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诗是诗歌的重要分支。一般而言,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阅读、听赏、吟诵的诗歌,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创作的诗歌,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歌。由于受到特定读者对象的制约,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和审美特点,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童诗独特的作用。
好的童诗就好在有“味”,或感情炽热,情趣盎然;或童真四溢,多彩纷繁;或声调铿锵,音律和谐,即具体体现在“趣”“意”“韵”三味上。有“趣”,则读之如醇酒,品味幽默的童趣,击案叫绝,怡然自喜;无“趣”,则走马观花,味同嚼蜡,小孩唯恐避之不及,何谈欣赏、牢记和传承?有“意”,则读之童心萌动,感受意味无穷,体验到心灵的浪漫之旅,久久回味;有“韵”,读之则朗朗上口,阅之则长记于心,适合儿童朗诵,少儿也乐意传唱。诗情千年传,童诗当有这“三味”。
一味曰“趣”,趣味盎然方能喜闻乐见
常言道:“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涵盖了天地万物,容纳了悲喜乐愁。小学生天真无邪且好奇心强,要引导学生多感受生活、多思考生活,多储存生活的信息,记录下美好的生活瞬间,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并且在此过程中展示发现的快乐。
如果学生们感到了这种发现的快乐,那么他们自己也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天地之间恣意遨游,飞舞出自我的魅力,张扬出个性的风采,展现出心灵的轨迹,这是其一。其二是将此类有“趣”的童诗引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整个语文教学变得有趣、生动,充满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诗是人类语言的升华、智慧与精神的结晶,趣味盎然的童诗对孩子们的品德与心灵提升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份“趣”是炽热的、鲜明的,是作者激情的喷薄、内心灵感的展翅。我们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课堂上出示了一个有想象力的问题: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让孩子们说说看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看到了一个小黑点,有的说一颗黑痣,有的说一个黑眼珠……老师进一步问:如果发挥你的想象,你还会看到一些什么?于是,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如果加上尾巴会变成小蝌蚪;有的说如果加上点香味就成了烤焦的小馅饼;还有的说是天外来客乘坐的飞碟;甚至有个小朋友把它想象成历史的窗口,看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趣味的升华好比戏水之鱼、击空之鹰。在上面的基础上,一位小朋友写了《一个小黑点的联想》:
老师在白纸上,
画下一个小黑点,
我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黑点像一颗黑痣,
黑点像一粒黑芝麻,
黑点像天外来客的UFO,
黑点像非洲的儿童,
那渴望食物的眼珠;
……
这是小诗人情感自然的流露,多么感人啊!特别是最后一句,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了全新的美和诗意,用朴素的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这样培养孩子们想象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丰厚了人文积淀。
这份“趣”无疑是真实的,带有个性化的色彩。“趣”所展现的是作者内心的体会。生活是多彩的,它洋溢在我们周围,只要我们把握这精彩生活,听听孩子的声音,听听情趣的脉动,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守住真情,我们的课堂就会流光溢彩。而融情趣入墨,则童真、童趣独特的魅力,活泼而生动,趣味如花,散发出浓浓的馨香。诗歌充满情趣,也使课堂充满乐趣,这样的语文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二味曰“意”, 高于生活也要源于生活
诗歌就是用抒情的方式展现生活,童诗的“意”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本身,它流淌着快乐活泼的情思,渗透着富有清新浓郁的哲理,这是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们应从一粒沙、一瓣花这样的生活点滴中挖掘那高雅的审美情趣,巧妙架构那精美的世界、人文化的诗情意境,写出有意蕴的童诗来。
意蕴来自对日常事物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时光从我们身边一天天流过,有心的孩子会及时伸出双手,捕捉生活的精彩,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一句批评的话、一句赞美的语言等。这些都是获得心灵感悟的触发点。孩子只有对生活敏感地联想,才使手中的笔拨动生活的琴弦,奏出生活的乐章,平中见奇。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积累体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诗歌题材。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中采风,和生活保持一致,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自由,“以须弥纳万象”,为诗歌创作储存大量的信息,及至“情动而辞发”。
如著名文学家攀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好的诗句成为儿童心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途径。看《蜡笔小新》长大的孩子,会时常搞怪;读着卡通长大的孩子思想会很肤浅;从小被灌输金榜题名的孩子将来会急功近利;一个从小爱诗的孩子长大后不论干什么都不会轻易放弃,真性情会使他对世界、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诗给他的情感丰盈,给他真诚善良,给他沉着机智!孩子们是单纯的,写出来的诗句也是纯真的。写作诗歌的过程能深化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其实多读、多写诗歌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诗的语言是精美的、多彩的,虽然朴素浅显,却包含着博大的思想。如有个学生对神舟飞船的赞美:
你在神秘宇宙中翱翔,
你是中国飞天的翅膀,
矫健的身躯,
汇聚着亿万人的目光;
你是神舟六号的兄弟,
在太空遨游的时间更长,
你是看望嫦娥的探路者,
承载着华夏儿女的神往;
快乐畅游了五天,
你把辉煌刻在了天上,
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 让小朋友都有了飞的梦想。
……
多么富有童趣的语言、多么奇妙的想象,那种扑面而来的纯真情感温暖着每个读者的心。这首诗唤起了孩子心中的爱,唤起了孩子未来成长的根本,它是着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表达。所以说,诗既是稀有的眷顾,又是热情的常客。诗的感觉常常不期而至,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用心逮住它。
人生际遇中的酸甜苦辣、生活激流中的点滴火花、学习过程的艰辛与喜悦、人际交往的见闻与感悟、华夏文明的历史沉淀、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世间万物的沧桑变换……这些好比奇妙炫目的星星树。这一棵棵星星树枝深叶茂、繁花朵朵,散发出芬芳,是儿童诗写作的对象。让春天绽放百花争宠的娇艳,让夏天照射平凡生活的热情,让秋天飘送恬淡悠远的桂香,让冬天展露风华绝代的铮铮梅骨,走进自己的世界;然后,再用童心来表达出它们独特的意蕴,自然是“意”味无穷!
三味曰“韵”,诗情韵律牵动万千童心
一直以来,我们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背诵唐诗宋词,这种启蒙有其存在的价值,为日后孩子的成长存储了大量的词汇元素、想象元素和情感元素,虽然对于少儿来说因为知识和阅历的关系常常不能深谙其中的道理,但多数情况下他们却并不容易忘记,牢记终生。
源诗之起,皆因于乐。诗是形象与音乐合一的最高级的艺术形式,诗歌形在式上具有跟音乐相同或相似的艺术特质,表现为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在内容上体现为作者情感的起伏和心灵的律动。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那如何让诗歌的音乐性更加自如地融入孩子们的学习和创作童诗的过程中呢?
1.注重童诗的押韵和节奏
童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往复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应阅读韵脚整齐的儿童诗。
2.巧妙地使用叠词,能拨人的心弦
大作家朱自清笔下的“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的流水,这些叠词像小溪欢快流淌的浪花,弹奏着小小的音符,奏出了美妙的乐章,因为这乐章是押韵的,旋律感强,所以给人予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
3.以诗画诗和名言警句来传情达意
这如乐队中那嘹亮的小号、旷野中那悠扬的古筝、幽雅的竹笛,给生活平添了中许多韵致。乍一听,便觉得和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觉得和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有着一样的哀婉动人。所以说,古诗词具有音乐性,孩子们的童诗也应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4.以连缀的排比增强语势
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它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明确强调的主题。连缀的排比若洪钟大吕,惊涛拍岸,震人心魄,又如排箫浅奏,余味悠长,韵味饱满,读来深感畅快,韵致极高。如孩子们在表达和平的愿望时写道:
鱼儿喜欢清澈的河水,那是它的家园。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的家园。
鸟儿喜欢澄澈的天空,那是它的家园。
人类需要没有硝烟的世界,需要一个和平美好的家园。
……
将鱼儿、花儿、鸟儿、人类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一连串的排比。这样的排比,内容丰富,层层深入,既琅琅上口,更充分地表达了孩子们对和平的热切期望。
童诗童韵,不仅活泼流畅,天真烂漫,而且描摹出他们眼中神奇变换的世间万物,充满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性。这种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给人一种美感的享受。了解、掌握、运用童诗“三味”,定能让儿童诗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全新的情趣,让我们的母语学习成为孩子们的钟爱之选,让童诗成为浇灌孩子们心灵的甘泉。
(责编 韦 雄)
好的童诗就好在有“味”,或感情炽热,情趣盎然;或童真四溢,多彩纷繁;或声调铿锵,音律和谐,即具体体现在“趣”“意”“韵”三味上。有“趣”,则读之如醇酒,品味幽默的童趣,击案叫绝,怡然自喜;无“趣”,则走马观花,味同嚼蜡,小孩唯恐避之不及,何谈欣赏、牢记和传承?有“意”,则读之童心萌动,感受意味无穷,体验到心灵的浪漫之旅,久久回味;有“韵”,读之则朗朗上口,阅之则长记于心,适合儿童朗诵,少儿也乐意传唱。诗情千年传,童诗当有这“三味”。
一味曰“趣”,趣味盎然方能喜闻乐见
常言道:“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涵盖了天地万物,容纳了悲喜乐愁。小学生天真无邪且好奇心强,要引导学生多感受生活、多思考生活,多储存生活的信息,记录下美好的生活瞬间,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并且在此过程中展示发现的快乐。
如果学生们感到了这种发现的快乐,那么他们自己也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天地之间恣意遨游,飞舞出自我的魅力,张扬出个性的风采,展现出心灵的轨迹,这是其一。其二是将此类有“趣”的童诗引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整个语文教学变得有趣、生动,充满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诗是人类语言的升华、智慧与精神的结晶,趣味盎然的童诗对孩子们的品德与心灵提升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份“趣”是炽热的、鲜明的,是作者激情的喷薄、内心灵感的展翅。我们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课堂上出示了一个有想象力的问题: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让孩子们说说看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看到了一个小黑点,有的说一颗黑痣,有的说一个黑眼珠……老师进一步问:如果发挥你的想象,你还会看到一些什么?于是,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如果加上尾巴会变成小蝌蚪;有的说如果加上点香味就成了烤焦的小馅饼;还有的说是天外来客乘坐的飞碟;甚至有个小朋友把它想象成历史的窗口,看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趣味的升华好比戏水之鱼、击空之鹰。在上面的基础上,一位小朋友写了《一个小黑点的联想》:
老师在白纸上,
画下一个小黑点,
我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黑点像一颗黑痣,
黑点像一粒黑芝麻,
黑点像天外来客的UFO,
黑点像非洲的儿童,
那渴望食物的眼珠;
……
这是小诗人情感自然的流露,多么感人啊!特别是最后一句,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了全新的美和诗意,用朴素的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这样培养孩子们想象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丰厚了人文积淀。
这份“趣”无疑是真实的,带有个性化的色彩。“趣”所展现的是作者内心的体会。生活是多彩的,它洋溢在我们周围,只要我们把握这精彩生活,听听孩子的声音,听听情趣的脉动,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守住真情,我们的课堂就会流光溢彩。而融情趣入墨,则童真、童趣独特的魅力,活泼而生动,趣味如花,散发出浓浓的馨香。诗歌充满情趣,也使课堂充满乐趣,这样的语文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二味曰“意”, 高于生活也要源于生活
诗歌就是用抒情的方式展现生活,童诗的“意”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本身,它流淌着快乐活泼的情思,渗透着富有清新浓郁的哲理,这是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们应从一粒沙、一瓣花这样的生活点滴中挖掘那高雅的审美情趣,巧妙架构那精美的世界、人文化的诗情意境,写出有意蕴的童诗来。
意蕴来自对日常事物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时光从我们身边一天天流过,有心的孩子会及时伸出双手,捕捉生活的精彩,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一句批评的话、一句赞美的语言等。这些都是获得心灵感悟的触发点。孩子只有对生活敏感地联想,才使手中的笔拨动生活的琴弦,奏出生活的乐章,平中见奇。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积累体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诗歌题材。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中采风,和生活保持一致,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自由,“以须弥纳万象”,为诗歌创作储存大量的信息,及至“情动而辞发”。
如著名文学家攀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好的诗句成为儿童心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途径。看《蜡笔小新》长大的孩子,会时常搞怪;读着卡通长大的孩子思想会很肤浅;从小被灌输金榜题名的孩子将来会急功近利;一个从小爱诗的孩子长大后不论干什么都不会轻易放弃,真性情会使他对世界、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诗给他的情感丰盈,给他真诚善良,给他沉着机智!孩子们是单纯的,写出来的诗句也是纯真的。写作诗歌的过程能深化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其实多读、多写诗歌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诗的语言是精美的、多彩的,虽然朴素浅显,却包含着博大的思想。如有个学生对神舟飞船的赞美:
你在神秘宇宙中翱翔,
你是中国飞天的翅膀,
矫健的身躯,
汇聚着亿万人的目光;
你是神舟六号的兄弟,
在太空遨游的时间更长,
你是看望嫦娥的探路者,
承载着华夏儿女的神往;
快乐畅游了五天,
你把辉煌刻在了天上,
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 让小朋友都有了飞的梦想。
……
多么富有童趣的语言、多么奇妙的想象,那种扑面而来的纯真情感温暖着每个读者的心。这首诗唤起了孩子心中的爱,唤起了孩子未来成长的根本,它是着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表达。所以说,诗既是稀有的眷顾,又是热情的常客。诗的感觉常常不期而至,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用心逮住它。
人生际遇中的酸甜苦辣、生活激流中的点滴火花、学习过程的艰辛与喜悦、人际交往的见闻与感悟、华夏文明的历史沉淀、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世间万物的沧桑变换……这些好比奇妙炫目的星星树。这一棵棵星星树枝深叶茂、繁花朵朵,散发出芬芳,是儿童诗写作的对象。让春天绽放百花争宠的娇艳,让夏天照射平凡生活的热情,让秋天飘送恬淡悠远的桂香,让冬天展露风华绝代的铮铮梅骨,走进自己的世界;然后,再用童心来表达出它们独特的意蕴,自然是“意”味无穷!
三味曰“韵”,诗情韵律牵动万千童心
一直以来,我们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背诵唐诗宋词,这种启蒙有其存在的价值,为日后孩子的成长存储了大量的词汇元素、想象元素和情感元素,虽然对于少儿来说因为知识和阅历的关系常常不能深谙其中的道理,但多数情况下他们却并不容易忘记,牢记终生。
源诗之起,皆因于乐。诗是形象与音乐合一的最高级的艺术形式,诗歌形在式上具有跟音乐相同或相似的艺术特质,表现为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在内容上体现为作者情感的起伏和心灵的律动。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那如何让诗歌的音乐性更加自如地融入孩子们的学习和创作童诗的过程中呢?
1.注重童诗的押韵和节奏
童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往复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应阅读韵脚整齐的儿童诗。
2.巧妙地使用叠词,能拨人的心弦
大作家朱自清笔下的“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的流水,这些叠词像小溪欢快流淌的浪花,弹奏着小小的音符,奏出了美妙的乐章,因为这乐章是押韵的,旋律感强,所以给人予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
3.以诗画诗和名言警句来传情达意
这如乐队中那嘹亮的小号、旷野中那悠扬的古筝、幽雅的竹笛,给生活平添了中许多韵致。乍一听,便觉得和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觉得和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有着一样的哀婉动人。所以说,古诗词具有音乐性,孩子们的童诗也应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4.以连缀的排比增强语势
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它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明确强调的主题。连缀的排比若洪钟大吕,惊涛拍岸,震人心魄,又如排箫浅奏,余味悠长,韵味饱满,读来深感畅快,韵致极高。如孩子们在表达和平的愿望时写道:
鱼儿喜欢清澈的河水,那是它的家园。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的家园。
鸟儿喜欢澄澈的天空,那是它的家园。
人类需要没有硝烟的世界,需要一个和平美好的家园。
……
将鱼儿、花儿、鸟儿、人类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一连串的排比。这样的排比,内容丰富,层层深入,既琅琅上口,更充分地表达了孩子们对和平的热切期望。
童诗童韵,不仅活泼流畅,天真烂漫,而且描摹出他们眼中神奇变换的世间万物,充满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性。这种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给人一种美感的享受。了解、掌握、运用童诗“三味”,定能让儿童诗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全新的情趣,让我们的母语学习成为孩子们的钟爱之选,让童诗成为浇灌孩子们心灵的甘泉。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