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性作为绘画艺术的底牌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
  ——费尔巴哈
  中世纪以及之前的西方美术体系与宗教一直脱离不了关系,以致文艺复兴前西方人都在力图挣扎脱离宗教戒律的精神束缚。之后,精神范畴的科学层面继续深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发展,针对的是离开信仰的现代人在科学高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后遗症:茫然不知所措。
  摆脱精神束缚后,人们失去了神圣感和敬畏感,恣意妄为、冷漠、空虚、孤独。当人们不再相信精神伊甸园,视‘现实感’为入世智慧的现代人,在艺术中仍试图寻求救命稻草。而这一切是在大多数人仍致力于工业与效率的机械命题,另一部分拒绝物质麻痹的精神清醒着在进行的心灵探索。
  生活的压力是自然选择,自物种起源就是生存的规则。图腾,巫术,占卜仪式都是作为高级生灵的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制造出来的意识符号,包括信仰。人对自然地敬畏引发依赖感,人类除了信仰自然并无选择。而在现当代,神的存在是否真的存在,个人可以选择信与不信。只是不同维次空间在宇宙无限中的客观扩展及存在,是人类的科学可以推理与感应的。脱离宗教戒律并非意味着人类自此完全自由,规律自天地之始未变,中国佛教的因果智慧阐述的就是这个。只是宗教的智慧以最直接的文字告诉人类善因如何实现。道德的混乱由人类自行引起,随之是潘多拉盒子中飞出的疾病、瘟疫诸苦难。
  即使是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绘画依然很大一部分是宗教题材,在波普艺术、极简主义盛行之前,美依然是艺术的最高法律,是的,还未改变艺术的法则。
  以神的题材表现人性,绘画艺术中的人的形态极尽完美,何不说以神性完善人性。可否这样理解,神性与人性的区别是针对人性的弱点来讲。比如:七宗罪。或者九型人格中讲到的九种人性弊端,认识这些弊端就是通向神性的必经之路。而追求神性就是隐藏在沉默的辛勤耕作背后公开的秘密,只是没人有勇气承认。即使是极简主义,追求的依旧是完美的生存,背后的动因是建造生活,物质建构的伊甸园。
  规则戒律由死板规则的条条框框,在人们生活里若隐若现的浮出水面。在宗教的观点,基督未放弃世人,是世人故意弄瞎自己看不见神的启示,自由不是与疾病为伍,生命从来是伴随着希望而生,即使是阴暗的角落,也是在为光积蓄能量。
  佛教教义讲佛性由人性掩盖,人人心中都住着发着光的白衣观音。菩提心不就是神性么?修行之人的苦苦追求,不就是为了克服色声香味触法人性易受诱惑的弱势,抵达本心彼岸么?
  纯良的神性在不择手段易受引诱的人性中显的脆弱没有攻击力,被利用、被误解、被骗,于是人将美好的心意掩藏,变的现实,越来越现实,纯良的心意也被藏起,藏在时光的某个角落被遗忘,终于找不到了…这正是现状,讲出来,觉得苍白无力么?
  那些纯良的心意在艺术的范畴至少是安全的,可以以作品的形式被表现。人人需要审美,审的什么美,正是纯良美好被现实的生活压抑下去的美好。或者在这里偷换个概念,擦拭出美即神性这张底牌的精致醇美纹路。
  绘画是一种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绘画精神内容的传达即绘画主题。神性的表现在除去现代绘画中被压抑外,一直是绘画艺术中隐藏的母体,只要美还是艺术的法律。极繁复的美,极简的美,匀净的美,有着机理的美,程式化的美,更倾向随意的美等等,一切诸美。
  神性的隐退,精神上出现荒漠,虽然美在试图安抚人心,可崇高的神性的愉悦才是真正能安放复杂人心的“伊甸”。世界范围内的可以发展一方面使人的能力巨大,另一方面又使人欲壑难填,“羽翼丰满”的现代性使现代人在科学的“诱惑”之下不断抛弃昔日的信仰,转而只信自己,只信满眼横飞的物质。上帝死了,人们拿什么救赎自己的灵魂脱离精神的荒漠,度自己到安详的彼岸。
  于艺术,科学与宗教都有着重要的支撑。科学是方法论,将科学上升到信仰的高度的弊端,將人机械化,人性中诗意感性的一面受到压抑。严谨的诗意生活是成立的,而机械的感性生活你觉得成立么?信仰产生的起初,是对自然的依赖,是生存本能的驱使;对神性的向往,也是生存本能的驱使。神性所有的优点,美、强大、坚韧、无所不能,这些是自然最初在人类心中的呈现。
  中外绘画作品,表现自然或具象或印象的油彩风景,随意泼洒水墨尽山水自然之形的山水画,表现完美人物形态的肖像,以形写神的工笔写意人物画,民俗故事,浮世绘,传说故事,日常生活故事,只要在画里面表现的,美自然是人类挑剔的眼睛自然最先提出的法则之一。虽然架上绘画已渐渐不被前卫的艺术家们所看好,虽然日渐花哨更能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艺术形式正渐渐成长,而架上绘画作为最朴实的艺术形式,相信会自行圆满。
  作为一个可能终身从事架上绘画的美术专业学生,自己的立场随着不断实践与理论学习已渐渐清晰,神性不是神话,变得现实更不是贪婪与放纵物欲的借口,善因善果的自然规则自天地之始就存在,崇高的神性的快乐需要被成全,而不是被嘲笑。即使只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人能偷走另外一些人的快乐,信仰不是讲出的“阿门”,而是一直沉默着的对善的坚持,然后才有外化的教义与仪式。
  神性是绘画艺术隐晦的底牌。底牌往往不示人,若悉心探究,支撑我们的安详伊甸,就藏在心的内核,清澈安稳,有净化人心的力量。世人往往称其为:信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院绘画系全日制MFA)
其他文献
家族宠儿  我的表兄罗赞继,是一个出生在青海高原的科学家,他朴实无华,以自己的专业特长,毕生追赶太阳,五十多年来,人们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说他一生做成了三件事:带出了一个队伍,带出了一批人才,带出了一批成果。  他的父亲我的三姨夫,是青海化隆土生土长的藏学教育家,他的母亲我的三姨,和我母亲都是西宁市早期受过良好师范教育的小学老师。当我记事时起,我们叫罗赞继为罗成哥哥。因为我的外祖父家没有男孩只有四个
期刊
湖北地区的壁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湖北当代壁画艺术善于吸取并融合独特的楚地民族文化艺术面貌,并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而在自我调节中发展,越来越宽广地面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一批杰出艺术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艺术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蕴含当代科学精神和技术进步的湖北当代壁画艺术正充满勃勃生机地走向复兴与发展的征途。  一、炽热深沉,楚文化的缤纷世界  从《楚
期刊
芥川龙之介是大正时期新现实主义具有代表意义的优秀作家。大正五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就业于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芥川早期的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中心进行创作,后期才转向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片段为题材,用独特的创作技巧来体现当时社会的现状,如:《橘子》、《秋》等。《橘子》这部作品正是芥川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为主人公创作出来的。本文主要针对这部短篇小说《橘子》来进行论述。  一、情节塑造  芥川龙之介的《
期刊
史家笔下的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四海升平,但叫魂事件的发生打破了这种和谐。上至皇帝,下到普通民众都曾为一件关涉妖术的事件而困惑不已,全国弥漫着一种恐慌。盛世妖术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孔飞力教授通过《叫魂》一书为我们揭开了谜底。镀金的盛世之下掩盖的是失序的社会结构、皇权与官僚之间的常规与非常规的关系转换。怎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有序和谐的社会结构是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解决
期刊
“禁忌”(taboo),汤加语的意思是“对神圣或邪恶事物的避忌”,汉语译为“塔布”。 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带有一定社会性及宗教性的文化现象。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宗教的神圣性而援用的“禁忌”,逐渐具体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禁忌习俗。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社会习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特定的场合、时间、仪式下忌讳使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文
期刊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龟崇拜文化。“龟驮碑”就是龟崇拜的一种典型体现。但是,随着龟崇拜的衰落,龟的地位与意义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赑屃应运而生。“龟驮碑”也演变成“赑屃驮碑”。文章以武当山八大宫的“赑屃驮御碑”作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梳理龟崇拜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赑屃产生和“赑屃驮碑”出现的原因。  一、赑屃的由来  武当山的八大宫共矗立着12座由大龟似的庞然大物驮着的古碑,老百姓称其为“龟驮碑”,《武当山
期刊
作为“京派”文学的创作家,沈从文是成就最大的一位。汪曾祺师承沈从文,所以在创作风格与审美理念上和沈从文一样,都追求一种健康与和谐的生命美,但因二人的生存环境和自小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不一样,所以沈从文的创作基调偏向于湘西楚文化的神秘和沉郁,而汪曾祺因其成长的苏北高邮是个鱼米之乡,生活富足,且深受到中原儒文化的影响,所以作品的基调带有吴越文化的欢快与明朗。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大弟子,也是“京派”文学的最
期刊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四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  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湟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  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
期刊
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悲惨结局都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这其中就反映有当时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可以说莎士比亚悲剧集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鞭斥和关注。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对莎士比亚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另一种解读,也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人文关怀。  一部杰出的作品的思想深度,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具有普世的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后世的读者能够透过作品获得新的解读和感悟。莎士比亚的作品
期刊
郭敬明作品进军文坛伊始就活力四射,历经十载,长盛不衰,已然成为一文化现象。为研究这一文化现象的成因,文章以其早期主要文本表达主旨及表现方式为研究对象,解释并分析了其作品与青少年读者阅读需求的对位,并初步探讨了该类文本的常用表现手法。  在近十年的“80后”乃至稍后的“90”后一代,异军崛起的青春文学创作群体中,郭敬明无疑是不论在创作还是在营销运作方面的无可非议的领军人物。自2003年他以一部颇有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