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中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系统的语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不同状态来表达自身的情绪。音乐和情感从一开始就是联系在一起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同时,人们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
  【关键词】音乐;情感;美学;表达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就有人提及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乐记》中有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并且在文中详细地描述了音乐是怎样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的。同样,在古希腊时代的西方,亚里士多德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他认为音乐与人的情感是分不开的,认为音乐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品性。在现代的音乐美学研究中,波兰音乐学家丽莎认为:“在音乐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实在的、单个的客体,感情反应的因素便能比较强烈地发挥作用,占据了首要地位——这便是音乐在反映现实的方式上的特殊性。”在我国当代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普遍认为音乐是一种表现情感的艺术。于润洋先生曾说过:“我们不仅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情感,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情感内容。”
  二、音乐如何表达情感
  (一)作者李斯特简介以及作品《爱之梦》的介绍
  弗朗兹·李斯特是19世纪欧洲音乐文化史上浪漫乐派重要的代表音乐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被人们尊称为“钢琴之王”。这首钢琴演奏版的《爱之梦》第三首是根据创作的艺术歌曲《爱之梦》改编而来。在这首改编的钢琴作品中,作曲家并没有完全照搬诗歌里面低落,低沉,讲述生死的情感,而是在抒情性主题的基础上,融入了李斯特独特的音乐语言,使得整首乐曲线条起伏明显,表现得更加有张力,乐曲既有高潮又有悠扬的部分,高潮充满了激情,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更具可听性。一首作品之所以会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会引起大家的共鸣,这个共鸣的来源便是情感,只有当这首作品表现出情感,人们才会感受到作品的美,作品才会有存在的价值。
  (二)音乐分析
  在第一段呈示部中,前六个小节的音乐是由中音区出现的一个充满情意的旋律开始,宽阔而稳定,仿佛来自内心深处,让人们跨入了爱的天堂。在后面二十几个小节的行进中,节奏和音型都只发生了少许的变化,它一直在变化重复,就好像一个绕口令一样,这是一个爱情主题的乐曲,以爱情为主题,李斯特这样的处理,用羞涩婉转的方式代替直接外向的表达情感。同时,以二三度音的微弱变化,给人一种朦朦胧胧,如梦似幻的感觉。这种虚虚实实,若有若无的音乐,让听众觉得回味无穷,思绪万千。在这段音乐中,李斯特用平缓的节奏,宽广而平稳的旋律来表现一种朦朦胧胧的感情,让人们体会到爱情中想说又不敢说的那种羞涩的情绪,隐隐约约、似有似无温柔地诉说爱意的情感,仿佛讓听众回想到自己恋爱时的情景。
  在展开段中,音乐情绪的表达和呈示部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说呈示部是充满情意的羞涩的悄悄诉说,那么在展开部中作者表现出来的就是爱之梦渐渐苏醒,内心的情绪愈加浓烈,羞怯渐渐转化为勇敢,情绪更加高涨,表现也更加直白,外露。第36至40小节,作者把旋律放在高声部,并利用和弦进行加厚,使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宽广而有力,让钢琴一个乐器的独奏乐曲仿佛是一个乐队在合奏一般。这一段的主题旋律在整首作品中是表现得最为高亢嘹亮,最激动,最突出的一段。听众们欣赏这一段的时候,明显可以通过旋律以及和声织体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在不断地高涨,从最开始内敛的内心独白,渐渐的发展成为外向的大胆而炽热的爱情倾诉,仿佛整个旋律都散发着烈火一般浓烈的情绪,对于美好爱情渴望的情绪彻底地爆发出来,音乐的旋律线也冲向了全曲的最高点。在这段中,作曲家通过对音乐的不同处理,来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作曲家通过把旋律放在高声部,并用和弦加厚,来使音响变得更丰满,来推动音乐情绪的发展,让人们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能感受到作曲家想要表现的情感。
  当情绪到达顶峰时,便会慢慢的沉静下来,第59小节开始出现了左右手三度平行的半音阶,这是高潮后的一个华彩乐句,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一句,使音乐由热情激昂渐渐又转化为平静,这是整首曲子的第二次转折。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对比是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只有通过对比,听众才能感受到作曲家的情绪变化,从而也达到通过音乐来表现情感的目的。在最后一部分再现部分中,作曲家重复了开始呈示部的主题旋律,旋律又恢复到一片平静祥和的氛围中。主题旋律再次出现,速度还原,声音柔美而和谐,本以为这应该是个幸福圆满的结局,可最后作者却又来了一个转折,整首乐曲在具有悲剧色彩的尾声中结束全曲。全曲的最后三小节,看似多余,可是正是这波浪般的波动的旋律,仿佛作者梦醒之后的叹息,突出了梦这个主题,使整首曲子更加的完美和耐人寻味。这也正是这首乐曲能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
  纵观这首《爱之梦》,作曲家用音乐表现了少年从开始朦朦胧胧内敛的表达爱意到后来爱意越来越浓烈,表达得也越来越直白,直抒胸臆,达到全曲的高潮,再到后来恢复平静,最后在遗憾中结尾,全曲在平静中结束。
  三、总结
  在音乐中,通过音乐独有的特点来表现情感,这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所以,音乐与情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音乐是可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同时音乐也成为了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世界上有数也数不清的音乐形式和类型,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音乐,但是不论区别多大,他们却在表现喜怒哀乐的感情时有着相似的结构关系,因此音乐被人们誉为是一种国际语言,或许在语言上人们无法交流,不理解人家在说什么,可是音乐却能做到让你理解别人,体会人家的感情,因此丰富的情感是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的。
  参考文献
  [1]钱仁康.李斯特的《爱之梦》[J].音乐艺术,1984.
  [2]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3]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4] 吴南.崇高与优美——浅析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J].北方音乐,2011.
  作者简介:青柯利(1992—),女,汉,湖南常德,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2015级,研究方向:钢琴表演与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创作的配乐《培尔·金特组曲》,在戏剧的衬托下显得别具一格。一个荒诞、贪婪、无耻、狂傲的小人物,在格里格笔下,变成了一个穷极一生最后返璞归真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易卜生对于培尔·金特是出于性恶的本能,那么我们宁愿相信,格里格所赋予的培尔,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善。对于人性的探寻,易卜生用诙谐和无厘头的戏剧手法,将培尔·金特塑造成了一个丑陋世俗的形象。而格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通过欣德米特《1922》组曲揭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并不是回归的音乐,他的创作也是20世纪的“新音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理出一些线索,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价值和帮助。  【关键词】欣德米特;新古典主义;1922组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钢琴独奏曲,《1922》钢琴组曲OP.26是一首以创作年代命名的组曲。这样的命名形式在体现出创作时代的同时,
期刊
【摘要】音乐教师应该会用科学的方法有感情的歌唱;掌握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乐器演奏方法;会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当然包括舞蹈动作)再现和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音乐素养我认为是除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外,还要加强对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师;技能;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无论从事任何职业,仅仅投入满腔热情
期刊
【摘要】中国音乐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传统音乐文化却受到巨大冲击,部分音乐文化遗产已经濒临消失或已消失。面对此等现状,高校担起了传承重担。本文以山东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对山东省非遗项目——“德州李氏陶埙制作工艺”的传承为例,试探寻高校对于非遗项目的优秀传承模式。  【关键词】非遗;陶埙;高校;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多用陶土烧制而成,所以
期刊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不断发展的现阶段,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发展中的必然趋势,而音乐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元素;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文围绕素质教育背景之下的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也是音乐教育的隐性目标。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音乐欣赏教材,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气息,它对培养学生人文意识、陶冶学生人文情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农村中学生见识较少、视野相对局限,教师该如何通过音乐欣赏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从提升人文修养;培养人文意识;渗透人文情感三个方面进
期刊
【摘要】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适应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验室在音乐本科技术型人才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验室综合运用的策略研究,旨在有效提高音乐专业实验室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根据学生自身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专业技能的侧重训练,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以期能够为转型发展视域下地方高校培养应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工作十几年的小学音乐教师,经过总结发现,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严重忽视学生聆听习惯培养。实质上,“倾听”属于知识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小学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听觉学科,聆听习惯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针对音乐聆听进行大胆探索,进而大力积累经验教训,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聆听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調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感悟能力。因此,在中职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合理地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弥补传统音乐课程的教学不足,有效提升中职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本文具体分析多媒体教学在中职音乐课程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中职音乐;应用策略  【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是每一门学科在课堂中追求的目标之一。音乐课的有效课堂是否由教师完全主导,发挥其专业特长“唱、跳、奏、舞、画”塞满一节课呢?是只是让是学生反复聆听,听到乐曲贯彻心底呢?其实不然,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着异曲同工之意,我们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音樂的海洋中遨游;音乐课堂的音乐性是重点,但并不是以重复、枯燥的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