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创新:国家、企业、个人的终极竞争力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ush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种程度的淘汰,是一个非常令人悲痛但又不得不从事的过程。对国家、企业、个人来说,做出改变都很困难,但又不得不做
  无破坏不创新
  中国经济报告:“破坏式创新”这一颇具颠覆性的概念于1908年由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时,就给传统经济学界、企业界带来了巨大震撼。如今,全球经济创造以及破坏的巨大价值完美地印证了这一前瞻性论断。随着创造性破坏力量的不断增强,这一概念也已成为主流经济论述中的重要概念。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一概念及其理论?
  理查德·福斯特:所有的社会都在改变,因为有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也在不断淘汰。要想将新事物引入社会,旧事物就必须去除。社会积累的事物越多,去除旧事物也就变得越困难。“破坏式创新”这个概念是由奥地利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之初提出并发展的。熊彼特认为,所有社会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新企业创新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是我认为,企业的关闭也很重要,因为淘汰旧事物很难。
  


  在熊彼特的启发下,我创造出了“创造性破坏”这个概念。我认为,从企业到一个国家,从一个人到整个社会,创造性破坏包括运营、控制、创新、淘汰四个元素。首先,企业或个人无时无刻都要考虑进行运营;运营优异后,就要考虑控制。运营和控制这两个功能,是所有企业都拥有的共性,但是从市场视角来看,还要创造出一些新的业务,创造出新的企业。然后,经常被忽视但很重要的,是要淘汰一些不属于我们产品组合的业务。企业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其领导者必须掌握最高控制权。这就是我们对于中央集权管理挑战的理论。无论在市场层面或者其之上的运作,企业创造和淘汰都必须在当前市场的速度和规模下避免失控。运营、控制、创新、淘汰就是创造性破坏的四个因素。与我们普遍的认知不同,这里的难点就在于要进行淘汰。某种程度的淘汰,是一个非常令人悲痛但又不得不从事的过程。正如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提到:我喜欢过程,但痛恨改变。对国家、企业、个人来说,做出改变都很困难,但又不得不做。
  因为我们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果不去改变,就会落后。这就是“破坏式创新”的概念,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除旧事物。其中,淘汰旧事物比创新更难。
  中国经济报告:为什么淘汰比创新更难呢?
  理查德·福斯特:虽然没有人讨论如何去除旧事物,但它却是非常困难的。我可以举几个简单的理论以便大家理解。20世纪20年代,哈佛的一位教授提出了一个理论:斗争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当你受到某些事物威胁时,你会选择斗争或者逃跑。企业碰到这种情况时,要么选择斗争,去除掉威胁;要么选择逃跑。但这两种反应都不是最佳选择,他们应该思考如何接受这种变化。第二个理论来自一位心理学家,他研究人们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的心理变化。他研究的内容是,当你得到一个很糟糕的消息,你会怎么反应。他认为人要经历5个心理阶段,但这5个阶段不一定按顺序来。第一,否认(自己有这个毛病);第二,愤怒(自己得了病);第三,试着适应(这个现实存在的问题);第四,感到沮丧;第五,最后接受事实。这是人们普遍的反应。事实如此,你无力改变,你需要时间。但是,当你在经历这个漫长的心理过程时,外面的世界正在不断变化。这样,你自然落后于社会的变化。这是第二个理论。第三个理论是,当新事物出现时,我们会害怕风险、感到恐慌。这三个原因,斗争或逃跑、沮丧、惧怕风险,阻止和减缓了我们去除旧事物的进程。
  


  中国经济报告:是否可以说破坏是创新非常重要的一面?
  理查德·福斯特:破坏是市场里相当真实的一面,它暗示着某个部门、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产业的经济效用已经结束。破坏所出现的时间或许可以延后,但绝不可能成功躲避,因为它是市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因此,最危险的是,如果不能将破坏视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正常部分,进步及绩效就会大打折扣;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企业遭受变革的重重一击。忽略破坏,就是投资于未来的不幸。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在创新与破坏之间求取平衡?
  理查德·福斯特:在创新与破坏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的关系非常不易,因为赢家永远都是市场。即使对声名显赫的企业来说,也是一样。首先,如果想要以市场的规模与速度来进行创造,企业就必须要能以市场的规模与速度来进行破坏。正确的破坏,不仅是在资本市场中保持新鲜活力的关键,同时对于想要扩张的企业而言更是不可或缺。但是想要掌控破坏,就和创新一样,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为了进行破坏,企业在面对内部已自然发展而成的拒绝心态时,必须要能克服因拒绝所带来的情绪障碍。但我还不得不重申,要想引入新事物,就必须去除旧事物。
  中国的“破坏式创新”
  中国经济报告:在你看来,中国有没有在“破坏式创新”方面做得很好的创业企业?
  理查德·福斯特: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新公司,它们不是从旧式公司改革而来的公司。相比从旧公司里孕育出新公司,白手起家建立新公司更容易。最终,所有这些新公司,比如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等,都会变成大公司。
  中国经济报告:阿里巴巴如何能运用你的理论变成世界级大企业?
  理查德·福斯特:所有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必须要完成四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第一,企业必须迅速且节省成本地提高现有性能。为了建立出色的运营,需要规范化,日复一日地坚持执行。
  第二,企业要学会控制自身的运营。
  第三,企业需要不断创造新事物。
  第四,创造的同时,必须淘汰旧事物。   提高、控制、创新和淘汰,是企业必须同时进行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又极其不同,如何同时进行这四件事情,是管理层面临的巨大挑战。我认为,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可以很好地应对。当然,随着阿里巴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成功,创新会变得越来越难。阿里巴巴必须去除5年前刚刚创建的业务,尽管这非常困难。一个10亿估值的企业,让企业估值翻一倍是一回事;而一个估值500亿的企业,要想让企业估值翻一倍又是另一回事。所有这些都会让创新变得极其困难。而且,如果资本市场认为企业增速会降低,它们会让企业股价下跌;然后投资者会抛售你的股票,企业就需要从银行直接借贷。
  这些事情不只是会在一家企业发生,还有可能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发生,中国也不例外。这是增长的必经过程,是资本市场评估未来的方式。这样的反馈令迎接挑战更加困难,并将进入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所以,每个人必须要学会应对这个循环过程。因为,随着企业的成功,管理性质会发生变化;企业越成功,所面临的挑战就会越多,而且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成功应对。这些就是如马云这样的企业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充满颠覆性创新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的企业应该怎样做到颠覆性创新?
  理查德·福斯特: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与整个国家相比,还相对较小。现在的中国有些像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且还会经历很多变化。随之,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必须拥有自己的创新品牌。与前期所进行的事情不同,中国不能一直靠复制来发展,必须靠创新实力来获得领先地位。因此,下一阶段,中国要做出全新的事情。
  问题是,中国不可能再复制美国。如何创新,在我看来是中国下一步必须做的事情。当挑战者还很年轻时,他在创新时会有优势;随着挑战者自身变得越来越年长,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他就必须学会如何除旧。回想120年前,标准石油在俄亥俄州成立。当时,美国的石油工业也刚刚在俄亥俄州兴起,标准石油一直是挑战者,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然后很多其他石油公司开始兴起,标准石油面临很多竞争,它就必须找到竞争取胜的办法。后来,标准石油在竞争中发展成为埃克森美孚公司。很长时间内,埃克森美孚公司一直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公司;而现在,它不再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作为曾经的能源公司,辉煌一时的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谁曾想到会被一家手机公司取代?这就是巨大的市场变化导致的结果。所以,社会在不断变化,中国亦如此。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你看来是什么?
  理查德·福斯特:世界在不停地变化,这将是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当你变得越来越强大,你会有越来越大的责任去改进和控制,去除一些旧事物;你需要像美国那样关闭某些行业,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些新事物。这是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家无论大小,都将面临同样的新挑战。
  中国必须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大胆去除旧有事物。当然,去除旧事物所面临的心理挑战要比创造新事物难太多。创造新事物很有意思、很有激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会得到积极的反馈;而去除旧事物则不是一个好消息,要难很多。但是当企业变得越来越强大,又必须学会如何去除旧事物。
  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
  


  理查德·福斯特:一个创新型国家有四个重要的支柱:一、要有一个大的数据库,使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和评价体系。无论是统计局还是私人统计机构,数据是重要的,否则无法做出理性的决策。二、要建设法治社会,对知识产权要有足够的尊重。如果对知识产权不尊重,山寨横行,无法鼓励企业家们创新。三、要与国际社会多交流沟通,包容地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思想、技术、人才、商业制度和资本。四、要建设一个鼓励创新的教育系统。要容忍失败,鼓励利于独立思考、勇于提问的教育方式。要让学生们保持好奇心,同时对教师也要进行良好的培训。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看待中国政府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
  理查德·福斯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经济体,这是必须做的,尽管创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媒体很少提及失败的创业公司,但事实上大量的创业公司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大家都认为风险投资是一项热门的行业。的确如此,现在风险投资行业的市场份额比25年前大很多。但其实在资本市场上,每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表现都不如天使投资者。所以,风险投资还是个风险极高的行业,里面充满着大量失败和不确定性。这不仅取决于创意的质量,也要看创业人的素质。
  创业企业家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他们都可能待在公司里。这对家庭以及恋爱关系都是一个大挑战,而我们却几乎从来不谈论这些不浪漫的部分。很多人以为创业很好玩,看上去很高大上,但真正的创业人非常艰苦,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情况都一样。
  中国经济报告: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理查德·福斯特:对创新型人才而言,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感兴趣的。他们都是精力充沛的人。以画画为例,我们总是想到一位画家和他的五六幅传世画作,但是他可能还画了几千幅其他作品。所以,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往往是精力充沛的。除此之外,创新型人才还必须有丰富的联想力、充满好奇心。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创新体系?在你看来,哪些地方还需要去改善?
  理查德·福斯特:观察中国,并将之与德国相对比,我认为,中国比德国更富有创新力。在科技方面,德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企业家精神方面,中国则有自己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当然,尽管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行业管理的培训系统、技术架构、考试模式和严格的教育,但这与培训人们去创新还完全是两回事。我认为,中国要思考如何鼓励创新行业的发展。这是项挑战,因为现有教育系统并不适合鼓励创新。但如果想要训练人们去创新,那么谁又有能力去实施这些培训呢?而且一旦他们变成具有创新思想的人,又需要水平更高的技术培训。这将是中国在创新教育体系上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经济报告:什么样的人才更适合创业?
  理查德·福斯特: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聚合者”(lumper)和“分裂者”(spliter)。“分裂者”将观念分成一个个小部分,再把每一小部分分成更小的部分,如此循环,层层深入,科学家就是这样的人;“聚合者”会把5个观点汇总成一个大观点,再把这个观点与其他观点相结合,以此类推,把这些观点层层叠加,历史学家或政治学家更像“聚合者”。世界就是由“聚合者”和“分裂者”构成的。
  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分裂者”和“聚合者”,但更需要“聚合者”和“分裂者”的综合体,这样他们就可以拥有两种思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对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有所了解,并在两种思维中找到合理的平衡。
其他文献
无论是在扶贫脱困领域,还是在启动消费这驾马车方面,迪顿的研究成果都能给我们以更多有益的启发和参考,为中国制定有效政策提供依据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2日揭晓,该奖项单独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教授,以表彰其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迪顿基于微观数据,从个人消费行为入手,通过深入研究收入、贫穷和福利等问题,为国家政策设计尤其是
期刊
随着全球市场需求下降,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更多依赖国内市场。与制造业不同,服务业所包含的运输、科学研究、房产服务等无形产品更适合国内市场,因此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关键。然而,中国服务业尽管保持着快速增长,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时的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还是以传统低端业态为主导,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业态发展较慢。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竞争力面临着沉重的监管负担、严格的
期刊
城市是中国发展的主要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新时期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巨大动力。为此,时隔37年后再次于2015年底在京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一个尊重”和“五个统筹”。此战略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如何切实践履这些新理念和新战略?在这些理念和战略的导引下,未来中国的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将会呈现出何种新形态、新面貌?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
期刊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但是供给侧则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不久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专访时表示,就经济增长而言,我们需要把目光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需求方面大家已经很了解,但是供给侧大家并不是非常熟悉,这方面不仅需要投资,更需要的是有效投资,只有形成了资本才能够持续推动增长。  2015:长短期因素交织下的困难  中国
期刊
10月5日,美国主导的TPP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 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已经达成,形成环太平洋12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圈,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也在推进中。TPP、TTIP都包含了新型投资规则,实行准入后监管为主的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管理模式;而中美正在进行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以及即将开始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正是这
期刊
生理学或医学奖:  让人类远离寄生虫  数千年来,寄生虫引发的疾病一直是全球一项重大的卫生问题,对全球最贫穷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针对破坏性最大的几种寄生虫病所研发的疗法,使治疗这些疾病的手段得到了革新。  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一种名为阿维菌素的新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从根本上降低了盘尾丝虫症(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象皮病)的发病率,同时在治疗一系列其他寄生
期刊
按照“一个尊重”和“五个统筹”,当下中国城市规划最需要开展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完善、健全、超前的规划体系  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后再次召开,为中国城市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了系统、明确的思路和具体、周密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强调了“一个尊重”和“五个统筹”。“一个尊重”是指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五个统筹”包括: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
期刊
在打击ISIS的问题上,首要的是相关国家及组织要摈弃各自的小团体利益  在中东乱局中突然冒出的一个极端组织,几乎是在悄无声息的状态下在动荡区域建起了一个所谓的“国家”,并且是以伊斯兰的名义。在不长的时间内,这个简称ISIS(伊斯兰国)的伊斯兰国不仅让中东人,更让西欧人知道了他们远甚于基地组织的力度——恐怖、掠夺、嗜杀,世界文明准则与秩序正遭遇其疯狂的偷袭与颠覆。世界在惊愕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这个
期刊
理想的全球化强调的是“跨国互联”,可是目前的框架是“各国自扫门前雪”  2015年渡海到达欧洲的难民达75万,不过全球因战争或迫害而背井离乡的人数却高达6000万,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前,欧洲便经历过大量移民的涌入。1993年南斯拉夫解体后,70万左右难民进入欧盟。不过,这次的难民来自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这是欧盟头一回需要解决来自欧洲大陆之外的诸多难民的生活问题。  2015年抵达欧
期刊
政府和企业之间需要“旋转门”,因为两者都是构建更强大经济不可或缺的决定力量,需要维持表面针锋相对、背后一团和气的关系  比尔·盖茨在不久前的巴黎气候大会期间表示,“我有点惊讶,气候谈判日程上见不到任何有关企业参与研究的方法、内容或形式。”对此我也表示赞同。盖茨所提出的问题直击企业和政府在解决现时最棘手问题中的核心,从维持地球宜居性到打造稳定包容的经济增长上无不如此。诚然,在某些方面,政府从一开始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