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语文新课堂中的“对话式”教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4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民主、平等、动态的信息交流。“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还原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让学生学会合作,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对话教学; 互动;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09-002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是主宰,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学生上课不准讲话,认真听老师讲,老师提出学习任务,老师牵着学生学习、思考。教师骨子里的权威意识、至尊地位使我们的课堂远离了对话,使师生远离了情感的交融与互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因此,要打造新课堂、重构新课堂,就必须把“对话”真正引进课堂。“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
  一、“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进行“对话”教学,能体现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学生主动探究教材,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在争鸣中学生逐渐又走出了文本,展开了与读者、生活的对话,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对话者、协调者、参与者、表演者和指挥者。真正实现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创造与生成,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有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和提出各种行为要求时,学生却毫无相应兴趣,面临的是学生的抗拒,甚至是直接的反对等等。这些冲突常见的最重要原因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互相不信任,基于此产生对老师的“不喜欢”,来决定对老师的教育是“不接受”的教育效能。可见,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有效而快乐,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来说,更应是我们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沟通的桥梁。
  在课堂实践中要以尊重、平等为原则,努力做到耐心去倾听学生的讲述,去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与看法。在课堂上做到真诚地欣赏可以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课堂上精心设计对话,从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去发问,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用真诚的话语去鼓励他们不怕出错,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特别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困难的心理障碍的学生。与学生建立有效人际关系,来有效地开启他们内在的智慧和各种资源。即通过这样的“对话”教学,来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充满温馨的人情韵味,听到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总之,让对话走进课堂,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用彼此间真诚的话语信息来构建与培育新时代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对话的核心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课堂对话,教师所提的话题若得当,就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增进学习的兴趣;所提话题若不当,就不易收获。因此,我认为教师所提的课堂对话话题,要充分准备进行优化选择,遵循一定原则。具体用八个字概括,“准确、启发、主动、适度”。
  “准确”即要求提出学生对话的话题要明确,应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及认知能力出发,使学生思维有起点、有方向、有目标,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启发”要求对话的话题是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于产生联想的。对话的话题除了联系已有知识外,还要联系个人经验,这样让学生不感到生疏,温故知新,容易开启思路,产生联想,逐渐形成了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新知识从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主动”要求课堂对话要及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从而使教与学相统一。如果对话时学生不主动思考参与,甚至对抗,这就失去了对话的意义。要激发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对话,这是课堂对话发挥效益的根本保证。“适度”要求学生对话的话题要难易适度。对话的话题要面向全班学生,全班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做好准备。对于某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三、“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
  让“对话”走进课堂,能体现课堂师生互动、共进共享。让“对话”走进课堂就是要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输出模式,而代之以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互问互答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成了主动发问者,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和自主探究者、发现者。
  1.实现“文本对话”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课堂上,教师首先必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感悟。其次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教师才予以启发、引导、组织讨论等,学生则在教师的启发下,在讨论中,在相互启发后,使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使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2.实现“师生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现。让“对话”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形成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和谐氛围,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的局面,让学生有思考权以及发言权。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老师,他们共同成长。
  3.实现“生生对话”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一个人发表了意见,对其他人就是一种吸收,生生对话的意义在于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要完成“对话”,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反复研读;必须仔细和善于聆听他人的发言;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简练地将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必要时还须快速记下他人的发言要点及自己瞬间的感触。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有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才能接受足够容量的信息,时间一长,学习能力自然就得到全面促进了。
  4.实现“自我对话”
  自己与自己对话,乃是对话的高级形态。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学生的自我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通过与内心深处那个常常沉睡的另一个自己对话,使其醒转过来,从而“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自己,发现假面具后面一个真实的自己,发现一个分裂的自己的各个部分,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特个性”。事实上,每个人都多少有些分裂,在分裂的各个自我之间进行平等、理性的对话,正是一个人的内省过程,是一个人的悟性从晦暗到敞亮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仁爱、智慧和正义感浮出水面的过程。语文教学如果要将这种对话得以外显(当然不限于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笔活动,如写日记、周记、作文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同自己的作品对话,在加强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
  对话是沟通而其实质则是互动。对话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对话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动的参与者、平等的对话者。对话的过程是师生、生生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话的结果是师生认知、情感的渐进与提升。对话作为教学的又一新理念,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认自我,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让“对话”走进课堂,真正体现了语文课堂师生的共识、共享和共进,这是新课程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教育研究,2001/11
  [2]袁敬丰.应提倡对话式交往,江苏教育,2003/5
  [3]唐斯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其他文献
根据第27届奥运会田径奖牌的分布情况,分析评述当前世界田径格局,并联系比赛中的一些情况阐述对田径运动的技能、体能、连续比赛能力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我国运动员参赛中若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信息技术不只是会考科目,也不是独立的学科,其教育目标并非简单的技术学习。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影响教师也要有所了解。关键词:信息技术; 问题; 影响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57-001信息社会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了每个人的面前。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这就给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
对健美操选修课的二个班分别实行传承型教学形态和创新型教学形态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教学形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提高学生的锻炼信心,培养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此,我校在全市率先实施“小班化”教学,要求并鼓励教师分层教学,分层指导,从而达到分层推进
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更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体育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针时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找出
结合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较系统地探索攻击和暴力行为,攻击的理论,产生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有效的减少或防止攻击和暴力行为的措施。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一过程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关键词:物理教学;建立模型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3315(2011)12—079—002自然界中物质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人们为了能够对其进行研究,需要把复杂的构造简单化,简化后形成相似的模型。下面就针对学生建立模型的例子,谈谈建立模型过程中学生能
摘 要: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完全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通过开设相应的专门课程,或将其内容结合到其他课中进行。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必要性; 主要内容; 基本方法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79-001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和对各种信息的认
采用数理统计和教育测量的方法,对广西2002年篮球考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篮球专项考试项目设置合理;考试的难度合适;除全场比赛外,其余各项目区分度较好.但往返运球投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