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处理好师生关系是一门艺术和智慧,结合国际上公认的成功教育的典型—雷夫的56号教室的案例,爱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核心和灵魂,其次要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再次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最后要严格要求学生。
关键词:师生关系;处理;雷夫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02-01
一、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灵魂
教育是需要教师具有爱和智慧品格的学科,教师工作具有情感性,要做学问先做人,教育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对话式的平等的地位之中,一个情感贫乏的教师,即便知识丰富,有教学经验,也不易取得效果,因为它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教师只有发挥情感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产生学生的内驱力,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教育的原动力本身就来源于爱,教师要有一颗信任人、尊重人、爱人的心,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爱,还要教会他们去爱别人。
热爱、关爱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灵魂,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助、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处于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状态。
雷夫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他不拘泥于学生一时的成绩,注重于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品质和能力。雷夫对品德的追求高于对分数的追求,对多学科知识的追求高于对应试考试知识的追求,对学生多元文化视角的重视高于对单一思维发展的重视。他通过阅读教育使学生产生同情心;通过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让学生通过扮演适当的社会角色来挣取报酬的班级经济制度,以及组织学生出游,都在潜移默化而又卓有成效地培养着学生的责任感。在雷夫看来,结果并没有过程重要。正如他所说,“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1]
二、尊重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按照教育目标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五十六号教室里,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就是雷夫从来不高声对学生说话,从来不让学生丢面子。这样,孩子们始终是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幸福成长。
(二)始终信任学生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对后进生,教师的信任能够给他们提供进步的强大动力。雷夫自上课的第一天起,就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他的开场白常常是“请你们相信我”。他对于一个问题可以讲解五百遍,秉持着十二分的耐心等待每一个后进生。[2]
雷夫就是从信任出发,开启教育的征程。他提倡消灭恐惧,打造没有恐惧的教室,而雷夫也确实在他的教室里消灭了恐惧。开学第一天,他就会和学生讨论“以信任取代恐惧”的议题,他告诉学生,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他的教室里其乐融融,没有呵斥,没有体罚,教室是个安全的地方。这样,孩子就不会惧怕在他面前暴漏自己的问题,他们知道老师相信他们努力在听,知道自己不会受到责备。反观我们的教室,有些老师绷着脸,习惯于杀一儆百、敲山震虎。他们的心思学生得揣摩再三,上这些老师的课,学生们提心吊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鸦雀无声,纪律出奇的好,但对于这些教师,学生只有畏惧,而难有尊敬。
三、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一)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关注
现代教育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學习成绩好的学生,管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殊不知,中等生占了学生中的大部分比重,却往往被忽视,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在雷夫看来,应该帮助难教育、成绩差的学生建立自信,重点关注的是介于很出色和难教育之间的普通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赞美和鼓励,事实上这部分普通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后,人生之路会更加开阔。[3]
(二)合理且公正地的处罚
雷夫对于学生做错事的处罚,不是体罚,不是呵斥,更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不准学生参加当下正在参加的活动。比如,实验时出现不当行为,雷夫会告诉他“因为你使用实验器材的方式不恰当,请你站到旁边去。你可以看大家做实验,但不准参加。你明天还有做实验的机会”。当然,为了使处罚产生作用,雷夫会尽可能使得活动生动,使学生感兴趣,事实上,他做到了,学生喜欢他的活动,并且确实把不能参加活动视为处罚。
所以,老师们请记住—我们可以严格,而且有时候必须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是会被学生看不起的。[3]一旦你的惩罚方式变得公平,你还用担心学生对你不信任吗?
四、严格要求学生
当今的教育界充满爱、鼓励等字眼。在笔者看来,过去残酷的对于学生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比如体罚的消失,是好事,但不应或者说应该防止矫枉过纵,随之失去必要的严格。
雷夫的教室里没有害怕却有着严格的纪律,在雷夫看来,惩罚和罪行必须相称,做错事就要进行公正的惩罚。他甚至对家长的不满做出这样的回应,假如有家长不同意我的教育理念,他的孩子就不能参加我们的课外活动。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丁锋.来自雷夫老师的“比赛”—读埃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2》[J].江苏教育研究,2013(9):73.
[3]丁锋.来自雷夫老师的“比赛”—读埃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2》[J].江苏教育研究,2013(9):72.
[4]陈勇.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演讲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9.
关键词:师生关系;处理;雷夫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02-01
一、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灵魂
教育是需要教师具有爱和智慧品格的学科,教师工作具有情感性,要做学问先做人,教育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对话式的平等的地位之中,一个情感贫乏的教师,即便知识丰富,有教学经验,也不易取得效果,因为它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教师只有发挥情感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产生学生的内驱力,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教育的原动力本身就来源于爱,教师要有一颗信任人、尊重人、爱人的心,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爱,还要教会他们去爱别人。
热爱、关爱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灵魂,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助、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处于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状态。
雷夫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他不拘泥于学生一时的成绩,注重于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品质和能力。雷夫对品德的追求高于对分数的追求,对多学科知识的追求高于对应试考试知识的追求,对学生多元文化视角的重视高于对单一思维发展的重视。他通过阅读教育使学生产生同情心;通过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让学生通过扮演适当的社会角色来挣取报酬的班级经济制度,以及组织学生出游,都在潜移默化而又卓有成效地培养着学生的责任感。在雷夫看来,结果并没有过程重要。正如他所说,“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1]
二、尊重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按照教育目标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教师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五十六号教室里,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就是雷夫从来不高声对学生说话,从来不让学生丢面子。这样,孩子们始终是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幸福成长。
(二)始终信任学生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对后进生,教师的信任能够给他们提供进步的强大动力。雷夫自上课的第一天起,就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他的开场白常常是“请你们相信我”。他对于一个问题可以讲解五百遍,秉持着十二分的耐心等待每一个后进生。[2]
雷夫就是从信任出发,开启教育的征程。他提倡消灭恐惧,打造没有恐惧的教室,而雷夫也确实在他的教室里消灭了恐惧。开学第一天,他就会和学生讨论“以信任取代恐惧”的议题,他告诉学生,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他的教室里其乐融融,没有呵斥,没有体罚,教室是个安全的地方。这样,孩子就不会惧怕在他面前暴漏自己的问题,他们知道老师相信他们努力在听,知道自己不会受到责备。反观我们的教室,有些老师绷着脸,习惯于杀一儆百、敲山震虎。他们的心思学生得揣摩再三,上这些老师的课,学生们提心吊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鸦雀无声,纪律出奇的好,但对于这些教师,学生只有畏惧,而难有尊敬。
三、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一)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关注
现代教育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學习成绩好的学生,管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殊不知,中等生占了学生中的大部分比重,却往往被忽视,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在雷夫看来,应该帮助难教育、成绩差的学生建立自信,重点关注的是介于很出色和难教育之间的普通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赞美和鼓励,事实上这部分普通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后,人生之路会更加开阔。[3]
(二)合理且公正地的处罚
雷夫对于学生做错事的处罚,不是体罚,不是呵斥,更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不准学生参加当下正在参加的活动。比如,实验时出现不当行为,雷夫会告诉他“因为你使用实验器材的方式不恰当,请你站到旁边去。你可以看大家做实验,但不准参加。你明天还有做实验的机会”。当然,为了使处罚产生作用,雷夫会尽可能使得活动生动,使学生感兴趣,事实上,他做到了,学生喜欢他的活动,并且确实把不能参加活动视为处罚。
所以,老师们请记住—我们可以严格,而且有时候必须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是会被学生看不起的。[3]一旦你的惩罚方式变得公平,你还用担心学生对你不信任吗?
四、严格要求学生
当今的教育界充满爱、鼓励等字眼。在笔者看来,过去残酷的对于学生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比如体罚的消失,是好事,但不应或者说应该防止矫枉过纵,随之失去必要的严格。
雷夫的教室里没有害怕却有着严格的纪律,在雷夫看来,惩罚和罪行必须相称,做错事就要进行公正的惩罚。他甚至对家长的不满做出这样的回应,假如有家长不同意我的教育理念,他的孩子就不能参加我们的课外活动。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丁锋.来自雷夫老师的“比赛”—读埃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2》[J].江苏教育研究,2013(9):73.
[3]丁锋.来自雷夫老师的“比赛”—读埃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2》[J].江苏教育研究,2013(9):72.
[4]陈勇.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演讲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