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和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解决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陵园;墓园;规划;设计;指南
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也是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1]。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严肃对待陵园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基于如此现状,对当代的陵园建设进行基础性研究,整合出一套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陵园建设的规划设计体系势在必行。
现代陵园是指以陵墓、公墓为核心,结合工程技术和园林造景手法,为现代城乡居民提供安置骨灰和遗体、凭吊纪念、瞻仰、休闲、教育功能,可为公众性的纪念活动和其他的公共活动场所。有别于名人纪念园和皇帝陵寝,也不包括寺庙里面的骨灰塔(楼、阁、堂)及个别少数民族墓葬形式的墓葬场地。
编制陵园规划设计指南旨在推广和应用现代陵园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现代陵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方法,来进行陵园的长远规划,旨在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发展以纪念逝者为主题的陵园旅游,在增加城市绿色氛围的同时,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目前,本指南已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正式试行,并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江苏金坛茅山、安徽黄山市徽陵陵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大大推动了现代陵园的建设,也验证了本指南的可操作性。为使相关人员把握编制意图,笔者作为指南的主要起草者就编制背景、编制原则、过程以及内容概要作必要的解析与说明。
1、“指南”编制背景
近年来,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对陵园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许多城市进入城市陵园大规模开发建设,但是就陵园规划设计而言,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区域层次上,如何确定陵园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和布点?(2)在地块层面上,如何确定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明确用地规模?[2](3)在陵园层面上,如何根据确定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如何明确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及技术指标?
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规范。由于过去对陵园规划设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涉及专业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目前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对策与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2、“指南”编制原则
(1)园林生态化原则
现代陵园应打破传统,营造一个绿树成林、绿草成荫的现代生态化园林。在景观营造、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材料的选择,确保生态、节能和环保,只有让陵园生态化、园林化,才能消除人们对陵园的恐惧感,营造一种全新的陵园形象。
(2)人文艺术化原则
陵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文化内涵,现代陵园是集建筑、园林、墓碑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观,未来的陵园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生态公园”或“人文纪念园”[3]。陵园档次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深浅和艺术水平的高低[4]。
(3)功能复合化原则
现代陵园不仅承担安葬骨灰、祭扫缅怀的功能,还兼有绿化生态、艺术欣赏、文化传承等功能。陵园成为集落葬、纪念、游憩、景观与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最具备发展潜力的一种空间模式[5]。
(4)规划科学化原则
陵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现代化,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规划之初就需要对陵园进行整体、合理、科学地规划,包括规划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公建设施等[6]。
3、“指南”编制过程
《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项目由2011年12月启动,经过多次专家组评议,并广泛征求设计和民政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于2015年7月完成终稿。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指南编制经历了方案论证阶段、调研阶段与成果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图1)。主要的编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献总结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陵园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影响陵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2)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陵园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3)通过陵园的现场调研和管理部门咨询,对陵园设计要素进行分类,提出不同类型陵园中不同设计要素的控制指标。
(4)调查、整理陵园规划设计资料和图纸,总结设计模式,构建设计图库和模式库。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指南和规范,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根据陵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指南编制。
4、“指南”内容概要
“指南”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1)前言;(2)总则(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3)规划;(4)设计;(5)附录(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前言”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总则”部分给出了陵园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四大原则。“规划”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城市层面而言,需要做出城市陵园体系规划,包括区域层次的职能结构分析、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和布点建设,制定城市陵园体系规划时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用地条件和现状人口数的不同;从地块层面而言,通过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的设定,明确用地规模;从陵园层面而言,需要明确具体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等内容。“设计”主要从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建筑物、道路广场、水系、绿化植被、其他)及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附录”部分提供了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5 结语
陵园作为向社会大众提供殡葬祭奠的场所,必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的特色,加以补充和延伸,为大众提供基本的满足殡葬基本功能的活动场所[7]。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还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设计人员往往套用其他规范进行操作,缺乏从不同层面系统性的考虑陵园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只是想做一个尝试,寻求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虽然,本指南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会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04-138.
[2]王玉石.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30-40.
[3]朱建宁.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园[J].中国园林,2009,(3):1-5.
[4]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 2009,(3):12-18.
[5]翟俊.美国墓园概述[J].中国园林,2009,(3):19-22.
[6]田旭.墓园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2009.
[7]邵峰,宁惠娟,包志毅等.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6): 186-189.
作者简介:左俊杰,男,(1981-),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也是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1]。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严肃对待陵园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基于如此现状,对当代的陵园建设进行基础性研究,整合出一套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陵园建设的规划设计体系势在必行。
现代陵园是指以陵墓、公墓为核心,结合工程技术和园林造景手法,为现代城乡居民提供安置骨灰和遗体、凭吊纪念、瞻仰、休闲、教育功能,可为公众性的纪念活动和其他的公共活动场所。有别于名人纪念园和皇帝陵寝,也不包括寺庙里面的骨灰塔(楼、阁、堂)及个别少数民族墓葬形式的墓葬场地。
编制陵园规划设计指南旨在推广和应用现代陵园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现代陵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方法,来进行陵园的长远规划,旨在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发展以纪念逝者为主题的陵园旅游,在增加城市绿色氛围的同时,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目前,本指南已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正式试行,并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江苏金坛茅山、安徽黄山市徽陵陵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大大推动了现代陵园的建设,也验证了本指南的可操作性。为使相关人员把握编制意图,笔者作为指南的主要起草者就编制背景、编制原则、过程以及内容概要作必要的解析与说明。
1、“指南”编制背景
近年来,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对陵园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许多城市进入城市陵园大规模开发建设,但是就陵园规划设计而言,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区域层次上,如何确定陵园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和布点?(2)在地块层面上,如何确定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明确用地规模?[2](3)在陵园层面上,如何根据确定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如何明确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及技术指标?
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规范。由于过去对陵园规划设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涉及专业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目前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对策与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2、“指南”编制原则
(1)园林生态化原则
现代陵园应打破传统,营造一个绿树成林、绿草成荫的现代生态化园林。在景观营造、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材料的选择,确保生态、节能和环保,只有让陵园生态化、园林化,才能消除人们对陵园的恐惧感,营造一种全新的陵园形象。
(2)人文艺术化原则
陵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文化内涵,现代陵园是集建筑、园林、墓碑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观,未来的陵园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生态公园”或“人文纪念园”[3]。陵园档次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深浅和艺术水平的高低[4]。 (3)功能复合化原则
现代陵园不仅承担安葬骨灰、祭扫缅怀的功能,还兼有绿化生态、艺术欣赏、文化传承等功能。陵园成为集落葬、纪念、游憩、景观与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最具备发展潜力的一种空间模式[5]。
(4)规划科学化原则
陵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现代化,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规划之初就需要对陵园进行整体、合理、科学地规划,包括规划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公建设施等[6]。
3、“指南”编制过程
《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项目由2011年12月启动,经过多次专家组评议,并广泛征求设计和民政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于2015年7月完成终稿。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指南编制经历了方案论证阶段、调研阶段与成果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图1)。主要的编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献总结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陵园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影响陵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2)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陵园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3)通过陵园的现场调研和管理部门咨询,对陵园设计要素进行分类,提出不同类型陵园中不同设计要素的控制指标。
(4)调查、整理陵园规划设计资料和图纸,总结设计模式,构建设计图库和模式库。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指南和规范,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根据陵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指南编制。
4、“指南”内容概要
“指南”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1)前言;(2)总则(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3)规划;(4)设计;(5)附录(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前言”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总则”部分给出了陵园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四大原则。“规划”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城市层面而言,需要做出城市陵园体系规划,包括区域层次的职能结构分析、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和布点建设,制定城市陵园体系规划时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用地条件和现状人口数的不同;从地块层面而言,通过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的设定,明确用地规模;从陵园层面而言,需要明确具体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等内容。“设计”主要从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建筑物、道路广场、水系、绿化植被、其他)及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附录”部分提供了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5 结语
陵园作为向社会大众提供殡葬祭奠的场所,必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的特色,加以补充和延伸,为大众提供基本的满足殡葬基本功能的活动场所[7]。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还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设计人员往往套用其他规范进行操作,缺乏从不同层面系统性的考虑陵园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只是想做一个尝试,寻求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虽然,本指南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会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04-138.
[2]王玉石.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30-40.
[3]朱建宁.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园[J].中国园林,2009,(3):1-5.
[4]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 2009,(3):12-18.
[5]翟俊.美国墓园概述[J].中国园林,2009,(3):19-22.
[6]田旭.墓园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2009.
[7]邵峰,宁惠娟,包志毅等.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6): 186-189.
【关键词】陵园;墓园;规划;设计;指南
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也是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1]。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严肃对待陵园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基于如此现状,对当代的陵园建设进行基础性研究,整合出一套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陵园建设的规划设计体系势在必行。
现代陵园是指以陵墓、公墓为核心,结合工程技术和园林造景手法,为现代城乡居民提供安置骨灰和遗体、凭吊纪念、瞻仰、休闲、教育功能,可为公众性的纪念活动和其他的公共活动场所。有别于名人纪念园和皇帝陵寝,也不包括寺庙里面的骨灰塔(楼、阁、堂)及个别少数民族墓葬形式的墓葬场地。
编制陵园规划设计指南旨在推广和应用现代陵园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现代陵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方法,来进行陵园的长远规划,旨在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发展以纪念逝者为主题的陵园旅游,在增加城市绿色氛围的同时,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目前,本指南已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正式试行,并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江苏金坛茅山、安徽黄山市徽陵陵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大大推动了现代陵园的建设,也验证了本指南的可操作性。为使相关人员把握编制意图,笔者作为指南的主要起草者就编制背景、编制原则、过程以及内容概要作必要的解析与说明。
1、“指南”编制背景
近年来,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对陵园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许多城市进入城市陵园大规模开发建设,但是就陵园规划设计而言,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区域层次上,如何确定陵园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和布点?(2)在地块层面上,如何确定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明确用地规模?[2](3)在陵园层面上,如何根据确定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如何明确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及技术指标?
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规范。由于过去对陵园规划设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涉及专业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目前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对策与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2、“指南”编制原则
(1)园林生态化原则
现代陵园应打破传统,营造一个绿树成林、绿草成荫的现代生态化园林。在景观营造、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材料的选择,确保生态、节能和环保,只有让陵园生态化、园林化,才能消除人们对陵园的恐惧感,营造一种全新的陵园形象。
(2)人文艺术化原则
陵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文化内涵,现代陵园是集建筑、园林、墓碑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观,未来的陵园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生态公园”或“人文纪念园”[3]。陵园档次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深浅和艺术水平的高低[4]。
(3)功能复合化原则
现代陵园不仅承担安葬骨灰、祭扫缅怀的功能,还兼有绿化生态、艺术欣赏、文化传承等功能。陵园成为集落葬、纪念、游憩、景观与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最具备发展潜力的一种空间模式[5]。
(4)规划科学化原则
陵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现代化,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规划之初就需要对陵园进行整体、合理、科学地规划,包括规划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公建设施等[6]。
3、“指南”编制过程
《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项目由2011年12月启动,经过多次专家组评议,并广泛征求设计和民政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于2015年7月完成终稿。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指南编制经历了方案论证阶段、调研阶段与成果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图1)。主要的编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献总结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陵园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影响陵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2)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陵园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3)通过陵园的现场调研和管理部门咨询,对陵园设计要素进行分类,提出不同类型陵园中不同设计要素的控制指标。
(4)调查、整理陵园规划设计资料和图纸,总结设计模式,构建设计图库和模式库。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指南和规范,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根据陵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指南编制。
4、“指南”内容概要
“指南”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1)前言;(2)总则(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3)规划;(4)设计;(5)附录(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前言”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总则”部分给出了陵园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四大原则。“规划”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城市层面而言,需要做出城市陵园体系规划,包括区域层次的职能结构分析、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和布点建设,制定城市陵园体系规划时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用地条件和现状人口数的不同;从地块层面而言,通过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的设定,明确用地规模;从陵园层面而言,需要明确具体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等内容。“设计”主要从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建筑物、道路广场、水系、绿化植被、其他)及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附录”部分提供了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5 结语
陵园作为向社会大众提供殡葬祭奠的场所,必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的特色,加以补充和延伸,为大众提供基本的满足殡葬基本功能的活动场所[7]。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还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设计人员往往套用其他规范进行操作,缺乏从不同层面系统性的考虑陵园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只是想做一个尝试,寻求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虽然,本指南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会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04-138.
[2]王玉石.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30-40.
[3]朱建宁.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园[J].中国园林,2009,(3):1-5.
[4]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 2009,(3):12-18.
[5]翟俊.美国墓园概述[J].中国园林,2009,(3):19-22.
[6]田旭.墓园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2009.
[7]邵峰,宁惠娟,包志毅等.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6): 186-189.
作者简介:左俊杰,男,(1981-),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陵园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场所,也是国家推行殡葬改革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1]。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严肃对待陵园这一问题不仅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陵园建设历史短暂,陵园的基础性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基于如此现状,对当代的陵园建设进行基础性研究,整合出一套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陵园建设的规划设计体系势在必行。
现代陵园是指以陵墓、公墓为核心,结合工程技术和园林造景手法,为现代城乡居民提供安置骨灰和遗体、凭吊纪念、瞻仰、休闲、教育功能,可为公众性的纪念活动和其他的公共活动场所。有别于名人纪念园和皇帝陵寝,也不包括寺庙里面的骨灰塔(楼、阁、堂)及个别少数民族墓葬形式的墓葬场地。
编制陵园规划设计指南旨在推广和应用现代陵园规划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现代陵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城市规划及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理念和方法,来进行陵园的长远规划,旨在顺利推进我国现代殡葬改革,发展以纪念逝者为主题的陵园旅游,在增加城市绿色氛围的同时,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目前,本指南已经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正式试行,并已经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江苏金坛茅山、安徽黄山市徽陵陵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大大推动了现代陵园的建设,也验证了本指南的可操作性。为使相关人员把握编制意图,笔者作为指南的主要起草者就编制背景、编制原则、过程以及内容概要作必要的解析与说明。
1、“指南”编制背景
近年来,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和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压力下,对陵园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许多城市进入城市陵园大规模开发建设,但是就陵园规划设计而言,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区域层次上,如何确定陵园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和布点?(2)在地块层面上,如何确定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明确用地规模?[2](3)在陵园层面上,如何根据确定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如何明确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及技术指标?
上述问题不仅需要解决,而且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规范。由于过去对陵园规划设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涉及专业面广,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目前全国尚无一套关于陵园规划设计的指南。为此,上海市建工集团组织、协调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属的景观设计所为主要技术依托,联合上海殡葬管理处开展了《陵园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系统化》研究工作。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陵园建设的同时,调查陵园建设现状,发掘陵园建设成功经验,找出目前陵园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对策与方案,完成《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的编制,以期指导和规范未来陵园规划设计工作。
2、“指南”编制原则
(1)园林生态化原则
现代陵园应打破传统,营造一个绿树成林、绿草成荫的现代生态化园林。在景观营造、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材料的选择,确保生态、节能和环保,只有让陵园生态化、园林化,才能消除人们对陵园的恐惧感,营造一种全新的陵园形象。
(2)人文艺术化原则
陵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文化内涵,现代陵园是集建筑、园林、墓碑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观,未来的陵园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文生态公园”或“人文纪念园”[3]。陵园档次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取决于文化内涵的深浅和艺术水平的高低[4]。 (3)功能复合化原则
现代陵园不仅承担安葬骨灰、祭扫缅怀的功能,还兼有绿化生态、艺术欣赏、文化传承等功能。陵园成为集落葬、纪念、游憩、景观与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空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最具备发展潜力的一种空间模式[5]。
(4)规划科学化原则
陵园的规划设计必须现代化,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规划之初就需要对陵园进行整体、合理、科学地规划,包括规划布局、功能分区、设计、公建设施等[6]。
3、“指南”编制过程
《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项目由2011年12月启动,经过多次专家组评议,并广泛征求设计和民政行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于2015年7月完成终稿。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指南编制经历了方案论证阶段、调研阶段与成果总结阶段等三个阶段(图1)。主要的编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献总结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陵园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影响陵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2)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陵园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找出问题,分析原因。
(3)通过陵园的现场调研和管理部门咨询,对陵园设计要素进行分类,提出不同类型陵园中不同设计要素的控制指标。
(4)调查、整理陵园规划设计资料和图纸,总结设计模式,构建设计图库和模式库。
(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参考国内外指南和规范,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根据陵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指南编制。
4、“指南”内容概要
“指南”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1)前言;(2)总则(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编制依据);(3)规划;(4)设计;(5)附录(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前言”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总则”部分给出了陵园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四大原则。“规划”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城市层面而言,需要做出城市陵园体系规划,包括区域层次的职能结构分析、等级规模结构分析和布点建设,制定城市陵园体系规划时应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用地条件和现状人口数的不同;从地块层面而言,通过对陵园用地比例、墓穴容量等指标的设定,明确用地规模;从陵园层面而言,需要明确具体选址和陵园构成形式等内容。“设计”主要从功能分区及控制指标、空间组织、设计要素(建筑物、道路广场、水系、绿化植被、其他)及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附录”部分提供了主要术语和相关规范。
5 结语
陵园作为向社会大众提供殡葬祭奠的场所,必须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的特色,加以补充和延伸,为大众提供基本的满足殡葬基本功能的活动场所[7]。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究还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设计人员往往套用其他规范进行操作,缺乏从不同层面系统性的考虑陵园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只是想做一个尝试,寻求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陵园规划设计建设指南。虽然,本指南已成功应用在上海玫瑰园、重庆华夏园、上海仙鹤墓园、南通生态故园等项目工程中,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会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04-138.
[2]王玉石.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30-40.
[3]朱建宁.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园[J].中国园林,2009,(3):1-5.
[4]张文英.美国墓园的发展与演变[J].中国园林, 2009,(3):12-18.
[5]翟俊.美国墓园概述[J].中国园林,2009,(3):19-22.
[6]田旭.墓园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2009.
[7]邵峰,宁惠娟,包志毅等.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6): 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