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H和氧气传感器探究氯水的稳定性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是获取化学感性认识的源泉,是理性认识的支架。在教学中设计数字化创新实验,利用pH和氧气传感器探究氯水的稳定性,通过宏微结合和曲线表征,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构建知识,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传感器  氯水  稳定性  曲线表征  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获取化学感性认识的源泉,是理性认识的支架。氯气与水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的主要内容。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氯水的漂白性,教材中设计了实验4-4和4-5两个对比实验(如图1),该实验可以宏观表征:A广口瓶中有色布条不褪色,B广口瓶中有色布条褪色。学生容易获取新知: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而新制的氯水有漂白性,进而较易理解新制的氯水的漂白性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次氯酸(HClO)具有漂白作用。
  次氯酸虽然是一元弱酸,但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文献资料显示:在25 ℃时,1 L水约溶解2 L氯气达到饱和,可以粗略计算氯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921 mol/L。当氯气溶于水时,少部分氯气会跟水发生反应,并很快达到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根据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4.2×10-4,可以计算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c(Cl2)=0.062 mol/L,c(HClO)=0.030 mol/L,c(HCl)=0.030 mol/L。
  可知氯水中各成分浓度较小,又因为浓度越大的氯水,氯气的扩散越慢,氯气的溶解能力越差。因此,通常所用的氯水实际上是不容易达到饱和,各成分的实际浓度比理论值要低,新制氯水中次氯酸(HClO)的浓度偏小,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导致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平衡移动较慢,短时间内肉眼很难观察到因溶液中氯气浓度变小而引起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次氯酸分解引起的溶液pH变化的数值也很小,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检测。因此,教材中对次氯酸的不稳定性没有设置验证实验,而是直接给出了次氯酸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在观察新制的氯水时,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变化,造成学生分析和理解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成分的差异时产生认知困难。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数字化创新实验,利用pH和氧气传感器探究氯水的稳定性,通过宏微结合和曲线表征,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构建知识。
  二、实验设计思路
  氯水中次氯酸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引起溶液的pH值和容器内氧气的浓度发生微弱变化。为了让pH数据和氧气浓度可视化,在实验中引入数字化实验,借助pH和氧气传感器,同时导出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容器内氧气浓度和溶液的pH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过曲线表征中的数据的变化,推断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进而预测久置的氯水成分与新制的氯水成分的不同。
  三、实验用品和装置
  1.实验用品:氧气传感器、pH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三颈瓶、饱和氯水、手电筒、热毛巾等。
  2.实验装置:如图2。
  四、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
  (一)在光照条件下
  (1)实验步骤:按图2装置组装仪器,向三颈瓶中加入150 mL饱和氯水,连接好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打开应用软件,用两个手电筒照射三颈瓶中的饱和氯水,点击氧气传感器和pH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观察溶液的pH变化和三颈瓶中氧气变化。实验中曲线变化如图3所示。
  (2)现象分析:
  由图像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氯水颜色变浅,溶液的pH值减小,由2.33逐渐变为2.32,氧气含量增大,由14.92%逐渐变为14.97%,可以证明氯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其符号表征为:2HClO光照2HCl+O2↑,获得认知模型:氯水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图像中实验起始时pH变化较快,后来较慢,这与次氯酸的浓度变化有关。随着次氯酸的分解,次氯酸的浓度不断降低,分解速率就不断减慢。
  (二)在加热条件下
  (1)实验步骤:按图2装置组装仪器,向三颈瓶中加入150 mL饱和氯水,连接好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打开应用软件,用热毛巾(40~50 ℃)敷在三颈瓶外壁,点击氧气传感器和pH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观察溶液的pH变化和三颈瓶中氧气变化。实验中曲线变化如图4所示。
  (2)现象分析:
  由图像可知:用热毛巾加热三颈瓶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氯水颜色变浅,三颈瓶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大,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证明氯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在加热条件发生分解反应,其符号表征为:2HClO△2HCl+O2↑,获得认知模型:氯水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
  五、实验效果和启示
  (一)利用数字化实验将缓慢反应过程可视化,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由于氯水中次氯酸浓度很小,次氯酸分解导致氯水的成分发生微弱变化,其宏观现象不明显。利用pH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进行数字化实验,把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过程以曲线的形式显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学生通过观察溶液的pH值不断变小、同时容器内氧气的浓度不断增大,很快推测出次氯酸在光照或加热等条件分解生成了强酸(盐酸)和氧气,理解了次氯酸的不稳定性。进而预测:随着时间推移,氯水中次氯酸不断分解,导致溶液中的氯气不断与水反应,最终溶液变为稀盐酸,通过多重表征分析和推理自主建构了认知模型,学生总结和归纳出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成分的差异性图(如图5)。
  (二)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处理,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理解掌握了次氯酸不稳定的性质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在实验室中如何使用和存放氯水?如何让氯水的漂白性更持久?学生通过交流,借助宏微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迁移,最终理解掌握新的知识点:(1)实验室使用的氯水要新制,且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2)氯水虽然有很好的漂白性,由于次氯酸的不稳定性,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1]。为了增强稳定性,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实验和改进: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获得常用的漂白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也可以将氯气通入冷的Ca(OH)2中制得较稳定的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漂白液和漂白粉可用作环境的消毒剂,也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让学生感知化学的价值,学以致用。
  (三)在实际实验教学中,适时引入数字化实验传感器,借助曲线表征,将定性实验转化为定量实验,对传统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可以使一些传统实验无法观察的现象可视化,微小的变化放大化。利用图像中的曲线变化,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8485.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五大化学核心素养,其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有力武器。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注重提高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能力 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不懈探索
摘要:环巢湖地区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树雕画是开展德育工作生动有效的一手素材,具有良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发课程和组织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德育效果,传承乡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遗 树雕画 德育  2011年2月,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非遗可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
摘要: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喜欢有“靈性”的课堂,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不喜欢教师一串问题讲到底、一幅图片看到底、一组视频播到底,学生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课题的“编剧”和作业的“导演”。因此,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运用多种教法厚实课堂基础,通过各种实践形式激活思政元素,让思政课堂“立”起来。  关键词:初中 思政课 教学方法  作为初中思
摘要: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以及学习过程中,数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既能够帮助人们对数据进行处理,也能够让人用数据进行推演、计算与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表达出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对于所有的科学来说,数学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由于数学的这种基础性作用,对人类的推理、抽象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以及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了让数学文化能够完美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本文将从
所有的文字都是符号,理解文字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和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画面感”和“代入感”方法的运用,赋予这些文字以生命,这些文字便会被唤醒,它们会和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转变教学思维刻不容缓。英语是三大主科之一,教学工作者更应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规划,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汲
摘要:公民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初中生思想品德的重要维度。教师要基于课本教材和学生实际,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公民认知能力,并通过评价来提升公民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 思想品德 公民教育 有效性  一、基于课本教材,唤醒学生公民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师展开学科育人的有效基石,在公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选择的教材是苏人版《思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全面地论述了义务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且把科学探究置于课程的总目标中。本人认为,化学实验因其独特的魅力,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九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化学实验的引导、改进、设计、运用是培养和提升九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科学探究 九年级学生 化学实验 实验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义务
摘要:智力障碍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语言、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水平都低于正常儿童。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肩负着培养智力障碍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备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社会交往能力的使命。笔者结合新课标理念和智力障碍学生特点提出:将情境教学运用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 培智学校 生活语文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学校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对中考体育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基本上实现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标。本文结合体育教学的现状,浅谈中考体育考试制度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中考体育 考试制度 认识 理解  将体育作为初中毕业考试的必考项,各省早已有明确规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