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国环境在不同程度上的污染加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各国纷纷提出碳减排措施。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与碳减排相结合,开展碳金融业务,是新时代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一)绿色信贷。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增强社会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积极探索“碳金融”业务领域,推出电子平台低碳服务,有效引导企业和个人的绿色交易行为。根据《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4》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7.59万亿元。其中,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6.0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9.33%,贷款所支持项目预计年节约标准煤1.67亿吨、水9.34亿吨,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亿吨。截至2014年末,“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2.3万亿元,节能环保贷款余额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6.85%,共计支持15,718个节能环保项目。
  (二)碳理财产品。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推出了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2007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推出“聚财尘”飞跃计划,该理财产品挂钩“欧盟第二承诺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2008年12月合约)”,间接投资期限为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2008年,中国银行推出“汇聚宝”绿色环保理财产品,与碳排放权挂钩,产品收益与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期货合约挂钩;2008年9月26日,深发展发布了4只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2010年,光大银行发布第十期“低碳公益”理财产品----阳光理财“T计划”。
  二、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碳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业务上,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二)碳金融业务规模不足。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占其各项贷款所占比重的绝对值仍然较低,节能环保贷款余额仍然低于“两高一剩”贷款余额。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在其经营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业务规模不足。
  (三)碳金融组织机构及人才建设落后。国内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大多将碳金融业务当作附属业务,没有专门的碳金融组织机构用以开展碳金融业务、处理碳金融事务。同时,在商业银行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碳金融业务,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创新与转型。
  (四)缺乏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而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利于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碳金融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为促进碳金融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但是在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仍然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在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的创新、碳金融业务推广中,没有具体的参照法律,碳金融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三、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方面,做好基础业务的开发与推广,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模式,挖掘绿色信贷客户,创造绿色信贷收益;另一方面,加大碳金融产品研发投入,加快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碳基金等衍生金融产品、参与全球碳金融市场、支持减排项目企业上市融资等。
  (二)制定碳金融业务激励措施。第一,政府可以对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第二,加大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资金投入,支持节能环保科研项目;第三,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收受政策,鼓励企业客户以及个人客户投资碳基金、碳债券等金融衍生产品;最后,对发展碳金融业务做出突出贡献的商业银行进行资金奖励和名誉表彰等。
  (三)加强碳金融组织机构及人才建设。商业银行可以参照赤道银行准备,以发展绿色金融为目标,成立碳金融专门机构。在专门机构的负责下,碳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商业银行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引进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领域内的专家,对碳金融业务进行指导。
  (四)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在内部成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部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委员会,提高员工防范风险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监管与扶持,以规范的行业制度防止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风险。
  (五)完善碳金融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相关环境保护立法,以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对企业借贷资格做出限制,以法律法规形式鼓励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制定碳金融业务具体操作法律法规,解决碳金融业务利益纠纷,合理分配银行及企业个人客户的利益。(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一书重点梳理国内外先进的创业与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着眼于湖南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展开全方位讨论和回应,以指导学生创业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一是综述本书的研究意义,国内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综述以及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二是进行湖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期刊
虽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制订了许多相应的政策,但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起步晚,而且没有得到重视,还处在“可有可无”、“外热内冷”状态。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培养的时代意义还缺乏深入认识,更缺乏相应的培养发展策略,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把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提到日常议程上来。  一、披沙捡金,聚沙成塔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培养策
期刊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  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进行试点的,主要依据民政部下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业务性文件,基本运作方式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机构,为农民设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保险费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给予适当的补贴,个人缴费和集体补贴全部记在个人名下;以县级为基本核算单位,逐步分级负责保险基金的运营和保值
期刊
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食品。由于清真食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以及其独特的制作过程不仅使其成为穆斯林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也受到广大非穆斯林的青睐。面对庞大的国际清真食品市场,我国的出口现状却不容乐观。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清真食品行列成绩突出但也不能摆脱我国清真食品出口不尽如人意的境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清真食品业为例,分
期刊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符合生产一线、服务管理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基于此,在培养人才方式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与一般研究型高等教育不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学中做,做中学”,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实验、实训、实习这三个重要环节的配合,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目前,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基本上是以模拟实训室为主。通过
期刊
通过选取重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细分指标,确定相关数据,建立GM(1,1)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未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一、数据的选取及因子的确定  本文的实证研究选取的原始数据来自于《重庆统计年鉴》,选取1997-2010年相关数据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系统模型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发展趋进行预测与分析。  三、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  目前,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 。本次
期刊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和4G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介正以其便捷性和兼容性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新型“生活必需品”。而利用社交工具的用户粘性进行网络营销是O2O模式的成功试水。文章以微信为切入点,探究了微信营销特点,并以问卷调查为依据初步分析了微信朋友圈营销现状,为进一步探究社交工具的营销化奠定理论基础。  一、口碑+关系  微信作为平台提供商,庞大的用户使用群体为中小企业的及年轻人所开发的优质产品提供了施展
期刊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话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与农业经济结构转型优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当前阶段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也显现出了一系列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此展开分析研究对于我国未来的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重视的一部分内容,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如不能有效
期刊
泡沫理论建立在现代新兴经济理论之上,是衡量经济发展状态、活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金融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问题,对于维护我国总体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并提出了防止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问题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金融领域逐渐繁荣起来,对社会经济活力以及经济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近几年,金融经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推广,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互联网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息息相关,网络资源平台也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重要帮手,对于高校的教学活动来说,互联网也扮演着“信息仓库”的角色,储备着每天更新的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各类中小企业在发展的狂潮中应运而生,企业的长远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