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为本 技巧为用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sha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余文森教授认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是好课;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好课一定是具有高效课堂效益,充满生命力的课。影响课堂效益的要素有诸多,如讲授、提问、倾听、观察、点拨等,现以“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中《生机》一课为例,浅谈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修炼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功”
  钱梦龙老师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读,或默读,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真正‘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这里强调“品”出了味儿,指的就是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思考、感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正如肖培东老师说:“面對文本,从某种意义上讲,你能读到哪个程度,你就有可能教到哪个程度。”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你课堂解读的高度,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你课堂解读的深度。
  《生机》一文为汪曾祺先生所作,全文由三篇短文《芋头》《豆芽》《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组成,讲述了三种植物在困境中的生机,呈现出对强大生命力的感叹与思考。面对同一文本,不同教师作出了不同的解读。有的教师根据汪的语言特点以及文章的创作手法,凝练出课堂的核心表达:托物言志,淡而有味。有的教师紧紧抓住作者评论林斤澜的小说时提到的“韧性”一词,从文中三篇短文概括出“希望”“渴望”“自由”三个关键词,以此对“韧性”进行突破。有的教师解读更为巧妙,结合文章的出处《草木人间》,读出草木的不同困境:困窘、重压和束缚三种不同情形;领悟人间的况味:独自摇曳、负重挺立、怀痛生长,结合汪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思想,引领学生“踏进汪老先生的文字,读懂人间的一草一木”。由此可见,差异化、不同层次的解读投射到课堂教学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高度和深度。
  再如《生机》里的三个小题目《芋头》《豆芽》《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细心的解读者会发现三个题目蕴含的逻辑规律并不相同。前两个“芋头”“豆芽”强调植物本身,依此逻辑,第三个强调的应该是“树”啊,怎么变成了“铁蒺藜”?对此写法的思考,实际上也引导着解读者向作者思想的更深处探究。
  再如文中:“‘咦!’刹那之间,秦老九成了一个哲学家。”解读者读到这里基本上都会停下目光,不自觉陷入思考,“秦老九成了一个哲学家”表达了什么意思,“哲学家”在这里怎么理解。有的教师不仅停留在“写什么”这一层,还会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点明秦老九悟出的道理,却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谜团。对此处的细致玩味,或许就能体会到作者对“人生况味”的丰富理解,也能给读者个性化解读留下空间。
  文本解读,就是要读者咂摸词语,品读语句,“披文以入情”,以自己鲜活的生命个体走进文本,感受另一个生命个体的“情动而辞发”。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功。
  二、妙用教师课堂教学的“招式”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一门科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严谨性;一门艺术,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技巧性、审美性。教学技巧可以博采众长,但一定要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适时运用教学技巧,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缺乏教学技巧,课堂会显得僵硬,学生学习热情低迷,深深影响学的效果。
  1.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桥梁和媒介。
  “好的课一定是靠好的问题来推动的”肖培东老师如是说。从文本出发设计主问题,紧贴文本,深入文本,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思考文本。主问题下设置分问题,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梯度,引领学生一步步朝文本更深处漫溯。如一位教师在《生机》教学中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人间草木》这本书里,我们知道草木对于汪老来说就像邻居一样,文章中写了哪些草木。草木的生机:你从哪里读出了这些草木的生机。你觉得怎样能读出生机。人间的况味:除了写草木,文章还写了哪些人,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呢?自然的神谕:三段能否调换段序,为什么?
  这节课,四个主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一步步朝文本的更深处探究。提问的技巧,也表现在追问上。如文中描写到:他趴下来看看!豆子发了芽,一群豆芽把石头顶起来了。“咦!”刹那之间,秦老九成了一个哲学家。
  大部分教者都关注到这句话,并提问:为什么秦老九成为一个哲学家呢?但当学生的回答开始肤浅化并趋于接近时,教师往往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也纷纷点头赞同,欣喜的逃过这个思考题。但有一位教者却将追问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抛出第一问“为什么秦老九成为一个哲学家呢?”学生陷入困惑之后,他提出第二问,在“咦!”字后添加内容,写出他当时是怎样思考的。当学生纷纷呈现自己个性化解读之后,他却话题一转,抛出第三问:汪老为什么不直接写出秦老九的感受呢?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2.标点的解读
  名家的经典作品,用笔含蓄蕴藉,常常几个标点符号,就巧妙地传达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甚至达到文字不能达到的效果。但学生在文本阅读时,常常忽略标点符号,如果教者在文本分析时,抓住关键处的标点符号,结合语境,细细品味,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文章中最后一句“一个老人说:‘铁蒺藜勒的!’这棵柳树将带着一圈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继续往上长,长得很大,很高。”“铁蒺藜勒的!”后面的叹号,大部分教师都会关注,引导学生思考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但“长得很大,很高”这句话里面的逗号,则很少有人关注,学生更不会在意,如果能在这个符号上下功夫,那么对文意的理解,就能起到巧妙的作用。如可设计第一问:这里的逗号能否换成顿号,试比较阅读;第二问:逗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结合语境来思考;第三问:逗号在这里表达什么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逗号,中间停顿时间稍长;用顿号,节奏感比较快,从而强调意味不强。所以用逗号后,“很大”“很高”的表意更丰富,也充满了感情,表达作者美好的期盼、憧憬,以及理想实现的笃定、坚定之情。
  标点是文本语言呈现的一方面,它能有效传达作者的细微情感与意蕴表达。课堂上对标点符号妙用的思考,能帮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审美空间。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我想唯有苦练“内功”,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学好“招式”,妙用课堂教学技巧,才能提升上课质量,才能使教师的课堂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有智有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211100)
其他文献
2016年是猴年,但你知道还有一个叫法是“农历丙申年”么?丙申年的命名来源于我国古代特有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一种常见的历法概念。今年呢,有一个罕见的历法现象——三猴贺新春(2月8日)。三猴就是猴年、猴日、猴时。这一稀奇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在1920年2月20日春节(庚申年),距今96年;下一次将发生在2076年2月5日春节(丙申年),距今60年。这其中有何玄机?我们还要从斗转星移说起,一同探索时间
期刊
作为一篇经典教材,鲁迅的《社戏》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文章曲折优美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篇好文章的韵味之美。本文对鲁迅小说《社戏》的情节进行解析,以便将这篇文章的曲折韵味之美、情节之美更清晰地进行呈现。  一、片言居要、点睛之韵  在对鲁迅的小说《社戏》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淳厚的人情味、浓郁的乡土之情扑面而来。它绘制了一幅动态的江南农村生活的色彩画卷,唱
期刊
传统语文教学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统称为“三大文体”,这三者之间应是一种并列关系。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说明文常常是被“边缘化”了,说明文教什么?怎么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一线教师,说明文很枯燥、很无趣,这些话语常常能从学生口中听到。这一切让教师茫然,学生无措。而作为教学环节中最重要一环——考试,考察的难度却不断加大,形式也更加多变。基于此现状,抓住说明文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
期刊
不阅读就学不好语文,对于这一点,统编教材有着明确的强调。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每组课文基本是依照教读、自读到课外拓展阅读的方式编排的。因此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教学应当与单元教学相呼应,这样才更利于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单元活动、人文素养三个方面的呼应。以下将以《红星照耀中国》与新闻单元为例来分析。  一、与知识能力相呼应  统编教材正面
期刊
众所周知,阅读是个体积累知识,认知世界,体验审美的主要途径,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阅读的重要性,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在实施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发散思维,通过思维活动,建构对文本的理解,受到文本情感的熏陶,获取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实现如此教学要求,离不开学生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以,在组织初中语文阅读
期刊
古文指五四时期以前的古代文言文作品。古文的特点之一就是“言文分离”,它所用的语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文,和人们日常口头所用的语言有较大的不同。这导致学生的理解困难,很难读懂古文作品,这就更难说如何从文言文作品中提取出情感因素,体会其中的情感了。因此在指导初中生阅读古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读懂其内容,更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深厚的情感,与作者形成共鸣,这样才能
期刊
学生怕上文言文,教师怕教文言文。稍长一点的文言文被安排在两个课时里,课堂流程往往就会变成:朗读全文、疏通字词、逐句翻译(此阶段不涉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品析人物,理解情感,把握主旨。  加涅说过,“把教学集中于任何一种性能或两种性能的组合上是不可取的”。《教学设计原理》中,学生习得的性能被划分为五种: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这五种技能应该互相作用。課程标准中规定的文言文阅读“
期刊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延续,也是课外语文活动的重点。从课内到课外,需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巩固与提升而开展。无论是课内所学的篇目还是课外阅读的篇目,无论是课内所学的写作方法,还是课外进行的针对性训练,无论是课内创设的学习环境还是课外安排的学习活动,其连续性特点都比较明显。那么,用什么方法或策略才能让阅读与写作教学在课内外有效衔接呢?  一、发挥微课作用,搭好课内外衔接之桥  随着信心技术和多媒
期刊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思考和深度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素养”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密不可分,教材中选录的文质兼优的经典文本流露出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是实现学生人文底蕴素养的可靠依托。  本文以郑振铎的《猫》教学为例,巧借默读概括、品词析句、对比阅读、精读朗读、思考讨论的语言运用策略,使学生理解人与猫之间的乐与痛,懂得扬善避恶,平
期刊
教材分析  《春望》位于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五言律诗。本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之时。面对中国长期战乱飘摇、百姓流亡、家信不通的时局,诗人久久伫立城前,百感交集,写下如此千古绝唱。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多首五言律诗,对诗的格律及鉴赏方法有初步的把握,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文本解读等方法独立对本诗进行浅显的鉴赏,大致能体会出诗人爱国思亲的情感,但对诗中的对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