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释了本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以芜湖濒临消逝的特有地方戏种梨簧戏为个案,使用文献收集法、比较法通过对其历史来源,发展脉络及流变过程加以梳理,试分析其艺术风格和曲艺特征,并探讨将其引进初中音乐欣赏课堂的可能性,希望唤起更多对地方民族音乐的关注与重视。得出宜从基本知识普及和欣赏课程入手,以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结论,并对具体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预测,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本土音乐资源 芜湖梨簧 文化传承
地方民族音乐是地方文化身份的艺术展现,承载着古老而丰富的地方历史信息。其内容多贴合人民群众生活,相对稳定又兼具地方特色。20世纪以来,文化多元化的观念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如何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文化充分发展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然而大量的西方音乐、流行音乐、港台音乐和网络音乐的传播盛行使得民族音乐地位岌岌可危。
一、本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承担着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尤其是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使命,将本土音乐纳入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是建立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音乐教育文化目标的有效途径。开发本土地方性音乐资源,拓宽了课程内容与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管理和教与学中的主体能动性。此外,由于地方音乐内容大多讲述民俗风情、孝悌忠信等传统价值观念,开发本土音乐资源在拓宽师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弘扬传统文化,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具有多元优势。
二、现状调查与研究
(一)地方课程
1.课堂教学目前我市本土音乐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开发频率不高,开发力度薄弱,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指的“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的要求差之甚远。
2.教学活动
目前我市本土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内容以周边四县发展状况较为良好,大都在传统节日,祭祀酬神时由老艺人带领年轻学徒参加演出的形式对民间歌舞和戏曲等进行传授,基本还原了这些艺术形式的原始生态环境和真实性。而相对应地,市区关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活动在学校几乎没有开展。
3.教材
目前我市不具备教授本土音乐文化的统一教材,教师教授本土音乐零散、随意,缺乏长期全面、科学系统地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由于口口相传这一传承方式的局限,加上很多专职艺人已经去世,曲目的演唱风格在传承过程的流变中也难现原貌,固定的书面记谱更无从提起。
(二)教育主体与教学对象
1.师资力量
笔者经过对我市部分初中教师调查走访发现,愿意将本土音乐资源纳入课程开发的占70%,其中不愿意或持反对态度的教师主要考虑到的最大困难是对本土音乐不熟悉。
2.学生兴趣
笔者简单抽取了两所初中的部分同学做了了解咨询,其中近六成的学生表示希望在课程中加入地方音乐,两成学生表示“虽然不了解但是很好奇,愿意学习”,也有两成左右学生认为“没怎么听说过,感觉没多大用处”。
3.社会民众
笔者根据自己身边从事非音乐相关专业工作的亲戚朋友处了解得知,知道并熟悉本土音乐的极少,而且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中青年几乎对本地民族音乐一无所知,少数民众甚至因为本土音乐不会纳入中高考和升学考试而觉得没有学习价值。
4.本土音乐发展及保护现状
芜湖市民间音乐根据地域可划分为:大桥民歌,内容多涉及农业生产,例如:《车水号子》《薅稻歌》《秧歌》等,田野地头处处飘扬着农民对丰收的歌唱;繁昌民歌,体裁包括山歌、小调、舞歌、风俗礼仪歌等,最擅长的题材——情歌作品《小星出山一盏灯》,经改编后曾作为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开播曲;南陵县一般在闰年中元节上演著名的“目连戏”,此外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二,部分村庄还要举办“灯节”,舞龙灯、狮子灯、罗汉灯等各种花灯演出;芜湖县民歌,主要以“秧歌”和“舂歌”为代表,现已被芜湖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非遗名录;无为县民歌,种类多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其中由汤沟镇老妪汤清英口唱、魏先源记谱、程宏儒整词的《送晚茶》于1980年秋天同《来年春日等哥回》,入选“国际科教文征歌”。无为民歌《木排号子》还应邀参加了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举办的“长江流域民歌号子交流研讨暨展演活动”。目前芜湖市区及四县都有出版市县民歌集或民间故事集成,其中繁昌县还于2012年出版发行了首张民歌CD,各县及我市文化馆也在积极推进民歌学习和宣传活动。“南陵目连戏”、“南陵十兽灯”、“无为民歌”、“繁昌民歌”和芜湖本土剧种“梨簧戏”等六项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后两者还在申报国家级非文化遗产。
从以上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市大多数初中教师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学校也没有积极为学生创设本土音乐熏陶的氛围,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待本土音乐艺术还存在功利心理,缺乏本土文化产业保护和传承意识。但政府和社会机构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让我们深切感到作为师范高校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义不容辞。初中生审美心理和趣味尚未成熟,正是面对众多选择不知所措的迷茫期。将本土音乐资源充分利用开发并纳入初中音乐课程,实现民间音乐的活态传承十分必要。
三、梨簧戏的发展历程与选择缘由
(一)概述芜湖梨簧戏自清朝初年流行于民间,最初由盲艺人演唱,是伴随芜湖城市发展而盛行的传统曲艺。从清乾隆年间以“平安戏”名目兴起至戏剧事业迅速发展的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芜湖梨簧吸收苏州滩簧的音乐和艺术表现形式,积累了大量剧目和音乐曲牌,增加了伴奏乐器,逐步由曲艺坐唱形式转变为戏曲艺术。梨簧戏自发展伊始到新中国成立一直深受芜湖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芜湖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市文化局领导了梨簧曲目、曲谱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使得其一度走上规范化的剧团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梨簧戏舒缓,闲适的曲调不能吸引年轻观众,逐渐淡出了芜湖文艺的历史舞台。但仍成立了芜湖梨簧研究室,并通过编订芜湖地方戏集成志的形式用书面档案珍藏着该剧种。 (二)选择缘由
1.地域性
芜湖梨簧的兴起、发展、形成乃至成熟都见证着芜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旋律唱腔由芜湖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如芜湖民间的摇篮曲,哭腔,白兰花调等,更积淀着芜湖本地人的生活和情感方式,因而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
2.历史性从展现反帝反封建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丑恶嘴脸的《三打独乐园》到为喜迎党九十华诞创作的《十想共产党》,梨簧戏的剧目创作始终追随着芜湖历史前行的脚步。纵观梨簧戏的剧目发展仿佛揭开了芜湖历史沿革的辉煌画卷。
3.传唱性
语言是影响音乐旋律走向和行腔变化的一大重要因素。芜湖梨簧的念白和演唱都使用芜湖官话,从而易被广大群众所接纳。保护并传承梨簧更有利于传承芜湖本土方言。
4.综合艺术
芜湖梨簧在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广纳昆曲、扬剧的声腔,还借鉴了京剧表演中的身段和婺剧的舞蹈,将大家风范与乡土风情巧妙糅合,彰显出它独特的包容性和艺术品位。
5.传播性
芜湖梨簧以其舒缓优美的旋律和鲜活的舞台形象始终活跃在芜湖艺术文化前线,新中国成立后,芜湖梨簧戏剧团培养的大批优秀演员多次为国内外领导人和著名专家上演传统折子戏和现代小戏,受到一致好评。芜湖梨簧还多次参加省级戏曲和全国戏剧曲艺交流演出及比赛,获得可喜成就,充分展现了自身的艺术魅力。改革开放后,“芜湖梨簧”还作为词条先后入选《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和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的十大集成志书之《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卷》《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以及《中国曲艺志·安徽卷》。芜湖梨簧作为地域文化扬名全省乃至全国,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凝聚力赋予芜湖文化活力,为鸠兹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添砖加瓦。
四、梨簧戏进课堂的可行性探讨
(一)局限性
由于年久几近失传,梨簧戏老一辈传承人年事渐高逐渐淡出舞台;同时由于梨簧自身曲调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而失去年轻观众。
(二)可行性
戏曲是汇聚了文学、语言、器乐、声乐、舞蹈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形式,有利于帮助学生以多元视角感受艺术魅力。梨簧戏生动地描绘了芜湖本地社会生活形态,讲述着芜湖历史的沿革繁衍,同时具有重要的地域、历史、传唱、艺术审美和传播价值。自2011年以来,我市文化馆每年暑假开设的梨簧戏免费培训班在市部分小学挑选对梨簧戏感兴趣的小朋友进行教学,由梨簧戏演员前辈们亲自授课。随着培训班里前辈们尽心的指导和小学员们的认真学习,培训班的学员数也逐渐增加。不仅小学员们自身感受到了梨簧戏的独特魅力,部分学生家长也对梨簧戏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似乎让我们看到梨簧戏重回舞台的一线曙光。
从芜湖本土音乐开掘现状、初中生学习压力及身心发展状况和社会各阶层对梨簧戏的了解关注程度等综合情况考虑,笔者认为应当先从基本知识普及入手,将梨簧戏纳入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以下是我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评价几方面提出的初步构想。
五、具体策略与建议
(一)教学理念
在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逐步深入的今天,教师也务必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之外,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也必须担负。在学生面对众多音乐信息不知所措时,如何帮助他们选择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作为鉴赏和学习对象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始终渗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切身重视文化传承,才能将传承民族文化重任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二)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审美心理和趣味差异,应设立分段目标。例如:要求所有学生能够鉴别梨簧戏曲种,能用自己语言总结其艺术特征,听辨主要伴奏乐器;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熟识梨簧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学唱。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
鉴于梨簧戏仅作为欣赏课堂的性质,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择不宜过难,应选取歌词贴近生活,旋律易于传唱,能体现梨簧戏特色和风味的作品。教材选择可以先从地方戏集成中攫取优秀唱段(如展现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梨簧经典剧目《安安送米》),并尽量挑选趣味性强,有教育意义又迎合初中生审美心理的作品。
(四)教学模式
考虑到本土音乐源自民间的特殊性,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堂欣赏或知识传递的单一形式,要探索开放型课程模式。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学习等;还可以适当地邀请梨簧戏的传承者入课堂,积极创设演唱情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初中学生创造力、表现力强,可以鼓励学生将流行音乐的快节奏融入梨簧戏中,开展创编竞赛,既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感受节奏的律动,亦能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戏曲欣赏艺术节或邀请艺术类高校民族音乐和舞蹈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讲座,组织教师和学生去田野民间共同采风学习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梨簧戏。
(五)师资力量及技术保障
教师应主动增加自身民族音乐相关知识积累,还可以向民间艺术家取经,培养多重音乐能力。除了传统的西方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外,还应至少掌握一种传统曲谱识读和欣赏能力,教学中也要跳出欧洲中心论的桎梏,尽量避免侧重于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教学;要积极将教学内容与及时有效的优质网络资源相整合,擅于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手段,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优化。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学校引进新的媒体技术和科技手段,配套相应的师资力量,为应对新媒体时代学校教育的革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求学深造。
(六)教学评价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价机制应当多样,避免只使用测评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应更多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对音乐的感悟体验,用不同语言说出感受,努力开拓学生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国音乐教育,2002,(01).
[4]繁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繁昌县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陵县志[M].黄山:黄山书社,1994.
[6]无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无为县志[M].黄山:黄山书社,2014.
[7]卜雯琦.芜湖梨簧戏的价值分析[J].大众文艺,2014,(01).
[8]李维路.芜湖梨簧戏的历史源流与现状调查[J].四川戏剧,2012,(01).
[9]王芳,余祖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7,(10).
关键词:本土音乐资源 芜湖梨簧 文化传承
地方民族音乐是地方文化身份的艺术展现,承载着古老而丰富的地方历史信息。其内容多贴合人民群众生活,相对稳定又兼具地方特色。20世纪以来,文化多元化的观念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如何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文化充分发展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然而大量的西方音乐、流行音乐、港台音乐和网络音乐的传播盛行使得民族音乐地位岌岌可危。
一、本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承担着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尤其是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使命,将本土音乐纳入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是建立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音乐教育文化目标的有效途径。开发本土地方性音乐资源,拓宽了课程内容与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管理和教与学中的主体能动性。此外,由于地方音乐内容大多讲述民俗风情、孝悌忠信等传统价值观念,开发本土音乐资源在拓宽师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弘扬传统文化,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具有多元优势。
二、现状调查与研究
(一)地方课程
1.课堂教学目前我市本土音乐文化课程资源在初中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开发频率不高,开发力度薄弱,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指的“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的要求差之甚远。
2.教学活动
目前我市本土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内容以周边四县发展状况较为良好,大都在传统节日,祭祀酬神时由老艺人带领年轻学徒参加演出的形式对民间歌舞和戏曲等进行传授,基本还原了这些艺术形式的原始生态环境和真实性。而相对应地,市区关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活动在学校几乎没有开展。
3.教材
目前我市不具备教授本土音乐文化的统一教材,教师教授本土音乐零散、随意,缺乏长期全面、科学系统地传承和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由于口口相传这一传承方式的局限,加上很多专职艺人已经去世,曲目的演唱风格在传承过程的流变中也难现原貌,固定的书面记谱更无从提起。
(二)教育主体与教学对象
1.师资力量
笔者经过对我市部分初中教师调查走访发现,愿意将本土音乐资源纳入课程开发的占70%,其中不愿意或持反对态度的教师主要考虑到的最大困难是对本土音乐不熟悉。
2.学生兴趣
笔者简单抽取了两所初中的部分同学做了了解咨询,其中近六成的学生表示希望在课程中加入地方音乐,两成学生表示“虽然不了解但是很好奇,愿意学习”,也有两成左右学生认为“没怎么听说过,感觉没多大用处”。
3.社会民众
笔者根据自己身边从事非音乐相关专业工作的亲戚朋友处了解得知,知道并熟悉本土音乐的极少,而且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中青年几乎对本地民族音乐一无所知,少数民众甚至因为本土音乐不会纳入中高考和升学考试而觉得没有学习价值。
4.本土音乐发展及保护现状
芜湖市民间音乐根据地域可划分为:大桥民歌,内容多涉及农业生产,例如:《车水号子》《薅稻歌》《秧歌》等,田野地头处处飘扬着农民对丰收的歌唱;繁昌民歌,体裁包括山歌、小调、舞歌、风俗礼仪歌等,最擅长的题材——情歌作品《小星出山一盏灯》,经改编后曾作为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开播曲;南陵县一般在闰年中元节上演著名的“目连戏”,此外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二,部分村庄还要举办“灯节”,舞龙灯、狮子灯、罗汉灯等各种花灯演出;芜湖县民歌,主要以“秧歌”和“舂歌”为代表,现已被芜湖县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非遗名录;无为县民歌,种类多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其中由汤沟镇老妪汤清英口唱、魏先源记谱、程宏儒整词的《送晚茶》于1980年秋天同《来年春日等哥回》,入选“国际科教文征歌”。无为民歌《木排号子》还应邀参加了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举办的“长江流域民歌号子交流研讨暨展演活动”。目前芜湖市区及四县都有出版市县民歌集或民间故事集成,其中繁昌县还于2012年出版发行了首张民歌CD,各县及我市文化馆也在积极推进民歌学习和宣传活动。“南陵目连戏”、“南陵十兽灯”、“无为民歌”、“繁昌民歌”和芜湖本土剧种“梨簧戏”等六项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后两者还在申报国家级非文化遗产。
从以上调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市大多数初中教师缺乏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学校也没有积极为学生创设本土音乐熏陶的氛围,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待本土音乐艺术还存在功利心理,缺乏本土文化产业保护和传承意识。但政府和社会机构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让我们深切感到作为师范高校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义不容辞。初中生审美心理和趣味尚未成熟,正是面对众多选择不知所措的迷茫期。将本土音乐资源充分利用开发并纳入初中音乐课程,实现民间音乐的活态传承十分必要。
三、梨簧戏的发展历程与选择缘由
(一)概述芜湖梨簧戏自清朝初年流行于民间,最初由盲艺人演唱,是伴随芜湖城市发展而盛行的传统曲艺。从清乾隆年间以“平安戏”名目兴起至戏剧事业迅速发展的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芜湖梨簧吸收苏州滩簧的音乐和艺术表现形式,积累了大量剧目和音乐曲牌,增加了伴奏乐器,逐步由曲艺坐唱形式转变为戏曲艺术。梨簧戏自发展伊始到新中国成立一直深受芜湖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芜湖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市文化局领导了梨簧曲目、曲谱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使得其一度走上规范化的剧团道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梨簧戏舒缓,闲适的曲调不能吸引年轻观众,逐渐淡出了芜湖文艺的历史舞台。但仍成立了芜湖梨簧研究室,并通过编订芜湖地方戏集成志的形式用书面档案珍藏着该剧种。 (二)选择缘由
1.地域性
芜湖梨簧的兴起、发展、形成乃至成熟都见证着芜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旋律唱腔由芜湖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如芜湖民间的摇篮曲,哭腔,白兰花调等,更积淀着芜湖本地人的生活和情感方式,因而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
2.历史性从展现反帝反封建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丑恶嘴脸的《三打独乐园》到为喜迎党九十华诞创作的《十想共产党》,梨簧戏的剧目创作始终追随着芜湖历史前行的脚步。纵观梨簧戏的剧目发展仿佛揭开了芜湖历史沿革的辉煌画卷。
3.传唱性
语言是影响音乐旋律走向和行腔变化的一大重要因素。芜湖梨簧的念白和演唱都使用芜湖官话,从而易被广大群众所接纳。保护并传承梨簧更有利于传承芜湖本土方言。
4.综合艺术
芜湖梨簧在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广纳昆曲、扬剧的声腔,还借鉴了京剧表演中的身段和婺剧的舞蹈,将大家风范与乡土风情巧妙糅合,彰显出它独特的包容性和艺术品位。
5.传播性
芜湖梨簧以其舒缓优美的旋律和鲜活的舞台形象始终活跃在芜湖艺术文化前线,新中国成立后,芜湖梨簧戏剧团培养的大批优秀演员多次为国内外领导人和著名专家上演传统折子戏和现代小戏,受到一致好评。芜湖梨簧还多次参加省级戏曲和全国戏剧曲艺交流演出及比赛,获得可喜成就,充分展现了自身的艺术魅力。改革开放后,“芜湖梨簧”还作为词条先后入选《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和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的十大集成志书之《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卷》《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以及《中国曲艺志·安徽卷》。芜湖梨簧作为地域文化扬名全省乃至全国,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凝聚力赋予芜湖文化活力,为鸠兹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添砖加瓦。
四、梨簧戏进课堂的可行性探讨
(一)局限性
由于年久几近失传,梨簧戏老一辈传承人年事渐高逐渐淡出舞台;同时由于梨簧自身曲调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而失去年轻观众。
(二)可行性
戏曲是汇聚了文学、语言、器乐、声乐、舞蹈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形式,有利于帮助学生以多元视角感受艺术魅力。梨簧戏生动地描绘了芜湖本地社会生活形态,讲述着芜湖历史的沿革繁衍,同时具有重要的地域、历史、传唱、艺术审美和传播价值。自2011年以来,我市文化馆每年暑假开设的梨簧戏免费培训班在市部分小学挑选对梨簧戏感兴趣的小朋友进行教学,由梨簧戏演员前辈们亲自授课。随着培训班里前辈们尽心的指导和小学员们的认真学习,培训班的学员数也逐渐增加。不仅小学员们自身感受到了梨簧戏的独特魅力,部分学生家长也对梨簧戏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似乎让我们看到梨簧戏重回舞台的一线曙光。
从芜湖本土音乐开掘现状、初中生学习压力及身心发展状况和社会各阶层对梨簧戏的了解关注程度等综合情况考虑,笔者认为应当先从基本知识普及入手,将梨簧戏纳入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以下是我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评价几方面提出的初步构想。
五、具体策略与建议
(一)教学理念
在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逐步深入的今天,教师也务必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之外,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也必须担负。在学生面对众多音乐信息不知所措时,如何帮助他们选择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作为鉴赏和学习对象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始终渗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切身重视文化传承,才能将传承民族文化重任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二)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审美心理和趣味差异,应设立分段目标。例如:要求所有学生能够鉴别梨簧戏曲种,能用自己语言总结其艺术特征,听辨主要伴奏乐器;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熟识梨簧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学唱。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
鉴于梨簧戏仅作为欣赏课堂的性质,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择不宜过难,应选取歌词贴近生活,旋律易于传唱,能体现梨簧戏特色和风味的作品。教材选择可以先从地方戏集成中攫取优秀唱段(如展现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梨簧经典剧目《安安送米》),并尽量挑选趣味性强,有教育意义又迎合初中生审美心理的作品。
(四)教学模式
考虑到本土音乐源自民间的特殊性,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堂欣赏或知识传递的单一形式,要探索开放型课程模式。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学习等;还可以适当地邀请梨簧戏的传承者入课堂,积极创设演唱情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初中学生创造力、表现力强,可以鼓励学生将流行音乐的快节奏融入梨簧戏中,开展创编竞赛,既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感受节奏的律动,亦能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戏曲欣赏艺术节或邀请艺术类高校民族音乐和舞蹈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讲座,组织教师和学生去田野民间共同采风学习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梨簧戏。
(五)师资力量及技术保障
教师应主动增加自身民族音乐相关知识积累,还可以向民间艺术家取经,培养多重音乐能力。除了传统的西方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外,还应至少掌握一种传统曲谱识读和欣赏能力,教学中也要跳出欧洲中心论的桎梏,尽量避免侧重于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教学;要积极将教学内容与及时有效的优质网络资源相整合,擅于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手段,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优化。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学校引进新的媒体技术和科技手段,配套相应的师资力量,为应对新媒体时代学校教育的革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求学深造。
(六)教学评价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价机制应当多样,避免只使用测评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应更多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对音乐的感悟体验,用不同语言说出感受,努力开拓学生的积极、主动和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国音乐教育,2002,(01).
[4]繁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繁昌县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陵县志[M].黄山:黄山书社,1994.
[6]无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无为县志[M].黄山:黄山书社,2014.
[7]卜雯琦.芜湖梨簧戏的价值分析[J].大众文艺,2014,(01).
[8]李维路.芜湖梨簧戏的历史源流与现状调查[J].四川戏剧,2012,(01).
[9]王芳,余祖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