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表现征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由于其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效果,组织渗透性好,价格低廉等优势,因此其在临床中的使用频率逐渐攀升,市场份额也呈现出相应的递增态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全面掌握药物使用禁忌成为避免临床风险,提升治疗水平的基本条件。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征,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辅助。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9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72-02
  1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表现征兆
  根据大量的文献报道、医学研究以及临床反馈数据可以知道,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共8种类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免疫系统不良反应、心脏毒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肝脏毒性、软骨毒性以及光毒性。
  1.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上腹疼痛等[1],这些不良反应症状基本上都可逆而且易耐受,在发生不良反应之后及时停药既能够自行消退。也有临床资料显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结肠炎、胰腺炎以及消化道出血等较为严重的反应[2]。但总体来讲,喹诺酮类药物引发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和中度,罕见无法耐受状况。当前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消化系统反应,对于这种状况的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多数研究者认为与药物使用剂量和刺激性有关[3]。
  1.2免疫系统不良反应。由喹诺酮类药物引发的免疫系统不良反应危险程度具有较大差别,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疹、红色丘疹、药物热、急性荨麻疹、固定性药疹等,如果反应剧烈,则有可能出现剥脱性皮炎、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严重的则有可能导致死亡。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引发的免疫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患者本身体质方面的原因,由于先天的或者后天的因素导致患者具有过敏性体质;第二是喹诺酮类药物本身具有半抗原性质,患者服用之后能够在机体内与蛋白质发生结合,进而刺激相关组织产生特异性抗体[4]。因此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要非常谨慎。
  1.3心脏毒性。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心律不齐、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不良反应症状常见于老年患者以及女性患者。心脏毒性不良反应通常能够引发严重的后果,医学研究对于其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膜片钳技术对药物钾离子通道实验可以证实,药物能够在心脏毒性分子机制上阻碍心脏电压门控式通道Ikr,因此QT间期增加,并造成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机体中心脏钾离子通道主要是由HERG构成Ikr,喹诺酮类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阻断HERG通道,使QT间期增加,进而导致心律不齐[5]。
  1.4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耳鸣、失眠、噩梦、视觉异常等,药物反应剧烈时能够导致严重的精神症状,如惊厥、抽搐、癫痫、痉挛、谵妄、帕金森病等。这些不良常见于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及依诺沙星药物的使用中[6]。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论点集中在GABA以及NMDA受体,相关理论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1.5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少见,如结晶尿、蛋白尿、肾性尿崩症等,在特殊机制下环丙沙星能够引发肾结石、一过性血清肌酐含量升高、肾间质炎等症状,临床罕见急性肾衰竭死亡病例,对于这类不良反应的研究相对匮乏,临床资料显示此类反应常见于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1.6软骨毒性。动物实验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在关节变形、磨损或者肌腱损伤等机制中具有促进作用,外体实验也证实环丙沙星能够对成人软骨细胞增殖形成较大的影响,但是临床反馈病例非常则非常罕见。
  1.7肝脏毒性。这种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ALT、GOT、TGTP、LOH上升,也可见巩膜或者皮肤黄染,这些症状通常在停止用药后即可消退,极少数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死亡。
  1.8光毒性。光毒性是近年来新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类型,通过小鼠实验证实几乎所有的喹诺酮类药物都具有光毒性特征,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光照条件下药物能够发生降解,进而具备毒性机制,另一种理论认为光照后喹诺酮类药物能够生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对细胞DNA具有产生毒性反应。
  2结论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细菌DNA促旋酶从而达到抗菌效果,该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随着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对革兰氏阳性菌产生抑制作用的氟喹诺酮相继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从1962年临床首次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第四代药物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范围。相比其他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具有价格低廉、吸收效率高、血药浓度高等优势,临床应用相对广泛。随着药物使用频次预计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对于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表现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以及临床表现、发生机制进行了论述,提示在临床治疗中要全面掌握药物毒性机制,包括不良反应、拮抗作用、药物配伍禁忌等,提升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刘雪松.浅谈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性机制及克服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180
  [2]贺松.耐喹诺酮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PMQR基因及gyrA、parC基因突变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3]杨君,张磊.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探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1):351
  [4]杨华.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03):72
  [5]耿嘉阳.用不同统计方法对2002-2011年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变迁之间相关性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6]史维维.喹诺酮与大分子相互作用及培氟沙星配合物的结构表征与生物活性[D].杭州:浙江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两组患者综合保肝治疗,给予对照组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肝功能指标(TBIL、ALB、ALT)相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弄清楚造成四肢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以及他们所占的比重,为临床预防骨折不愈合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发生不愈合患者36例,采取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结果:并发症、过早进行功能性锻炼、手术操作不当是造成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中的前三名,分别占到了33.33%,30.56%,22.22%,另外固定器械不利、感染等也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接诊的16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克霉唑阴道栓,每晚在患者阴道深部放置1枚,7天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妇康栓,每晚在患者阴道深部放置1枚,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5天进行复诊。观察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对患者阴道分泌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部屈肌腱损伤的微创修复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修复手术,观察组行微创修复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依据TAM标准,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术后优良率分别为55.0%和87.5%,两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健侧的50%;差:患指TAM<健侧的50%[4]。  1.4统计学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欣然)预防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生率。  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30毫克每天同一时间一片,可以有效防治UA的发病,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ACS疗效显著。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硝苯地平控释片(欣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8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10d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14d三联疗法,统计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症状好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2.19%;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5.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保护贴预防皮肤压红的效果。  方法:将1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红,观察组应用皮肤保护贴预防压红。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  1.2.1皮肤受压风险度评估:应用Braden评分法评估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从感觉(即机体对压力所引起的不适感的反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膜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提高对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院8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实验组使用腹膜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的住院天数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手术后引流量少,与对照组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提高胸部创伤的诊断率。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胸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女性31例,男性29例,年龄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放射检查诊断,回顾分析患者的数字放射检查结果,并与实际受伤情况作比较。  结果:所有60例胸部创伤的观察对象中,肋骨骨折患者16例,创伤性湿肺患者
期刊
摘要:阴道炎是妇产科最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女性阴道本身具备的防御功能下降,使得阴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不断减少,而非乳酸杆菌的数量则不断增多,致使pH值超过4.5,最终引发线索细胞。本文就阴道炎感染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并于灌洗过程中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这对于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诊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阴道炎灌洗护理  D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