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条件下军事科学研究方式创新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方式的创新是军事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催生新的军事科研手段和方法。推动军事科研方式的创新,主要是以人为主、人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方法,研究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面临的复杂问题,已成为推进军事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 军事科学研究方式 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直接动力。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军事科学研究要创新其研究方式,把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的全面建设推上新台阶。
  一、基于整体的生成式的研究方式
  军事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战争与国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活动和联系交往的时空疆域日益扩展,整个地球已经被信息网络连接为一个“村落”,国际间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的联系日益加深,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军事不仅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形成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也往往会牵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同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也无不对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军事形成深刻的影响。显然,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防和军事已经日渐成为处于动态变化的生成式客体,而不是静态的构成式客体,更不是“上帝”造就的预成式客体。与此相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军事科学研究的方式就必须在构成式和预成式的基础上向生成式发展,即必须把研究对象理解为一个与其同时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有机联系的甚至不可分割的动态的生成式整体,并以动态的眼光去研究和揭示中的特点和规律。
  二、基于系统的有机式研究方式
  信息化时代战争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这里所指的体系是一个有机式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机械式系统,也不同于一般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系统,而是由若干系统群有机构成的近似于生态化的庞大的、复杂的有机整体。信息化战争的有机系统不仅包含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系统,更包含了许多由人的因素介入的决策和指挥行为,拥有了由编制、体制、编成等形式的组织形态,甚至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紧密相关,交战双方将集中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综合国力,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同时展开对抗。这种战争有机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是基于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基于随之而来的人们思维方式和现实战争实践方式的转变。基于系统的有机式研究方式,正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和战争实践本身的变化而提出来的。有机式研究方式强调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必须着眼于体系对抗这一根本特点,在基本思维取向上实现从分析各要素着手研究战争,转变为从研究体系结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入手研究战争的模式上来,在研究重点上,既要重视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将战争的各个子系统以至各要素联结成一个有机体系的方法和途径,也要重视研究如何有效发挥指挥、决策在战争有机体中的作用,并在深入研究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揭示战争与其它相关领域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三、基于演化的非线性研究方式
  演化,原意为将一个卷在一起的东西打开,也可指任何事物的生长、变化或发展。自从19世纪以后,演化通常用来指生物学上不同世代之间外表特征与基因频率的改变。在军事科学研究中引入演化一词,就是强调在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各种形式和样式的作战时,要把对抗双方的体系理解为具有活力的生命体,把双方之间的对抗看作是生命活力之间的对抗。基于演化的非线性研究方式,对于军事科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信息时代的作战行动充满着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给人的思考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基于演化的非线性研究方式要求我们在研究复杂的非线性军事系统时,要尽量从研究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探究,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一因一果的简单解释;在研究和指导作战时,要注意把作战体系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依据实时的战场态势,着力把握作战全局,并不断预测形势的发展方向,注重随机决策和指挥。在研究具体作战要素时,要将其放在整个作战体系中加以考察,注重研究战场上任何一个细节变化可能对作战全局带来的影响。要着眼未来作战体系对抗的要求,努力探究如何快速有效的打敌重心、致敌瘫痪的方法和途径;要着眼联合作战中各军种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协同关系,研究某一作战阶段、某一军种作战能力的变化可能对整个作战行动造成的影响;研究部队战斗力建设时,既要立足于军队现有机械化建设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实际情况,着眼现实,打牢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又要着眼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能力,通过科技练兵、研发关键核心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部队战斗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起芬.军事科学研究[M].黄河出版社,1997 12
  [2]刘继贤.军事科学研究教程[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12
  [3]黄迎旭.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创新的辩证法则[J].军事学术,2002.5
  (作者单位:空军航空大学 吉林长春)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和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而且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只有从美育形式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励他们去学习、去拼搏。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业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个人、学校和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我校大商科办学背景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际情况,对如何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出了基于“三个课堂”的IPPCS大学生创业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业 大学生 三个课堂 IPPCS教学模式    大学生创业对个人、学校和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为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多说多做多想,善于提问。再加上教师的积极评价,使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提问 机会 心理障碍 方法    提问是自主探究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它既是探索的起点,又
期刊
[摘要]为小学中、低年部阅读教学搭设阶梯,老师需要从各个角度引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顺着老师搭设的阶梯循序渐进,不断体验成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中、低年部的学生而言,刚刚起步的语文阅读就好比是老虎吃天, 让他们无从下手。如何引领小学中、低年部学生顺利迈过语文阅读这个“坎儿”,那就要求教师为他们搭设一座阶梯,减缓问题的坡度,让学生在老师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的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基层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尊重、关心、爱护学生;二、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三、民主平等,做学生的朋友;四、赏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五、做好家长工作,齐抓共管。  [关键词]关心爱护 言传身教 民主平等 赏识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的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和实效,是我们需要共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 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促使教学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但是,对合作学习的片面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好时期,识字、阅读、作文,三大基础模块成阶梯状,链条状,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只有新思路才能保持新鲜血液的活跃。  [关键词]识字 阅读 作文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好时期,识字、阅读、作文,三大模块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哪一环节除了问题,弥补将是非常困难之事。不仅老师、家长要花大力气去给孩子补习,孩子自身也会在途中慢慢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悲观情绪。认为自己完了,学不好了,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在理工科大学生中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其基本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以及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对理工科大学来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多、公式多、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课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法,应用后表明这些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桥梁工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设计原理 教学方法 课程特点 应用型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结构设计原理
期刊
[摘要]学生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只要我们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切实提高,我们的学生也会受益终生。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培养 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