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明媚的忧伤”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敬明作品进军文坛伊始就活力四射,历经十载,长盛不衰,已然成为一文化现象。为研究这一文化现象的成因,文章以其早期主要文本表达主旨及表现方式为研究对象,解释并分析了其作品与青少年读者阅读需求的对位,并初步探讨了该类文本的常用表现手法。
  在近十年的“80后”乃至稍后的“90”后一代,异军崛起的青春文学创作群体中,郭敬明无疑是不论在创作还是在营销运作方面的无可非议的领军人物。自2003年他以一部颇有争议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进军文坛后,接踵而来的《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等小说、随笔散文每一部都成为了同龄读者一睹为快的作品,他用书写自己的青春体悟书写出来的青春物语造就了新世纪初图书出版的一个春天。郭敬明准确而生动地代言了一大批正在成长中的80后乃至90后的中国“独生子时代”都市“独一代”的青春感伤。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是郭敬明尚未被文坛接纳、属于清苦的纯文学创作时期完成的两部散文集,也是最见性情的作品。下文笔者将以这两部散文集为切入点,解析其作品流行的原动力。
  通观两部散文集,可提炼出六个主题词:天空、寂寞、CD、摇滚、咖啡、孩子。郭敬明在其作品中,反复以此六物为表达意象,传达“80后”一代难以言喻的成长哀伤。
  一、天空:都市生活的知音
  浩瀚的宇宙或“天空”对人类而言,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它不仅刺激着人类探索与追询的欲望和兴趣,而且更刺激着人类对它的幻想与向往。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人类思想的表达者们,常常借用“天空”这一意象,表达他们对自由的憧憬,对未知世界的追问,甚至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拥有着可以改变现状的神奇力量,能理解自己,洞察一切真相,能解脱受困者。
  一个人对天空的喜爱与向往,昭示着他对现实困境的无能与无力,希望有神力相助摆脱困境;对着天空倾诉的人,那是被世间最大的孤独、寂寞所缠绕的人。不论天空本体抑或日月星辰与云彩显现在叙事文本中时,无不是为了反照人体内心世界的某种需求。所以,诗家会有“坐看云起时”的闲适清语,“岩上无心云相逐”的开怀顿悟。
  在郭敬明的自叙体散文与自传性小说中反复地使用了“天空”,并毫不掩饰称呼自己是“一个仰望天空的小孩”,①他详细地写道“身边的人说我走路的姿势是寂寞的,双手插在口袋里,眼睛盯着前面一处不可知的地方。朋友说我写字的时候才是真正寂寞的,眼睛里是忽明忽暗的色泽,姿势是一种完美的防御。其实当我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我才是真正寂寞的,可是我总是在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仰望天空。正如那个作家说的那样: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同样,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天空”在郭敬明作品中,是都市生活中的他寂寞时的朋友,是他独享的伙伴,更是他自我世界的一种延伸。“仰望天空”这一简单易行的动作,在郭敬明渗透淡淡忧伤的字里行间,完成了对“独一代”都市少年踽踽独行的生理与心理的写照。“仰望天空”的孩子轻而易举的叩开了紧锁心扉的少年寂寞的心。
  二、寂寞:如影附形的罂粟花
  “天空”与“寂寞”在郭敬明的文字世界里,是联体婴,“我是一个在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望着那个大太阳,望着那个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满泪水。”“当我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我才是真正寂寞的,可是我总是在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仰望天空。”
  在他的作品中“寂寞”以不同的语言方式重复表现着。“很多时候我行色匆匆地穿越着不同的城市。可是内心依然没有方向,如果有一天你在地铁站火车站或者马路边看到一个背着黑色的登山包的孩子,那么请你试着叫我的名字,我会转过头来对你微笑,然后对你说,请带我回家。”一个无家可归,穿梭于不同城市,渴望回家的寂寞流浪行人——晨树。齐勒铭家发生变故,“颜叙和我翻过铁门去齐勒铭告诉我的那条街,然后我看到他坐在路边上,将头埋在两个膝盖中间。他靠着一盏路灯,微弱的黄色灯光从他头顶上洒下来,笼罩着他,光线中,有无数的飞蛾。” 好一幅孤独少年的走投无路图。“我”和齐勒铭,动因不同,却相同的选择了寂寞与流浪。
  黄药师通过网络对“我”说道:“1999年末的时候我正在漠河,湖边有一个灯塔,已经荒废了很久,我站在灯塔里面,寒冷的风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无边无际的黑暗在身边叫嚣着东奔西走,我倚在长满铁锈的栏杆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一下子就哭了,新世纪就这么来了,而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黑暗中迎接新的一百年。”
  “齐勒铭总是将自己的随身携带的CD碟片用线系起来,然后将它们挂在树上,他总是在那些树下面一个人说话,也许是讲给树听,说完之后他就背着行囊继续上路。”
  “晨树”“黄药师”“齐勒铭”对于作者郭敬明而言只是“我”的代称而已,文字是诗人手中的积木,郭敬明用文字精心搭建他的心情驿站,精彩地演绎了他与他的同龄人的寂寞与孤独。寂寞就象罂粟花一般,与郭敬明们新鲜的躯体共同成长,挥之不去,郭敬明们在试图挣脱的本能努力中却又甘之如饴地吸食着罂粟花那醉人的香汁,香气氤氲中,饧眼瞥去,寂寞也成了一件稀世艺术品,要用多情而华美的文字来赞叹一番。多情感伤的少年本就已迷失于自己的青春情怀,当一大批迷失在自己的青春情怀并甘心沉沦在这份情怀中的少年遭遇如此情调、如此诗意表达的郭敬明的作品与如此一批饱受痛苦却仍热烈追逐阳光的主人公时,顷刻就毫无招架之力地陶醉在这份语言编织的思绪与煞有其事的自我倾诉中。
  (三)CD:一盏易碎的灯笼
  CD是新世纪初,在我国城市青年生活中兴起的可随身携带、播放音乐光盘的一种电子化产品,“80后”青春期正流行的一种音乐播放器。
  生活在消费社会时代的青年,在沉重、紧张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下,CD、MP3成了他们业余生活不可缺失的忠实伴侣。消费社会里青年生活的压力,从郭敬明的文本及其文本的流行大概能看出一些端倪,压力之源无外乎是对当下劳动状态的厌倦,及无法将这种厌倦摆脱的痛苦。“一个受到厌倦的摆布而无力摆脱的人会有严重的压抑感”,为驱除压抑,“人们能生产出许多东西“,并“用这些东西来对付厌倦”,从而“使自己对厌倦浑然不觉”。②
  使用CD,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根本目的就是妄图寻找到自我释放的短暂的自由自在。这是都市青年业余休息的方式。在音乐中可以忘记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寻找到现实中难得的一份自由,精彩的歌词与精心的演绎,苦恼的人们得到贴心暖胃的抚慰与理解,暂得自由与自在。他们“在对消费社会的反对中,却又屈服于另一种消费主义”。
  而尤为关键的是他们在客观上完成了无意的自我疏离。劳累、烦躁、焦虑等从前通过与朋友、同学、同事、兄弟、姐妹、父母交谈、游戏方式消解的灰色情绪,在今天因为客观环境、主观意愿等方面的因素,均被CD或其他的工具、渠道消解了。与CD为伴客观上成了人们自我疏离的一种方式,那是“孤独、寂寞”的行为艺术。
  郭敬明作品中的CD既是以他为代表的80年代生青少年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他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在其文本中CD无处不在,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目的与生存的理由了。
  “在天空清澈的夜晚,我总会在CD机中放进一张民谣。……然而大多数夜晚我的心情是不好的。寂寞、苍凉,和一点点呼之欲出的恐惧。而这个时候我会选择张楚,或者窦唯。” “我收起以前的摇滚CD如同收起一个不醒的梦。”“曾经我和齐勒铭是全校最顶尖的学生,我们在晚上听各种各样的CD,然后在考试中拿最高的分数。”“CD机突然没电了,发出刺耳的断电的声音,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茫然四顾。我停下来。”
  独享深夜宁静时分,CD是青少年分享快乐与无奈或痛苦的朋友,聆听CD就像聆听自己思想的声音。在神游万韧的想象世界里,“我”与“齐勒铭”们在狂野地呐喊,倔强地奔跑,无助地寻觅,尽情地释放。摇滚CD是“我”与“齐勒铭”们“一个不醒的梦”,在梦中寻找着突围寂寞、冲出孤独、撕碎恐惧的希望,那个希望“如天如地如梦如幻如云如电如泣如诉如花如风如行板如秦腔”,是“我的黑色的挽歌”。一旦失去了CD,他们就会“茫然四顾”,不知所措。CD就像这群“孤独的孩子”手中一个易碎的灯笼。他们以为灯笼所照之处,就是世界的全部;他们期待着灯笼微弱的光芒能带他们走出黑夜,找到光明。事实上,在消费社会里生存,仅赖CD找到的“个人的‘自由’就完全是虚幻的东西”。
  “仰望天空”的注解是“寂寞、孤独、无助、无奈、期望、自由、好奇与向往”……,“天空”下阳光灿烂的注解仿佛是一特邀嘉宾,尊贵而稀罕。当“寂寞”与CD相遇结合,从此寂寞变得有声有色,从纯粹的虚空进入了乱人耳目的虚假真实。
  (四)摇滚:在挣扎中残留的个性
  “摇滚”这一概念传入中国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直到1986年崔健在北京首体开演唱会,才宣告摇滚在中国正式落户。摇滚在中国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被当作一种手段,一个诉求平台,一种社会异化下的宗教活动,被赋予一种信仰,注射进一种跃跃欲试的思想,成为社会中部分非主流人群的旗帜。它倾诉着边缘群体的苦难、人性的压抑与渴求,对一些社会现象的非难与怀疑等等。摇滚青年“常常在期待着某些外在的东西,期待着毒品的迷幻……期待着摇滚乐队强烈的节奏;希望这些东西……将他们从地上托起,然后消失在虚无中”。
   “具有宣泄和煽情作用的摇滚乐显然与历来宣扬平和稳定的社会心理不相适应,长期以来摇滚都作为一种非主流音乐形式而存在。1998年,打着反叛与时尚的卫慧最早在《上海宝贝》、《蝴蝶的尖叫》等作品中提到衣着怪异,行为另类的摇滚乐手,以及‘奇想’、‘齐柏林飞船’等早期乐队,但是仅仅限于崇尚摇滚青年的生活方式,极少提及摇滚本身存在的音乐精神”。③但从“80后”一代人的写作来看,摇滚对于他们来说已是一种普遍的精神力量,不仅西方的老牌乐队———披头士,平克·弗洛伊德或者较年轻的Nirvana、林肯公园等等也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精神消费。郭敬明在《天亮说晚安》篇中将这种追逐摇滚音乐的生活描写到极致,小说中的晨树、颜叙以及Fox都把摇滚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其个性理想与生活尊严的象征。
  (五)咖啡:高贵而自觉的自杀
  “咖啡”,含有咖啡因,长期饮用有提神、解困的功效,其消费主要流行于都市白领阶层。我国市场咖啡主要以两种消费形式存在,一是购买袋装半成品冲饮,一是Starbucks等咖啡店品饮。最优雅的品味方式当属DIY式。DIY者多为嗜好咖啡者,重口感,更重过程,享用咖啡不再是单纯的饮用,其可能还寓意着诸如富贵与闲适的社会文化。
  “咖啡”是郭敬明作品中人物的日常生活用品,更是他们生活状态的象征。其作品中的“咖啡”,都是从超市购买的速溶咖啡,消费的自是咖啡的实用性。“我”独自一人闯上海,与网友“清和”约见,两人畅游夜上海滩,“我们行走在上海的凌晨的街道上,有些风,冷,可是人很清醒。我们走进一家很小的超市买了咖啡……”“没有考试的晚上我依然睡不着觉,喝一口咖啡就整晚整晚地做习题。”为保证疲惫不堪的机体继续正常的工作,只能借助他物之力以维系,他们“买咖啡”,喝咖啡,解困是消费咖啡的根本目的。
  “而我在沙发温暖的包围中,在雀巢咖啡低调而飞扬的香味中,清清楚楚地知道,窗外的风无比的清凉,白云镶着月光如水的银边,一切完美,明日一定阳光明媚,我可以放肆得无法无天。”在咖啡苦涩的味觉与清香的嗅觉刺激中,还蕴涵着一份对自己的放纵。郭敬明笔下的“咖啡”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喻示悠闲、高雅。恰恰相反,是用来提前消费身体与光阴的毒药,是饮鸩解渴的无可奈何,无奈的前面是一个庞大的命题,解题的结果,意味着这一阶段劳动的有效与无效,甚至,决定了一辈子人生道路的得失成败。
  “天空”,“寂寞”,“CD”,“摇滚”,“咖啡”,不约而同指向一个目标——“孤独、无助、无奈、期望、自由、好奇”,可谓“一把辛酸泪,满纸寂寞言”,为什么郭敬明作品中会有如此多灰色情绪,如此深的焦虑与无奈?
  郭敬明在不停表达,不断提出问题的时候,也在不停思索,不断试图给出一个得体的答案——因为“我”“晨树”“颜叙”“齐乐铭”“小A”都是高中孩子。有专家说“高中生中高达54.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重点中学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尤其在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学习压力等方面比较突出”,而根源在于“他们存在的竞争压力更大,学习负担更重,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更高”。④ “孤独、无助、无奈、期望、自由、好奇”是一个群体共同的情绪,对CD、摇滚的一种依赖性消费生活状态,出现在出身重点中学的好孩子郭敬明的作品里也就顺理成章。
  (六)孩子:哈里.波特风衣里的“独生子”
  “孩子”一词作为称谓,往往是来自这个群体之外的成年人对他们的一种带有感情成份的特定叫法,父母称呼“孩子”是舐犊本能的声音符号,老师称呼“孩子们”,那是职业道德的美的体现。中国文化语境里的一声“孩子”,道出的是对接受对象的爱怜、期待与寬恕。
  那么,郭敬明作品中反复使用的“孩子”身份,在他的话语世界意在诠释什么呢?
  “我总是以一种抗拒的姿态坐在客厅墙角的蓝白色沙发里,像个寂寞但倔强的小孩子。满脸的抗拒和愤怒,却睁着发亮的眼睛听着张楚唱‘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以及窦唯的无字哼唱。”“孩子通常都具有抗拒的天性,我不知道窦唯还算不算个孩子,反正我是个孩子。”孩子“总是”容易对周围的环境有一种抵制情绪,他们怀疑那些不是自己直接获得的经验,抗拒“非我”的东西,恐惧于失去自我,却只能勉强做到保持一种“姿态”,因为毕竟还是“小孩子”。听着与众不同的声音仍掩饰不住“睁着发亮的眼睛听着”,表现出孩子好奇的天性,所以孩子不可能具有与成人等同的自我维持能力,他们自以为是的个性体验,其实是来自成人世界经验的模仿拼贴。他们用从成人世界吸收来的支离破碎的经验完成着对外在世界的思考,对内心世界的描述,对自我的津津乐道,对孩子这一身份难舍难弃。
  “和我一起玩的朋友很多,也许多到一个广告牌掉下来就能砸死三个的地步。可是我真正敞开自己的灵魂去接纳另一个灵魂的爱——的人,真的不是很多。并且,我不是个高傲的人。我真的是个好孩子,只是偶尔寂寞的时候会傻傻地仰望天空。”孩子代言人认为“好孩子”是不高傲的,高傲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高傲应该是成人的气质,有一天,如果孩子成了一个高傲的人,也许他已经离“孩子”的身份越来越远了,高傲是对“孩子”这一身份的背叛。“我”的特立独行,并不是为了显示高傲,不屑一顾,只是因为寂寞。李嫣然恃财傲物、不可一世,遭遇陆之昂嗤之以鼻的嘲笑与奚落,最后失去了恋人傅小司;高傲的齐乐铭母亲以失去儿子为代价,恢复了一名正常母亲的举动;而闻婧不以出身、地位为圭臬,选择父亲的汽车司机为丈夫,心满意足地生活着。在郭敬明的作品中,处处试图传达一种无财富、权势区别的身份平等论,尽管这种传达显得单薄、幼稚,甚至有词穷力尽、前后矛盾历历在目的痕迹,但作为读者能读出他竭尽全力所付出的真诚的努力。
  傅小司、陆之昂明知自己在浅川一中鹤立鸡群的霸主地位,毫无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小心翼翼地在意着普通女孩立夏的一举一动。直至进入大学,傅向立夏敞开心扉,“做我的女朋友,让我照顾你吧……让我试试看”。那份迟疑与商量,不是怜悯,更不是高傲,反映的正是他心中与立夏绝对平等的位置。
  能让自己不流于高傲,源于对自己深入骨髓的真实的认识。李嫣然的高傲因为有父亲财产撑腰,理所当然地把父亲的力量移接于自己身上;齐乐铭母亲的高傲是因为漠视了孩子独立的精神世界,把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孩子上。高傲源于对自己力量的无知,对别人先入为主的偏见。最后,高傲在郭敬明的笔下,遭到激烈地嘲讽,高傲的人都遭遇了惨败。
   “一直以来我是个性格复杂的孩子,很多人说我很难了解。”“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诚实,我不说谎。但如果有天你在街上碰见一个仰望天空的孩子,那一定不是我。因为我仰望天空的时候,没人看见。”
  郭敬明笔下的孩子性格“复杂”,“很难了解”,偏又“诚实,不说谎”,如此诚实的一个“我”为何他人“难以了解”呢?
  同龄人的生活内容和“我”一样,天天忙着上学,有考试的晚上睡不着觉,“没有考试的晚上……喝一口咖啡就整晚整晚地做习题。”,平常“会听着CD,骑着单车,飞快地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校园上空密布着“高考”的阴云,在“高考”的紧锣密鼓声中,无人愿意也无人能够去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
  家长纵是乐于倾听,但“代沟”是“一个在时间上不可避免的历史事件”。何况有些家长根本无暇与孩子交流,了解的互动无法畅通地进行。在经历了寻觅的无奈后,不知道是CD选择了“我”和“晨树”们,还是“我”和“晨树”们选择了CD。于是“性格复杂”、“难以了解”,成了很多大人对“我”和“晨树”们的控诉抑或评价。当然,郭敬明笔下性格复杂、很难了解的孩子,除了是对人际沟通的反拨,也道出了青春期孩子性格的真实面目。
  天真、狂妄、抗拒与迎合是孩子的特点,语言沟通的难度,阻碍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了解与理解,他们迷失在同龄人与成人的视野内。然而,迷失了的方向,还得自己去寻找,寻找的过程也许就是失足的过程。
  “孩子”的身份是区别于成人而存在的,在郭敬明的语言里,他的“孩子”特性也往往是在对成人世界的批判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我记得小许曾经对我说过一段话,那是一个人写的《小王子》的书评里面的内容: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的人们,每天只能看到一次落日,但他们仍然拥有在不同的地方看落日的自由,这或许是部分人漂泊的理由。离去,使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那样,我们重新开始。”同龄人“小许”的一席话,更加道出了一代青少年对成人社会的不适与畏惧,在对“漂泊”的解读中,找到了拯救满目创痍的社会的药方——“像个孩子那样”“重新开始。”在对成人世界的批判过程中,以郭敬明为代表的中国广大青少年,用自己的话语给“孩子”下了一个意义丰富的定义。作品中,对自己以及同龄人恋恋不舍地使用“孩子”这个称谓,暗示着内心对“成人”的排斥与抗拒,对“成人”生活的畏惧,对“成人责任”无期限地逃避。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独立性增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所以,“小许”对于成人生产出来的生活世界表达了不满,“颜叙”对摇滚少年另类的理解,反驳了成人对他们的偏见。
  青春期的少年情绪不稳定,既会为一时成功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郁悒消沉,所以,寂寞、惆怅、郁闷、感到孤单往往会夹杂在日常生活行为中。
  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一过程对青少年来说漫长而痛苦。“我的成长是件冗长的事儿”,此时,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儿童,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尚未独立。因此,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生理的提前成熟与心理成熟的滞后,使得他们自己惶惑不安,再与他人缺少交流,在成人世界里得不到所渴望的理解与得体的关爱。
  郭敬明用他忧伤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青春期一路走来的明明灭灭的脚印,青少年读者阅读他的作品,就象在看自己的成长日记,看见了书本中的那一个自己。有谁是不爱自己的么?“因为每个人的成长在自己心里都是惊天动地的事儿”,爱郭敬明的文字就是在爱他们自己。
  
   课题:新阅读模式下的青少年阅读趣味研究——以郭敬明作品流行现象为例(课题编号:MY2010029)。
  
   注释:
   ①本章文本中,未做特别注解的引文,均引自郭敬明散文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与《爱与痛的边缘》。
   ②埃里希.弗洛姆.生命之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3-24。
   ③李凤亮,卢欣.谁影响了这一代人的青春———“80后”文学出场背景分析[J].当代文坛,2006,(1):36-38。
   ④刘超正,李冠凤,李彩霞.示范性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8-21。
  
   参考文献:
   [1]诸子.穿越郭敬明:独一代的想象森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郭敬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4]郭敬明.天亮说晚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郭敬明.郭敬明成长日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6]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丁桂莲(1976-),女,江西宜春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从事文化类课程教学。)
其他文献
樋口一叶(1972-1896)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在她短短二十五年的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一连串的不朽之作,被日本文學界称为传奇人物。她善于在小说中运用和歌中的意象,在《十三夜》中“月”作为主要意象在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中出现的“芒草”意象,由于它出现的位置也值得思考和分析。  一、“芒草”的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的是旧历九月十三晚上的事。上篇主人公阿关在这一晚上回来告诉父母决定离婚
期刊
家族宠儿  我的表兄罗赞继,是一个出生在青海高原的科学家,他朴实无华,以自己的专业特长,毕生追赶太阳,五十多年来,人们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说他一生做成了三件事:带出了一个队伍,带出了一批人才,带出了一批成果。  他的父亲我的三姨夫,是青海化隆土生土长的藏学教育家,他的母亲我的三姨,和我母亲都是西宁市早期受过良好师范教育的小学老师。当我记事时起,我们叫罗赞继为罗成哥哥。因为我的外祖父家没有男孩只有四个
期刊
湖北地区的壁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湖北当代壁画艺术善于吸取并融合独特的楚地民族文化艺术面貌,并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而在自我调节中发展,越来越宽广地面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一批杰出艺术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艺术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蕴含当代科学精神和技术进步的湖北当代壁画艺术正充满勃勃生机地走向复兴与发展的征途。  一、炽热深沉,楚文化的缤纷世界  从《楚
期刊
芥川龙之介是大正时期新现实主义具有代表意义的优秀作家。大正五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就业于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芥川早期的作品多以历史题材为中心进行创作,后期才转向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片段为题材,用独特的创作技巧来体现当时社会的现状,如:《橘子》、《秋》等。《橘子》这部作品正是芥川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为主人公创作出来的。本文主要针对这部短篇小说《橘子》来进行论述。  一、情节塑造  芥川龙之介的《
期刊
史家笔下的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四海升平,但叫魂事件的发生打破了这种和谐。上至皇帝,下到普通民众都曾为一件关涉妖术的事件而困惑不已,全国弥漫着一种恐慌。盛世妖术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其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孔飞力教授通过《叫魂》一书为我们揭开了谜底。镀金的盛世之下掩盖的是失序的社会结构、皇权与官僚之间的常规与非常规的关系转换。怎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有序和谐的社会结构是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解决
期刊
“禁忌”(taboo),汤加语的意思是“对神圣或邪恶事物的避忌”,汉语译为“塔布”。 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带有一定社会性及宗教性的文化现象。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宗教的神圣性而援用的“禁忌”,逐渐具体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禁忌习俗。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社会习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特定的场合、时间、仪式下忌讳使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文
期刊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龟崇拜文化。“龟驮碑”就是龟崇拜的一种典型体现。但是,随着龟崇拜的衰落,龟的地位与意义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赑屃应运而生。“龟驮碑”也演变成“赑屃驮碑”。文章以武当山八大宫的“赑屃驮御碑”作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梳理龟崇拜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赑屃产生和“赑屃驮碑”出现的原因。  一、赑屃的由来  武当山的八大宫共矗立着12座由大龟似的庞然大物驮着的古碑,老百姓称其为“龟驮碑”,《武当山
期刊
作为“京派”文学的创作家,沈从文是成就最大的一位。汪曾祺师承沈从文,所以在创作风格与审美理念上和沈从文一样,都追求一种健康与和谐的生命美,但因二人的生存环境和自小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不一样,所以沈从文的创作基调偏向于湘西楚文化的神秘和沉郁,而汪曾祺因其成长的苏北高邮是个鱼米之乡,生活富足,且深受到中原儒文化的影响,所以作品的基调带有吴越文化的欢快与明朗。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大弟子,也是“京派”文学的最
期刊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四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  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湟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  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
期刊
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悲惨结局都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这其中就反映有当时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可以说莎士比亚悲剧集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鞭斥和关注。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对莎士比亚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另一种解读,也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人文关怀。  一部杰出的作品的思想深度,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具有普世的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后世的读者能够透过作品获得新的解读和感悟。莎士比亚的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