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之旅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tadxx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人间五月天,舒适的初夏,宛若一首活泼明朗的诗。不妨暂别都市的繁华和勿忙,将开始燥热的心灵的皱褶一一熨平,作一场安静、原生态的旅行吧。
  打点好行囊,让我们一起徜徉于琼岛黎寨,在宛如覆舟的“船形屋”下摇曳一季眷恋,在黎锦上铺展盈盈微笑:或者去往千年瑶寨,踏过青石板小径,在那吊脚楼式的干栏建筑群中寻觅灵魂深处的淳朴与悠然;又或者倚廊桥小憩,山里廊桥,且看它以“桥屋联璧”的方式精灵般从大水之上跃过,古城廊桥,且听它唱一段浓墨重彩的古风古韵。满眼景致,处处风情,这个初夏定会收获一段浪漫的回忆。
其他文献
光影·梦幻·瞬间,灵魂和天籁,这是欣赏丹。麦克画时我的第一感觉。  作为一个艺术家,是通过视觉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和欲望。丹·麦克在创作中,坚信欲望存在的潜力,他欲呈现的内容,格调高雅,色彩优美、笔触粗犷,似乎可以在一瞬间穿透你的心绪,慑住你的灵魂,煽起你的激情,让你遐想无边。  而它们的存在恰恰需要一个艺术家来作使者。因为艺术是一个有机的过程,一个可以让自己表现个性和独特性的驱动过程,展现
期刊
周代的黄钟大吕,穿越千年的大地,汇聚成了华夏民族最伟大雄浑的乐章——大唐飞歌。才情四溢的唐代诗人们用文字构筑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情爱画廊。美丽诗句中呈现的唐代婚嫁礼俗,越过沧桑岁月,在眼前明晰起来……    承六礼袤古风    唐代文明是中华文明自发源以来几千年的累聚,是中华文明进程中一个辉煌的驿站。唐代保留了华夏千年礼俗,尽管有所革新,但基本制度并未改变,婚俗自然也以周礼为主。唐代的六礼即问名、纳采
期刊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在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  第一次听说日喀则,就是在韩红的这首《家乡》里。第一次来到日喀则,则是因为日喀则地区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__江孜“达玛节”。  当天一大早司机就叫我们起床了。从日喀则市出发,到达江孜需要绕一个大圈子,还好西藏的路况还不算太差,一路上的如画美
期刊
这一春,与徐志摩先生在剑桥的“那一春”,正好相隔99年!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徐志摩  去剑桥,去康河,去寻觅徐先生文中那脱尽尘埃的情调,感受那种“痛苦”的“愉快”,这是人生情感升华的极致。  回首百年,船还是那撑篙船,桥还是那叹息桥,荒谬可爱的春同样为康河添上了“性灵”,朝霞
期刊
     
期刊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卢梭。卢麦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韵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未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摆脱了哥仑比亚大博士钉的引诱,买船票过大两洋,想跟这位20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谁知一到英国才知道事情变样了:一为他在战时主张和平,二为他离婚,卢梭叫康桥给除名了,他原来是rittcollege的fel
期刊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游历北天竺、中天竺……坚忍不拔地求索,巡历数年,遍瞻八塔,亲聆文殊菩萨的教诲,这也是一种思想的攀援。  ——朱幼棣(内文摘录)  去过西天吗?  我想中国人90%都知道《西游记》中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而今天,我们一行将“反其道而行之”,溯源、续缘,用现代人的形式、思想和艺术的角度为依傍,去天竺,释迦牟尼成佛、说道、涅槃之地,寻觅佛教文化的起源,感
期刊
式周山上,云遮崖岗    新世纪的10年春节将过,尚未破五,从北京到大同高速公路上残雪积存。朔风呼啸,一路小心驾驶,以免被侧风突袭和冰凉湿滑造成车辆冲出公路。冬日天空云滚,犹如半睡半醒的人眼,忽明忽暗,直到下午四点进入大同市时,斜阳才离开云层,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上次到大同云冈石窟,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过境迁,山西最北城市早已物是人非。风卷尘土,穿过这座冷清城市向北再有十多公里,终于找到
期刊
很多时候,我认定信念是一枚时常被海沙覆盖、却又渐被浪潮翻阅的彩贝。她躺在金色的沙滩中,接受潮波的淘洗,偶尔不见踪迹,却从未真正地消失过。  任由宇宙天象的牵引,我们何其幸运地,各自使用了执着的力量,嗅得她的迷人气息,正穿越大海的茫茫腥气;得见她的光芒,于无边暗夜中熠熠发亮。信念是你我接头时的暗语,使我们在人海中未有误认或错肩。于是,我们相逢。  我们以信念相认,无比亲切。我们相见在空中,仿佛一早密
期刊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恋人絮语》里有一个关于情欲的敏锐观察:“许多歌谣与旋律描述的都是情人的不在。”它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述说情人远去的失落,因离别而起的愁绪,与孤寂守候的难熬。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时常出现的状况,情人总有暂别或者消失的时候?还是情人按其本质就是一种长久不在、永远隐身的对象?  答案似乎是后者,情人就是那不在身边的人:而且就算他在,也永远消除不了他流离他方的幻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