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为后期儿科工作的开展加以指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小儿清热宁颗粒),参照组采取单一的西药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安排相关临床管理人员对两组实验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指标涉及到患儿退烧以及疱疹消除等方面所需要的时间情况。对比两组临床患儿的效果。
结果:综合两组患儿各項临床所得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组无论是患儿的退热时间还是疱疹消除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经过统计学对比发现,两组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退热时间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9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26-01
相比于临床其他疾病,手足口病有其独有的特点,即传染性。具体分析其特点,病原体涉及到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主要发病患者[1]为幼儿。患儿主要临床表现: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小疱疹、红色丘疹。同时,儿童患病后,其会依据病程以及病情出现发热情况,如未及时得到治疗,将直接引发脑炎、呼吸道感染等相关性疾病,直接影响患儿生命安全质量,所以近些年对于此病的临床研究越发的重视。临床治疗中发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所以,为了探究其科学性,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其中男患儿为45例,女患儿为35例,普遍年龄偏幼,为2至8岁患儿,年龄中位数为(4.5±1.1)岁。80例患儿均出现急性发热,口腔内黏膜出现分散状疱疹及身体各部位(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小疱疹和红色丘疹等含液体较少的疱疹,并伴有咳嗽、流鼻涕、厌食等症状。随机将80例患儿分成两组做研究,实验组40例,参照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长、发病程度和症状体征等方面做以比较分析,并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按照参照组医嘱给患儿静脉注射阿糖腺苷10mg/kg,每日1次,在患处喷射利巴韦林喷剂,每日3次,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方法治疗,除每日必需的西药治疗,再加服用小儿清热宁颗粒以降温,抗病毒口服液、热毒宁针等清热解毒中药制剂,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实验组和参照组可根据患儿病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加以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均治疗一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退热时间、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疱疹消退时间和口腔溃疡消退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效果为:患儿退烧,口腔黏膜分散状疱疹消退,身体各部位(手部、臀部、足部)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疱疹消退。咳嗽、流鼻涕、咽喉痛等症状全部消失。
有效治疗效果为:患儿逐渐退热,发烧症状有所缓解,口腔黏膜分散状疱疹减少,身体各部位(手部、臀部、足部)等不同程度的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减少,咳嗽、流鼻涕、咽喉痛等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治疗效果为:患儿手足口病的所有症状均未得到有效缓解,无任何改变。
总有效治疗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2]。
1.5 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证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退热时间、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疱疹消退时间和口腔溃疡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实验组各项病症治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3 讨论
1957年,新西兰首先发现了这种新型传染病,就是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患儿所产生的病症为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等部位和口腔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丘疹和小疱疹。手足口病的病源主要是由于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其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或是患儿通过食物、触摸玩具、衣服等通过消化道间接传播,对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提出了高要求[3]。手足口病于2006年在我国很多地方爆发疫情,一度引起了家长们的恐慌,政府也对如何治疗和防控提高了重视,成为一项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医学界认为,手足口病属于“口疮”、“湿温”、“时疫”等中医医学范畴,发病原因主要是感染湿热病毒,肺脾两脏受到病毒感染,造成肺热而胃寒,病毒聚集于患儿脾脏,导致患儿口腔黏膜、身体各部位(手部、臀部、足部)等出现分散状小米粒大小的疱疹或红色丘疹,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射或服用清热解毒除湿的药物,有助康复[4]。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有助于治愈非重症型的小儿手足口病病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患非重症型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患儿在采取单一的西药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方式中加入中药相结合治疗,有助于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免于病痛折磨。其加入的中药主要是小儿清热宁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小儿清热宁颗粒药中含有羚羊角粉、人工牛黄、板蓝根、黄岑、金银花等中药成分,能够有效的针对患儿高烧、病毒感染等症状逐一击破,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清燥、退热降温的功效。抗病毒口服液中含有板蓝根、石膏、生地黄、广藿香、连翘、郁金等具有清热祛湿、退热解毒疗效的中药成分。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的疏风散热、解毒功效强[5]。
4 结语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数据(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在对各组患儿用药(5到7天后,实验组40人,治愈率为62.5%,有效率为25%,无效率为12.5%,总有效率为87.5%;参照组40人,治愈率为45%,有效率为30%,无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患儿的健康生命指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新华.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69-70
[2] 伍亚辉,邵贵强,张金凤.利巴韦林分散片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4):85-86
[3] 成泉,王益彬,郑木为.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特点及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1):83-85
[4] 张颖.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49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46
[5] 王利,张郑响.健康教育对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效果的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08,11(7):54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小儿清热宁颗粒),参照组采取单一的西药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安排相关临床管理人员对两组实验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指标涉及到患儿退烧以及疱疹消除等方面所需要的时间情况。对比两组临床患儿的效果。
结果:综合两组患儿各項临床所得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组无论是患儿的退热时间还是疱疹消除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经过统计学对比发现,两组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退热时间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9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26-01
相比于临床其他疾病,手足口病有其独有的特点,即传染性。具体分析其特点,病原体涉及到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主要发病患者[1]为幼儿。患儿主要临床表现: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小疱疹、红色丘疹。同时,儿童患病后,其会依据病程以及病情出现发热情况,如未及时得到治疗,将直接引发脑炎、呼吸道感染等相关性疾病,直接影响患儿生命安全质量,所以近些年对于此病的临床研究越发的重视。临床治疗中发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的西药治疗。所以,为了探究其科学性,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其中男患儿为45例,女患儿为35例,普遍年龄偏幼,为2至8岁患儿,年龄中位数为(4.5±1.1)岁。80例患儿均出现急性发热,口腔内黏膜出现分散状疱疹及身体各部位(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小疱疹和红色丘疹等含液体较少的疱疹,并伴有咳嗽、流鼻涕、厌食等症状。随机将80例患儿分成两组做研究,实验组40例,参照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长、发病程度和症状体征等方面做以比较分析,并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按照参照组医嘱给患儿静脉注射阿糖腺苷10mg/kg,每日1次,在患处喷射利巴韦林喷剂,每日3次,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方法治疗,除每日必需的西药治疗,再加服用小儿清热宁颗粒以降温,抗病毒口服液、热毒宁针等清热解毒中药制剂,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实验组和参照组可根据患儿病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加以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均治疗一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退热时间、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疱疹消退时间和口腔溃疡消退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效果为:患儿退烧,口腔黏膜分散状疱疹消退,身体各部位(手部、臀部、足部)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疱疹消退。咳嗽、流鼻涕、咽喉痛等症状全部消失。
有效治疗效果为:患儿逐渐退热,发烧症状有所缓解,口腔黏膜分散状疱疹减少,身体各部位(手部、臀部、足部)等不同程度的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减少,咳嗽、流鼻涕、咽喉痛等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治疗效果为:患儿手足口病的所有症状均未得到有效缓解,无任何改变。
总有效治疗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2]。
1.5 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证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退热时间、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疱疹消退时间和口腔溃疡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实验组各项病症治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3 讨论
1957年,新西兰首先发现了这种新型传染病,就是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患儿所产生的病症为身体各处(手部、臀部、足部)等部位和口腔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丘疹和小疱疹。手足口病的病源主要是由于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其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或是患儿通过食物、触摸玩具、衣服等通过消化道间接传播,对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提出了高要求[3]。手足口病于2006年在我国很多地方爆发疫情,一度引起了家长们的恐慌,政府也对如何治疗和防控提高了重视,成为一项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医学界认为,手足口病属于“口疮”、“湿温”、“时疫”等中医医学范畴,发病原因主要是感染湿热病毒,肺脾两脏受到病毒感染,造成肺热而胃寒,病毒聚集于患儿脾脏,导致患儿口腔黏膜、身体各部位(手部、臀部、足部)等出现分散状小米粒大小的疱疹或红色丘疹,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射或服用清热解毒除湿的药物,有助康复[4]。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有助于治愈非重症型的小儿手足口病病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我院收治治疗的80例患非重症型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患儿在采取单一的西药治疗(利巴韦林+阿糖腺苷)方式中加入中药相结合治疗,有助于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免于病痛折磨。其加入的中药主要是小儿清热宁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小儿清热宁颗粒药中含有羚羊角粉、人工牛黄、板蓝根、黄岑、金银花等中药成分,能够有效的针对患儿高烧、病毒感染等症状逐一击破,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清燥、退热降温的功效。抗病毒口服液中含有板蓝根、石膏、生地黄、广藿香、连翘、郁金等具有清热祛湿、退热解毒疗效的中药成分。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的疏风散热、解毒功效强[5]。
4 结语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数据(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在对各组患儿用药(5到7天后,实验组40人,治愈率为62.5%,有效率为25%,无效率为12.5%,总有效率为87.5%;参照组40人,治愈率为45%,有效率为30%,无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患儿的健康生命指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新华.小儿手足口病的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69-70
[2] 伍亚辉,邵贵强,张金凤.利巴韦林分散片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4):85-86
[3] 成泉,王益彬,郑木为.基层医院小儿手足口病129例临床特点及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1):83-85
[4] 张颖.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49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46
[5] 王利,张郑响.健康教育对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效果的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08,11(7):54