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方法,来进行陵园的长远规划,旨在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发展以纪念逝者为主题的陵园旅游,在增加城市绿色氛围的同时,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目前,本指南已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正式试行,并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江苏金坛茅山、安徽黄山市徽陵陵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大大推动了现代陵园的建设,也验证了本指南的可操作性。为使相关人员把握编制意图,笔者作为指南的主要起草者就编制背景、编制原则、过程以及内容概要作必要的解析与说明。
  1、“指南”编制背景
  近年来,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对陵园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许多城市进入城市陵园大规模开发建设,但是就陵园规划设计而言,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区域层次上,如何确定陵园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和布点?(2)在地块层面上,如何确定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明确用地规模?[2](3)在陵园层面上,如何根据确定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如何明确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及技术指标?
  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规范。由于过去对陵园规划设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涉及专业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目前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对策与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2、“指南”编制原则
  (1)园林生态化原则
  现代陵园应打破传统,营造一个绿树成林、绿草成荫的现代生态化园林。在景观营造、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材料的选择,确保生态、节能和环保,只有让陵园生态化、园林化,才能消除人们对陵园的恐惧感,营造一种全新的陵园形象。
  (2)人文艺术化原则
  陵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文化内涵,现代陵园是集建筑、园林、墓碑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观,未来的陵园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生态公园”或“人文纪念园”[3]。陵园档次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深浅和艺术水平的高低[4]。   (3)功能复合化原则
  现代陵园不仅承担安葬骨灰、祭扫缅怀的功能,还兼有绿化生态、艺术欣赏、文化传承等功能。陵园成为集落葬、纪念、游憩、景观与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最具备发展潜力的一种空间模式[5]。
  (4)规划科学化原则
  陵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现代化,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规划之初就需要对陵园进行整体、合理、科学地规划,包括规划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公建设施等[6]。
  3、“指南”编制过程
  《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项目由2011年12月启动,经过多次专家组评议,并广泛征求设计和民政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于2015年7月完成终稿。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指南编制经历了方案论证阶段、调研阶段与成果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图1)。主要的编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献总结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陵园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影响陵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2)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陵园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3)通过陵园的现场调研和管理部门咨询,对陵园设计要素进行分类,提出不同类型陵园中不同设计要素的控制指标。
  (4)调查、整理陵园规划设计资料和图纸,总结设计模式,构建设计图库和模式库。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指南和规范,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根据陵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指南编制。
  4、“指南”内容概要
  “指南”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1)前言;(2)总则(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3)规划;(4)设计;(5)附录(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前言”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总则”部分给出了陵园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四大原则。“规划”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城市层面而言,需要做出城市陵园体系规划,包括区域层次的职能结构分析、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和布点建设,制定城市陵园体系规划时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用地条件和现状人口数的不同;从地块层面而言,通过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的设定,明确用地规模;从陵园层面而言,需要明确具体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等内容。“设计”主要从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建筑物、道路广场、水系、绿化植被、其他)及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附录”部分提供了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5 结语
  陵园作为向社会大众提供殡葬祭奠的场所,必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的特色,加以补充和延伸,为大众提供基本的满足殡葬基本功能的活动场所[7]。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还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设计人员往往套用其他规范进行操作,缺乏从不同层面系统性的考虑陵园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只是想做一个尝试,寻求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虽然,本指南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会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04-138.
  [2]王玉石.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30-40.
  [3]朱建宁.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园[J].中国园林,2009,(3):1-5.
  [4]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 2009,(3):12-18.
  [5]翟俊.美国墓园概述[J].中国园林,2009,(3):19-22.
  [6]田旭.墓园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2009.
  [7]邵峰,宁惠娟,包志毅等.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6): 186-18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工程造价的编制过程中,施工方案成为了编制每一个项目单价、工程总造价的关键。在保证工程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施工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对施工单位在建筑项目投标中能否中标和建筑项目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对业主而言,施工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总投资。本文从建筑工程中施工方案的内容出发,结合施工方案编制与实施的实际经验,分析确定不同施工方案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
期刊
【摘要】现如今摩擦摆装置凭借其造价低、隔震效果突出等特征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当中,本文以近十年国内研究学者对摩擦摆装置的研究为契机,总结出近十年对摩擦摆装置的研究进程、发展情况,提供给读者对于国内的摩擦摆装置发展一个纵向的了解。  【关键词】摩擦摆;国内;研究现状  摩擦摆隔震体系(Friction Pendulum System,简称FPS)是典型的隔震技术,FPS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众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具有优良工作性、高强度性、高耐久性和稳定性的高性能混凝土越来越被需求,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养护条件下二者在性能上的差异,给出相应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做出相应参考。同时由于粉煤灰砼具有低水化性,使得它在大体积砼结构中被广泛使用,本研究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其在大体积砼结构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矿渣砼;粉煤灰砼;养护条件  介绍  随着经济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技术不断的提升,近几年火灾事件不断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同时也给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为此防火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被应用。防火系统近几年在大型的公共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玻喷系统和安全玻璃在建筑防火分隔中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本文针对玻喷系统和安全玻璃在大型公共建筑防火分隔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摘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化成为多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智能建筑也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智能建筑也正处于积极探索和快速成长的阶段。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日益综合化、多元化,这为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智能建筑在未来,具有十分可观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智能建筑的深入发展,为房地产行业更好
期刊
【摘要】针对近年来人行道地砖出现大量病害这一问题,基于Abaqus对人行道地砖受力进行研究,进而讨论地砖破坏的原因。首先通过实验测得常见人行道砖的弹性模量等参数,然后通过Abaqus数值模拟得到人行道砖的应力分布。对人行道地砖的设计优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砖;破坏;统计;应力分布  1、引言  人行道地砖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改造中,近年来城市人行道地砖出现大量病害,除了施工质量问题,排水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工程建设的项目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变更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施工,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变更的管理和控制,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变更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供广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参考,以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变更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者服务和工作正以其突出的社会作用和大众影响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来,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也不断增加。本文以沈阳故宫为例,探究志愿者队伍在未来发展方向、人员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进展,探讨有效的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和模式。  【关键词】新形势;志愿者发展;服务  2014年4月11日,沈阳故宫首次向
期刊
【摘要】所有历史文物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文物本身的脆弱性,随着时间的流逝,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如何对历史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修复、重建、研究以及传播,是摆在所有文博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文物的保护、传承和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博物馆事业空前繁荣的今天,更需要将现代化元素合理有效地引入宫廷遗址性博物馆,这样可以将展示内容更完美更直观地传达给观众,文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背景下,国家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国家明确高新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整体布局,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南京市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以高新园区为主阵地,加大创新空间集聚力度,形成市域创新空间新格局,支撑创新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