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和谐中华之音萦绕校园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以民族文化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系列教育,引导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知识。在浓厚的氛围下,学校的艺术教育结合了学科特点,以“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浓厚的文化底蕴,美妙旋律的感染力,舞蹈肢体语言的感召力”为艺术教育思路,通过民族音乐的“声乐、器乐、欣赏、舞蹈”四部分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博大、精髓、和谐、唯美。
  一、民族的声乐艺术——感受和諧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
  音乐每册的教材中都有几首短小精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如藏族《小格桑》、维族《娃哈哈》、朝鲜族《儿童集体舞》、彝族《彝家娃娃真幸福》、傣族《金孔雀》、壮族《柚子龙眼颗颗甜》、侗族《侗家儿童多快乐》等优秀的少数民族歌曲。为辅助声乐歌曲的教学,提高学生们学习民族声乐歌曲的积极性,我校音乐教师创编了由五十六个民族名称编成的歌谣——《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拍手歌》,学生对创编的拍手歌谣感兴趣,积极地学习练唱。
  在教学中,音乐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方法来演唱,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方法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所演唱的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在学习《侗家儿童多快乐》一课中,将侗族歌的旋律表现为“和声完美、歌音洪亮、气势磅礴、豁达开朗”,被法国《世界报》以“迷人的侗族复调音乐吸引西方观众”为标题进行报导。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髓的民族精神,鼓舞激励着学生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二、民族器乐艺术——感受和谐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在对学生进行民族器乐的教学中,首先让他们多聆听几首具有代表性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讲上一段段传奇故事,使他们在赞叹音乐旋律给他们带来震撼的同时,充分体验这些民族音乐的精髓。其次,在感受民族器乐旋律的同时,向学生简单介绍民族器乐的种类,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民族乐器是中国民族音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最后,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器乐艺术,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领会民族精神和体验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艺术。
  例如,在《来自草原的故事》欣赏中,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给学生讲述动听的马头琴传说,让学生透过音乐感受人间的善与恶,懂得做人的真谛。通过学习乐曲、了解特有的乐器,学生充分感受到蒙古族的豪迈与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民族音乐欣赏艺术---感受和谐中华民族精神的卓越
  首先,培养爱国主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教学,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次,用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民族心理素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其三,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使更多的学生都来参加民族文化的创新,共同完成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使传统艺术形式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
  例如,在《五彩的云南》一课中,为学生播放《情深谊长》这首经典的歌曲,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引导学生们仿佛来到了祖国的大理边陲,广袤的云南大地上。让他们感觉到这只从天边飞来的金丝鸟,美丽、珍贵,充满着生命力,孕育着希望。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热情、纯朴,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和艺术曾震惊了世界,感动着许多人。
  民族音乐欣赏不仅给学生带来音乐旋律的享受,而且通过旋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力量的强大卓越。
  四、民族舞蹈艺术---感受和谐中华民族精神的唯美
  音乐教材有民族舞蹈的学习,我们引导学生在认识该民族生活习俗并产生兴趣的基础上,从动作、神态入手,让学生在舞蹈中理解塑造的艺术形象,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民族活动欢乐、热烈的气氛。
  如在《多彩的裙摆》一课中,通过对彝族舞蹈的欣赏,增加对舞蹈表现形式的了解,在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动作时,引导学生将音乐和舞蹈与服饰、工艺装饰的视觉审美要素综合在一起思考,启发学生对彝族民族服饰中具有特色的裙装进行重点欣赏与分析,感受其中所蕴涵的美感。归纳其审美要素,一是韵律、节奏,二是图案和纹样的涵义。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快乐的罗嗦》,让学生感受裙摆拉上来或转动时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行走或站立时有又什么样的感受,在相对静止状态时有什么样感觉,深刻感受彝族舞蹈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在歌、舞中由审美积淀高尚情操。
  艺术教育对弘扬、培育当代青少年的民族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的精神给学生带来震撼的同时,它的博大、精髓、和谐、唯美,更会给他们带来力量,带来信心,使学生树立发展民族音乐的决心。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把祖国的传统文化放在整个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汲取精华,发扬传承,赋予新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个性  学生在接受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教育和引导得当,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多措多举,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
期刊
Lesson 6 My Birthday Party(book2)选自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本。本课是一篇阅读文章,课文描写的是作者在美国时朋友们为他举行的一个难忘的生日party。  一  备课时,为了搜集跟这课有关的内容,我从班主任处拿来了学生的出生信息,发现我上课的那天刚好是一个学生阳历生日。于是我就为他准备了蛋糕和蜡烛,准备在上课时给他一个惊喜。  上课前,利用学生出
期刊
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的实践能力成为人们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求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学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强有力的改革。为培养高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我校对Auto CAD 2008基础与实训课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
期刊
北周的庚信在《燕射歌辞·角调曲》中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意为文章、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影响范围小,激发不起人们的共鸣。  2012年,温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随口吟诵古代经典诗文,诗词歌赋旁征博引,经史子集信手拈来,使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令人期待并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发言体现出他极高的史学、文学素养,听众如置身课堂,聆听这位大国总理讲述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以史为鉴的忧
期刊
一、春秋时期论辩兴盛的背景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其所分封的各诸侯国逐渐摆脱了中央政治的影响各自为阵,周王室所建立的政治和文化体系逐渐松懈毁坏,在这“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和矛盾,各国间交锋和言和的故事在不断上演。国際关系的纷繁复杂,却是诸子百家生发的沃土,也孕育了不少游说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他们独到的思想观点和高超的论辩艺术、娴熟的外交辞令
期刊
在开放互动的课堂上,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经常发生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的意外情况,这一切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資源。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奇思异想”转化为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呢。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首先要对生成资源进行甄别  合理利用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能偏离了整体目标,既要求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
期刊
一  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而在诸多问题中最根本的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多年来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使语文已失去了原有的生动、形象、趣味性和文艺性。语文内容变得干巴,语言知识变得支离破碎,语言的文化传统教育、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等作用被淡化。特别是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变成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成了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技术性训练,这就严重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如今,我们呼唤素
期刊
一、形成背景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的环境和氛围。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练习学生操练,学习任务重,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问,社会实践能力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开发,制约了课堂教学的延续,这是我们实践101项王、优秀争取活动的契机。为此,我校以“育人为先”的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全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兴趣在音乐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以我校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点着手,从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媒体技术、积极鼓励评价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热忱,使学生能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  关键词:音乐课;体验;兴趣  应该说,没有不爱音乐的学生,但却有一些不愿进音乐课堂或进了音乐课堂却心不在焉的学生。显然,音乐课并不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欢,相反的是受到了排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为教学程式,对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付诸教学实践。目前,该课堂程式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信息;设疑;个性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欣赏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鉴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