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妈祖情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he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每年的三月份陪父母到湄洲岛进香,已经成了我的必修课。这样的进香之旅,我们偶尔也会选择在岛上住上一宿,走进湄洲岛,走近妈祖,细细体会一番“大爱妈祖,永远的景仰”!
  进香的队伍一如既往地声势浩大,十辆大巴车满载着虔诚的香客和分灵出来的妈祖神像,在晨光曦微中开始了朝拜的旅程。到了湄洲岛码头,身穿黄色褂子的年轻人抬起神像到“天上圣母”殿绕了一圈,香客们竞先焚香叩拜之后,几百人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乘船上岛。为壮观的队伍开道的是富有漳州特色的大鼓凉伞队,“咚咚咚!”鼓点热烈的气氛在码头的上空弥漫开来,紧接着便是回娘家谒祖的妈祖神像了,后面长长的队伍逶迤而至。循大道进山门,“隆重纪念妈祖诞辰xxx周年”的长条幅和双龙戏珠拱形彩门迎面而来。过天王殿,拾阶而上,323级台阶隐喻着妈祖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生日。大屏幕上热烈欢迎漳州市某某进香团莅临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与“热烈欢迎世界各地妈祖信众回娘家谒祖进香”的标语和震天的锣鼓声、鞭炮声把浓烈的气氛推向高潮。一把把旋转开来的凉伞下,身着彩妆的鼓手们伴随着有力的鼓点跳起舞来了!肩膀上的神像依次前往主殿、升天殿等进香,蜂拥而至的香客忙着烧香叩拜。每一次的顶礼膜拜,都深切地表达了信徒们对妈祖的敬爱和内心对更加幸福、美满生活的祈愿。热闹的朝拜过后,回家的神像被安放在主殿内,等到第二天下午再请回乡。
  妈祖庙每天都要迎来众多的进香队伍。这个可以从大殿广场上右上方的大屏幕公示栏中得知,有台南的,有厦门的,有漳州的,几十支香队,来自四面八方,为了同一个信仰。据当地人介绍,今天是十五,人还算少,妈祖生日当天,那就是人山人海了。说完,脸上抑制不住流露出自豪的神采!
  置身于熙熙攘攘的香客中,我是有理由相信他们的自信的。你看,环绕妈祖庙和天后新殿的“妈祖文化园”, 或古朴、或天然,或创意的碑林,点缀于现代园林之中,辅以风格迥异的书法艺术,透着悠然俊逸的意境,吸引着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几十米高的石像仿佛高屋建瓴,劈空而来,我站在妈祖石雕下仰望,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妈祖凤冠霞帔,衣袂飘飘,一袭仙气弥漫其间。只见她右手托着玉如意,左手轻轻放在右手掌上,微微抬着下巴,正庄严肃穆地凝视着她的左前方。这灵光是一千多年前从湄洲岛上西北天空射来的那一道红光吗?千年已过,它依然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的岩石红光四射!这灵光吸引了无数虔诚的朝拜者,从重洋之外、华夏各地、海峡彼岸、河海之滨,不远千里,辗转前来,虔诚之心在三月的春阳里熠熠生辉。史书上记载,妈祖是人,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一个美丽的岛屿——湄洲岛上一户林姓人家。因其出生至满月,一直不哭,故取名默。林默幼时聪明颖悟,八岁入塾师读书,勤学强记且过目成诵。13岁通晓天文地理,16岁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钻研医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情,排难解纷……
  从小便懂得行善济人的默娘一天天长大,而她的成长史,几乎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救难史。她那些“救父寻兄、窥井得符、铁马渡江”的传说,使一个平凡的渔家女日渐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神女。民间盛传,她小小年纪,便有奇特的法术,时常以此行善济困、还曾多次在凶险的海上救回遭难的船只和同乡。
  传说湄洲之西,有一地方叫文夹(今名文甲),为湄洲湾出入之要冲,礁石夹杂。一次,一艘商船经过此地遭遇巨风袭击,船角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危急中传出求救哀号。妈祖闻后,焦急地对村民说:前头商船即将沉没,应速往援救。可是大家慑于狂风巨浪,不敢向前。紧急关头,妈祖信手将脚边小草抛向大海。刹时间,小草变成大杉,排驾流向船旁,商舟缘与大杉相附,不致沉没。小可,风平浪息,船上的人相庆大难不死,都以为是苍天相助,互相庆贺。待到船将靠岸,忽发现大杉不知去向,经询问乡人,才知化草成杉附舟,乃是妈祖的神奇功力。这即是传说中的“化草救商”。还有一个“焚屋引行”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回她看到海上那些船,因为海上的大雾迷失了方向,情急之下,她只好把家里的那個草屋给点燃了。那些迷失航向的船看到了火光,猜想有火光的地方应该是陆地,所以就朝着火光的地方行使,终于平安回来,等等。
  那些年,她在百姓中日益散发出光芒,直到28岁时,在一次极度艰难的海难救援中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湄洲的百姓因为失去她而难过、感念,因此在湄峰建了一座庙宇供养她,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觐祭祀者络绎不绝。于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的香火就在湄洲的小岛上袅袅升起。妈祖平生勇敢善良,聪明颖悟,普渡众生,济世利人,死后,人们对她的仰慕和爱戴较之生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有关妈祖的传说愈演愈众,愈演愈神。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六则。它们分别是:莱屿长青,祷雨济民,挂席泛搓,化草救商,降伏二神,解除水患,救父寻兄,恳请治病,收伏二怪,窥井得符,妈祖诞降,湄屿飞升,驱除怪风,铁马渡江,收伏晏公,收高里鬼。
  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所有妈祖庙之祖,世上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从湄洲“分灵”出去的。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4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哪里有船,哪里就有妈祖,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妈祖庙。信仰无国界,“海上女神”由随船沿海道飘洋过海,为远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我们在石像前逡巡,石像不言,正如她的名字,默默无语。而她的前方,涛声阵阵,无风也起三尺浪的大海,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她去关心她的海上子民。人们说,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护国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济世为己任,救逢凶遇难于众,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女神”。 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亦时常见她于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嗣后。   于是有了妈祖显灵说:甘泉济师、澎湖助战、托梦建庙、圣泉救疫、神女救船、保护使者、天妃神助、庇佑漕运、官员脱险、庇佑致胜、使节脱险、旱情解难、神助修堤、神助擒寇、神助宋师、护助剿寇。其中妈祖显灵“神女救船”广为流传。传说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队出使高丽(今朝鲜),于东海遇到风浪,八船七沉,仅剩下使者所乘的船还在风浪中挣扎,忽见船桅顶上闪现一道红光,一朱衣女神端坐于上,随即风平浪静,使者所乘之船转危为安。使者惊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说是湄洲神女搭救。
  传说也好,显灵也罢,都是人们海上遇难危机情形之中,为求生而借助于妈祖化险成祥的一种心理反应,如其说妈祖救难,不如说是精神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一定的境遇里是其它力量无法替代的,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奥秘之所在!更是天下人的信仰!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以行船谋生的船工渔夫亦逐渐增多。面对反复无常的大海,他们惟有从祈求神明庇护中得到一些精神安慰,妈祖信仰遂之传开,历代皇帝对妈祖的褒封也逐步升級。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民间都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
  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成了天下人共同的信仰。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对妈祖精神高度概括的诗句:宋代状元黄公度题诗:“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宋代学者陈宓题诗:“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元代诗人张翥也说:“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明成祖永乐皇帝更说:“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从神的角度讲,妈祖已是千岁高龄。千余年沧海桑田,中国变了,世界变了,人类文明进步了,科学技术发达了,然而,作为一种信仰——对妈祖的崇拜及其研究,却没有因时代的推进而泯没,对妈祖普世关怀的敬仰没有改变。在倡导和谐社会的当今,妈祖的大爱精神更值得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历经千年积淀的妈祖文化啊,您是我们的信仰,更是天下人的信仰!回首湄洲岛朝拜之旅,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妈祖文化园上面镌刻的清代进士庄俊元诗句:“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
其他文献
谢建东这个名字,也许注定和古琴联系在一起。  身为著名的斫琴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统制作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的谢建东,更喜欢称自己为“村长”。2003年,谢建东在厦门成立“龙人古琴”。十多年来,“龙人古琴”始终致力于古琴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如今已成为古琴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2010年,“龙人古琴”落户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并正式命名为“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也正是从那一天起,创始人谢建东就
期刊
周润发和妻子陈荟莲曾有一个女儿,不过在孕期七个多月时,胎儿因脐带绕颈夭折。在《我的老公是发哥》的访谈系列片中,陈荟莲忆及此事数次失声痛哭,她说,女儿夭亡之后,发哥一直陪伴在侧,想尽办法逗她开心,并为了自己免遭生产的痛苦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决定不再生孩子。  爱她,就不愿让她受一丁点苦,哪怕是给自己生个孩子。视频中的发嫂干瘦,一笑一臉的褶子,可是那么多视频中,发哥看她的眼睛里有闪闪发亮的星光,那是满得
期刊
今岁2018,适逢平和立县500周年。但凡对漳州地方文史有所涉猎者,大都知道平和得以立县离不开一代大儒王阳明奏请之功。然而却少有人知晓,促成王阳明向大明武宗皇帝奏设平和县一事者,系当地耆老、被后人称为“石门楼公”的平和曾氏五世祖曾敦立。  曾敦立何许人也?据平和县曾氏渊源研究会编修的《武城曾氏族谱·第六卷》记载:曾敦立,名观正,号直斋,平和曾氏九峰二房子仁公派下,万松公(廷玉)次子。生于明天顺七年
期刊
女儿在读林清玄的散文《飞入芒花》时,看到了“金啖”一词,缠着问我这是何物。庆幸的是林清玄是台湾作家,部分作品里涉及到的闽南方言,我都能读懂。  耐心地告诉她“金啖”是一种硬糖,我们的方言里称为“金含”。整颗糖是金黄色的,就像我们现在吃的“金嗓子喉宝”。由于糖比较硬,不易融化,可以含在嘴里,等它慢慢溶解。淳朴的诏安人,就形象地把这种糖果称之为“金含”了。  “那‘金含’是什么味道呢?”  “糖,当然
期刊
来到美丽的华安县沙建镇汰口古兵寨景区,我们开启的是寻幽探古溯北溪之旅,我是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陈就行。  沙建镇地处华安县南部、九龙江北溪中游,距漳州30公里、厦门90公里,东与长泰县毗邻,西与南靖县接壤,南与芗城、华安县丰山镇相连,北与华安县新圩镇、高安镇交界,素有“花果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鹰厦铁路、漳华沿江公路、漳永高速公路、九龙江贯穿全境,漳永高速在建美村设有高速出口,实现进入厦门一
期刊
望哪里?望远处的家乡。  过了中秋,白茫茫的晨霭总裹着些微微的凉意。伴随着这种秋的意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于是,每天晨曦初露,我便放眼薄雾,眺望家乡,轻声地问:家乡的山茶花开了吗?  家乡的山茶树长在高高的山坡上,长在崚嶒的石隙中……一年四季散发着绿色的温馨气息,白露时节,洁白的山茶花迎风笑开,沐雨怒放,花卉开绽得朴素而淡雅,明净而端庄,清新而含羞……以她独特的秉性装点秋水寒山,向大自然展示
期刊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老同学新晒的荔枝图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是呀!家乡的荔枝又要熟了,一串串,红艳艳,娇滴滴挂满了枝头,压得树枝都弯了腰,似乎要尽力躲进绿叶里去,慷慨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照耀着,让人口齿生津,垂涎欲滴,勾起了我许多关于荔枝的美好记忆。  关于荔枝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中写到:“按白居易云
期刊
又到一年毕业季。无数莘莘学子结束了自己的学业,对自己几年的大学时光进行怀念,一起旅游、聚餐、拍毕业照、谢师……其实,这个时刻,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那些大师们的毕业季,则更让我们津津乐道,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趣味。  胡适先生每到学生毕业,总要向他们阐释人生的真谛。1929年胡先生给当年的毕业生赠言是:“不要抛弃学问。”这是因为,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不得已
期刊
七月流火,天气渐凉。九龙江畔的“龙江颂歌”主题公园成了漳州市民郊游的好去处。  “我们是累并快乐着!”这段时间,位于主题公园内的龙江精神展示馆馆长林兆明很忙碌。  林兆明对记者说,作为一位“龙江精神”的多年研究者,见到这么多人依然对诞生于50多年前的“龙江精神”感兴趣,心里十分激动,累点不算什么。  一座有故事的公园  以“龙江颂歌”为主题的西溪生态文化园,位于龙海榜山镇洋西村宝珠岛,20世纪60
期刊
2016年7月17日,在河南郑州的省妇幼医院里,医生们从孕妇刘新丽的肚子里取出了一个浑身雪白的女婴,在听了医生们的解释后,“雪娃娃”的妈妈则垂着泪一个劲地对着自己刚出生的女儿轻声地说:“谢谢你,孩子,谢谢你……”  这个新妈妈名叫刘新丽,是河南安阳人。两年前,她与大学同学小张结婚。2015年11月,刘新丽怀孕了,随后她就开始浑身乏力,经常牙龈出血,有一次看电视时还突然晕倒,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患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